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生改善的三个维度与民生产品的有效供给

2014-06-07王雪霁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社会福利效用民生

□ 王雪霁

民生改善的三个维度与民生产品的有效供给

□ 王雪霁

经济活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改善民生。经济发展、物质财富的积累是民生改善的必要条件,只有在经济增长的同时缩小收入差距,并长期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才能实现可持续的民生改善。因此,民生改善具有三个维度,这三个维度之间是统一的、相互联系的整体。有效提供民生产品必须廓清政府、市场和非营利组织各自提供民生产品的范围和结构,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还要设计合理的机制,促使民众表达对民生产品真实的偏好,确定民生产品的数量。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做好民生工作要统筹兼顾民生的三个维度,更要给劳动者的利益赋予最高的权重。

民生 经济发展 收入差距 可持续 有效供给

一、民生的内涵

“民生”从文字层面分析,“民”就是指人民、百姓,“生”就是与生命、生活相联系的广大人民的生计。“民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二年》,所谓“民生在勤,勤则不匮”。①http://baike.baidu.com/view/752920.htm[EB/OL]孙中山先生将民生作为其“三民主义”的核心纲领之一,认为“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活便是”。[1]

十六大确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十七大提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十八大提出:“加强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民生,就是关乎老百姓日常生计与生活的一系列问题,其最初形态表现为那些用以满足人们衣、食、住、行等物质层面的基础性生活资料。随着时代的发展,民生的内涵在保留衣、食、住、行等必要生活资料的同时,不断扩展开来,凡是对人们的生存、生活和发展有重要影响的事物都属于民生范畴,如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社会管理等,都是现代社会民生内涵所不可或缺的内容。[2]民生改善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关乎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更重要的还牵涉到保障每个人的基本发展机会均等问题,其范畴囊括经济、社会、政治、文化诸多领域,因而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其中,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是民生改善的基本内容。

经济活动归根结底是为了改善民生,这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成为我国经济社会科学维度的根本目的。

二、民生改善的三个维度

(一)第一维度:经济发展与社会总福利的增加

1.经济发展的衡量指标:GDP

GDP一直是国际上公认的核算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使人们生活得更好,但GDP的增长未必就会直接带来民生的改善。[3]因为民生的改善,除了经济发展,还有环境和公共服务等因素。现行的国民收入核算体系没有把环境资源的消耗折算进去,不能准确地来核算经济的增长,这种方法也没有考虑到自然资源的破坏对以后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损害,无法衡量一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GDP指标也不能反映收入分配的情况,不可避免地丢失了反映民生的因素,并且GDP也不能反映闲暇、工作时间等。[4]此外,用GDP衡量民生的改善,应当以完全竞争市场假说作为前提。

因此,GDP的增长是改善民生的必要非充分条件。用GDP衡量民生过于简化,具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但是,由GDP所反映的一国或地区物质财富的增长是民生改善的基础,也是一个相对成熟和简单的指标。因此,人均GDP指标在国际上普遍采用,以衡量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以GDP为基础的民生改善。

2.社会福利函数

社会福利函数给出的是社会成员获得特定一组效用水平情况下的社会福利水平。社会无差异曲线是从社会总体来说,产生相同福利水平的不同人(或群体)的效用组合集,即社会福利函数的值相同。

表现在图形上就是资源配置向代表更高社会福利水平的无差异曲线移动。如图1,就是由W1曲线向为W2曲线移动。在B点,群体2要比在A点的境况好,但群体1的境况会变差。社会无差异曲线W2上的群体1和群体2的所有效用组合,都比位于W1曲线上的所有效用组合产生的社会福利水平高,这说明B点比A点可取。

图1 社会无差异曲线

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和增长是一切民生改善的基础和前提。因此,民生问题的第一维度就是经济发展,社会福利的提高。

(二)第二维度:社会公平,人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

民生问题具有历史性,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民生问题主要是由于物资缺乏而产生的温饱问题,而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当前的民生问题不仅表现为人民群众生活资料的不足,更表现为在分配中的不公问题。在普遍存在分配不平等现象的现实条件下,收入和财富的分配状况对民生改善的影响就变得非常重要。如果承认分配均等所具有的民生价值,那么,在社会总收入或总产出一定的条件下,分配越平均社会总效用就越大。从公共经济学的分析出发,民生改善的第二维度可以分为以下两个方面:

