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杭州市民精神文化生活的现状及其完善建议

2014-11-24刘志军季程远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杭州社区精神

□ 刘志军 王 宏 季程远

一、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随着国家对文化投入的大幅增加和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化,我国文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愈加强烈,越来越关注文化权益的保障。而与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相比,我国文化建设还相对滞后,国家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和精神文化产品还不能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从国家文化建设的全局来说,没有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基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日益丰富,就难以形成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崭新局面,因此,《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准确把握当今时代文化发展新趋势,准确把握各族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十二五”时期,我国文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准确把握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新变化,深入了解人民群众对于公共文化服务和精神文化产品的新期待,是时势所需。因此,对公众精神文化生活的现状进行深入调查,以便充分把握现状,了解问题所在,找出影响因素,为公共文化政策的改革与完善提供决策依据,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近年来,诸多学者围绕农民工(肖平步,2007;文化部文化市场司和华中师范大学课题组,2007;刘启营,2009;张旸、王嘉惠,2009)或其中的女性农民工(刘启营等,2009)和新生代农民工(丁成际,2012;张丽红,2012;孙琼如、侯志阳,2012)、流动人口(陈彩娟,2007)、老年人(周伟文,2000;张卫东等,2002;彭亮、朱即明,2003;周绍斌、李建平,2008;伍小兰,2009;杨春,2011)等群体,在北京、天津、重庆、山东、浙江、江苏、福建、长三角等地开展了精神文化生活的专题调查研究,也有少数学者在河南、福建、安徽等地做过农村精神文化生活的调查(宋文献等,2001;宋艳琴,2004;涂啸,2008;陈绍茂等,2011)。对于城市居民家庭精神文化生活的调查,早在1992年上海市就开展过(顾卓音,1992),但此后甚少。2011年,湖南省委宣传部、省统计局(2011)在全省范围内对公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开展了电话调查,提出了深化认识、扩大文化供给、刺激文化消费、延伸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等对策建议,是近年来较有代表性的关于公众精神文化生活的调查成果。

前人的研究主要关注了在社会结构转型与全球化、现代化、信息化过程中受影响最大的老年人、流动人口、农民等群体的精神文化生活,从各个侧面进行了专题探讨与分析,但在综合性研究方面颇有欠缺。而近年来少数关于城市居民及普通公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调查,则往往失之过简,仍有待深入挖掘和探讨。

基于这一考虑,我们以杭州市为例,通过电话调查、面访调查及个案访谈等方式,力求系统深入地把握东部相对发达地区的精神文化生活状况,并从中寻找相应的公共文化政策启示。文章将首先提出精神文化生活的操作定义,然后交待调查概况,再对具体的调查结果加以分析,提炼出主要的调查结论,最后就进一步完善杭州市民精神文化生活的政策建议进行了讨论。

二、操作定义与调查概况

(一)精神文化生活的操作定义

马斯洛认为,人类有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1954年,马斯洛又探讨了另外两种需要——求知需要和审美需要。一般认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属于物质性需求,而其余的社交需求、尊重需求、求知需求、审美需求、自我实现需求属于精神性需求。不过,马斯洛提及的上述需求并不能涵盖全部的精神性需求,而只是一个大致的框架。

宽泛而言,为满足精神性需求所进行的活动,都可以归入精神文化生活的范畴。然而,有些精神性需求主要事关个人的工作事业发展、婚姻家庭生活等,比较私人化,属于政府和社会不宜或难以直接介入的领域。因此,从政府角度来关注的精神文化生活,通常包括休闲娱乐、体育健身、文化消费、文艺创作、社会参与及价值追寻等方面的满足个人社交需求、尊重需求、求知需求、审美需求以及自我实现需求的活动。

我国并未对精神文化生活做出明确界定,相关的论述也较为笼统含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汪洋曾将精神文化生活需求表述为“社会交往、文化娱乐、文化传承”等方面的需求,也只能从侧面表明其大致范围。十八大报告专节论及“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任务,涉及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精神食粮、加快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加强和改进网络内容建设、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内容虽然较为集中,但仍比较宽泛。

