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3年女排亚锦赛中泰之战扣球技术对比

2014-11-25张新亚

关键词:朱婷扣球落点

张新亚

(三峡大学体育学院,湖北宜昌 443002)

中国女排在世界曾辉煌一时,自1981年首次夺得世界杯的冠军,到1986年夺得第十届世界锦标赛桂冠,实现了世界大赛的五连冠。但之后中国女排开始步入低谷,在世界大赛没能续写辉煌。直至2003年第九届女排世界杯上以11 战全胜战绩获得世界冠军,2004年雅典奥运会中国女排时隔20年重新夺得奥运会金牌重回世界之峰。但是中国女排并没有延续当年的五连冠的辉煌,在之后的大赛中成绩都不是很理想。在其他国家女排实力在不断进步的同时,中国女排更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在排球比赛中高质量的扣球不仅能直接得分,还能为进攻创造有利条件,并使对手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随排球运动的不断发展,扣球的好坏已成为排球运动员能否登上世界体育高峰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研究对象及方法

研究对象:2013年女排亚锦赛四分之一决赛中国女排VS 泰国女排。研究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法进行扣球技术的理论研究;采用录像统计法对2013年女排亚锦赛四分之一决赛中国女排VS 泰国女排进行分析。比赛的录像主要来源于现场录像。在对比赛录像正式进行统计之前,本人先检查并观看了比赛录像的情况,确认比赛录像的画面质量,熟悉以后再进行正式统计。采用数理统计学原理以及体育统计学对本场比赛录像进行数据统计调查,进行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分析。采用对比分析法对2013年女排亚锦赛中泰之战可能反映出的在扣球这一技术上的问题进行对比分析。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1.中国女排与泰国女排身体条件的比较分析

(1)年龄特征比较分析。本届亚锦赛,中国女排队员平均年龄为24.5 岁,泰国女排队员平均年龄为25.9 岁,泰国女排的主力队员一起训练了十几年,有很好的默契和作战经验。而中国女排很多都不是老队员了,新老队员一起在默契和经验上都有欠缺。

(2)身高特征比较分析。在这次的亚锦赛中,优秀排球运动员的身高作为重要形态特征已得到一致的认同。排球比赛中运用身材高大的球员是提高球队网上高度的最直接办法。已有研究发现,在以往的排球大赛中比赛成绩的好坏与场上运动员的身高有直接的关系。可以看出在木届亚运会女排队员身高的比较上,中国队平均身高为186 厘米,而泰国女排只有175 厘米,高了11 厘米。中国女排有很明显的身高优势。

(3)扣球高度特征比较分析。中国排球女队扣球的平均高度明显高于泰国女排,中国女排的扣球高度为312.91 厘米,而泰国女排的扣球高度只有300 厘米,比中国女排低了近13 厘米。排球运动员的扣球高度是排球队网上实力的重要标志,中国女排在扣球高度上超过了世界女排的平均水平。排球比赛中扣球是得分的重要手段,但由于现在排球比赛过程中对各种排球的技战术配合要求不断提高,同时发现并且不是所有的扣球都要达到最高的高度再扣球,所以提高排球比赛中的扣球成功率才是排球比赛中最重要的环节。

(4)扣球速度、力度特征比较分析。在本场比赛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女排除主攻朱婷之外,其他队员的扣球速度及力度都没有很大杀伤力,有时候连续扣两到三次都没能扣死,反而给了泰国女排机会,让她们有了多次进攻机会最后导致失分。在中国女排比泰国女排身高超出11 厘米和扣球高度高于泰国女排13.9 厘米的情况下,中国女排的扣球速度和扣球力度都应强于泰国。但是在比赛中可明显看出泰国女排的扣球速度和力度都比中国女排要好。

2.中国女排与泰国女排得分手段的比较分析

(1)中国女排与泰国女排扣球效果比较分析。从表1 中可以看出,在中国队与泰国队比赛中,中国队共扣球136 次,得分66,得分率为48.53%;扣死33次,扣死率24.26%;失误4,失误率2.94%。泰国队共扣球125 次,得分65 分,得分率为52%;扣死24次,扣死率19.2%;失误7 次,失误率5.6%。

