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止及消除幼儿在区域游戏中的疲惫现象
2014-11-24鲁叶
鲁叶
摘 要: 幼儿在玩区域游戏时,常常会用一些消极或暴力态度表现自己对游戏的疲惫,教师要仔细分析幼儿产生游戏疲惫的原因,并通过有效方法防止和消除幼儿的游戏疲惫现象。
关键词: 区域游戏 疲惫 幼儿
幼儿园中,教师引导幼儿玩游戏可以发展幼儿的想象力、丰富幼儿的知识、提高幼儿的实践能力、强化幼儿的责任感等。如果教师强行让幼儿玩一种游戏,则幼儿会有自己被强制玩游戏、玩得很被动的感觉,甚至有可能丧失游戏积极性。采用区域型游戏方法指教师将游戏空间分为几个区域,如手工区、角色扮演区、益智区、自然科学区、语言交流区等。
幼儿可以自主选择区域玩自己想玩的游戏,通过自主游戏和锻炼,幼儿的综合素质将会全面加强。
一、幼儿在区域游戏中疲惫的现象
1.幼儿不想玩任何一种游戏
通常教师用区域型游戏方式引导幼儿玩时,会开辟丰富的游戏区域,幼儿一般能找到自己喜欢玩的游戏。然而一些幼儿在玩游戏时,有时对任何一个游戏区域都没有强烈兴趣,他们这里逛逛、那里逛逛,对每个区域的游戏都尝试一下,然而在每个区域都不会停留太久。最后发现根本没有自己想玩的游戏,就会用消极的方式、或者情绪化的方式表达不满。
2.幼儿玩游戏不能有始有终
有些幼儿在玩区域游戏时,没有有始有终的习惯。如有些幼儿做手工做了一半觉得没有做成功,就没有耐心把游戏进行下去。有些幼儿会毁掉自己做了一半的作品,有些幼儿会反复做手工,但都不做完,全都只做一半;有些幼儿做手工做得情绪化了,索性把情绪发泄在手工工具上,把做手工的工具撒在地上。
二、幼儿在区域游戏中觉得疲惫的原因
1.游戏千篇一律
教师在引导幼儿玩区域游戏时,常常感到很困惑,明明自己布置的区域游戏很多,怎么会这么多区域游戏都不能满足幼儿的游戏欲望呢?为什么幼儿在这么多游戏中找不到自己乐意玩的游戏呢?因为有些教师没有注意到自己今天布置这几个区域游戏,明天还是布置这几个区域游戏,即使教师在布置上偶然发生变化,实际上常常换汤不换药。如教师在区域游戏中将手工区改成泥塑区,对幼儿来说还是在玩做手工的游戏。有时这次让幼儿做手工,下次让幼儿做陶艺,可再下次又让幼儿做手工。幼儿觉得表面上区域游戏展开得很多,然而玩来玩去都是同样的游戏,就会很不满。幼儿时期是控制能力差的时期,他们感觉很不满时不懂得怎样表达自己的游戏疲惫,就会用消极的方法或暴力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情绪。
2.感觉失去关注
有些教师在引导幼儿玩区域游戏时内心产生误区,认为既然有这么多区域游戏可供幼儿选择,那么让他们自主地玩就可以了,自己不必刻意引导幼儿玩游戏。有些教师没有足够的责任心,甚至拿区域游戏的方法当做逃避对幼儿进行教育的一种方法,觉得教育幼儿是件麻烦的事,于是开展区域游戏,幼儿想玩什么就玩什么,而自己去干自己的事情。孩子在幼儿时期内心非常敏感,也非常需要关爱,他们需要的不是跟游戏或玩具交流,而是跟人交流,他们需要别人的关爱、鼓励、沟通,只有跟人在一起交流,幼儿内心才会有安全感。如果教师不能给幼儿安全感,只让幼儿冷冰冰地玩游戏,幼儿就会对游戏感觉疲惫,甚至部分幼儿会用不当表现方法表现自己的不满。教师有时疑惑有这么多游戏可以玩,幼儿怎么还是不乖?殊不知这是幼儿传递出强烈不满的信号。
三、防止和消除幼儿在区域游戏中感到疲惫的方法
1.倾听幼儿想玩什么游戏
教师在引导幼儿玩区域游戏时,必须了解,幼儿才是游戏的主题,因此教师不能单凭自己的想法和喜好布置区域游戏。而要引导幼儿自己表达自己喜欢什么游戏?以前曾经玩过什么好游戏,要不要说出来一些分享这个游戏?在布置区域游戏时,教师要引导幼儿一起行动,如区域游戏的颜色选择、风格选择、游戏摆放位置等要多听幼儿的意见。幼儿只有觉得这些区域游戏是针对他们设计的,才会觉得游戏是属于他们的,才乐意玩区域游戏。教师在引导幼儿玩过一段时间的区域游戏后,要询问幼儿要不要换新鲜的游戏?这次换什么游戏?引导幼儿共同出主意,一起做决定。只有区域游戏的布置真正是为幼儿而设的,他们才会愿意投入区域游戏中。
2.与幼儿一起做群体游戏
教师在引导幼儿玩游戏时要遵循幼儿心理特点,儿童在幼儿时期心理还没有成熟,内心非常需要别人的关爱。他们玩游戏时,希望有人和自己一起玩,需要别人看着自己玩,需要和别人一起交流。只有和别人一起交流和分享,他们内心才会有安全感。如果他们内心非常有安全感,玩游戏时就不易产生焦虑感,并且对游戏本身会产生兴趣。因此教师必须杜绝用区域游戏代替引导孩子的做法。教师在引导幼儿进行区域游戏时,需要定期看看幼儿玩游戏玩到什么进展了?有没有需要帮助的地方?教师还要尽可能鼓励幼儿和其他兴趣相近的朋友一起玩,引导幼儿沟通和交流,让幼儿在玩的过程中加强自己的表达能力和情绪控制能力等。通常幼儿在感情上得到满足后,就会非常投入地玩游戏。
3.和幼儿一起创建新游戏
教师在引导幼儿进行区域游戏时,必须了解幼儿是游戏的主体,区域游戏是为幼儿而存在的,如果本末倒置,仅关注游戏本身而不关注幼儿,幼儿会觉得根本不是自己在玩游戏,而是被动地玩游戏,这就违背了区域游戏让幼儿自主游戏的本质。教师在引导游戏玩游戏时,要尊重幼儿的新想法、新点子、新创造。如果幼儿有一套与众不同的想法,则教师要用关注的态度引导幼儿实现它,即使幼儿的构想不够正确,教师也不能打击幼儿的创造性。在幼儿游戏成功时,教师要给予鼓励和支持,让幼儿内心充满创造的成就感,从而愿意继续创造。如果幼儿创造失败了,教师就要引导幼儿思索这么好的点子失败了多可惜啊,要不要想个别的法子再成功?教师要用鼓励的方式培养幼儿锲而不舍的精神和毅力,让幼儿克服疲惫心理,让他们在游戏中学习更多知识。
参考文献:
[1]邱学青.关于儿童的自主性游戏[J].学前教育研究,2001(6).
[2]韦君英.幼儿学习兴趣的特点与培养策略手写板[J].才智,2009(6).
[3]杨兴国.艾里康宁游戏理论述评[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