学术界虽然对精神文化生活的定义有过明确界定,但意见并不一致。彭亮、朱即明主要从“精神状态、日常爱好以及文化活动”等方面来考察精神文化生活[1];甘宇平论述的是“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社会心理、感情生活”等内容[2];肖平步将精神文化生活定义为“在社会生活中对精神文化的占有度或自由度”,在具体调查中涉及的是“生活方式、文化娱乐、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社会心理、情感生活”等内容[3];刘启营认为精神文化生活主要是指“工作之余用于消遣、娱乐等方面的非物质生活”[4];伍小兰则将精神文化生活分解为“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两个方面,精神生活包括政治思想、伦理道德观念、社会观、幸福观等,以及是否有失落感、孤独感等情绪,文化生活则指文学、艺术和文娱活动等[5]。

总体来看,上述有关精神文化生活的论述,涉及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社会心理、社会交往、文化传承、文学艺术活动、消遣娱乐、日常爱好、生活方式、精神状态、情感生活等非常广泛的内容,但并无权威定义。从可操作性的角度而言,一般的问卷调查无法采用过于宽泛的定义;从决策支持的角度来看,也不宜做失之宽泛的调查。因此,我们参照杭州市政府工作报告对于“文化文明建设”的三分法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文化产业发展体系建设。及“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中提及的内容,参照杭州提出的“文化生活品质”维度包含“文明素质”、“文化娱乐”、“休闲活动”和“身心健康”4 个领域13 个指标的论述,将精神文化生活的范围限定为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相呼应的文体消费、文体休闲及个人消遣等内容,亦即采用较为通俗的精神文化生活定义,将其限定为工作之余的休闲娱乐活动,并据此进行概念的操作化。

(二)调查概况

本调查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概貌调查,主要是选用一些简便有效的指标开展电话调查,以获得易于量化评估的数据,来描述杭州市民②本文所使用的“市民”概念等同于通常所说的“公众”,是包括户籍人口及流动人口在内的常住人口。的精神文化生活概况,分析不同人群精神文化生活的特点与需求,从中找出值得进一步探索的问题。二是针对社区精神文化生活支持机制、文化广场运行现状与问题等内容,开展专题调查研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1.电话调查概况

为定量了解杭州市民精神文化生活的现状、特点与存在的问题,我们于2012年11月,采用分层、多阶段、与规模成比例的PPS 抽样方法,对1225 名杭州市民进行了电话问卷调查。调查涵盖了大杭州地区的所有乡镇街道,含6 个主城区、2 个城郊区、5个下属县市的常住人口。

对取得样本较少的选项合并后,样本的基本情况见表1:

表1 电话调查样本基本情况(N=1225)

2.面访调查概况

在对电话调查数据进行分析以后,我们选择了受访者普遍希望加强建设的文化广场以及社区这一市民日常精神文化生活的主要场域开展了实地调查。共计在灯芯巷社区、翠苑一区、新星社区完成调查问卷120 份(样本基本情况见表2),在庆丰社区、棕榈湾社区、双荡弄社区、九莲社区、117 社区、嘉荷社区完成个案访谈17 个,在西湖文化广场、吴山广场、西城广场完成个案访谈15 个。

表2 面访调查受访者基本情况统计(N=120)

三、调查结果分析

本次电话调查,在综合考虑可操作性、反馈信息可靠性、研究需要及调查成本之后,主要调查了如下内容:过去一年来去各种文化活动场所的次数及对该场地设施的满意度;常见的文化消费与文化休闲活动的频率或耗费时间;精神文化生活支出情况;精神文化生活满意度、重要性认知及五年对比评价;关于公共文化活动场所建设的意见。面访问卷调查主要了解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状况及其社区支持情况,在一些社区和文化广场所做的个案访谈则做为补充之用。以下将主要按上述分类对调查结果做出分析。

(一)文化活动场所的光顾频率及满意度

杭州市民去城乡常见文化活动场所的年均次数、至少去过1 次的百分比和相应的场所满意度见表3。

表3 杭州市民去文化活动场所及满意度状况

在7 种常见的文化活动场所中,杭州市民光顾次数由多到少依次为文化服务中心/文化广场、运动场馆、书店、图书馆、电影院、博物馆和音乐厅/剧院。所有7 个场所的不满意度(不满意与不太满意)均低于10%,显示居民对杭州市内常见的文化活动场所满意度较高,其中,对博物馆和图书馆非常满意的居民超过了20%。其余场所的满意度(非常满意与比较满意)均低于70%,仍有较大的提高空间。按照居民光顾次数的分布,文化服务中心/文化广场和运动场馆的改进是亟需的。这一结果与受访者关于最需要加强建设的文化活动场所的回答结果也高度一致,分别高达21.8%和35.3%。

