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针结合隔姜灸治疗原发性痛经30例

2014-11-26王桂芳

针灸临床杂志 2014年1期
关键词:腰骶部关元穴电针

王桂芳,元 媛,崔 海

(1.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北京100053;2.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100068;3.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北京100069)

原发性痛经是女性较为常见的疾病,尤以年轻、未婚女性多见。本病是指在排除女性器官器质性病变外,在行经前后或在月经期间出现下腹部及腰骶部痉挛性疼痛,可伴有腰骶部酸胀、下坠、头痛、恶心及泄泻或其它不适症状的疾病;发作时给患者生活、工作带来诸多不便[1]。据统计,在发展中国家约25% ~50%成年女性和75%的青少年女性发生痛经,其中5%~20%为严重痛经[2]。本研究采用电针结合隔姜灸治疗原发性痛经30例,通过临床观察来评价电针结合隔姜灸治疗本病的疗效,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方法将我院门诊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就诊的6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30例,年龄13~35岁,其中13~25岁者20例,26~35岁者10例;病程小于1年者10例,1~5年者16例,5~10年者4例;疼痛持续时间小于1天者13例,1~7天者17例。对照组30例,年龄13~35岁,其中13~25岁者22例,26~35岁者8例;病程小于1年者12例,1~5年者16例,5~10年者2例;疼痛持续时间小于1天者12例,1~7天者18例。经统计学比较,两组在发病年龄、病程、下腹部及腰骶部疼痛发作持续的时间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诊断标准

根据《妇产科学》[1]及《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制订:①周期性的在行经前后或在月经期间出现下腹部及腰骶部痉挛性疼痛,重则昏厥;②经妇科检查(未婚妇女只做肛诊检查)和B超检查:生殖器官无明显器质性病变;③排除盆腔内其他器质性病变所致的腹痛。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电针结合隔姜灸治疗。取穴:双侧次髎、双侧三阴交、关元穴。操作:30号4寸不锈钢毫针向下斜刺双侧次髎,进针深度为40~60 mm,令患者出现酸麻胀痛感向小腹部扩散为佳,然后在针柄上连接上海华谊医用仪器厂G6805-2A型电针仪1组,用频率60 Hz的密波、患者耐受的电流强度治疗。用30号2寸不锈钢毫针使用连续捻转手法针刺双侧三阴交穴,进针15~25 mm,使局部有酸麻胀痛感,针感向上循行至少腹尤佳。关元穴加隔姜灸,灸至关元穴周围皮肤红润为度。电针结合艾灸治疗每日1次,在月经来潮前3天开始治疗,5次为一疗程。以后每月均在行经前3天开始治疗,治疗3个疗程。

对照组在行经腹痛发作时,给予布洛芬缓释胶囊(葛兰素史克公司出品,国药准字H10900089)400 mg口服治疗,每日3次,直至疼痛消失,疗程为3个月经周期。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标准

痊愈:疼痛消失,随访3个月后未见复发;有效:治疗后疼痛消失,随访3个月内偶有复发,但症状较前明显减轻或者时间缩短;无效:疼痛无减轻。

3.2 统计方法

采集的全部数据经软件SPSS11分析,用χ2检验计数资料;等级资料则用wilcoxon秩和检验。

3.3 治疗结果

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 例(%)

从表1可知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83.33%,两组统计学比较差异明显(P<0.01),电针结合隔姜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优于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

