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刘震云之女拿下“奥斯卡”:家是最好的学校

2014-11-27艾菲儿

人生十六七 2014年12期
关键词:门神刘震云奥斯卡

艾菲儿

第41届美国奥斯卡颁奖典礼(学生单元)于北京时间6月8日在好莱坞导演工会剧院举行。中国女孩刘雨霖凭借《门神》荣获奥斯卡学生奖,让中国电影界为之一振。

美丽聪慧的刘雨霖是著名作家刘震云和公益律师郭建梅的女儿。刘雨霖的《门神》将镜头对准了农村,对准了“被忽略的情感”。这个“90后”女孩为何对农村题材情有独钟?这与父母的言传身教有关。

被“散养”长大的女儿

刘震云和郭建梅相识于大学时代,两个人都就读于北大,又是河南老乡。

结婚后,他们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两个人都是从苦日子里走过来的,他们家的生活一直很节俭。夫妻俩教育女儿的方式不严格,更多的是“散养”。女儿喜欢做什么就做什么,一切顺其自然。有时候,在家里刘震云直接喊女儿“老刘”,这种民主的氛围让刘雨霖有了很大的自由空间。

1978年,刘震云以河南省高考文科状元的身份被北大中文系录取,而郭建梅以河南安阳地区第一名考入北大法律系。可以说,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状元之家”。但是,刘雨霖从没有被父母寄予“当状元”的期望。尽管家庭条件一步步地改善,但他们从未给女儿报过兴趣班,也没有给女儿请家教,一切都顺其自然。有时,亲朋好友很是着急,夫妻俩却根本不在意。他们觉得,当前的家庭教育呈现“工业化”的趋势。家长为孩子设想的成功之路就是:选一所好幼儿园,上好小学,读好中学、好大学,再找一份好工作……整个过程就像是一条流水线,而对于孩子来说,其实有很多比成绩更重要的东西。在他们看中,真正的成功被归纳为“善良为基,自由成长,身心快乐,自我驱动”。与其采用命令的方法,不如给孩子选择自由的权利;与其填鸭式地给孩子灌输知识,不如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与其满头大汗地推车,不如让轮子自己转。

如此冒险的“散养”方式,不但没有影响到女儿的成长;相反,刘雨霖却给了刘震云夫妇一个欣慰的答案。高考时,刘雨霖选择了播音专业,以非常好的成绩考入中国传媒大学播音系。

也许是受家庭影响,刘雨霖从小喜欢电影,进入大学后,她觉得自己还是放不下电影。于是,她决定往电影方向“转行”。形象、气质、口才都非常出众的刘雨霖,本是一个做主持人的好料子,刘震云夫妇却尊重女儿的决定。

大四时,刘雨霖决定去国外学习导演专业。她心中最向往的,是能去纽约大学就读,那里被誉为“世界顶级影视精英的摇篮”。漫长的准备过程,琐碎的程序,极高的淘汰率……最终,刘雨霖收到了八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如愿进入了自己神往已久的纽约大学,学习导演专业。

骨子里的悲悯情怀

《门神》是刘雨霖读研究生二年级时的学生作业,它讲述了一个发生在河南农村的故事。刘雨霖没有想到,这部影片会得到奥斯卡(学生单元)的认可。刘雨霖在这部短片里融入了无声的悲悯情怀,而这种情怀恰好来自于家庭对她的熏陶。

刘震云为人质朴善良。有时,一家人一起出去,刘震云看到农民工扛着大包从面前经过,就会跟妻子说:你看,这就是我兄弟,当年我们如果没有从农村考上大学,也许就是另一条路了。每次走在路上遇到有人乞讨,他都会解囊相助。而郭建梅也是苦孩子出身,她的感情指针很自然地指向底层人群,对贫困的弱势群体感同身受,希望自己能多帮助他们。后来,郭建梅踏上了为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的道路。官司多涉及妇女的劳动权益、外来女工权益、农村妇女土地权益等方面。

女儿长大以后,郭建梅在工作时经常把她带在身边。郭建梅动员女儿利用节假日做妇女法律研究与服务中心的志愿者。刘雨霖渐渐明白,妈妈是希望她通过这个窗口认识社会,成为一个对社会有责任感的人。刚上大学时,刘雨霖就利用寒暑假跟随母亲到贵州、广西一带办案。她们走访的大多是贫困家庭,有的穷到“每个月最开心的事就是多买一些盐巴吃”。

每次跟母亲办案,刘雨霖都会自带家用DV拍摄,在那些艰苦的地方见到的人和事,对刘雨霖产生了深深的触动。她和母亲一样,对弱势群体充满了同情心,她希望自己能为他们做点事儿。那时,她就曾用拍到的素材,剪辑成一部微电影。也正是这些经历,影响着刘雨霖的人生选择,推动着她转而学习电影,因为她发现,电影是这个世界上人与事的最佳表现方式之一,镜头语言最生动,也最能触及心灵。

