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中的拒绝言语行为研究
2014-11-26徐美珍
徐美珍
摘 要:拒绝是一种本质上不礼貌的言语行为。使用不同语言、生活在不同国度、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实施“拒绝”这一行为时也都有着较大的差异。本文旨在对比英汉拒绝言语行为差异,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使交际者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懂得如何得体地“拒绝”。
关键词:拒绝言语行为;礼貌原则;文化差异;跨文化交际
拒绝言语行为是一种涉及“礼貌原则”、“面子”问题的行为。因此,对拒绝言语行为的研究也往往会涉及到“礼貌原则”以及“面子理论”。“礼貌原则”是利奇在其《语用学原则》(1983)中提出来的。一开始,“礼貌原则”是作为“合作原则”的救援提出来的。它包括得体准则、宽宏准则、赞誉准则、谦虚准则、一致准则以及同情准则等六条准则。“面子理论”是Brown和Levison(1978)在Goffman等人的研究基础上提出的。该理论认为,“面子”是每个社会成员想为自己争取的公开自我形象,包括积极面子和消极面子。积极面子是希望得到对方的同意、认可或赞许的愿望,消极面子是指不愿被对方反驳和阻止的愿望。
一、拒绝言语行为
拒绝言语行为是一种本质上极易威胁请求者面子的言语行为。通过前人的研究,他们认为,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把不接受对方的建议、请求、安排、邀请等理解为拒绝。为了拒绝,人們常常采用不同的形式,比如摆手、摇头、置之不理等一些通过过肢体语言传递的信息。然而,本文主要研究的是通过使用语言来实施“拒绝”这一行为,即拒绝言语行为。马月兰认为,拒绝言语行为有三个特点:拒绝是相邻对中“不期待的第二部分”;拒绝是违背礼貌原则的竞争类言语行为;拒绝是一种伤害对方颜面的行为。
颜晓春按照主观分类标准和客观分类标准对拒绝言语行为进行分类。从主观角度分类,他把拒绝言语行为分为强烈拒绝和委婉拒绝。强烈拒绝是指说话者在表达拒绝意愿时态度强硬、语气强烈,有的使用反问句式,或使用修饰语、附加语较少的简单句式,从而使拒绝意愿显得很强烈,有时甚至显得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委婉拒绝是指在说话者表达自身拒绝意愿时态度谦和、语气委婉,经常使用一些修饰语和附加语来减少对对方面子的威胁程度。从客观角度分类,可以分为直接拒绝和间接拒绝。唐玲指出,“直接拒绝是通过直接和毫无保留的方式来实现的,在词汇和句法上通过说话者第一人称否定句‘我不……的表达方式来实现。”间接拒绝是除了直接拒绝以外的拒绝方式,它是指听话人针对说话人提出的建议、请求、邀请和安排等,通过实施另一种言语行为而做出的间接的、“不合作”应答的语言行为。间接言语行为现象实际上是通过实施另一种言语行为来间接地实施某一种言语行为。
二、中西拒绝言语行为比较
“拒绝”这一行为的实施受到社会权势、社会地位、社会距离、请求的难易程度、请求的方式等不同因素的影响。然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待“拒绝”有相同之处,但更多的是不同之处。
1、中西拒绝言语行为的共性
廖素清运用直接观察法和使用问卷调查法对100名不同年龄和不同职业的人进行问卷调查。根据其调查,美国人直接拒绝言语占25%,间接拒绝言语占75%,而中国人直接拒绝言语占7%,间接拒绝言语占93%。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中国人和美国人都偏向于使用间接拒绝言语行为。例如:在同学要借书或者教案这一情景下,被调查者给出的答案有:(1)我晚点要上课,很抱歉不能借给你教案;(2)我刚好要用这本书,很抱歉不能借给你。这些拒绝都没有直接拒绝对方的要求,而是先礼貌地说明拒绝的原因,间接拒绝对方的请求。
此外,在拒绝时,中美两国的被调查者都维护礼貌原则。他们通过使用延缓语、提供拒绝理由、假同意策略等尽可能地维持礼貌原则。比如在小孩子闹着要买玩具的情景下,得到的回答有:(1)今天不行,等到你生日的时候就买;(2)孩子,你已经有很多玩具了,下次妈妈买给你,好吗?妈妈今天买你喜欢吃的海苔。所有的这些回答都是通过使用其他策略维持礼貌原则。
2、中西拒绝言语行为的差异
与共性相比,中西拒绝言语行为中更多的是两者存在的差异。由于受文化、价值观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中西拒绝言语行为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首先,在对待不同的对象,中西方人采取的态度是不一样的。据调查,相比西方人,中国人很难拒绝家人、亲人、上司和朋友的请求,更容易拒绝下属的邀请。例如,孩子让家长给零花钱,对于中国家长而言,孩子要就会给,然而对于西方的家长,如果孩子需要零花钱的话,需要通过自己的劳动,比如帮着干家务等等才能得到零花钱。同样对于上司也是如此,在中国,下属帮上司接送孩子上学的现象有很多。上司如果提出一个需求,下属无论如何也愿意满足上司。对于朋友更是不用说,中国人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就是“为朋友两肋插刀”。然而,在国外,这些情况都是让人无法接受的。
其次,中西方对于需要表示强烈拒绝的情况有所不同。中国人表示强烈拒绝的情况主要是对方的请求违反了规定或某种做人的原则,而西方人对弄虚作假、走“后门”等情况表示强烈拒绝。在中国靠关系办事、走“后门”上学、考试抄袭舞弊等情况数不胜数,而这些在西方人看来是不能理解的。据报道,西方国家对教育中的任何弄虚作假的现象坚持的是“零容忍”态度,但是这些在国人看来似乎有点“不近人情”。
