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镀工业园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2014-11-25冯莹曹国良杨林茹韩蕾

电镀与涂饰 2014年7期
关键词:工业园电镀环境影响

冯莹*,曹国良,杨林茹,韩蕾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陕西 西安 710055)

电镀作为一种表面精饰工艺,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但作为一个高能耗、高污染的行业,在生产过程中不但消耗大量的金属、强酸、强碱,甚至包括铬酐、氰化物等有毒有害的化学药品[1],而且排放大量有毒有害的废气、废水和危险废渣,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

目前,许多省、市通过建立电镀工业园区,将中小电镀企业进行整合,形成产业集群,在发挥品牌效应的同时,通过集中生产、集中管理和集中治理,有效地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环保部门的电镀废水超标排放、非法排放以及分散生产而使污染得不到根治的难题。但电镀园区因污染物排放量大,且环保政策日趋严格,再加上目前各地的环境容量越来越少,此类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日趋困难。因此,本文就电镀工业园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提出以下工作要点及解决对策,为做好此类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1 电镀工业园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内容

由于在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阶段,企业正处于筹建初期,园区日后的建设和发展都处于待定状态,因此,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时应明确以下几方面问题。

1.1 政策的符合性和选址布局的合理性

首先,电镀环评在编制过程中除应严格遵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外,还应结合电镀行业自身的特点,严格执行如下政策和要求:

(1)明确项目的生产工艺是否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改本)中的淘汰类和限制类。

(2)含氰电镀生产工艺设备是否属于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令第32 号《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的目录》中的落后生产工艺设备。

(3)按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电镀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进行清洁生产审核。

(4)项目所在地关于电镀行业的建设和生产的相关规范要求。

(5)项目所在地关于项目纳污水体保护管理的相关规定。

(6)项目所在地关于电镀回用水的相关规定。

其次,由于电镀项目属于重污染型项目,选址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项目的建设。项目的选址不但要符合相应的规划要求,而且应满足项目自身的建设。项目的选址应综合经济、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以负面影响最小为选址原则[2]。

1.2 电镀工业园生产规模的估算

由于电镀工业园在建设初期正处于招商引资阶段,建议类比国内同类电镀工业园的建设规模及所在区域市场的供求关系进行合理估算。若估算的规模过小,可能会造成污染治理不完善,达不到相应的环境标准要求;估算的规模过大,可能会加大企业的环保投资,造成资源浪费。因此,合理地估算企业的生产规模对环境影响预测及污染防治措施的提出尤为重要。

1.3 污染源分析及其防治措施

电镀园区内的电镀企业众多,电镀生产工艺多样,因此产生的污染物具有种类多、排放量大、成分复杂等特点。此外,由于电镀园区的各个企业的生产工艺在评价阶段无法确定,因此需要在充分考虑当地的需求和电镀园区的产业定位基础上,进行合理的估算。通过工程分析、环境影响预测,提出可靠的防治措施,具体的防治措施可参考环境保护部发布的《电镀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指南(试行)》。防治措施的可靠性是保证园区后续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保障。

1.4 环境风险评价

环境风险评价的主要目的在于分析和预测项目在建设和运行时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提出合理可行的防范与减轻措施及应急方案,以使环境影响达到可接受水平[3]。由于电镀行业生产过程中从原料到所排放的污染物,多数均属于有毒有害物质,生产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一定的环境风险。因此,环境风险评价是环境影响评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公众参与调查,应符合国家环保总局发布的《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2006]28 号)中的相关规定,确保公众参与贯穿于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全过程。

2 电镀工业园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2.1 选址、总图布置的合理性

由于电镀属于重污染型项目,因此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证项目选址及总图布置的合理性:

(1)选址是否符合城市及项目所在区域的总体规划、电镀行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及与周围环境规划的协调性等规划要求。

(2)项目所需的市政基础配套设施是否齐全,能否满足项目建设的需求[4]。

(3)评价时要充分考虑项目运营后对所在区域环境可能造成的污染影响程度,确保项目运营后满足当地环境保护规划要求以及项目所排放的污染物总量符合所在区域的总量控制要求。

(4)园区布局在充分考虑当地主导风向的条件下,应对园区内生产车间、危废车间、办公楼等进行合理布局,要求布置应有利于运营期酸雾的扩散[5],同时要确保电镀车间、危险品仓库远离保护目标。以西安市某电镀工业园为例,该项目将厂房主要设计在东北、正北及正南方向,多数厂房与当地的主导风向一致,见图1。在各车间均安装酸雾净化装置的基础上,借助当地的气象条件,可加快酸雾的扩散,更有利于园区空气质量的改善。