1.人均光顾文化服务中心/文化广场超过每月1 次,年轻人、外地人及主城区居民的光顾频率相对较低。文化服务中心/文化广场是开展群众文化体育活动的服务机构,两者的共同特点是花费很少、相对广泛,因而光顾人数最多。方差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表明,年轻人(18-29 岁)为7 次、外地户口(8.1 次)、居住在农村者(10.5 次)、工农生产人员(5.7 次)去文化服务中心/文化广场次数远低于15.3 次的平均水平。另外,主城区的8.5 次大大低于平均水平,居住在城镇者对文化服务中心/文化广场更满意。

2.人均光顾运动场馆超过每月1 次,老者、女性、外来者、收入低者更少去运动场馆。在健康成为更多人选择的时代,加强体育锻炼成为时尚,作为重要的娱乐方式,运动场馆是众多人的选择。方差分析和独立样本t 检验表明,女性(8.4 次)、年龄越大、住在农村(6 次)、外地户口(7.7 次)、收入越低者都更少去运动场馆,特别是工农生产人员仅为年均2 次,不及平均水平的六分之一。运动场馆具有鲜明属性,个人收入与去运动场馆的正向关系表明运动场馆的收费对于市民参加运动存在阻碍。

3.人均每季度约逛1 次书店,青壮年、文化程度高、收入高者去书店更多,本地人与外来者无显著差异。去书店次数受文化程度影响较大,工农生产人员仅为2 次、年收入3 万以下者仅为1.4 次,居住在农村者为3.3 次。但本地户口和外地户口者在去书店方面并没有显著差异。农村居民、商业服务业人员对书店满意度显著偏低。

4.人均每季度约去1 次图书馆,年龄大、文化程度低、收入低者去图书馆更少,本地人与外来者无显著差异。考虑到目前全杭州市仅15 个公共图书馆,次数并不少。年龄大者去图书馆次数减少,文化程度和收入水平均与去图书馆的次数存在正向关系。但本地户口、外地户口居民没有显著差异。年龄越大,对图书馆满意度越高,商业服务业人员满意度显著偏低。

5.人均每季度约去1 次电影院,年老者、低文化程度、低收入、居住在萧山余杭区者去电影院更少,本地人与外来者无显著差异。杭州市民每季去一次电影院,这是一个较高的水平。但低文化程度、低收入者光顾次数少,光顾次数也随年龄升高而递减,退休者仅为0.5 次。本地户口、外地户口居民不存在显著差异,次数上甚至外地户口居民超过了本地户口者。

6.人均每年逛博物馆超过1 次,外来者、农村居民、文化程度低、收入低者更少游览博物馆。杭州市民每年去博物馆的次数为1.2 次,但根据《2011年杭州统计年鉴》,全市共有博物馆65 处之多,与图书馆对比,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45-59 岁居民显著偏少,仅为0.6 次。在去博物馆的次数上,外地户口居民显著少于本地户口居民,这与之前几个场所不同。虽然博物馆是免费场所,但收入水平与到博物馆的次数却存在正向关系。

7.人均每年去音乐厅/剧院1 次,低文化程度、低收入者甚少光顾。收入20 万以上者、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者、干部与专业技术人员去音乐厅/剧院的次数显著高于其他群体,分别为1.5 次、0.8 次、1.1次。低收入、低文化程度者几乎没有去过此类精神文化活动场所,调查显示,过去一年至少去过一次的民众为16.0%。

(二)文化休闲与个人消遣状况

杭州市民的文化休闲与个人消遣的状况见表4。

表4 杭州市民文化休闲与个人消遣状况

1.过去1年有近2/3 的居民外出旅游,年均外出旅游8.9 天,年老者、低文化程度者、低收入者及农村居民较少外出游玩,本地人与外来者无显著差异。工农生产人员每年外出旅游为2.7 天,为平均水平的30%。主城区、萧山余杭、所属五县的居民外出旅游时间依次递减,主城六区则达10.4 天。

2.过去1年人均参加宗教活动2.4 次,呈两极分布态势,女性、高收入者更多参加宗教活动。标准差(17.2)和参与率(32.7%)说明个体参加宗教活动的情况存在很大差异,积极参与宗教活动和从不参与宗教活动者不在少数。女性年均参加3.7 次,远高于男性0.9 次,且男性从未参与过的占82.1%,显著高于女性的72.7%。有2 位受访女性每天参加宗教活动,男性最频繁的为每周1 次。此外,高收入者参加宗教活动显著高于低收入者,10-20 万、20万以上年收入家庭参加宗教活动分别为27.5%和31.6%,高于23%的平均水平。

