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宗教寺观社会功能的开发

2014-11-26何山

商业文化 2014年10期
关键词:社会功能文化内涵

何山

摘 要:宗教寺观所代表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为此我们有必要开发其社会功能,扩大其社会影响,从而得到社会大众广泛认同,从而传承和保护这些文化。在此过程中发挥它们社会功能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正是基于此背景下对宗教寺观如何能够发挥其社会功能及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做了简要的探究。

关键词:宗教寺观;社会功能;文化内涵

寺观本是宗教人员修行和传教的场所,由于其特殊的历史和社会地位,往往拥有诸多精美绝伦的建筑和脍炙人口的名人事迹,成为了宗教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目前许多宗教寺观都成为重要的旅游景点。然而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宗教寺观这类文化遗产的“商业化”现象着实让人担忧。如宗教文化遗产周围甚至遗产内摆摊设点,就如同一个商业场所,更有甚者,有人冒充的修行者变相索取 “香火钱”,这不仅极大的损害了游客们的旅游观感,也有损修行者之名,更是对其宗教文化的极大破坏。

本文正是基于此背景下探究并分析宗教寺观如何发挥其社会功能,以达到改变人们在开发保护宗教文化遗产时的唯经济效益观,能够使其文化作用对社会产生积极正面的影响,从而最大限度的开发宗教寺观的社会功能。

一、宗教寺观的社会功能

社会功能是指个体作为社会成员发挥作用的大小程度。由环境监测功能、社会协调功能、文化传递功能、娱乐功能等部分组成,同时根据美国当代社会学家罗伯特·金·默顿提出的“潜功能”的概念,又可以分为社会潜功能和显功能。按照默顿的说法:“社会功能指的是观察到的客观结果,不是指的主观倾向(目的、动机、意图)”就是说,社会功能既包括那种行动者主观上追求而得的结果,也包括主观上没有追求,但却真实地、客观地存在着的社会后果,前者称之谓显功能,后者我们则叫它为潜功能。

(一)宗教寺观社会功能的概述

宗教寺观的社会功能即宗教寺观对于社会所发挥的作用和影响。对于宗教寺观而言,它的宗教职能与作用,便是它的显功能,而宗教职能与作用之外的、其“不曾如此打算”而又确实地对社会产生直接间接的影响的一切社会作用或客观结果,便是它的潜功能,而这种功能主要是存在于社会中的。

本文着重研究和探析以社会潜功能为主的宗教寺观社会功能开发。因为其既能产生积极的社会作用,即默顿所说的“正功能”,也有不利于社会团结稳定发展的消极功能,即“反功能”。这些社会潜功能特别是在近十几年来,随着宗教热,旅游热的出现,正反两个方面的功能都有突出的表现,研究它们,重视它们并正确的将其正功能予以开发是十分必要的。

(二)宗教寺观的社会功能

宗教寺观的社会功能集中表现在社会协调和文化传递上,其所具有开发价值的社会功能主要集中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教化的功能,宗教寺观为了培养职业宗教者、完成信教使命而举办的寺庙教育,尽管教授的内容仅局限在经文经义,但从一定的程度上扮演了旧时私塾的角色,为普及文字扫除文盲发挥了独特的功能。

2、道德约束的功能,宗教寺观通过对宗教教义的宣传和宗教人士的威慑、影响,在普罗大众心中形成一条道德红线,这样有助于防止、制止不良社会行为的发生,具有道德、信仰的社会控制功能。

3、社会凝聚的功能,宗教寺观本身作为一个群体的象征以及举办宗教仪式等场所,强调并促进着群体成员的集体意识,巩固且加强着特定群体的凝聚力推广到社会之上便对社会起到了一种凝聚的作用。

4、社区交流中心的功能,宗教寺观周边集散着诸多社区,寺观在此扮演了一个信息集散和交流中心的角色,其间传递着社区内外的各种信息,便于人们交流思想与感情。

5、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的功能,宗教寺观为了完成宗教使命而利用、创造、发展了民族民间文化,从而形成了民族民间文化的博物馆、图书馆、研究所,无形之中保存和发展民族民间文化的精华。

6、精神疏导的功能,宗教寺观为信教群众提供与神对话、交流(祈祷、忏悔、许愿、诵神……)的场所,满足其精神与心理的需求,使其获得精神上的慰籍、平静、寄托、平衡、满足,从而扮演了精神治疗医院、心理康复中心的角色,具备减压阀功能,在一定程度上也为社会消除了潜在的隐患。

7、社会救助的功能,宗教寺庙出于宗教善行的目的,常有赈灾济贫、扶危救难的制度或行为,每逢大灾之年,寺庙便是走投无路者的避难所。在伊斯兰教中,赈灾济贫是清真寺的一种制度,穆斯林群众以“课”的形式定期交纳一定的钱财,用途之一便是救济,带有明显社会救助的特点。

