APP下载

铁路小半径大跨度曲线连续刚构桥设计分析

2014-11-27

铁道建筑 2014年10期
关键词:刚构活载主桥

文 强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陕西西安 710043)

1 工程概况

兰州至中川铁路于兰州市西固区石岗镇附近跨越黄河干流,桥址处主河槽宽约300 m。主流靠左岸,左岸为陡峻山崖,相对高差30 m左右,右岸滩地宽阔平坦,高出主河道约8 m。河道常年流水,平时水深4~6 m左右。桥址处黄河流域面积约220 000 km2,设计流量采用:Q1%=6 500 m3/s,Q0.33%=7 340 m3/s。线路法线与黄河主槽中泓线夹角2°,主桥采用(80+2×120+80)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位于R=800 m的圆曲线上,主桥总体布置如图1所示。设计标准为双线客货共线铁路,时速160 km/h,活载等级为“中—活载”。桥址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238g(相当于地震基本烈度八度),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0.45 s。桥址主要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杂填土、冲积粉土、砂质黄土、粉砂、细砂、粗圆砾土、卵石土,基底为第三系中新统泥岩夹砂岩、砂岩夹泥岩局部夹有砾岩。

图1 西固黄河特大桥主桥总体布置(单位:cm)

2 主桥结构构造

2.1 主梁[1-3]

主桥位于半径800 m曲线上,主梁采用曲梁曲做法,梁端线与线路法向平行。箱梁采用单箱单室变高度变截面结构,箱梁顶宽11.4 m,底宽6.7 m。主梁计算跨径(80+2×120+80)m,梁全长401.5 m。梁高按2次抛物线变化,中支点处梁高8.8 m,跨中及梁端梁高4.6 m,边支座中心线至梁端0.75 m。箱梁顶板厚0.40~0.65 m,底板厚0.5~1.2 m,腹板厚0.5~1.0 m,悬臂端部厚0.25 m,根部厚0.65 m。为了提高曲线箱梁的截面抗扭能力,在箱梁腹板顶、底部分别设0.9 m×0.3 m及0.6 m×0.3 m倒角,并在支点、刚构墩顶及主跨跨中处设置横隔墙。主梁横截面如图2所示。

图2 主梁横截面(单位:cm)

主梁按纵、横、竖三向预应力体系设计,纵向按全预应力设计。主梁采用悬臂灌注施工法。

2.2 桥墩及基础[4]

主桥中间3个桥墩均为刚构墩,高度依次为37.0,38.0,36.5 m。如采用圆端空心桥墩,则纵向刚度过大,地震作用随刚度增大相应增大,墩身配筋困难,浪费材料且造型笨重。因此,刚构墩采用板式双壁墩,壁厚2.2 m,双肢中心距6 m。墩底高出百年水位2 m以下部分采用带弧形尖角的实体墩,以满足破冰及防撞要求。桥墩造型轻巧美观,且节约材料、受力合理,如图3所示。边墩采用圆端形空心桥墩。

图3 刚构墩构造(单位:cm)

基础均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中墩(刚构墩)采用16根直径2 m桩,边墩采用12根直径1.5 m桩。

3 主桥结构分析

3.1 曲线梁特点

对于直线双线铁路桥梁,在恒载及预应力作用下,由于截面及荷载在横向均对称,对箱梁不会产生扭矩及扭转变形,仅在单线活载作用下有扭转效应。根据以往设计经验,铁路箱梁截面较大,且箱形截面自身抗扭能力较强,一般直线梁在活载下的扭转可忽略。大曲率半径的曲线梁扭转效应较小,一般也可按直线梁设计。但对于半径较小的曲线梁,在恒载、预应力及活载作用下均产生扭转效应,且随半径减小而更加显著,鉴于小半径曲线梁受力的复杂性,其扭转效应不容忽视[5]。

目前对于曲线梁桥的计算理论研究较多,但多数解析方法公式推导太过繁复,不利于掌握,更不利于实际曲线梁桥设计使用,其中梁格系理论较易于理解和使用,计算精度一般能够满足工程需求,故应用较广泛,但需进行扭转修正。本文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针对(80+2×120+80)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分别建立直线、曲线单梁模型及曲线梁格模型,进行对比分析[6-7]。

3.2 静力分析

3.2.1 计算模型

采用MIDAS有限元软件,建立各种计算模型如图4所示。

图4 有限元计算模型

3.2.2 静力计算结果[8-9]

1)运营阶段支反力

对于边支座,在恒载(含预应力次内力及混凝土收缩徐变)作用下,直线梁横向两个支座支反力相等;而对于曲线梁,支座横向按对称布置,则曲线外侧支反力大于内侧,内外侧支反力差值约为其平均值的40%。在主力(恒+活)作用下,内外侧最大支反力差值约为平均值的30%,虽然不会出现受拉,但在选择支座时,如内外侧按相同吨位选择,则需考虑留有足够的富余量,以防止外侧支座承载力不足。

2)刚构墩内力

刚构墩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配筋控制截面为墩顶、墩底截面。表1为不同计算模型在恒载作用下刚构墩墩底内力。