3.过去1年参加过公益活动的占47.3%,人均每年2.2 次,但人际差异巨大,外来者、农村居民、低文化程度者、低收入者更少参与。与宗教活动类似,这类活动参与者个体差异明显。外地户口、居住在农村、文化程度低、收入低者更少参加公益活动。高中及中专文化程度以下者,参加公益活动次数显著低于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者。工农生产人员从未参加的比例也显著偏高。

4.过去1月进行过户外运动的占56.2%,人均约每10 天1 次,低文化程度、低收入者、萧山余杭区居民更少户外运动。此外,年老者、工农生产人员参加户外运动的比例也显著低于其他人群。

5.过去1月有过户内消遣活动的占43.9%,人均每月2.8 次,女性、年老者、低文化程度者更少进行户内消遣。独立样本t 检验表明,女性(1.9 次)更少参加户内消遣,参加过的比例为36.5%。年老者从未参加过的比例(67.6%)也显著高于年轻者。居住在农村者从未参与者显著高于居住在城镇者。工农生产人员和退休者从未参与者也显著偏高。

6.过去1月看过电视的占83.6%,人均每天看电视1.9 小时,男性、年轻者、高文化程度者更少看电视。从中可见,看电视仍是杭州市民最重要的精神文化生活内容。

7.每天上网的受访者占69.9%,人均每天上网1.6 小时,外来者、年轻人、高文化程度者、高收入者上网时间偏多,农村居民、工农生产者更少上网。外地户口者每天2.1 小时的上网时间表明这是他们的重要精神文化生活方式。主城区、萧山余杭和所属五县受访者上网时间依次减少。工农生产者上网时间仅为0.5 小时。

8.每天听广播的受访者占37.6%,人均每天收听0.4 小时,青壮年、本地人、城镇居民收听广播的较多。方差分析和t 检验表明,30-44 岁、本地户口、高收入、高文化程度者、主城区居民听广播时间显著偏高,这可能与这部分人群驾车时收听广播有关。

9.每天看书报杂志的占74.3%,人均每天花费0.7 小时,年老者、退休者、城镇居民、主城区居民耗时更多。60 岁及以上者每天看书报杂志的时间为1.1 小时,退休者也为1.1 小时。居住城镇和主城区者显著偏高,均为0.8 小时。

10.玩游戏的受访者占29.7%,人均每天玩0.4小时,男性、青少年、外来者玩游戏者更多。统计显示,男性(33.1%)、18-29 岁(40.3%)、外地户口(32.9%)会玩游戏的均占1/3 左右。

(三)精神文化生活支出状况

根据《2011年杭州统计年鉴》的相关统计结果(见表5),杭州市民在2005-2010年间,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相对于消费性支出和可支配收入存在停滞状况,2005年,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一度占消费性支出的14.7%,但在2010年和2011年,这一数值仅为10.3%和11.5%。这表明杭州市民的精神文化支出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表5 主要年份杭州市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及消费性支出和可支配收入状况

据本次调查,约1/4(26.0%)的受访家庭每年的精神文化生活支出在1000 元以下,约1/3(32.1%)为1000-5000 元,还有约1/5(19.0%)和约1/6(16.3%)的受访家庭的支出为5000-10000元和1-3 万元;只有6.5%的受访家庭花了3 万元及以上。家庭精神文化生活1年总支出与户口、城乡、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家庭年收入存在显著相关关系。残差分析表明,花费低于1000 元者主要是来自所属五县、农村、初中文化水平以下(含小学)、年龄在45 岁以上、家庭年收入五万以下、从事工农生产的人员和退休人员。

(四)精神文化生活评价

对于精神文化生活的评价,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自身精神文化生活的满意度;二是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性感知;三是对杭州5年前后对比评价。调查结果详见表6。

表6 杭州市民精神文化生活评价

相对于精神文化重要度和对5年来杭州市的前后对比评价,对自身精神文化生活持正面评价(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的居民仅为50.7%,这表明,当前杭州市民仍有提升目前精神文化生活状况的强烈意愿。

1.年轻人、外来者、商业/服务业人员的自身精神文化生活满意度相对较低。进一步分析对自身精神文化生活满意度不高的人群特征,发现年龄是重要影响因素,年龄越小,满意度越低,18-29 岁居民的不满意度高达22%。残差分析也表明外地户口和商业/服务业人员人群的不满意度显著高于其他人群,均在22% 以上。这部分人员的空余时间较少,生存压力较大,但他们也同样有着强烈的提升精神文化生活的意愿。上文的数据分析已显示,外地户口居民在非工作性质上网和玩游戏的时间上显著多于本地户口居民,恰与此相印证。