1.民生的改善首先应当满足帕累托效率原则,即某一群体的境况不会绝对变差

社会福利函数提供了任何资源配置排序的基础,将选择能产生更高社会福利水平的资源配置,但是不排除社会总福利增加的同时,某些群体的福利变差。帕累托原则指出,应该选择那些至少可以使一些人情况得到改善而没有人境况变差的资源配置。该原则指出,如果一些人的效用增加,而其他人的效用没有下降,那么社会福利增加。如图1,A点东北方,箭头所指的方向上的组合可以使每个人的境况变好,满足帕累托原则。

在现实中,按照帕累托效率原则,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应当首先确保不会使一部分人,尤其是劳动者的境况变差;当出现该情况时,应当对这部分人给予补偿。例如,一个地区的化工厂向河水里排污,污染了河流,使得依靠河水灌溉的农民失去了水源,境况变坏。这时,政府或第三方机构,应当强制排污者缴纳合理的排污费,能够补偿农民的损失,支付治理污水的成本。

2.民生的改善要满足人们的境况不会相对变差

仅仅以帕累托效率的改进衡量民生的改善是极为片面的。帕累托效率标准是个人主义的,它只关心每个人的绝对福利,而不是相对福利,无法将某个消费者福利改善与另一个消费者的福利损失进行比较,也不关心社会的不平等。因此,使富人变得更好、穷人不受影响的变化仍然是帕累托改进。表现在图1中,就是沿着虚线的方向调整资源配置的组合。

帕累托改进中包含了贫富差距扩大的可能性,一个配置的帕累托有效并不意味着它是公平的。如果收入差距扩大,物质财富的增长对民生改善的意义难以确定。因此,以改进民生为目的的资源配置调整不能仅仅以帕累托改进为唯一的衡量标准,必须要考虑收入分配,必须讨论进行福利比较的信息基础,要涉及不同形式的效用和不同程度的消费者效用可比性。

假定社会计划者通过加总消费者个人的福利水平来度量社会福利。给定一组福利水平{U1,U2},决定加总福利水平的函数由W{U1,U2}表示。功利主义把伦理目标设定为使社会作为一个整体达到最好,转化为社会福利函数就是个人效用的总和W=U1+U2,在这种构造中,只有效用的总和起作用,效用在不同的消费者之间的分配是无关紧要的。罗尔斯哲学关心社会中境况最差的成员,社会福利水平有社会中最低的效用水平决定W=min{U1,U2},在这种构造中,效用的分配是非常重要的,除境况最差的消费者以外所有人的效用改善都不会提高社会福利。上述功利主义简单加总的效用函数,假定不同的群体对社会福利的贡献是相同的。然而,同样的收入由低收入阶层获得比高收入阶层获得具有更高的效用和福利价值,具有更大的民生意义,因此应当给低收入群体更高的权重来重新构造社会福利函数,用U1表示高收入群体的效用,U2表示低收入群体的效用,则加权的功利主义社会福利函数:W=30%U1+70%U2,重新构造的福利函数表明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对于提高社会福利、改善民生具有重要意义。[5]

社会福利函数中包含了计划者的分配偏好,涵盖了社会所追求的伦理目标,涉及消费者个人的偏好并把它们加总为社会偏好,这些因素具有强烈的价值判断成分。

无论在怎样的公平标准下,贫富差距扩大不可取,会导致社会冲突。发展中国家通常都要经历快速增长时期,在此期间,大部分社会成员的境况都会得到改善,但富人的收入比穷人的收入增长更快。一些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拉美国家过大的收入差距开始导致种种问题,加剧社会矛盾,引发社会动荡。[6]我国收入和财富分配的不均等程度是相当严重的,而且具有不断扩大之势,人们甚至缺乏改变这种趋势的有效手段。因此,估计我国和我国不同地区的社会福利函数值以反映其民生改善的真实水平,是非常有价值的。一般而言,再分配对富人的边际影响小,对穷人的边际影响大,应该对穷人赋予较大的比重。