表1 刚构墩墩底截面恒载内力(x,y,z分别代表纵、横、竖向)

从表1中可以看出刚构墩墩底截面上曲线梁有较大的横向弯矩Mx,对于纵向弯矩My,边墩曲线梁较直线梁大,而中墩则略小,曲线梁有扭转效应(Mz)但数值不大,对于竖向压力,则直线梁较曲线梁略大。

3)梁体内力

对于纵向弯矩直、曲线梁在恒载作用下沿梁轴线变化规律一致,负弯矩均在刚构边墩墩顶处达到最大。但最大负弯矩直线梁比曲线梁大10%左右,而中跨跨中弯矩图则基本重合,边跨跨中直线梁略大,如图5所示。活载弯矩包络图直、曲线梁变化规律相同,数值差别不大。故纵向预应力设计按直线梁考虑偏安全。

图5 恒载作用下梁体弯矩

对于扭矩,直线梁在恒载作用下无扭矩,而曲线梁在恒载作用下扭矩图在纵向呈反对称形态,在支点处最大,中跨跨中为0,见图6。图7为直、曲线梁在中活载作用下扭矩最大值(正方向)包络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活载作用下直、曲线梁扭矩最大值变化规律基本一致,但直线梁扭矩较曲线梁大,支点处直线梁约为曲线梁的1.5倍。恒载+活载作用下,直、曲线梁轴力相差不大,剪力则支点处直线梁较曲线梁大。可见对于一般的曲线梁,纵向按直线梁计算是可以满足要求且偏于安全的。

图6 曲线梁恒载作用下梁体扭矩

4)梁体变形

图7 中活载作用下梁体扭矩

分别对直、曲线梁在荷载作用下的竖向、横向及转角等位移分量进行了对比。活载作用下,直、曲线梁竖向最大位移形状及数值基本相当,最大值均出现于中跨跨中,数值约为跨度的1/3 400。对于恒载位移,其最大值均出现在边跨约1/4跨处,直线梁略大。曲线梁在恒、活载作用下,均有横向位移及转角。

5)预应力损失

分别对直、曲线梁的各项预应力损失进行了对比。对于管道摩阻损失,曲线梁由于钢束平弯影响,其损失值比直线梁大,但差值很小,在10 MPa以内;锚具变形及预应力钢束松弛损失,直、曲线梁几乎无差别;弹性压缩及混凝土收缩徐变引起的预应力损失,直线梁大于曲线梁。扣除各项损失后,除顶板合龙束外,其他钢束的有效预应力曲线梁均略大于直线梁。由此可见,对于一般的曲线梁,纵向按直线梁计算是可以满足要求的,且偏于安全。

3.2.3 动力特性[10]

对直、曲线梁建立梁单元模型,考虑实际桩基础刚度,将桥面二期恒载转化为质量,采用迭代法算得主桥前5阶振型如表2。可以看出,直、曲线梁自振周期差别不大,曲线梁略大,振型形状类似。

表2 主桥前5阶振型

4 结语

曲线梁桥受力复杂,虽然理论研究较多,但多不便于实际应用,不像直线桥易于理解。且不同的有限元软件计算结果也有较大差异,实际设计中对于较大半径的曲线梁一般按直线梁设计,从以上分析及以往类似工程经验,一般可以满足要求且偏于保守。但对于半径过小的曲线梁,其影响因素较多。有研究表明,圆心角>30°的曲线梁非线性效应明显。另外,对于曲线梁的温度效应及地震影响分析,由于曲线桥自身结构的复杂性,目前的研究还不够完善,对于曲线桥的深入认识,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1]郑健.中国高速铁路桥梁[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2000—2010中国铁路大桥资料选编[Z].北京:铁道部工程设计鉴定中心,2011.

[3]金勇.大跨度铁路连续刚构桥动力特性分析[J].铁道建筑,2013(11):16-18.

[4]全开华,冯卫军,李云.连续刚构桥梁的延性地震响应分析与应用[J].铁道建筑,2011(11):23-25.

[5]臧立秋.小半径、大跨度曲线刚构—连续组合箱梁设计研究[J].铁道标准设计,2012(3):9-12.

[6]邹荣光,夏淦.混凝土弯梁桥[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4.

[7]单德山,李乔.高速铁路曲线梁桥的支座布置形式初探[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1(2):2-5.

[8]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TB 10002.1—2005 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S].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5.

[9]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TB 10002.3—2005 铁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5.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GB 50111—2006 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刚构活载主桥
浔江特大主桥桥型及结构优选分析
编组NS1600型起重机的救援列车通行高速铁路常用跨度混凝土梁荷载效应分析
桥梁工程中连续刚构挂篮悬浇段的施工技术
解析连续刚构弯桥特殊构造细节设计
沪通长江大桥静载试验车辆编组及加载轮位分析
GOR.1号大桥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抗震设计优化
南沙港铁路龙穴南特大桥主桥设计
基于荷载试验的斜拉桥活载效应分析
基于长期监测的大跨度悬索桥主梁活载挠度分析与预警
龙潭长江大桥主桥方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