2.农村居民、低文化程度者、低收入者、工农生产人员对于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视程度显著偏低。残差分析表明,目前杭州农村居民、初中文化水平以下者、年收入三万元以下者、工农生产人员认为精神文化生活不重要的比率显著高于其他人群,其中工农生产人员达15.9%,远高于杭州市的4.7%的总体水平,其他人群该百分比也普遍高于10%。这些人群普遍是面临较大生存压力的人群,精神文化生活匮乏,亟需更大关注。

3.各类型人群均认为精神文化生活较五年前有所改善。残差分析表明,各人群均不存在显著的偏低倾向,这也表明了相比于5年前,杭州市民普遍认为精神文化生活是得到提高的。

(五)精神文化活动的社区参与及其支持

自20 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社会走上了由“单位制”向“社区制”转变的道路。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在“民主自治、民众自发、大众参与、广泛合作”原则的指导下,社区不断发展,社区文化建设也开始起步。本次调查主要通过面访问卷调查及深入访谈,对杭州社区文化活动的现状及其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支持进行了探讨。

1.居民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的现状

(1)老龄化和女性化的趋势突出

杭州社区文化活动的参与主体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不平衡,具体表现在年龄比和性别比两个方面。一是居民参与社区文化活动主要以老年人为主。主要参与者为闲居在家的退休党员、退休职工等老年人及上课时间之外的青少年及志愿者。且城市中老年人受“单位制”影响仍较大,如非单位制社区,其活动吸引力不及单位举办的活动,因此社区活动的举办情况与老人协会的运转状况息息相关。二是居民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的女性化趋势突出。在公共宏观领域,男性充当着绝对的主体,但在社区公共领域的层面却有所不同。与余坤明、李丽丹(2006)、陈文(2010)等的发现一样,调查显示,无论是参与意愿,还是具体的参与行动,女性比例都大大高于男性。多数受访者反映的情况也都表明了社区精神文化生活参与的“女性化”趋势。

(2)参与愿望和参与行为的错位严重

与国内其他地方类似(刘朱红,2002;黄琳,2007),杭州市居民社区参与的总体比例较低,并显现出高参与意愿和低参与行为并存的矛盾现象。虽然居民参与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观念得以加强,主人翁精神得到重塑,社区参与意识不断提高,同时,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又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但活动场地的限制却产生了很大的阻碍作用。社区文体活动很多在户外,要求较大面积的整块场地,但由于扩建停车位、拆迁新建公寓楼等原因,场地往往极为缺乏。多位受访者都认为缺少活动场地。如庆丰社区的周先生提及,由于房屋拆迁,土地征用等原因,庆丰社区的一些体育健身器材受到影响,以前有的一些单杠、双杠、吊环、乒乓球台子等都没有了。另一位刘先生则觉得给老年人活动的专门地方不太多,也缺乏专门给小朋友活动的地方。因而居民日常的社区区域内的休闲娱乐受到影响,难以形成紧密的邻里互动和集体身份认同,社区集体文化娱乐活动的开展也就很难发动和组织起来。

(3)参与的被动性和重复性显著

当前杭州市居民参与社区文化活动大多是“动员式”的,即社区居民经由社区工作人员的动员、劝诱、说服而参与各类活动。访谈中,多位受访者提到,社区活动的开展总会由社区工作人员进行电话联系,其中免不了动员。如棕榈湾社区的闵女士就提到,社区的文化活动一般都是由社区居委会组织起来的,单个人或者其他团体组织的活动少之又少。另外,居民社区参与还表现出明显的重复性,由于人情面子、兴趣爱好等原因,社区中一部分居民被反复地动员参与各种活动,从参与总人次上看很多,但实际参与率却很低。也正因此,调查中庆丰社区等每年都要邀请一两次外面的专业团队来社区开展活动。