再次,虽然中西方人都偏向于使用间接拒绝言语行为,但是程度却不同。据调查,西方人使用间接拒绝言语要比中国人少,表示强烈拒绝的程度明显高于中国人,而中国人表示委婉拒绝的程度明显高于西方人。西方人在使用拒绝言语比中国人直接,中国人在使用拒绝言语时常常通过更间接、更含蓄的方式。例如:在西方,当别人询问:“Would you like a piece of cake?”一般表示拒绝的回答是:“No,thanks。”,回答直接就是“No。”而这种情况如果发生在国内,一般如果是表示拒绝的回答是“我已经很饱了,谢谢!”并不会直接回答“不要”等直接进行拒绝。
最后,在使用拒绝策略方面,中西方也存在着差距。据相关调查,西方人和中国人倾向于采用不同的拒绝策略,中国人在使用拒绝策略时更“节省”些。如上所说,西方人多采用直接拒绝成分来表示拒绝,如果要进行间接拒绝,多采用主观性理由作为间接拒绝的成分,使拒绝的原因更加真实可信。而中国人常常使用“假同意”,常常以一些双方都可以理解的“谎言”进行拒绝。例如,在学校如果同学要借笔记或者作业的话,西方人的回答一般有:“对不起,不行。”而中国人的回答一般是:“我的笔记记得不是很详细,你可以去借XX的看看”,或者是“我的字写得很不好看,你去借别人的吧”。这些拒绝的态度并不是非常的强烈,拒绝方式通常是比较礼貌的。
三、中西拒绝言语行为差异产生的原因
在拒绝的对象、拒绝的方式以及使用拒绝策略等方面,中西方拒绝言语行为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众所周知,语言和文化是不可分离的,中西方拒绝言语行为的差异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不同的文化背景以及价值取向。
不同语言的国家有着不同的民族风俗习惯和文化差异,中西方更是存在着较大的文化差异。中国社会历来是一个长幼有序、尊卑有别的社会,中国人在交往时十分注重社会地位,讲究上尊下卑,正是因为如此,中国人的拒绝受到各种场合、社会地位等的制约。正如,中国人一般很少拒绝自己的长辈或者是上司,如果一定因为某些理由要拒绝的话,其使用的拒绝策略也比其他时候使用得多。在西方国家则并不会出现这种情况。西方人在人际关系中讲究平等自由,他们认为应该用同一种态度对待任何人,平等地对待任何人。正因为如此,西方人的直接拒绝出现频率比中国人高,而且见于各种社会场合。
其次,中国是一个群体取向的社会。人们在日常交往中,非常注重群体、亲情、友情、以及人际关系等。因此,中国人在与人进行交流的时候尽量为他们面子着想、尽量减少他人的付出代价,使得双方的对话更加的“和谐”,因此表现在使用拒绝言语行为方面就是不容易拒绝家人、亲人、朋友等人的请求,同时中国的拒绝言语行为采取的方式是一种偏委婉含蓄型的拒绝方式。然而,西方国家是属于个人主义取向的社会,他们崇尚个人主义价值观,注重个人,因此他们如果想要拒绝就会直接拒绝,不会因为涉及到对方的面子问题而难以拒绝,更不会因为对方是亲人、家人或者是朋友而勉为其难地接受。他们拒绝的方式相对而言也是更加的直截了当,不会拐弯抹角。
四、结语
终上所述,由于文化背景、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不相同,中西方拒绝言语行为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中国人看来,西方人的拒绝有点无情,而在西方人看来,中国人的拒绝太间接,总在兜圈子,甚至感觉虚伪。然而,对于不同的拒绝言语行为,并不存在对错、好坏之分,我们不能说中国的偏委婉型的拒绝言语行为更好更有礼貌,也不能说西方的偏直接型的拒绝言语行为不好或者是不符合礼貌原则。其实,中西方的拒绝言语行为都是本着礼貌原则进行的,只不过在中国文化中,礼貌拒绝强调的是委婉含蓄,而西方文化中,礼貌拒绝则更注重于直截了当;在中国文化中,群体意识根深蒂固,其礼貌拒绝在于为内部成员着想,而西方文化中,个人意识较为强烈,礼貌拒绝在于不干涉他人自由和权利。
因此,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我们要更多地了解中西文化中关于拒绝言语行为的差异,以包容、开明的心态去接受他国的文化,在与他国进行交流时,要首先了解他国文化,尊重他国文化,注重文化差异,正确使用拒绝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减少误解,促进有效的跨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1]马月兰.从语篇表层谈中、美拒绝策略[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1999,4.
[2]颜晓春.拒绝言语行为及其策略分析[D]:[硕士学位论文].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
[3]唐玲.漢语间接拒绝言语行为的表层策略分析[J].广西社会科学,2004,10.
[4]贾玉秀.汉语拒绝言语行为及其语用策略分析[D]:[硕士学位论文].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13.
[5]廖素清.“拒绝”言语策略的英汉对比研究[J].语文学刊,2007(4).
[6]王爱华.英汉拒绝言语行为表达模式调查[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5.
[7]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