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区群众体育活动开展的现状及策略
2014-11-24陈爱国
陈爱国
摘 要: 作者采用调查走访相关人员和部门等多种方法,了解到渭南市区群众体育活动存在体育场馆设施严重缺乏,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不足,相当一部分人对体育健身的认识不够,缺乏体育参与的积极性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思考、分析问题的根源并提出、改善的方法与建议,希望给相关部门及人员以借鉴。
关键词: 渭南市区 群众体育 社区体育指导员
在经济迅猛发展、人民物质生活资源丰富的环境下,人们思考的不再是如何填饱肚子度日,而是如何更健康地享受生活,这时体育的健身作用就体现得尤为重要。竞技体育、学校体育、群众体育作为体育事业的三大支柱在各自不同的领域起着重要作用。
1.渭南市区大众体育开展的现状
1.1体育场地设施不足并且分布不均。
渭南市区现有的可供群众体育开展的主要场所可分为三部分:(1)渭南市中心广场,渭南市区西花园广场。(2)计费健身场所三家:渭南市区体育路23号的渭南市区体育中心健身馆,桃园路的索菲亚健身中心,人民南路的美拉菲健身。(3)渭南市体育场一个。这个体育场里有一个标准尺寸的足球场,两个室内篮球场,三个露天篮球场,一排十个乒乓球台,八个羽毛球场地。然而这些场所都集中在渭南市较为繁华的街区,而离渭南市区较远的各个乡镇极为缺乏正规的体育运动场所。
1.2大众体育参与者在参加体育锻炼时质量不高。
各乡镇的广大农民因为条件的限制所能进行的运动项目只有健身走或是跑步,人员处于自发懒散状态,锻炼项目过于单一,所以取得的健身效果不明显。城区内的居民,虽说可以享受到渭南市区的健身场所,但由于缺乏系统的锻炼及指导导致体育锻炼的质量不高。
1.3用以指导大众体育运动的社区体育指导员缺乏。
社会体育指导员是指在竞技体育、学校体育以外的群众性体育活动中从事技能传授,锻炼指导和组合管理工作的人员。他们是发展我国体育事业,增进公民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支重要力量。自1993年我国推行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以来,平均每2万多人拥有一名社会体育指导员。然而日本总人口是我国人口的十分之一,但各级各类社会体育指导员已达到10万人,社会体育指导员占总人口的比率是我国的十倍。渭南市区拥有总人口约67万,急需大量社会体育指导员促进我区人民体育运动水平的提升。
除此之外,渭南市区展现的大众体育的现状还包括:锻炼项目单一,主要是健身走和跑步;参加体育运动健身的人群出现“两极分化”现象,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群以老人和学生为主,而中年人和青年人参加体育运动较少;人们对于体育健身功效了解不够。
2.影响渭南市区大众体育更好地发展的主要因素
透过现象看本质,究竟是哪些原因导致渭南市区大众体育发展的滞后性的,在此我做具体分析。
2.1政府相关部门在体育事业的发展上主导作用发挥地不明显。
渭南市区政府在发展本区体育事业工作中实施的促进措施不够。体育相关任务布置下去之后,只要影响不大,基层落实力度微弱甚至不落实。因为体育本身就有竞争性,所以大多数人只看重能取得好的名次、好的成绩的项目和人员,重视竞技体育而忽略大众体育。政府应当在大众体育的经费问题上多想出路,把拓展大众体育经费来源作为一项工作重点。
2.2社会对于推动体育事业发展的协助力度不够。
社会体育的发展不仅是政府的责任,社会也有协助体育事业发展的责任。这些社会力量主要是民间的体育协会,而在渭南市区民间体育协会正式存档的没有,有的只是一些球类爱好者组织,活动时自己相互联系举行篮球赛或是足球赛。
2.3人们参加体育锻炼,强身健体的意识薄弱。
一部分人仍认为体育锻炼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人做的事,没有认识到体育强身健体、娱乐身心的功效。
3.改善与促进渭南市区大众体育事业发展的策略
3.1政府加大投入力度,大力推动渭南市区大众体育健身事业的发展。
大众体育的经费问题是限制其发展的主要问题,其来源一般为政府拨款和社会赞助,所以政府应当积极为大众体育事业的发展争取国家的资金支持,并且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发展大众体育。“体育三下乡”活动开展后,国家投入1亿多元体育彩票公益金,在全国建设了数千个健身路径工程,极大地推动了大众体育的发展。渭南市区应紧紧跟随体育事业大局发展的趋势,申请专项资金,努力做好资金的自筹自用,发展渭南市区大众体育事业。
3.2加快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完善渭南市区体育事业发展的软实力。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体育意识和参与行为发生了变化,从而进一步促进社会体育的发展。社会体育指导员作为大众体育的倡导者和先行者,在此刻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必须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的队伍建设。在发展过程中,渭南市区相关部门要充分利用本区内小学、中学体育老师及本区内学习体育相关专业的大学生这一部分人群,为渭南市区体育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3.3发展渭南市区特色性大众体育项目,丰富本区体育的文化内涵。
逢年过节在渭南市区的几个主要活动广场不乏与体育相关的本区传统项目,如扭秧歌、舞龙舞狮等,还有年轻人喜欢的球类运动,但是没有形成渭南市区自己的特色运动项目。特色的运动项目是城市对外的一个形象,如陕北的秧歌等,这些特色的运动项目不仅能提高人民参与体育运动活动的积极性,而且是一个对外交流的窗口,更能对本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周进国.社会分层与社区体育发展[J].体育文化导刊,2011(9):34-37.
[2]司荣贵.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调查[J].体育文化导刊,2011(6):24-26.
基金项目:渭南师范学院2014校级人文社科项目,项目编号:14SKYB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