2.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社区支持

(1)老年人生活概况

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很大一部分受到与子女之间关系状况的影响,进而影响了在社区精神文化生活互动中的表现以及相关服务活动的开展和效果。据面访调查,将近半数的老人拥有两个子女①孩子数目为“1、2、3、4”的人数分别占25.0%、46.7%、25.8%、2.5%。,至少有一个子女在本市工作的老年人占到了95%以上,但养老压力也已经显现,其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如何满足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调查表明,与子女同住的老人占35.8%,独居的占64.2%,占据较高比例。随着独生子女的父母进入老年,空巢独居家庭将成为老人家庭的主要形式,这使得老年人的生活尤其是精神文化生活情况堪忧,直接导致以社区为主体的服务机构面临更大的改善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挑战和压力。而那些将近5%的子女不在身边的空巢老人的精神生活更需要社区关注和重视。据调查,66.7%的老年人表示会在家而不是外出活动;闲暇时有明确的个人社交娱乐活动的则不到10%,不少人在家中看电视、无事可做或做饭洗衣。

(2)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社区支持

社区对于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支持主要表现在锻炼设施、信息窗口、社交平台等方面。在社区支持老年人锻炼方面,从社区调查数据来看,28%有锻炼习惯的老年人可以在社区找到锻炼场所,29%会去小区周边的公园和广场,这说明社区在满足老年人体育活动需求方面有所改进,但仍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在社区支持老年人阅读方面,有75%的老年人“经常阅读报刊杂志”,其中有36.7%是通过社区活动室或报刊栏阅读的;在社区支持老年人娱乐社交活动方面,各受访社区都有老年活动室,有些还有专门供老年人活动的广场和棋牌室。老年人在社区活动室的娱乐活动,聊天占43%,看电视、报刊占22%,戏曲活动占27%,其他包括打牌、体育活动等占8%;在老年人社区支持满意度方面,受访社区老人对所在社区的基础设施条件(包括活动室,健身设施和娱乐设施)的满意度都不到30%。认为社区提供的帮助对提高自身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效果很明显”不到40%。总体来看,社区对于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支持还远远不够。

(六)文化广场发展诉求

从访谈反馈来看,最集中反映的一个问题是各文化广场周末商业活动太多,认为基本上就是搞宣传、打广告,盈利性很强,声音也很大、很吵。不少人认为,广场应该是人民的广场,不应该充斥各种商业活动,应该遵循老百姓内心的需求来举办活动。由于文化活动很少,周末的广场基本上被各种商业活动淹没。平时除了跳广场舞之外,也很少其他文化活动。因此,大家都希望能多举办一些文艺类的、公益类的活动,如吹拉弹唱、书展、公益活动等,以丰富大家的精神生活。还有人提出,广场不应该和综合体绑定,太依附综合体了就纯商业化了。

此外,大家都认为广场的面积需要拓展,还需要增加一些运动设施,多设一些公共的椅子或长凳,不然大家都是垫张报纸席地而坐,导致散场后广场上、台阶上都是报纸,既影响环境,也加重了清洁工的负担。希望广场能多举办一些针对儿童的活动,设一些儿童娱乐设施,让孩子们不只是单纯地跑来跑去地玩。也希望增加一些绿化面积,种点花花草草,设点亭台小阁,这样会更有文化氛围。

四、主要结论

基于上述定量数据分析及访谈材料整理,大致可以得出当前有关杭州市民精神文化生活如下六个方面的结论。

(一)精神文化生活方式日趋多元和差异化,整体层次相对较高,但内涵仍有待进一步提升

看电视仍是杭州市民最重要的精神文化生活项目,不过,逛书店、逛图书馆、逛博物馆、看电影、外出旅游、参加公益活动、参与宗教活动等已成为不少杭州市民新的精神文化生活方式,杭州市民总体精神文化生活追求正在迈向更高层次。但不同人群之间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呈现差异扩大的趋势。例如,年老者、低文化程度者、低收入者及农村居民较少外出游玩,工农生产人员每年外出旅游为2.7 天,为平均水平的30%。外来者更少游览博物馆,外来者、农村居民、低文化程度者、低收入者更少参与公益活动。

(二)对常见文化活动场所的满意度较高,但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加强文化服务中心/文化广场和运动场馆建设的呼声最高

在七种常见的文化活动场所中,杭州市民光顾次数由多到少依次为文化服务中心/文化广场、运动场馆、书店、图书馆、电影院、博物馆和音乐厅/剧院。所有七种场所的不满意度均低于10%,满意度较高,但多数场所的满意度低于70%,仍有较大提高空间。按照居民光顾次数的分布,文化服务中心/文化广场和运动场馆的改进是亟需的。这一结果与受访者关于最需要加强建设的文化活动场所的回答结果也高度一致。众多市民期待从减少商业活动、增加文化活动项目、多考虑儿童游玩娱乐需要、增加运动休闲设施、拓展面积、搞好绿化及亭台建设等方面对文化广场加以改进。