4 讨论

原发性痛经又称功能性痛经,属于中医学“经行腹痛”或“痛经”范畴。本病以周期性反复发作为特征,给患者身心健康和工作学习带来许多不利的影响。本病的病因病机多为外感寒邪或阴寒内盛等实邪所导致的气滞血瘀,亦有因虚、虚实错杂而发病的情况,其中实证以“不通则痛”为病机关键,虚证多为“不荣则痛”。冲脉为血海、任脉总任全身的阴经,二经的盛衰变化及生理上发生周期性变化的女子胞均与本病的发生关系密切。肝藏血、肾藏精功能共同主导着月经的往来,二脏功能的失调与本病的发生相关。目前西医对原发性痛经的常规治疗包括药物、手术、心理治疗等。药物治疗副作用较多,长期服用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或胃肠道症状,可影响正常排卵和受孕,严重者可出现肝肾功能的损害,停药后多会反复,治愈率低。手术治疗易出现并发症,多数患者心理负担重,难以接受。

中医针灸治疗本病有一定的优势,《灵枢·经脉》云:足太阳膀胱经“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属膀胱”,《素问·骨空论》曰:督脉分支“别绕臀至少阴,与巨阳(足太阳)中络者合少阴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次髎穴位于腰骶部,与肾、督脉关系密切。督脉与任脉、冲脉同起于胞中,肾主藏精,故次髎穴可强腰壮肾、调补冲任、调经理气、行血散瘀。电针选用具有能抑制感觉神经兴奋的密波进一步加强了止痛效果。位于足太阴脾经上的三阴交乃是足太阴、足少阴、足厥阴三经的交会之处,具有调节脾、肝、肾三脏的功能,为滋阴和治疗外阴疾患的远端首选穴位。艾叶、生姜性温,通经脉、调气血,关元则具有温阳补肾、培元固本、通调冲任的作用。通过在关元穴上进行隔姜灸以共奏艾叶、生姜、关元的功效,充分发挥三者协同温经、通经、散寒、活血、止痛的作用。现代研究发现[4-5]针刺通过使毛细血管的管径扩张和条数增加,促进血液循环的加速;血液黏度及红细胞的聚集状态在针刺治疗后能够降低,针刺还具有提高红细胞的变形能力;针刺的这些作用都能够改善子宫的微循环,使经络气血运行通畅,缓解疼痛。另第3腰椎到第5腰椎之间的脊神经节汇聚着来自盆腔、下腹部皮肤的传入神经,子宫和关元穴分别位于盆腔和脐下3寸,这为子宫与关元穴的联系的建立了可能的神经基础[6]。燃烧的艾柱置于关元穴上通过近红外辐射的穿透能力并联合督脉的传热及神经的传递作用在子宫部位产生热效应[7],使局部的血得温而行,驱除寒邪,进一步改善子宫局部的微循环,舒张子宫平滑肌,减轻痉挛,缓解疼痛,以上都可能是电针、隔姜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治疗机理所在。研究观察表明电针结合隔姜灸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疗效显著,操作方法简单,费用低廉,易学、易用、易推广。

[1]乐杰.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2

[2]Harlow SD,Campbell OM.Epidemiology of menstrual disorder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a systematic review[J].British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aecology,2004,111(1):6 -16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61-62

[4]嵇波,李春华,赵雅芳,等.电针不同介入时机对痛经模型大鼠子宫微循环影响的实验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10,26(11):46-51

[5]赵宁侠,郭瑞林,任秦有.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相关性分析[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31(3):364-367

[6]周金山,晋志高,陶之理.关元一级感觉神经元在脊神经节的节段分布[J].上海针灸杂志,2001,20(3):40 -41

[7]杨元华,刘堂义.艾灸疗法的生物物理机制初探[J].中国针灸,1996,16(10):17 -18

猜你喜欢

腰骶部关元穴电针
老年女性腰骶部多发毛母质瘤及文献回顾1例
一个睡前养心小妙招
电针基于不同参数治疗坐骨神经损伤的实验研究进展
俯卧位手法整复结合电针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
艾灸神阙、关元穴联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
腰骶部巨大皮脂腺囊肿1例
养身祛病的特效保健穴位——关元穴
腰骶部移行椎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关系
低频电针针刺联合三阶梯止痛药物治疗癌症疼痛38例
电针结合电脑中频治疗腹部手术后胃瘫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