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在小学英语课外阅读中的应用
2014-11-26王曼秋
王曼秋
分层教学的思想来源于孔子的“因材施教”,重点强调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促使学生在认知、情感和技能等方面都得到发展。在理想状态下,分层教学应从课堂做起,延伸至课外,但实际教学中,受课时限制,只能根据中等或中等偏上学生的水平设定教学目标,以获得最优教学效果。因此,分层教学模式不妨先从课外抓起,从与英语教学密切相关的阅读抓起。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的日常教学,从三个方面简单阐述分层教学在课外阅读中的应用。
一、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
分层教学模式是指按照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把学生分成几组并区别对待,希望学生能在恰当的分层和合理的目标中能得到最好的发展。分层教育模式与掌握学习原则和持续进步原则之间是共通的,是希望每一个学生都能达到教育目标(掌握学习原则)和每一个学生都独特地发展(持续进步原则)的教育取向。教师可以将部分未能达到教育目标的学生分成一个小组,鼓励并督促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通过简单的英语课外阅读来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另外,持续进步原则认为,“每个学生为了完成他在有效时间内能够完成的所有一切,应不断地向着新的学习任务前进。”所以教师可以按照一定的策略将部分已完全掌握基础知识、想要向着新目标前进的学生分为一个小组,让他们学会合理地选择课外读物,并积极大胆地参加英语课外阅读、演讲等竞赛。
二、分层教学的基本策略
分层教学中,要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合理设定分层目标,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一是尊重学生心理,淡化分层概念。分层教学虽然将学生分层,但其目的并非是要给学生贴上等级标签。研究表明,学生虽然个体存在客观差异,但与他们的智力(IQ)关联并不大,之所以在学习中有好、差之分,关键是因为学生在认知方式、学习习惯、生活环境、性格因素等方面存在差别。因此,在分组时要避开优、中、差的常用分类标准,从“认识”“情感”“技能”三个维度去分类,尽量淡化小组的界限。学生是敏感的,能够感受到教师教学策略的变化,所以教师要特别注意学生的心理变化,及时进行心理疏导或教学方法的调整,避免增加学生的心理负担。
二是适当分层控制,确定分层目标。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引导。”对于能力薄弱的小组,教师可以暂时避开枯燥的书本知识,利用英语课外阅读的趣味性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挖掘他们的潜力。卢梭说过,“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因此,教师可以给能力完全达标的小组制定一些更高要求的学习目标。同时,为了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和自信心,教师可以公开一些小组选拔制度,以引起学生的奋斗欲望,在班内形成一种良性的竞争氛围。
三、分层教学在英语课外阅读中的实践
笔者执教班级自英语教学初始年级(三年级)开始就实行课外阅读分层教学,有针对性地设置难易程度不同的学习目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中,最为困扰学生的英语阅读试题失分率一直低于年级平均水平,数十名学生在《时代英语报》发表过英语文章。下面,就以实际教学为例,具体阐述分层策略。
在教学中,我注重观察学生查找、阅读、收集信息的能力,对于能力薄弱的小组,及时进行查漏补缺,并为他们准备了相对简单的英语课外读物(例如:Olivia系列,图文并茂,学生较容易理解),鼓励并指导他们查阅字典,并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语句或知识点进行记忆与应用。
对于能力完全达标的小组,我主要是教授他们查找、筛选、整理所需信息的方法,引导他们自主学习并鼓励他们积极参加英语课外阅读、写作、演讲等比赛,激发他们的上进心。
分层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较,更有利于各层次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
(作者单位:江苏南通文亮小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