(三)新市民精神文化生活相对单调,以上网、游戏、看电视打发时间者众,不满意度明显偏高

杭州市民平均每天上网1.6 小时,每天上网的受访者为69.9%,玩游戏的受访者占29.7%,人均每天玩0.4 小时。但外地户口的受访者(新市民),非工作性质上网时间显著偏高,达每天2.1 小时,玩游戏者也显著多于本地户籍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相对比较单调。与此相对应,外地户口人群的不满意度显著高于其他人群。

(四)家庭平均精神文化生活支出不高,近年来涨幅停滞,市民精神文化生活满意度相对不高,仍有较大挖掘空间

约1/4 的家庭每年在精神文化生活领域支出在1000 元以下,约1/3 为1000-5000 元。对比相关的统计数字发现,杭州市民2005-2010年间的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相对于消费性支出和可支配收入存在滞涨状况,表明杭州市民的精神文化支出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此外,相对于精神文化重要度(72.7%)和对5年来杭州市的前后对比评价(81.7%认为有积极变化),对自身精神文化生活持正面评价的居民仅为50.7%,由此可以推论,杭州公众有强烈的意愿提升目前的精神文化生活状况,相关文化产业的发展潜力巨大。

(五)重视家庭价值,偏好适合家庭性活动的精神文化生活方式;较为忽视灵性生活,对宗教活动相对淡漠

杭州市民偏好适合家庭性活动的精神文化生活方式,逛文化广场、旅游、去运动场馆活动、逛书店等适合家庭进行的精神文化生活占据重要地位。此外,对宗教团体的信任度较低,宗教活动的参与度相对不高,认为宗教在生活中重要的比例为25.6%,对宗教团体信任的比例为24.2%,每年仅参加2.4次宗教活动,且参加过的比例仅为32.7%,整体上对宗教比较淡漠。

(六)社区性精神文化生活相对贫乏,参与主体失衡,参与热情较低,社会力量发育不良,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社区支持有待加强

杭州市民参与社区精神文化生活表现为独自活动多、集体活动少;被动参与多、主动参与少;娱乐体育类多、艺术求知类少。在参与主体方面,以老年人为主,女性化趋势突出。居民参与率低,参与愿望和参与行为之间存在矛盾。居民参与以动员式执行为主,参与的被动性和重复性显著,社区志愿者队伍尚不成熟,非政府组织的力量也相对薄弱。此外,社区中独居老人占64.17%,并有近5%的空巢老人。由社区组织的社交娱乐活动形式单一,吸引力、号召力不足,难以满足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随着独生子女的父母进入老年,杭州空巢独居家庭将成为老人家庭的主要形式,社区将面临满足和改善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更大挑战。而部分老旧及边缘社区发展滞后、养老配套服务设施相对较差,任务尤其艰巨。

五、相应的公共政策蕴意

民众在日常生活中的精神文化生活实践和实际消费情况,反映了他们在软硬件条件约束下的选择结果;民众对于各文化娱乐场所的满意度评价和历史变迁的评价,反映了他们对于当今公共文化服务状况的真实看法;民众对于应加强哪些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应如何满足其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意见建议,则直接反映了他们对未来的诉求和期盼。结合杭州市民的上述精神文化生活实践、评价与诉求,课题组认为需要从以下六个方面进一步完善杭州市民精神文化生活。

(一)改善公共文化设施投入结构,加强文化服务中心/文化广场、运动场馆的建设与运行管理工作

文化服务中心/文化广场和运动场馆是杭州市民光顾较多的精神文化活动场所,超过每月1 次;与此同时,杭州市民不高的满意度也对场所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期应当调整公共文化设施的投入结构,重点加强此两类场所建设,从布局和管理等方面着手,方便民众,服务民众。在文化广场方面,需要加强建设主城区的文化广场和文化服务中心,为城区居民拓展文化活动空间、提供亲民化的文化活动场所。此外,还需重点关注周末商业活动过多过密、广场与商业综合体绑定过于紧密、文化活动量少单调、缺乏公益类益智类活动、广场面积狭窄、缺乏运动设施、少公共长椅、无儿童游乐设施、绿化面积小、设计简单划一等问题。在运动场馆方面,需加强公共性的场馆建设,做好合理规划布局,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运动保健需求,并采取财政补贴、提供运动券等方式,为低收入人群获得相应服务创造条件。