表1 中国队与泰国队扣球效果统计表

排球比赛必须要有强有力的进攻,中泰女排在本场比赛中扣球得分分别为66 分和65 分,中国队比泰国队在扣球环节虽然得分高,但是得分率却低了3.47个百分点。通过卡方检验(P >0.05),中国女排在扣球得分手段上与泰国女排没有差异。造成这样结果的主要原因是一传质量差,二传不到位,在强行战术组织时功力不够,导致“双塔”副攻的高快优势逐渐丧失,一攻的成功率被抑制,对泰国女排不能形成致命的威胁,因此比赛局面显得非常被动。

(2)中国女排与泰国女排的强攻效果比较分析。从表2 中可以看出,在中国队与泰国队比赛中,中国女排强攻次数13 次,得分2,得分率为15.38%;扣死1 次,扣死率7.69%;失误5 次,失误率38.46%。泰国女排强攻次数7 次,得分5 分,得分率为71.42%;扣死2 次,扣死率28.57%;失误1 次,失误率14.28%。

表2 中国女排与泰国女排强攻效果统计表

(3)中国女排与泰国女排的快攻效果比较分析。从表3 中可以看出,中国女排与泰国女排比赛中,中国女排快攻20 次,得分12 分,得分率为60%;失误4次,失误率20%;扣死4 次,扣死率20%。泰国女排快攻22 次,得分17 次,得分率为77.27%;失误2 次,失误率9.09%;扣死5 次,扣死率22.73%。

表3 中国女排与泰国女排快攻效果统计表

(4)中国女排与泰国女排的后攻效果比较分析。从表4 中可以看出,中国女排与泰国女排比赛中,中国女排后攻9 次,得分1 分,得分率为11.11%;失误2次,失误率22.22%;扣死0 次,扣死率0%。泰国女排后攻9 次,得分5 次,得分率为55%;失误1 次,失误率11.11%;扣死1 次,扣死率11.11%。

表4 中国女排与泰国女排后攻效果统计表

3.个人扣球技术统计分析

(1)主攻扣球效果比较分析。从表5 中可以看出,中国队主攻朱婷与泰国队主攻奥努玛在比赛中,朱婷共扣球51 次,得分27,得分率为52.94%;扣死20 次,扣死率43.14%;失误1 次,失误率1.96%。奥努玛共扣球54 次,得分33 分,得分率为61.11%;扣死20 次,扣死率37.04%;失误2 次,失误率3.7%。

表5 中国女排主攻与泰国女排主攻扣球效果统计表

通过数据比较整场比赛朱婷与奥努玛在扣球次数上没有很大差别,但是朱婷的扣球得分率只有52.94%,而泰国女排主攻奥努玛的得分率有61.11%,比朱婷高8.17 个百分点。而在失误上朱婷仅失误了一次,失误率为1.96%,奥努玛失误了2 次,失误率为3.7%。朱婷扣死25 次,扣死率为49.02%;奥努玛扣死是20 次,扣死率为37.04%。这些数据的比较说明了朱婷扣球的稳定性和威力比奥努玛要强一些,但在扣球的技巧上稍弱于奥努玛。通过卡方检验(P >0.05),朱婷与奥努玛在扣球效果上没有差异。

(2)其他队员的扣球效果比较分析。从表6 中可以看出,中国队其他队员与泰国队其他队员在比赛中,中国队其他队员共扣球81 次,得分29,得分率为35.80%;扣死8 次,扣死率9.88%;失误3 次,失误率3.70%。泰国队其他队员共扣球71 次,得分22 分,得分率为30.99%;扣死4 次,扣死率5.63%;失误5 次,失误率7.04%。

