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园林设计中的轴线创作方法

2014-11-26程雪梅

山西建筑 2014年29期
关键词:轴线秩序园林景观

李 文 程雪梅

(东北林业大学园林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

0 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时代的日益更新,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周围的环境,并且希望在最大程度上回归自然。正如西蒙兹所说:“我们实现的最伟大的进步不是力图彻底征服自然,不是忽视自然条件,也不是盲目地以建筑物替代自然特征、地形和植被,而是处心积虑寻找一种和谐统一的融合[1]。”由此,园林景观也上升到了一个新阶段,设计形式不断变化,设计手法不断丰富。轴线作为一种经典的构图法则,在园林设计中应用广泛,备受景观设计者的青睐,所以作为一名设计师,需要不断的去挖掘去探索,以期使其能在园林设计的舞台上历久弥香。

1 轴线创作原则

1.1 全面性原则

园林景观只有和外部环境形成一定的关系才有其存在的意义,才能构建出一定的整体秩序。园林轴线的设计应当植根于已经存在于历史和现实里的整体环境秩序,以此为前提,从中吸取灵感,并配合其他的形体要素进行设计;同时,应当以创造性、发展性的眼光来看待城市的整体环境和氛围,使其与细部环境相结合,从而更好更全面的进行有机整合。

1.2 融合性原则

在人类历史的漫长发展过程中,城市外部环境形成了一定的秩序,并且存在维持这种结构秩序能够稳定发展的要素,从而反过来影响轴线的设计。景观轴线的设计需要与周边的其他要素,比如:建筑、广场等相融合,需要与本身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文化环境、心理环境等相融合,才能满足当今社会大众的审美视角和需求。

1.3 发展性原则

轴线本身具有伸展的作用,它是一种动态的、运转中的轴,它能通过位移、旋转、反射等布置一种均衡的空间。构成园林景观的形式要素可分为整体的与累加的、动态的和静态的、有机的和单一的,组织的景观秩序应是整体的、动态的和有机的。园林景观与一切有生命的物体相类似,它总是处在连续不断的发展运行中。

2 轴线创作方法

2.1 功能内容安排法

园林景观的创作首先表现为功能组织的是否合理和内容安排的是否有序。在项目功能需求变得愈加复杂的时候,景观平面构成的逻辑性也就变得至关重要。事实上,园林景观平面组织关系的清晰性和处理手段的条理性往往是统一相关的。平面形式与功能并不一定是一一对应的,它是以理想的景观框架为基础,功能自由合理地融入其中,使得功能可以灵活的围绕着形式发展而又不失秩序,从而达到让形式与功能发生对话的目的。

这是形成形式逻辑性的一种好办法,轴线作为一种组织方式,不仅可以组织单一的内容,也可以组织很复杂的内容,连接成多变的功能空间序列,还可以通过分等级来布局功能,达到一种有序性。

在东北大学校园总体规划中,杨廷宝先生结合用地现状,使用了简单的垂直轴线便构成了规整的空间系统:校园南北向的主轴线把理工学院、体育馆、图书馆、运动场等建筑群串联起来,东西向的景观主轴线把礼堂、女生体育馆、教员宿舍等功能空间串联起来,两轴线形成的十字轴成为了校园的景观框架,并在此设置了中心广场。次轴线与主轴线平行,并在其上布置学生宿舍区建筑群,形成分区明确、构图严谨、层次丰富的校园轴线网络空间(见图1)。

图1 东北大学总体规划轴线示意图

2.2 空间层次塑造法

空间秩序和层次的建立是人类空间体验的本能需求,它对于空间的使用和识别具有重要的意义[2]。合理的安排轴线空间的各个要素可以让人产生序列感,均衡中带着有节奏、有韵律的变化,同时空间要素又可以相互穿插和融合,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有秩序而无变化,结果是单调和令人厌倦;有变化而无秩序,结果则是杂乱无章。统一之中富于变化是一种理想的境界[3]。中国传统园林历来就非常重视空间层次感的塑造,讲求“步移景异,层层渗透”,常常通过构筑物、水体等组织空间序列,还注重通过主次轴线的引导、延伸和转换来追求空间层次感和趣味性。

武汉市解放公园的线性主轴对全园具有控制性作用,它贯穿了公园的两处中心广场、联通了公园的两大出入口,连续感强,节奏变化丰富。9个独立空间串联起来形成了主轴的空间序列,各空间平面构图形式不同,形态有张有弛,韵律感强。从开敞空间到半开敞空间再到密闭空间,不断交错出现,变化丰富。主轴通过抬高或下沉地形形成地台式空间或下沉广场,增强竖向变化,然后合理运用坡道、台阶、拱桥等联通各个空间。同时植物配置层次丰富,有力地烘托和强化了空间主轴。次轴则时而串联空间时而分隔空间,呈现出自由式的路径,以嘉卉广场为中心,用水体、小品、植物等进行分隔,然后运用放射式路径将其巧妙地串联在一起,形成层次丰富、疏密有致的空间序列(见图2)。