(二)顺应公众日益攀升的高层次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大力发展消费类文化产业

杭州市民精神文化生活方式的层次相对较高,在图书、电影、旅游、博物馆、社会公益等方面都有旺盛的消费需求,但由于供给结构失衡、布局不合理等原因,杭州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支出相对于消费性支出和可支配收入存在滞涨状况,有着巨大的文化产业挖掘空间。需进一步加大文化产业发展力度,满足杭州市民的高层次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三)通过提高可及性、发送文化消费券等方式,丰富新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其更好地融入当地

新杭州人有其群体特点,包括年龄小、文化程度低、收入低等特点。他们在上网和玩游戏上过多的时间消耗,不利于个人发展与城市融入,自身精神文化生活质量较差。他们空余时间较少,生存压力较大,但同样有着强烈的提升精神文化生活的意愿,需通过加大新杭州人聚居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联合企业及社会力量开展草根文化娱乐活动、发放文化消费券等方式,多方面、多渠道丰富其精神文化生活,促进其文化融入。

(四)探索创新工休及休假制度安排,保障劳动密集型行业职员休息权,丰富商业/服务业/工农生产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

商业/服务业人员、工农生产人员在众多精神文化活动中都缺少身影,需从多个方面加以应对。除收入因素之外,闲暇时间缺乏是重要因素。需从保障休息权的角度出发,对劳动用工制度、休息时间安排、休假制度等做出改进,保障从事商业服务业者、一线生产工人等有必要的时间用于休闲娱乐。此外,要积极关注商业/服务业人员、工农生产人员集中居住的社区,通过文化娱乐设施的改善、社区文化生活的营造,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为改善其精神文化生活状况提供条件。

(五)完善图书馆建设和借阅服务,降低获取书籍成本;加强宣传引导,让更多民众走进博物馆

杭州市民平均每季光顾1 次图书馆,且平时阅读书报杂志时间较多,参与比例也较高。图书馆的建设符合老百姓的需求,要努力提供更好的硬件、更好的服务,特别是简化借阅手续、降低借阅门槛,以提供更好的借阅服务。可采用政府补贴、建设社区图书室等方式,开拓低价或免费获取书籍的途径。还需重点加强农村、城郊地区的书店建设,根据各地特点及不同群体的特色需求,引进和提供相应的书籍,提高农村居民、商业服务业人员等群体的书店可及性和满意度。此外,杭州全市的博物馆数量超过65 个,但市民每年去博物馆的次数仅为1.2 次,且外地户口居民光顾次数更少。博物馆的管理要推陈出新,积极宣传,多渠道吸引民众参观博物馆,让民众更了解杭州、更了解浙江。

(六)加强社区公共文化的软硬件建设,多措并举强化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社区支持

一要引导鼓励和支持各社区拓展或新建文体活动场地,让社区居民通过日常性的社区休闲娱乐活动,形成紧密的邻里互动,增强社区性集体身份认同,为促进全面的社区参与奠定基础。二要多措并举强化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社区支持。杭州社区内空巢独居家庭数量正在不断增加,且分布范围渐广、数量渐增,独居、高龄、残疾等特别需要照顾的独居老人承受着更大的疾病、挫折以及经济上的困难,由社区提供服务的居家养老保障机制建设十分迫切。其中的一个重要建设内容就是要为这些老人提供精神上的慰藉,实现“空巢不缺关爱、独居总有陪伴”的目标。需要努力做好老龄服务的有效供给以及社区服务资源的合理配置。首先,要对社区服务人员开展专业培训和再培训,使之具备过硬的服务技能和较强的服务意识,打造高能、高效的社区服务团队;其次,要对社区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进行长期、系统的调研考察,顺应要求开展文娱社交活动,充分调动和激发老年人的积极性,引导老年群众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表现;再次,要对组织过的文娱活动进行回访调查,及时总结改进,探索形成制度式的文娱活动安排,营造良好的社区精神文化生活氛围。最后,要通过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良好的硬件环境支持。

[1]彭亮、朱即明.长江三角洲地区农村老人精神文化生活比较研究[J].南方人口,2003(4).

[2]甘宇平.提升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J].瞭望,2007(15).

[3]肖平步.重庆市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现状与对策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 .

[4]刘启营.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的特点及改善对策——基于山东省的调查[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5).

[5]伍小兰.农村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现状分析和政策思考[J].人口与发展,2009(04).

猜你喜欢

杭州社区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社区大作战
3D打印社区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拿出精神
杭州院子
G20 映像杭州的“取胜之钥”
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