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食品安全的思考

2014-11-24姚骁雄

中国连锁 2014年9期
关键词:三鹿安全法食品药品

【文章摘要】

随着经济社会不断进步,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人们饮食文化日益多样化,食品卫生与安全成为备受关注的热门话题。“苏丹红事件“,”禽流感”还有“三鹿奶粉事件”,无一不牵动着广大民众的心。接连不断发生的恶性食品安全事故引发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高度关注,要重新审视这一已上升到国家公共安全高度的问题,更要加大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

【关键词】

食品安全; 法律制度 ;监管监督

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奶粉中有了三聚氰胺,红心鸭蛋中有了苏丹红,香肠中有了瘦肉精,饭菜中有了地沟油、一滴香……

到底是什么在作怪?什么时候人命变得那么廉价?生产者在钱面前到底怎么了?记得林清玄讲过关于台湾的雾莲,很早以前,那么雾莲水分很多很好吃,只是样子不太好看,那时自家的农庄里都是那些,慢慢地,那个品种一点一点少了,取而代之的是那种个大,水灵的品种,只有留下一两株才是先前的那种,那还是只留给自己吃的。改良后的品种,变大变美了,但吃起来都只是水,一点甜味也没有了。其实很多东西都是这样,就说市场上的大萝卜,大土豆,都一样,变大变好看了,但萝卜的味道,土豆的味道都淡了。这样,他们还不知足,竟然开始在瘦肉精等伤害人的东西也放入了人们的食物中,他们应该是艰苦朴素的,怎么竟成了这样。法律是该对他们进行约束了,我们的执法部门从源头抓起,对源头商品进行检查,将一些违法的食品扼杀在摇篮状态。另外,国家也应该在道德方面多加点教育,将和谐社会的倡导推向每一个人。

《中户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从1995年颁布以来,在实践中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是,同时也出现了上述许多问题,为了进一步完善该法,2007年10月3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草案)》,2007年12月26日,食品安全法草案首次提请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审议。2008年4月20日,立法机关“开门立法”,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向社会全文公布食品安全法草案,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和建议。2008年8月26日,食品安全法草案进入二审;2008年10月23日,食品安全法草案第三次提交立法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2009年2月28日,食品安全法草案经过了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的第四次审议,并顺利通过了《食品安全法》。 食品安全法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各国都在逐步完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加大监管力度,努力打造安全食品、绿色食品、放心食品。

但是为何在《食品安全法》不断完善的同时,食品安全问题又层出不穷呢?2013年更是出现了令人发指的“头发酱油”之类的东西。我认为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第一,企业监管制度的缺陷。我国建国以来实行的就是“重许可,轻监管”的行政许可制度,食品药品行业亦沿袭了这一传统。企业进入食品药品行业各种批准许可十分繁琐,但一但被许可进入,政府对其监管则流于形式,甚至还出现了各种挂着名牌的“国家免检产品”,于是我们看见了诸如“三鹿奶粉”等挂着国家免检产品的名头堂而皇之的走进消费者手里的有害食品。这一情况和美国等发达国家正好相反。反观发达国家在食品药品安全这一领域取得的良好效果,难道我们的政府有关部门不应该反思吗?《食品安全法》终究还是需要有关部门去严格执行,如果依旧像过去一样让监管流于形式,那人们怀着的对《食品安全法》的美好期待必然毁于一旦。而且政府有关部门的公信力和威慑力必然大大下降。个人建议应该建立一种食品监管绑定责任制度,叫负责监管问题食品的官员负责,没有责任等而权力必然不会被用于服务人民。

第二,地方保护主义以及官员政绩评定制度过于关注GDP增长,而对关乎民生的食品安全问题的忽视。食品药品企业利润丰厚,著名的食品药品企业往往是当地重要的GDP增长点,地方官员的政绩和地方的GDP牢牢绑定在一起,注定了地方官员的眼界被局限于GDP一隅,帮助当地企业,排挤跨域同行业企业,甚至对当地企业的食品安全问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我们不能指望官员们都有良好的道德和大局观,自动去发扬不求功名利禄只求国泰民安的雷锋精神,我们只能以制度改革来改变这一状况,破除地方保护主义,树立良性竞争的经济风气。笔者生长在石家庄,三鹿的例子历历在目,三鹿乳业问题爆发前的一年多时间里,无数受害儿童的家长上访、报案、控告、堵门,手段用尽也没有结果,地方保护的顽固可想而知。