图1 西安市某电镀工业园区规划图Figure 1 Layout of an electroplating industrial park in Xi’an

(5)项目的选址要充分考虑当地的地形、地貌、气象、水文、地质等自然环境因素[5],确保园区的布置满足卫生防护距离、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和环境风险防范距离的要求,从而保证防护距离内无敏感目标。对于防护距离内涉及的敏感目标,应分析敏感目标搬迁的必要性。

(6)要充分听取公众意见,项目的选址应充分体现与公众意见的相容性[6]。

2.2 电镀工业园生产规模和污水处理能力估算

2.2.1 生产规模估算

由于电镀园区在建设初期正处于招商引资阶段,生产规模无法具体确定。但可以根据国内同类电镀工业园进行类比以及结合当地市场需求量推测出拟建电镀园区的生产规模。环境保护部于2009年5月至11月对珠三角、长三角、中西部地区、东北及京津地区的20 座城市的44 家电镀企业、7 个电镀工业园的生产能力的调研结果显示,生产能力在2~15 万m2/a 的企业占34%;15~50 万m2/a 的企业占50%;50~100 万m2/a的企业占11%;100~500 万m2/a 的企业占5%[7]。目前,绝大多数电镀工业园的产业定位是以金属表面处理工业为主,即主要对工件表面进行镀铜、镀锌、镀镍、镀锡、镀铬、镀铁、镀银、镀金、镀镉、镀合金、阳极化等工艺处理。全国主要电镀工业园规模调查见表1。

2.2.2 各镀种的生产能力估算

据统计,我国电镀加工中涉及最广的是镀锌及镀铜–镍–铬,其中镀锌占45%~50%,镀铜–镍–铬占30%,氧化铝和阳极化膜约占15%,电子产品镀铅/锡、金约占5%[8]。据此,可预估出各镀种的生产能力。

2.2.3 主要原辅料消耗量的估算

通过对不同镀种的生产能力分析,可知镀锌和镀铜–镍–铬约占电镀行业的80%以上,由于在评价阶段无法确定入驻企业的具体情况,因此,建议在物料选取上主要对元素锌、铜、铬、镍以及剧毒污染因子氰进行消耗预测评价。对于具体元素的消耗,可根据当地的需求量并结合常见的生产工艺进行合理的估算。

2.3 污染源分析及其防治措施

2.3.1 废气污染源及防治措施

废气污染源主要包括以下两大类。

(1)前处理(如抛光)、脱脂、电镀、酸洗、除锈、钝化、退镀等工艺过程中产生的废气,主要包括粉尘、有机废气、酸碱烟雾、铬酸雾、含氰废气(氰化镀)等。

(2)车间生产配套的公共服务设施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包括:园区电镀废水处理站中因污泥干化和暂存会散发一些废气或恶臭;园区化学药品库房中存放着的化学药品、试剂,可能因密闭不良而产生少量的挥发性废气;采用燃气锅炉供热所产生的SO2、NOx。

由于园区电镀企业众多,生产工艺多样,所产生的废气种类繁多、成分复杂、排放量大,因此,提出合理的废气治理措施尤为重要。要减少电镀园区的废气产生,建议从以下角度提出合理的防治措施[9-10]。

(1)源头控制,包括:改变能源结构,以清洁能源为主;添加酸碱抑制剂,减少烟雾产生;镀槽配置拆卸盖板,减少烟雾逸出等。

(2)末端治理,包括:粉尘治理(建议使用布袋式除尘装置);酸碱废气治理,如增加烟雾净化及铬酸雾回收装置;有机废气治理(建议采用活性炭吸附);加强管理。此外,在充分考虑园区内各企业单独排放的废气经净化处理达标排放的同时,还应考虑园区整体所排放的废气是否达标排放,是否满足所在区域的环境容量的要求。

2.3.2 废水污染源及防治措施

电镀废水主要来自镀件镀前的酸、碱处理以及镀后的漂洗。其特点是:废水排放量大、成分复杂、处理难度大、运行成本高。因此,评价的重点在于如何将电镀废水消减到最低限度以及如何将废水循环利用。要实现电镀工业园电镀废水低于污水排放标准和达到废水回用的要求,最重要的前提是对入园企业进行清洁生产审核,即凡准入企业的清洁生产标准不得低于国内清洁生产的基本水平。此外,应将不同镀种的车间分开,使整体布局合理化,为电镀废水的分类集中提供良好的基础[11]。目前,公认较好的电镀废水处理技术有化学法、膜分离技术、生化法、螯合沉淀法等[12]。对需要回收的重金属和废水可采用化学法+膜分离,经膜分离技术进一步处理的废水可回用到电镀生产工艺上,从而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