图2 解放公园轴线示意图

2.3 城市文脉整合法

园林轴线设计应从城市的文脉出发,重视传统的延续和继承,这是一种被称为“历时”的文脉观念的设计过程。符号主义和文脉学者在如何实现历史文化的传承的理论和实践中做了不少的探索,他们认为,园林形式的语言不应只是抽象地独立于外部世界,而应根植于周围环境中,才能寻得灵感,获得启发。由于园林形态和传统环境形态总是会有意无意的出现在人们的历史意识和生活中,因此合理的应用这些元素能帮助人们找回和强化对时间的记忆。

城市文脉的结构包括:历史遗迹、人文景观、基地周边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具体到园林轴线设计上,可以具化为:通过地域考察和基地调研,努力探索和发掘出项目所在区域方位内的地位较高、影响较大的历史标志性因素,也就是区域秩序的影响点。如果存在这样的要素,那么我们的景观设计中就必须要考虑场地与这类标志性因素的关系,这样才能将场所精神完美体现。

开罗国际会议中心是一座完美融合埃及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风格的典范。设计师在进行景观环境的总体构思时,充分考虑了外围的重要因素,将会议中心的主轴线与位于东部的埃及无名英雄纪念碑相对位,形成了景观建筑的三角形轴线关系(见图3)。轴线关系的确立再加上对地形的充分利用,不但突出了国际会议中心主体建筑,而且加强了园林景观与外围环境的完整性[4]。

图3 埃及开罗国际会议中心景观轴线示意图

2.4 情感氛围渲染法

园林设计的目的是通过营造空间的景观和渲染环境的氛围来引导游人的思绪和情感,使他们能逐步的体验空间和领悟设计主题。所以,园林景观的营造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游人的视觉效果和心理感受,增强景观的表现力以及环境的感染力。

轴线所形成的构图清晰明了、简洁大方,规则严谨的构图形式给人一种稳定、均衡、庄严的感觉,随意灵动的构图形式则给人一种自由、活泼、有趣的感觉。除了在视觉上的作用,轴线通过组织层次分明的空间序列,一步步的引导游人行进,也会对游人的心理和思绪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使其受到情绪上的感染。

在设计中一般垂直于等高线布置轴线,这样可以形成丰富的、具有起伏变化的效果,此时景观的高潮一般会布置在较高的位置,因为自古以来,人们都认为“上”的方向是神圣和崇高的,可以通往神明。当观赏者处在高处居高远眺时,一种开阔和畅达之情油然而生。在纪念性景观空间的建构中,轴线对于氛围的渲染、情感的凝聚作用更为突出。如: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见图4),主要空间序列由一条南北向的中轴线构成,轴线通过串联水池、纪念馆、纪念碑、纪念桥等节点作为先导,为主体景观做铺垫,然后慢慢发展,使游人的情绪经过一波三折之后,终于来到景观序列的高潮——北殉难处大型雕塑,从而产生无比肃穆、敬仰之情。

图4 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轴线示意图

3 结语

园林轴线扩展了景观方案创作的可能性,它最终要使不断发展的景观和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形成一个和谐有机的整体形态,所以必须要有原则的确立。同时,在这些原则的指导下,我们着重分析探讨了在进行园林轴线设计时有哪些方法可以具体应用,分别从功能、空间、城市、情感的角度创造性的提出了四种设计方法。然而每一种方法有其适用的不同城市和场所,这就需要景观设计师在创作的过程中灵活运用。

[1][美]约翰·O·西蒙兹.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6.

[2]王振军.轴线手法与建筑空间与形式的层次感塑造[J].工程建设与设计,1998(5):8-13.

[3][美]弗朗西斯·D·K.建筑:形式·空间·秩序[M].邹德侬,刘丛红,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320.

[4]杨 璐.园林景观营造中的轴线控制理论及应用研究[D].西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46.

猜你喜欢

轴线秩序园林景观
曲轴线工件划伤问题改进研究
秩序与自由
生态环境建设与园林景观结合初探
浅析竹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
论生态美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
孤独与秩序
基于回归分析的水电机组轴线曲折预判断分析
房地产开发中园林景观工程建设成本管理与控制
行书章法浅析(十五)书写应把握行轴线
遏制违约频发 重建药采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