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展品管圈活动完善造口专科护理模式*

2014-11-25王淑红关铁军王鹤

中国医学创新 2014年31期
关键词:圈员造口责任心

王淑红 关铁军 王鹤

在我国每年新增结肠造口患者约10万,累计造口患者已超过100万,且今后仍有增加趋势[1]。造口破坏了患者的自我形态,改变了正常的生理功能[2]。有研究表明,结肠造口患者的生活质量较差,处于中下水平,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3]。品质管理圈是指工作性质相近或相关的人共同组成一个圈。本着自动自发的精神,运用各种改善手法,启发个人潜能,透过团队力量,结合群体智慧,持续从事各种问题的改善[4]。本科于2013年5-10月运用品管圈管理方法,旨在完善造口专科护理模式,提高造口患者的生活质量,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3年3-4月(实施品管圈前)调查患者60例,其中出院患者30例,住院患者30例,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率为66.67%。2013年5-10月(实施品管圈后)调查患者80例,住院患者40例,电话随访40例,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率为43.75%,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实施品管圈前后患者年龄、文化程度,调查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品管圈组成 8名护士以自动自发地方式组成QCC小组,年龄25~35岁,其中主管护师1人,护师3人,护士4人,选举圈长1名,负责协调、分配和监督各圈员的工作,对对策实施的有效性进行跟踪验证。辅导员1人,负责领导、支持和协助团队活动开展,为活动的开展提供指导意见和资源安排。秘书1名,负责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和圈会的记录,圈员参与每个步骤的制定并实施改善措施[5]。

1.2.2 活动进程

1.2.2.1 计划制定 使用Excel表制定圈活动计划甘特表,圈员严格执行活动计划,每2周进行一次会议,时间约30 min,每次会议由圈员分别组织召开,并确定下次会议内容,如有问题随时召开网络会议,确保有效沟通。

1.2.2.2 圈名的选定 取名为玫瑰之约,意为以美丽的健康作为约定,帮助患者走出困境,减轻痛苦,提高造口患者的生活质量。

1.2.2.3 圈徽的选定 圈徽是在阳光的背景下,两个牵手的人中间围着一朵美丽的玫瑰。玫瑰代表着造口,牵手的两个人代表着护士与患者手拉手团结在一起,共同撑起生命的重担,太阳的背景象征着希望,同时也代表着护士用自己的爱心、信心、耐心、责任心给予患者阳光般的温暖,带给患者无尽的希望。

1.2.2.4 主题的选定 根据圈能力,运用头脑风暴方法选定主题为加强造口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提高造口患者的生活质量。

1.2.2.5 现况调查 分为院内和院外调查表,将圈员分成两组,分别自制调查问卷,对3~4月份在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院外患者选择术后3个月~1年的人群作为调查对象,通过电话随访完成调查问卷,根据综合结果进行评分,绘制柏拉图,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率为66.67%(40/60)。

1.2.2.6 目标设定 通过详细的问卷分析,依赖家属更换造口袋占35%,生活不能自理占25%,并发症占20%,共占80%,根据柏拉图80/20原则,将此类原因作为本期改善重点。依据圈员的工作年资和临床工作能力,设定圈能力为70%[6]。目标值=现况值-现况值×改善重点×圈员能力=66.67%-66.67%×80%×70%=29.34%。目标设定为实施品管圈后预计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率为29.34%。进步率=(改善前-改善后)/改善前×100%。

1.2.2.7 原因分析 针对造口护理缺陷,圈员共同经过要因分析,制作鱼骨图。确定了造口护理缺陷包括医生、护士、患者以及其他因素共14个分支因素,其中护士因素和患者更换造口袋的能力为主要改善方向[7]。

1.2.3 制定对策与实施 对护士方面的改善重点笔者制定了4个对策。

1.2.3.1 提高圈员的理论知识 根据护士的年资和职称,分别让每个圈员负责一个部分的培训,每周进行PPT讲课,提高圈员的理论知识。

1.2.3.2 实践技能培训 由造口小组成员负责制定培训计划,由造口治疗师负责监督指导,每项技能,必须熟练掌握。

1.2.3.3 加强护士责任心 从心理学角度讲,责任心是“大五”人格的一个维度,是个体对自我应负责任的自觉意识与积极履行的行为倾向,责任心高低决定其护士生涯的工作态度和职业发展,关乎病患的生命和安全[8-9]。分析由于护士责任心缺乏导致医疗事故的案例,圈员进行探讨分析,起到警示作用。