第三,官员腐败严重,食品药品领域贿赂成风。食品药品领域存在严重的贿赂问题。因为没有官员问责制度,食品监管部门的官员们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由此行贿受贿索贿之风大起,甚至成为了行业的潜规则。在这种风气下,生产安全食品的企业利润远远不如生产问题食品的企业,再被官员们拿走“提成”“干股”之后入不敷出,面对黑心企业基本没有竞争力。这种风气看似小事,实际已经对食品药品行业造成了毁灭性打击。当年三鹿问题爆发后,国家对全国乳制品行业的检查,蒙牛、伊利等全国驰名乳制品行业无一幸免,全都有不同程度的安全问题,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要想解决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绝不是短时间内能解决的事,这将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同时也是我国必须解决也必定能解决的艰巨任务。作为社会主义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一定要保证人民群众能吃到放心食品,“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是关系到我国大政方针,国泰民安的根本大事。笔者在此提出几点意见:

第一,充分认识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切实可行的去解决问题,而非逃避问题、忽略问题。我国当前把经济建设放在第一位大事来抓,这样的大政方针并非错误,但是却很容易造成一切向“GDP”看的倾向,前文已经说过很多生产不合格产品的企业都是当地的利税大户,比如三鹿企业。当地政府在三鹿奶粉引发婴儿结石的事情发生后不但没有及时的正视问题解决问题,为民做主,反而帮助三鹿企业掩盖问题,不许媒体报道相关事实,时间竟然长达一年多,造成了上千婴儿受三聚氰胺毒害的严重后果。这事的责任显然已经不仅仅在企业,政府也应该负一定的责任。正是这种地方政府单纯重视GDP的执政理念造成了毒奶粉的悲剧,极其鲜明的反映了经济建设中出现的问题。

第二,食品安全卫生检查制度需要不断的进步,不合适的制度要及时废除,对生产食品的企业应该严格要求。依旧说三鹿奶粉事件为例子。三鹿奶粉是多年来的“国家免检产品”,从铺天盖地的广告中也能看出三鹿企业深深以此为荣,作为广告标语进行宣传。可是毒奶粉事件发生后“免检”两个字却引起了广泛的思考:食品真的可以免检吗?据笔者所知,外国发达国家从来没有食品免检制度,相反,几乎所有发达国家都对食品检查有着严格的要求,不要说公然添加三聚氰胺这等化学制剂,就连农药残留也有极其严苛的标准,许多食品都要求明确标识出“转基因食品”的字样,可见一斑。仔细想想不禁令人深以为然,一次检验合格不代表永远都能合格下去。坚持长期的严格的检验检疫制度无疑能让人们更加放心。

第三,建立行业联盟,或者引入第三方质量检查监督机构,以起到辅助政府相关部门的作用。在进来许多食品安全的事情曝光之后,政府相关部门信誉扫地。三鹿事件过去几年时间,政府工作也确实做了不少,但是沉珂难除,积弊难扫。在政府部门慢慢改进的时间里,建议成立行业联盟或者引入第三方机构来协助检查食品安全的有关工作。也最好建立网站邮箱电话通道等手段方便群众举报。

总之,食品安全问题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问题,万万轻视不得,要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使得老百姓能吃到放心饭,需要长久的努力,也需要相关部门不断改进工作,更是要人民都树立食品安全意识,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查究违法企业,整肃食品市场。

【参考文献】

[1]2009年2月2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2]吴琼. 基于博弈分析的食品安全规制研究[D]. 苏州大学: 苏州大学,2010.

[3]曾小菱 曾一峰 本报记者 汪启明. 食品安全警钟长鸣[N]. 中国食品质量报,2004/11/09(005).

【作者简介】

姚骁雄(1988.10—),男,河北石家庄人,汉族,河北经贸大学在读研究生,法律硕士。endprint

猜你喜欢

三鹿安全法食品药品
《道路交通安全法》修改公开征求意见
2019—2020年晋中市食品药品投诉举报分析及建议
2017食品药品监管大事记
《中国食品药品监管》征订启事
日本修订劳动卫生安全法(ISHL)
《食品安全法》修订应瞄准三大缺陷
“史上最严”食品安全法严在哪
“三鹿”重出江湖
食品药品安全
“三鹿”商标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