(三)第三维度:民生改善的可持续性

欧洲的高福利从长期看是不可持续的。不能仅仅单方面讲民生,必须把关注民生和艰苦奋斗联系起来。民生工程的建设,最终是要靠生产的发展来保证。

欧洲福利国家的高税收,对富人课税,对穷人补贴。这样做可能会干预经济效率。在这种情况下,富人可能不太努力工作,因为他们努力工作的回报不大;与此同时,穷人也不要努力工作,因为努力工作有可能是他们失去受益资格。甚至对某些穷人而言,不工作比工作获得的收益更多。这在长期中是不可持续的。一旦政府出现财政困难,这些依靠政府财政补贴为生的穷人就难以继续受益。

因此,可持续的民生改善要求社会的价值观不能片面强调享乐,享受经济发展发展的成果必须建立在个人不断付出劳动的基础之上。

(四)民生改善三个维度之间的关系

民生改善的三个维度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1.第一维度是基础

物质财富的创造和增长是改善民生的基础和前提。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社会结构和国家总是从一定的个人的生活过程中产生的。但是,这里所说的个人不是他们自己或别人想象中的那种个人,而是现实中的个人,也就是说,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7]关于一定的“物质的前提”,马克思也有相应的论述:“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而且,这是人们从几千年直到今天但是为了维持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从事的历史活动,是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因此,民生改善的第一个前提是物质财富的创造,没有经济发展的成果,就无所谓“人民共享”,也无所谓“可持续的民生改善”。

2.第二维度是纽带

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看,第一维度下的民生“经济发展”,属于生产力的范畴;第二维度下的民生“社会公平”,在经济领域反映的是分配关系,它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第一维度与第二维度民生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就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当“社会公平”所反映的分配关系符合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公平”就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时两者是统一的;当它不符合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这时两者是矛盾的,就要调整分配关系以适应生产发展的要求。

绝对的分配均等,即实行绝对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不仅是不公平的,而且必然损害效率,导致可分配收入的总量减少,无助于社会福利总量的提高,破坏了改善民生的基础,不利于发展第一维度,即社会物质财富的增长和创造。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损害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也不利于民生的持续改善。

反之,过大的分配不均等,会降低经济效率,削弱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分配的不均等,大都体现在资本和劳动分配的不均等上。我国现行的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而现实中,分配更多的向资本方倾斜,劳动要素的报酬所占比例下降。资本与劳动力的竞争最终一定会出现有利于资本的局面,特别是在生产力水平比较高的情况下,这种局面更为明显。随着资本积累持续进行,资本家依靠资本获得的收入与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之间的差距会越来越大;同时,加剧资本与劳动者之间的矛盾,不利于再生产的进行。收入差距过大不利于物质财富的积累,也无法实现可持续的民生改善。

第二维度的民生问题解决不好,会制约经济发展,也会影响长期中的民生改善。因此,第二维的民生问题是纽带,影响民生改善的其他两个方面。

3.第三维度是最终目标

民生改善的第一维度和第二维度的最终目的,就是实现持续广泛的民生改善。发展经济,缩小收入差距的目标就是提高并维持广大劳动者的生活水平,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

在消费的永久性收入和生命周期理论的假设下,个人消费不是由该期的收入决定的,而是由其整个一生的收入决定。家庭选择消费的路径去最大化终生效用。人们并不期望“今朝有酒今朝醉”,而是期望在长期中最大化生命周期的效用。因此,短期中的收入增长、消费增加,对整个生命周期中效用的提高作用十分有限。同样,任何短期的民生改善都不符合“可持续”的要求。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民生改善中的长期合理性,应当注重从第三维度上去发展和协调。必须在长期中持续改善民生,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需要坚持不懈。

三、民生产品的特点与有效供给

不同的产品与服务对民生改善的贡献程度是不同的,改善民生需要的产品具有不同的层次,有些产品与服务对改善民生更为重要。在政府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优先满足基本的民生需要,是一国或一个地区民生改善的重要标志。

(一)民生产品的特点与界定

1.与生活直接相关

相对于生产性的公共投入而言,民生产品与社会成员基本生活状态和切身利益直接相关,如社会救济、义务教育、基础性的社会保障以及基础性的公共卫生。胡锦涛曾经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重视解决好涉及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