1.2.3.4 患者有效参与 患者可以自由活动后,圈员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以积极的正性情绪全面接受治疗护理,鼓励患者自己更换造口袋,在操作练习时,首先遵循示范-参与-回示的学习方法,通过护理人员的操作示范和技巧指导,激发患者和家属学习的兴趣,使其尽快掌握自护方法与技巧;增强患者重返社会的信心,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0-12]。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及方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 字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目标达成率 品管圈结束后,80例患者生活质量下降例数为35例,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率为43.75%,提高了22.92%,与品管圈实施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目标达成率=(改善前-改善后)/(改善前-目标值)=(66.67%-43.75%)/(66.67%-29.34%)=61.4%。

2.2 进步率 进步率=(改善前-改善后)/改善前×100%=(66.67%-43.75%)/66.67%×100%=34.38%。

2.3 无形成果 护士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论基础、实践技能、团队协作力、责任心、办公软件的应用均有显著提高。

3 讨论

目前,临床护理人员对造口的认知和重视程度仍处于较低水平,应加强其对造口基础知识和护理技能的培训,以提高造口护理质量,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13]。尽管实施品管圈后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率由66.67%上升至43.75%,患者生活质量显著提高,但是目标值为29.34%,实施后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率为43.75%,没有达到目标值,说明笔者的工作还有不足之处,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开展品管圈活动,不断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是通过QCC得到的无形成果,远远大于有形成果[14]。护士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观能动性,有效参与均有明显提高,实施品管圈后能更高效的发挥护士潜能。将品管圈与造口专科护理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完善造口专科护理模式,满足需要,延伸服务,在提高护理质量的同时,护士自身也在完善与提高[15]。

本文为2014年中华护理学会全国肿瘤护理新进展研讨会壁报交流文章。

[1]周玉洁,路潜,庞东,等.直肠癌造口病人生活质量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03,18(7):488-490.

[2]王莲莲,张华.品管圈活动在提高结肠造口病人自我护理能力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4,7(28):2676-2677.

[3]覃惠英,温咏珊,王玲燕,等.结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15(3):272-273.

[4]李海燕.QCC活动在创伤外科护理单元的推广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08,14(24):94-95.

[5]孙竞楠,刘爱君.品管圈活动在普外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4,12(17):1619.

[6]吴晓霞,董敏,吴玲燕.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老年鼻饲患者非计划拔管中的效果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8):1649-1651.

[7]张莉萍.戴晓冬,杨宁琍,等.品管圈活动在造口患者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3,28(22):71-72.

[8]冯明,袁泉,焦静.企业员工责任心与绩效结构关系的实证研究[J].科学决策,2012,19(1):1-4.

[9]沈月秀,章粉莲,舒晓庆.新护士工作责任心培养及效果评价[J].护理与康复,2013,12(3):280-282.

[10]张德政,郭立波,李艳蓉,等,品管圈活动在提高精神科患者入院宣教质量中的应用[J].中国民康医学,2014,6(26):102-103.

[11]钟静,梁涛,印义琼,等.造口健康教育课堂在自护中的应用[J].华西医学,2013,28(4):782-783.

[12]朱新青.直肠癌肠造口患者健康教育需求调查[J].现代临床护理,2009,8(2):15-16.

[13]郭晓宇,冉令霞,刘照旭.造口护理工作坊”在肠造口护理中的作用[J].全科护理,2013,11(4):1063-1065.

[14]孙莉,尹安春.品管圈在持续改进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实践与探索[J].医学与哲学,2013,34(483):94-97.

[15]李继平,魏毅.优质服务模式改革与专科护理建设实践[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3,30(15):4-5.

猜你喜欢

圈员造口责任心
依托PDCA管理推进全科品管圈活动的开展
皮桥造口在预防性回肠造口临床中的应用及观察
品管圈在降低ICU 患者上肢肿胀发生率中的应用研究
品管圈对增强CT检查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
微信授权式教育在尿路造口患者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隐形矫治患者佩戴矫治器依从性中的应用
伴侣责任心强,工作更出色
结肠造口并发症类型分析及预防措施
乡镇高三学生责任心状况及与自尊的相关
高职生责任心与学习坚持性的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