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田会议精神对贯彻群众路线的现实启示
2014-11-26陈曦
文/陈曦
1929年12月,中国工农红四军在福建上杭县召开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会议形成了具有科学真理的《古田会议决议》,提出了一系列建党建军原则,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尤其是古田会议所形成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方法论,为党的群众路线奠定了组织制度基础,对于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古田会议标志着群众路线的初步形成
1929年9月28日,中共中央在听取陈毅关于红四军两年来的革命实践情况后,起草了《中共中央给红军第四军前委的指示信》(即九月来信)。九月来信对古田会议的胜利召开起着重要指导作用,不仅确立了毛泽东前委书记的地位,而且肯定了红四军许多革命实践的做法,提出了“群众路线”的概念,信中专门用了“红军与群众”一节的篇幅,论述包括军队在内的党和群众的关系问题。同时,信中指出,红四军的调查工作“对于了解中国农村实际生活及帮助土地革命策略之决定有重大意义”。充分肯定了调查研究工作中开展群众工作的重要性。
在中央九月来信的指导下,为筹划好古田会议,毛泽东、朱德、陈毅率领红四军在新泉进行了10天的政治军事整训,史称新泉整训。期间,毛泽东主持召开了干部代表座谈会、士兵代表座谈会、农民代表座谈会。为了摸清部队官兵思想问题及其根源,纠正非无产阶级思想,毛泽东在其住所“望云草室”召开了红四军支队长、支队党代表以上干部的调查会。毛泽东口问笔录,深入了解红四军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此后,毛泽东又多次深入连队,召开士兵调查会,听取战士反映红四军非无产阶级思想的表现及其处理意见。还邀请红军指战员到“望云草室”座谈,真诚地请他们反映问题,提出改正意见。毛泽东还和陈毅一起召集由红四军党内各级党组织的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参加的联席会议,再次对部队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地调查,通过调查研究,进一步摸清了红四军内部存在问题的性质与原因,为解决这些问题找到了正确的方法。
正是因为毛泽东深入调查研究,走群众路线,才起草了具有真理和权威的《古田会议决议》。决议的整个过程充分体现了“群众观点”及“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与工作方针,并在决议中进行了深刻的总结和论述。决议在剖析红四军单纯的军事观点的来源之一,即不相信人民群众的力量后,指出纠正的办法是“一切工作,在党的讨论和决议之后,再经过群众去执行”。毛泽东这些论述,是他在深入群众的基础上对群众的正确意见和观点作出的科学总结,也是从群众中来,再到群众中去,经过实践检验得出来的。可以说,作为一种领导方式和工作方针、工作方法的“群众路线”初步形成。党和红军在闽西的实践活动,尤其是古田会议,对党的群众观点的发展和群众路线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特别是为党的群众路线形成完备的科学理论探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古田会议对贯彻群众路线的现实启示
启示一:只有一线调查拜群众为师,才能把准脉搏摸清实情。毛泽东历来主张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如他所指出的“没有满腔的热忱,没有眼睛向下的决心,没有求知的渴望,没有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的精神,是一定不能做,也一定做不好的”。为起草古田会议决议,他深入连队召开座谈会和党代表联席会议,调查了解部队和党内存在的各种问题;深入田间地头亲身体验,与群众促膝谈心,对当兵是怎么去的、对红军家属如何照顾等群众生活生产问题,进行大量深入的社会调查。他以第一手的真实数据为基本素材,以详细事实证明革命真正是为人民谋利益的,而不能只停留在口号上。古田会议决议是调查探究的产物,更是群众路线的产物。当前正值全党深入贯彻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古田会议的历史经验再次昭示我们,要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得那样“九分调查、一分决策”,下功夫去做调查研究工作。要有拜人民为师、甘当小学生的胸怀,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走进基层接地气,融入群众增感情,沉到一线摸实情,善于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虚心向群众请教、向群众学习,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在基层生动实践和群众鲜活思想中掌握第一手材料,认真总结各种新经验,增强工作科学性、有效性。
启示二:只有心系基层敬畏群众,才能赢得支持巩固基础。红军初创时期,由于旧式军队的治军理念、制度、作风和方式方法禁锢着一些红军干部的头脑,一些干部滥用肉刑,导致官兵关系紧张,跑兵现象时有存在。针对这一问题,《古田会议决议》指出,红军官兵都是阶级兄弟,在政治上一律平等,要求官长爱护关心士兵,尊重士兵人格,保障士兵民主权利,废除肉刑。比如,强调“官长,特别是和士兵接近的连上官长,应当随时看视伤病兵,送茶水给他们吃,晚上替他们盖被窝”,并强调要将其“定为一种制度,大家实行起来,因为这是最能取得群众的方法。”正是因为心系基层情系官兵,我们的革命队伍才不断巩固扩大。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贯彻践行群众路线,我们必须牢固确立“关爱基层、敬畏群众”的理念,始终坚持重心下移、聚焦基层,强化为群众为基层的情怀,常念服务之经、常谋服务之策;体察人民愿望,关心群众疾苦,把群众的冷暖时刻挂在心上,从群众热切盼望的事情做起,深入开展“关爱工程”活动,千方百计办好暖心惠民实事,下大力解决群众住房、吃水、用电、洗澡、看病、出行等实际困难,让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利益的同时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启示三:只有艰苦奋斗、锐意进取,才能聚集能量破解难题。毛泽东每次调查都轻车简从,没有各级领导的陪同,更没有任何仪式,只按照事先草拟好的调查大纲紧张地开展调研工作。两张四方桌,三四条双人凳,一条木马凳,一盏马灯,这就是毛泽东召开调查会的场所,然而在这里,却写出了“只有经济建设配合了政治动员,才能造成扩大红军的更高的热潮”等至今仍闪耀真理光芒的至理名言;孕育出了决议中“用开展党内教育和批评与自我批评等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来解决党内矛盾,克服党内各种错误倾向”这一重要创举;创造性地提出了“规定党内教育的10种教材,提出了18种方法”等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方法,对党和军队的建设影响深远。当前, 深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要像古田会议那样,确立群众路线作为我们党的政治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切实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努力消除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 坚决克服党内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坚决反对腐败, 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扎实做好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团结群众的工作, 真正把群众当亲人, 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情关心群众疾苦, 以优良作风把人民紧紧凝聚在一起, 为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