二、宗教寺观在开发社会功能时存在的问题

(一)开发有名无实,商业气息浓厚

近年来,由于宗教热、旅游热的兴起,宗教寺观的管理者和经营者们看准商机,不断下大力气,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的打造宗教旅游景区,其中不乏通过发掘和开发其宗教文化内涵和社会功能的案例。但是随着调研结果的分析,这些案例中广泛存在着借开发寺观社会功能、保护其宗教内涵文化为借口,实际上却仍以取得经济收益为主要目的现象。尽管如此,但并不能否认其出于开发和保护这些社会功能与文化内涵的本心,或是为了开发而开发的可能。可见,宗教寺观的商业化现象的加剧,使得清修之地变得有名无实。这不仅仅阻碍了其社会功能的开发与利用,更是对其文化内涵的破坏。

(二)开发深度广度不足,时代性不强

已被开发的多数宗教寺观仅满足于建庙塑像,置炉设箱的基础性开发,在大多数佛教景点,佛教人员所做的无外乎诵经、为进香者祈祷、发放一些经义小册子、维持秩序等活动,却很少为游客进行讲解。这样游客很难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更不用提这些文化内涵所对他们所产生社会功能。不仅如此,在宗教寺观诸多的社会功能中,有许多正在慢慢退化,如随着新中国成立至今,义务教育的普及和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寺观的教育教化功能正不断弱化,若在对其进行开发,显然就与时代存在了脱节的现象。

(三)政府监管缺失,从业人员鱼龙混杂

所谓做一行精一行,无论是导游还是寺观内的僧侣道士都要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与内容。然而,由于政府这一监管层面的缺失或者监管不到位,使得广大游客置身其中,无论是身着袈裟道袍的出家人或是西装革履的工作人员专业文化素质和个人素养不高,一些导游,能“游”不能“导”,使得游客只能游览而无法了解其中文化内涵,或者是寺观中压根没有神职人员形成了主体缺位的窘境等等。上述的这些现象不但无法将寺观的文化历史传播给社会大众,更使得宗教寺观在发挥社会功能上面临着重大的问题和困难。

三、解决开发过程中所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合理开展宗教寺观的“商业化”活动

尽管宗教寺观的“商业化”进程和经济开发活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其文化内涵,不利于其保护,更不利于其很好的发挥社会功能。但就我个人认为,宗教寺观这类文化遗产的开发保护不能也不应该排除企业的参与,原因有二:首先,此类文化遗产数量多,投资大,政府或其本身的僧侣缺乏足够的资金对它们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维护修缮;其次,企业可以运用其商业运作的手法,有益于这类文化遗产向市场和社会的推广,从而扩大其影响和受众,也能更好的发挥其社会功能。

(二)全面合理对宗教寺观的社会功能进行开发

诚如上文说到,随着时代的发展宗教寺观的许多功能正在逐步的弱化,有所取舍地开发宗教寺观的社会功能,保持高度的时代性,才能更好发挥其作用。同时开发其本身固有文化内涵,也有助于社会功能更好地作用社会。这些文化体现在其宗教本身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建筑、艺术等等,所谓的宗教寺观只不过是这些文化的一个集中反映和表现。因此将这些方方面面的文化内涵设计成相应的文化产品,然后在有机的同这类文化遗产本身相结合,使得其本身有了可以表达文化内涵的渠道和途径,如此就能将这些文化作用于社会对社会大众产生社会功能。

(三)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提升宗教寺观的社会功能品质

当下宗教寺观的经营有一个奇特的想象即寺庙道观不见僧侣道士而是各种各样的工作人员。寺观离开僧职、道职人员就像学校教师一样,因为对于寺观来说僧侣道士是它们的主体,对于佛法道理的阐述莫过于他们更为专业,而当下的情况是这些身着袈裟道袍的出家人或是西装革履的工作人员专业文化素质和个人素质都有待提高,这样既不能满足其对社会功能的开发,也无法提升其品质。因此应当鼓励专业人士参与运营,使香客游众告别走马灯式的观光,增强旅游观感和融入度。这样可以更深刻的理解这些文化遗产留给他们的文化内涵,使得社会功能更好的作用于社会。

四、结语

宗教寺观以其独特的本身和承载文化内涵,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给予它们更多关注的同时,应当深刻地意识到,对其开发的目的是对它们及所承载文化内涵的保护。但是若想文化得以保护和永存,唯一的办法是社会大众对它的认同和主动参与,这样才能使文化永葆不朽的生命力,这就必须要求我们在当今社会之中要能更要会发挥它们的社会功能,影响更多的民众而被他们认同。

基金来源:西安文理学院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资助

猜你喜欢

社会功能文化内涵
基层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探析
壮族(布偏)天琴文化的社会功能探微
浅谈爱德华·邦德《李尔》中的“布莱希特式”
电视综艺娱乐节目的社会功能探讨
对中国传统锡工艺传承的思考
对太极拳双语教学中教学技巧的研究
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浅析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人间佛教的社会功能
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的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