郭建梅做公益律师的过程中,经历了很多困难,遭遇过各种误解,也承受了许多苦难,甚至在2002年时被心理医生确诊为“中度偏重抑郁症加重度焦虑症”。那段时间,她经常哭,说不想再继续做下去了。看着郭建梅心情不好,刘震云对女儿说:“带着你妈妈去散散心吧。”可是,一坐上船,郭建梅就开始流泪。女儿在沙滩上弄了个沙雕,想让妈妈去看,跑过来把郭建梅挡在脸上的帽子拿开,看见她的眼泪哗哗地流着。刘震云给他的朋友——中国最著名的抑郁症患者崔永元打电话咨询:“我老婆抑郁了。”我不明白:我被退了那么多稿子都没抑郁,她怎么就抑郁了呢?崔永元对他说:你被退稿,感觉到的只是压力,而你老婆却是那么多人的“垃圾筒”,那么多人排着队等着她排忧解难呢!

后来,通过吃药和自我调解,郭建梅终于走出抑郁的困扰。她问自己,这条路是不是自己选的,这工作是不是自己感兴趣的,回答都是“是”,而且在她默默付出的时候,她感觉既充实又满足,享受了莫大的快乐。后来,每当有亲朋好友说:“建梅,我特别心疼你。”她就会笑着说:“你心疼我干吗?我那么快乐。”有做律师的同学问她:“建梅,你怎么还做公益律师啊?是不是没案源啊?我一年给你俩案子,你就能收入20万。”郭建梅只是笑着摇头。

在经历太多的不被理解以后,郭建梅获得了巨大的肯定。她曾与全球千名杰出妇女共获诺贝尔和平奖集体提名,曾从希拉里手中接过“全球女性领导者”奖章,曾被评为“中国十大正义人物”之一,并成为第一位获得“国际妇女勇气奖”的中国女性。

有一次聚会,别人问刘震云:“你觉得你老婆怎么样?”刘震云很认真地说:“我觉得她特别伟大。”那一刻,郭建梅非常感动,她觉得自己付出的一切都值了。母亲为了事业执著付出的历程,深深地影响着刘雨霖,这也让她在拍摄电影时,将目光瞄准了农村,对准了那些情感缺失的人群。

父母是一生的老师

2013年1月,《门神》拍摄于延津老庄,那里是刘震云的老家。刘雨霖经常随父亲到老家居住,对家乡的感情很深。每次回到老家,她都喜欢与乡亲们一起聊天。在乡亲们眼中,她没有城市里“90后”女孩的娇气。她和大家一起喝玉米粥,吃咸菜,抢着干农活、做家务,是一个勤快懂事的好孩子。而《门神》这个剧本,也正是源自刘雨霖小时候的记忆。那时,她跟着爸爸回老家时常看到的一个场景,那就是邻居家的小男孩在等妈妈。那个画面是她创作的原点。

在纽约大学导演专业就读的第二年,刘雨霖还曾专门休学一年,到冯小刚的《一九四二》剧组当了一年专职场记。这部灾难片改编自刘震云的小说《温故一九四二》,是冯小刚20年磨一剑的导演作品。在剧组里,艰苦的拍摄过程以及通过电影对那个苦难年代的再现,再次深深震撼了刘雨霖,也正是在那里,刘雨霖遇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电影人朋友,在摄影、美术领域发展了一个年轻的团体,成为她日后拍摄《门神》的人力资源。

2012年下半年,刘雨霖花费了三四个月终于完成了从写剧本到找演员、看景等前期准备工作。剧本由她自己创作,遇到问题时就向父亲请教。2013年1月,《门神》在延津县正式开拍。那段日子,刘震云一整天一整天地坐在监视器前,不停地看镜头回放,有不合适的地方就和女儿沟通。刘震云说:“我不是干电影的,但因为女儿我关注电影,我希望成为她精神上的朋友。”

如今,《门神》已入选全世界39个电影节,其中包括戛纳电影节、日本东京电影节、意大利圣兰托电影节、百慕大电影节、金棕榈国际电影节等,并在各大电影节屡屡斩获奖项。而奥斯卡学生奖,无疑是对这部电影和它的作者刘雨霖最好的肯定。

这个在世界上最好的电影学院学习的女孩,却将自己的思想深深地扎根于家乡的泥土中。她内心深处的悲悯之心,加上出众的才华,让她可以游刃有余地从世界的角度去讲述村庄里的故事。而这一切,无不来源于父母对她每一次选择的支持,以及他们的淳朴和善良给她的人生注入的正能量因子。在刘雨霖眼中,父母是她最好的老师,也是一生的老师。

猜你喜欢

门神刘震云奥斯卡
懂感恩的人值得交往
刘震云买西红柿
《少年的你》获得奥斯卡提名
小小的家
有趣的门神
An Invisible Intimacy
成龙:奥斯卡来找我,不是我找奥斯卡
门神都是什么样
动物奥斯卡
刘震云长篇小说的悲喜杂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