表1 全国主要电镀工业园的规模Table 1 Scale of the main electroplating industrial parks in China

2.3.3 固废污染源及防治措施

固废主要包括废酸碱液、废有机溶剂、各镀种废液、退镀废液、镀件次品、化学药品包装、废水处理等产生的污泥以及滤渣等,绝大多数属于危险废物。由于危险废物的产生量较大,成分复杂,因此,如何处置同样也是环境影响评价关注的问题。

为了便于园区的管理,建议园区内每个企业均设置危废暂存处,每天定时由园区专业人员进行统一收集、统一处理,放置在特定的危废存放点,定期交给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置。园区提供危废处置一条龙服务,不但有利于园区的统一管理,而且减轻了各企业的负担。

2.4 环境风险评价

应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的规定,先进行环境风险识别,查出所有原辅料的理化性质、主要危害及应急措施。然后根据建设项目所涉及物质的危险性质和危险程度以及所涉及的环境敏感程度,判断其评价工作等级及评价范围,再进行分析评价,并提出切实可行的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

由于电镀项目属于敏感项目,应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公众意见。在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中给出进行公众参与的调查方式、调查对象、建设项目环境影响信息、拟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公众对环境保护的主要意见及公众意见的采纳情况等[13],并对所有反馈意见进行归类与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评述,对每一类意见均应进行认真分析并予以答复。

2.5 对入园企业的合理建议

由于电镀工业园环境影响评价是在各个企业入园前进行的,而后期入园的电镀企业的镀种和工艺过程处于未知的状态。因此,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应对入园企业提出以下几点要求:

(1)项目的生产工艺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其清洁生产标准不得低于国内清洁生产的基本水平。

(2)尽可能将相同或相近的电镀企业布置在同一地块,以避免对不同电镀企业的相互影响。

(3)如若有专门为军工和航空航天产品配套的含铅等电镀项目的企业要求入园,必须经当地环保局和有关部门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后方可入园。

同时,入园企业应对原料使用、资源消耗、资源综合利用以及污染物产生与处置进行分析论证,优先采用资源利用率高、污染物产量少的清洁生产技术、工艺和设备。

3 结语

电镀行业作为污染较为严重的化工项目,对其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时,在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的相应的法律法规及政策的前提下,应以工程分析为基础,详细分析各产污环节,对所出现的环境影响进行预测评估,提出切实可行、经济技术合理的防治措施。同时,应高度重视环境风险评价,提出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总之,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时应做到环保、经济、社会三效的有机统一。

[1]丁春生,於建明.电镀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要点[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07,35 (1):87-90.

[2]赵磊,李佳津,申翠萍,等.电镀行业环境影响评价问题分析──以某LED 引线框架项目为例[J].广东化工,2011,38 (4):190-191.

[3]史宝忠.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441-443.

[4]芦虹.建设项目选址合理性分析及其法律依据研究[J].河北工业科技,2003,20 (1):18-21.

[5]杨婧,温勇,杜建伟.电镀工业园区规划设计中的清洁生产思考与分析──以宁波市鄞州电镀工业园区为例[J].电镀与涂饰,2008,27 (8):30-32,36.

[6]罗曼.探讨电镀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析中的要点[J].北方环境,2013,29 (2):18-20.

[7]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电镀工业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指南(试行)[EB].[2011–08–17]http://www.zhb.gov.cn/gkml/hbb/bgth/201108/W020110825544065804850.pdf.

[8]管涛.我国电镀工业的现况[J].金属世界,2005 (1):8-9,35.

[9]张仲仪,马捷.建好绿色电镀园区应重点关注的几个问题[J].涂装与电镀,2011 (5):39-42.

[10]秦树林,邱凉.铝合金电镀环评中污染防治措施若干问题的探讨[J].能源环境保护,2009,23 (5):53-55.

[11]马小隆,刘晓东,周广柱.电镀废水处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4 (1):107-111.

[12]张仲仪,张志达.怎样搞好电镀集中区电镀废水的处理[J].表面工程资讯,2006,6 (6):3-5,7.

[13]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EB/OL].[2006–02–14]http://www.mep.gov.cn/info/gw/huanfa/200602/t20060214_74178.htm.

猜你喜欢

工业园电镀环境影响
独特而不可或缺的电镀技术
地下工业园
地下工业园
《环境影响评价》征稿订阅及广告征集启事
“三线一单”与环境影响评价衔接研析
嵌入式软PLC在电镀生产流程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养殖的环境影响
德奥新在安庆建表面处理工业园
18家“野电镀”被查封
《防护与装饰性电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