民生改善应当侧重于民众的直接消费,而不是生产投资。比如农村乡镇医院建设、乡村小学建设、城市社会文化体育设施等方面的公共设施建设投入,应当算作民生投入;而诸如铁路、高速公路、港口码头、机场等大型基础公共设施方面建设中的多数事情,不会直接改善民生而且存在赢利问题,因此不应当算作民生投入。“如果不把民生内容予以明确,而将民生内容无止境扩大的话,将一切同民生有关的包括直接的和所有间接的事物都算作民生的话,那么几乎可以包括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所有领域当中所有事情的公共投入。这样一来,便会冲淡民生实际、迫切的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改善民生的实际意义,而且会使民生问题成为一个巨大的无底洞,国家财政无力负担。”[8]

2.满足基本生活需要

相对于满足人们高级精神需要的文化娱乐设施而言,民生改善应当为广大的劳动者提供基本的社会保障、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义务教育、基本住宅需求。公共服务可分为基本公共服务与非基本公共服务。豪华的剧院、博物馆等,虽然也是非赢利性质的公共设施,但在国家财政支付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对于改善民生并没有帮助。[9]例如医疗、教育、住宅也可以分为基本性与非基本性两种。

表 公共服务的分类和特点

如表所示,普通医疗是必需品,其需求价格弹性很小;非基本医疗,如保健、美容、个性化的医疗服务等是奢侈品,具有较高的收入弹性,低收入群体很少消费。在政府提供的全民医疗服务体制下,人们可能在公共医疗体制下需要等待才能接受治疗,而私人医疗服务可能更为迅速,富人会选择买高质量的私人医疗服务而拒绝公共医疗保健。

义务教育,本科教育,基本职业技术教育,这部分教育是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的具有公共产品性质的教育,应当是“普惠”的。而基础教育之外,具有“精英”性质的教育,兴趣特长班等,是具有私人物品性质的教育。

住房可以分为满足人们基本居住需要的住宅和房地产。住宅是必需品,满足人们基本的居住需要。而基本住宅之外,高档住宅、别墅等,是奢侈品,只能由高收入群体消费。

3.具有向下的刚性

民生产品具有消费品的性质,与民众的直接消费相关,消费者减少消费就会增加痛苦,很难减少消费,具有“棘轮效应”。民生改善对于民众来说,自然是皆大欢喜。但是,如果取消一些已经实施并且已经让民众得到益处的民生政策,往往会引发民众的排斥。西欧和北欧国家的例子就很好说明了这一点,这些国家原本有着较高的福利,当欧债危机使得政府无法负担这些民生产品时,这些国家的民众开始不满,甚至出现骚乱。

综上所述,民生产品是公共物品,但不是所有的公共物品都是民生产品,只有与生活直接相关,满足基本生活所需的公共物品才是民生改善所需要提供的。

(二)民生产品如何有效供给

民生产品的有效提供需要考虑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当民生产品“市场”的供给和需求达到相对平衡时,才是最优的。

1.供给

传统的民生产品供给是一种政府垄断模式,是一种公私二元分离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政府是民生产品的唯一或主要的提供者,而私人部门只是补充者或配合者的角色。然而政府作为民生产品供给中的直接生产者的制度安排也并非完美,公共利益常常会被官僚机构中的个人利益或是机构利益所淹没,政府往往忽视人们对民生产品需求的及时反馈,导致人们对很多民生产品的需求得不到及时或者根本得不到满足。政府在提供民生产品上也可能存在效率问题。[10]

由于技术进步、环境的变化、制度的选择使得市场越来越多地介入到了民生产品的提供中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当由市场作为民生产品的主要提供者。市场中的企业能够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是民生之本。但是由于企业追求利润的性质,决定了企业不可能提供所有的民生产品,还需要有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组织来提供民生产品。目前,在政府和市场失灵,人们的相互沟通、互惠心理以及利他主义的作用下,非营利组织加入到民生产品的提供中,与政府和市场形成三方互补和竞争结构。[11]

为了有效提供民生产品,必须廓清政府、市场和非营利组织各自提供民生产品的范围和结构。并且在不完善的现实的政府、不完善的现实的市场和现实的社会组织之间,建立一种有效的选择和相互协调机制,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提高各自的提供效率。努力寻求政府、市场和非营利组织在民生产品供给领域的均衡点,构建民生产品提供的政府、市场、非营利组织复合型的制度安排,建立民生产品供给的多中心体制和互补机制。建立政府与市场、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竞争与合作的伙伴关系,以达到民生产品供给的社会整体最优,满足人们需要、实现公共利益。