表6 中国女排与泰国女排其他队员扣球效果统计表

4.中国女排与泰国女排的扣球落点分布比较分析

(1)中国与泰国女排的扣球落点的分析。在中国女排与泰国女排的比赛中,泰国女排的扣球落点主要分布在5 号、6 号、7 号和8 号区域,四个区域的落点数占总数的71.68%,其中泰国女排扣球在六号区域的落点最多,占总数的21.67%,6、7、8 号区域的落点都占总数的16.67%。中国女排的扣球落点主要分布在5 号、6 号和8 号区域,三个区域的落点数占总数的67.09%,其中中国女排扣球在5 号区域的落点最多,占总数的31.64%,8 号区域占总数的18.99%,6 号区域占总数的16.46%。

(2)中国女排队员的扣球落点的分析。本场比赛中,中国女排扣球得分最多的是2 号朱婷,她主要在4号位扣球,落点主要分布在5 号、6 号和8 号区域。8号曾春蕾扣球落点主要分布在4 号、5 号和8 号区域。11 号徐云丽扣球落点主要分布在6 号、7 号和8 号区域。12 号惠若琪扣球落点主要分布在4 号、5 号、6 号和8 号区域。16 号张磊扣球落点主要分布在4 号、5号和8 号区域。21 号马蕴雯扣球落点主要分布在5号和6 号区域。

(3)泰国女排队员的扣球落点的分析。泰国女排6 号奥努玛扣球得分最多,扣球落点主要集中在8 号区域,4 号、6 号和7 号区域也较集中。4 号塔达奥扣球落点主要分布在5 号和9 号区域。5 号普莱姆吉特扣球落点主要分布在4 号和5 号区域。10 号维拉万扣球落点主要分布在6 号和7 号区域。12 号塔帕费蓬扣球落点主要集中在5 号区域。15 号马林卡扣球落点主要集中在5 号和6 号区域。

四、总结与建议

第一,中国女排在选拔队员时,除了重视运动员身材的高大化,为激烈的网上对抗奠定良好的基础外,还要注重队员技术的全面性,以便实现“全面”、“快速”的特点。

第二,中国队应在原有的快攻基础上,丰富“快速多变”的内容,重视后排进攻的训练,重视和加强后排进攻意识,努力朝着强快结合以及立体进攻的方向发展,以提高强攻和后攻质量。增加后攻次数,把后攻技术真正融入进攻战术的整体设计之中。

第三,提高扣球进攻质量,特别是提高快攻战术质量。提高个人在不同位置的扣球突破能力,提高防反进攻的质量。进攻中应多采用两人或三人的组合战术,加强攻手的跑动、扣球力量和击球的变化。

第四,中国队主攻手要努力提高个人突破和扣乱球的能力,重点培养个高力大,关键球能“一锤定音”的主攻手。

第五,一、二传不好是导致扣球效果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中国女排要努力加强一传质量来保证二传质量。

第六,中国女排要加强在扣球力度和扣球速度方面的训练,提高扣死率,不要给对手反攻的机会。

[1]土耀东,杨 卓.中国女子排球队与奥运会欧美强队的若干非技术因素对比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32(2):133-134.

[2]张承玉.从第8 届女子排球世界杯比赛探讨女子排球比赛得失分因子及规律[J].中国体育科技,2001,37(5):40-41.

[3]姚利娃.第16 届世锦赛中国女排与世界强队得分手段比较研究[D].成都:成都体育学院,2012:19-24.

[4]侯玉鹭.从第29 届奥运会女排比赛得失分情况看中国女排的优势与不足[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9,25(6):43-45.

[5]尹 沛,王 霞.对2004年奥运会和2005年冠军杯赛中国女排进攻效果的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10):1436-1438.

猜你喜欢

朱婷扣球落点
基于空间分层组合设计的火箭落点实时计算模型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基于不同来向 指导排球正面扣球
自制扣球器的制作与使用
MVP朱婷的超萌幽默
中学生排球扣球技术的应用分析
2015—2016年大超北京体育大学校女排主攻扣球技术分析
美火星轨道器拍到欧洲着陆器落点图像
拼抢第二落点新闻打好新闻竞争战
探访江苏地方立法:百姓关切成立法落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