2.民生产品需求表达的途径

对民生产品的需求能否准确、顺利地表达,决定了民生产品供给的效率。

仅仅依靠民众的自主选择,难免会出现金钱至上、资本主导的局面,自主选择的结果所表达对民生产品的需求就是拥有资本的一方的对民生产品的需求,是资本的主权,是不利于改善民生的;当政府计划民生产品的配置时,是否能够真实地表达民众对民生产品的需求,取决于政府的能力。民众偏好决定了民生产品的需求,而民众的偏好是多种多样的,而且会随时代的发展而变化,过度的政府干预和替代,将导致事与愿违的后果。

因此,民生产品需求表达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第一,在市场机制无法运用于配置民生产品的情况下,政府部门将依据什么机制来选择确定民生产品的数量,这时可采用政治决策机制,如投票,来把个人关于民生产品的偏好理性地传递给政策制定者。第二,针对价格机制在民生产品配置方面的失灵,如何才能寻找出一种替代机制以使个人准确地表示出他们的个人偏好,即设计出一种机制,激励个人向政府表示他们的真实偏好。

四、结 语

生产的最终目的就是满足民生需要,不以民生为目的的生产劳动是异化劳动。正如马克思所言:“劳动本身成为工人只有通过最大的努力和极不规则的中断才能加以占有的对象。对对象的占有竟如此表现为异化,以致工人生产的对象越多,他能够占有的对象就越少。”[12]劳动者生产的产品不为自身所有,不为民生所用,就是人类行为的异化。

尽管经济增长、物质财富的积累是民生改善的前提,但并不是充分条件。当经济增长恶化收入分配状况时,就难以实现民生改善。如果以长期的视角看待民生改善,在生命周期中平滑配置民生产品,那么短期的民生改善对于长期只是短暂的贡献,只有可持续的改善才是有意义的。兼顾民生的三个维度,须做好以下工作:第一,推进民生改善归根结底要依靠加快发展;第二,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更加注重城乡、行业、部门之间的协调发展,政府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公平地享受政府提供的医疗、养老、教育等公共服务,确保人民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第三,可持续的民生改善必须建立在艰苦奋斗的基础上;第四,民生问题的历史性,决定了不同时期的民生工作的重点不同。在经济发展落后时期,加快经济增长;而在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收入分配问题凸显的阶段,应当更加注重民生改善的第二维度,适时将共同富裕提上日程;第五,在社会主义国家,应当给劳动者的利益赋予最高的权重。按劳分配,不是仅仅停留在按劳动要素的分配上,而是应当采取向劳动者倾斜的分配方式。最后,应当建立健全经济机制、政治体制和制度,确立民富优先的改革方向,长期持续广泛地改善民生。

[1]吴雁南,冯祖贻,苏中立,郭汉民.中国近代社会思潮(第三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11.

[2]张华.改善民生: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条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9).

[3]金培.论民生的经济学性质[J].中国工业经济,2011(1).

[4]陈慧卿.关于GDP核算和评价的几点思考[J].宏观经济研究,2004(4).

[5]吉恩·希瑞克斯,加雷恩·D.迈尔斯.中级公共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1.

[6]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公共部门经济学[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8]吴忠民.民生的基本涵义及特征[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8(5).

[9]王茂林.对当前民生建设的几点认识[J].求实杂志,2011(17).

[10]迟福林.以公共服务建设为中心的政府转型[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1(1).

[11]吴伟.公共服务有效提供的经济学分析[D].西安:西北大学博士论文,2004.

[1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李贝贝)

D616

A

1243(2014)05-0073-06

作者:王雪霁,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治经济学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城市化、劳动经济学、收入不平等。邮编:100872

中国人民大学2014年度研究生科学研究基金项目(14XNH076)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社会福利效用民生
呼和浩特市中心城区低效用地潜力分析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小学美术课堂板书的四种效用
高等院校对我国残疾人冰雪运动发展的效用研究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
英国计划推进儿童社会福利改革
社会福利与欧债危机
论中国的社会福利建设:在转型经济体中提供退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