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合作学习探究

2014-11-24饶蔚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4年16期
关键词:语文教师教学

饶蔚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选择,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因此,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合作学习方式也随之走进语文课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都会将合作学习作为主要的教学方法。合作学习方式无论是从学生的学习方式,还是从教师的教学观念方面都是一个重大的变革。

一、合作学习的内涵

那么什么是合作学习呢?合作学习的主要代表人物,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沙伦博士对合作学习进行了这样定界:“合作学习是组织和促进课堂教学的一系列方法的总称。学生之间在学习过程中的合作则是所有这些方法的基本特征。在课堂上,同伴之间的合作是通过组织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实现的,小组通常由3~5人组成。小组充当社会组织单位,学生们在这里通过同伴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交流展开学习,同样也通过个人研究进行学习。”我国教育学者王坦认为:“合作学习是一种旨在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互助合作,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合作学习是一个复合型的多层面的概念,每个研究者对其定义也各有各的看法。总的来说合作学习主要是指以生生互动为特征、以小组学习为主要组织形式,采用某种合作程序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协同活动,互相帮助,达到共同进步的学习方式。

二、合作学习的现状

目前,我们的语文课堂已经把合作学习作为主要的教学方法了,这足以看出课程改革深入人心。但是静下心来去审视语文课堂教学,不难发现在合作学习的组织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合作学习形式化

由于教师过于注重合作学习的形式,从而忽略了合作学习的真正内涵。不管教授怎样的文体,不管提出问题的难易,不管学生是否需要,都让学生合作学习,这样的课堂,表面上气氛活跃,很是热闹,但是这样的合作是浮于表面的,是有悖于新课程理念的,往往不能真正激发学生参与讨论和训练思维的目的。以下是某教师教授法布尔《绿色蝈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课堂教学过程节选。

1.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一些昆虫的叫声,由此导入新课,板书课题作者。

2.整体感知。

(1)学生小组合作,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课文重点字词。

(2)多媒体展示三个问题:①绿色蝈蝈的外表有哪些特征?②绿色蝈蝈有哪些习性?③作者主要写了哪个方面的习性?

学生分组活动,讨论这三个问题,教师参与各小组的探讨。

(3)学生回答上面的三个问题,教师评述并作补充。

3.问题探究

(1)作者在文中不断变换对蝈蝈的称呼,请同学们找出这些称呼,说说作者在什么情况下用这些称呼,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教师巡视并参与)

(2)赏析语言。文中多处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请同学们找出来并说说它们的好处。(学生小组合作讨论,教师参与其中)

4.走进作者,感悟精神。

……

这节课,值得肯定的是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合作学习的方式贯穿始终,这确实给学生更多交流讨论的时间,给了学生更多自主合作的机会。但是教师却陷入了合作学习的一个误区:把合作学习当成了自由讨论,或者说认为分组讨论就是合作学习。整堂课,无论哪个教学环节,不管问题的难易,都要求学生分组讨论。这样,简单的问题耽误太多时间,真正需要解决的重点难点反而被忽视。因而,这节课实际上展示的是传统教学中按部就班的“问答式教学”,老师问,学生答。合作学习形同虚设,学生的主体地位无法体现。

(二)合作学习低效率

由于合作学习多采用生生互动形式,而班级学生的语文水平良莠不齐,在加上座位安排的局限,就会出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大谈特谈,语文水平中等的学生担任忠实听众,语文水平较低的学生就“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了”。这种分组形式下的合作学习模式,无疑是对学习目标的完成和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极为不利的。再加上如果教师对于合作学习模式的管控能力欠佳,没有指导和监控学生的合作过程并参与其中的话,那语文课堂就成了茶话会了!

三、有效开展合作学习的对策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呢?

(一)明确合作学习目标

在课堂上,常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教师一提到“下面,请同学们合作学习。”这样的话语,学生就立刻兴奋地讨论开了,接着便发现有学生窃窃私语“讨论什么?讨论什么?”这就是教师没有明确合作学习目标和要求所造成的。因此,在每一次开展合作学习时,教师都应该明确此次合作学习的目标、具体要求和时间安排。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能够明确自己要干什么,有多少有限时间,要达成怎样的目标,最终收到良好效果。以下是教师在教授吴冠中《桥之美》(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的课堂实录节选。

……

3.品读美文,赏析美景

①再读课文,寻找美景。

教师:同学们,文章中写了许多桥,这些桥是在不同环境中的桥,那么文中写了哪些不同环境中的哪些不同形式的桥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次朗读课文,找出答案。

学生自由朗读后,明确答案。

②语文活动设计:心目中的“桥之美”。

教师:文中的每一座桥都散发着无限的魅力。桥与周围的景物相配合就形成了一幅完美的图画。同学们,你最喜欢哪座桥呢?是因为景物描绘得美还是因为语言美呢?请同学们进行小组间的合作,给大家五分钟时间,形成一小段口头作文,描述你心目中的“桥之美”。

五分钟后,学生一回答:“我们组最喜欢江南水乡细柳下的石桥。因为早春时的细柳绿而柔软,是阴柔之美,桥是有坚硬石块的石桥,是阳刚之美。两者对比鲜明,美丽动人。”学生二回答:“我们组最喜欢乌镇苇丛中的石桥。因为‘发闷的苇丛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畅的气,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人的感受投射到芦苇身上,让人感到眼前豁然开朗,神清气爽。”

……

这是一篇优美的小品文,语言赏析自然是教学的重点。教学中,教师没有对文章的精彩之处一一点评,而是适时地开展合作学习活动,明确了此次合作学习的目标是为了感受“桥之美”,提示学生可以从景物描绘和文本语言两个角度去感悟,限定时间为五分钟。学生在听清老师的要求后,能够有目标地去合作交流,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合理分配合作小组

在现行的班级授课制下,教师在分组时,应该综合考虑合作学习的目标、学生的学习基础、性格爱好、人际关系等因素。除了教师常用的依据座位就近分组和依据意愿自由分组的角度外,还应考虑异质分组。所谓异质分组是指,教师在分配合作学习小组时,应充分考虑到每一个学生在性别、学习基础、脾气秉性、能力倾向等方面的不同,组建学习小组时,尽量保证成员之间是异质的、互补的。比如,将成绩较好的学生与成绩一般的学生分为一组,将性格活泼爱表现的学生与内向安静的学生分为一组,这样学生之间能够取长补短,激发更多的观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异质分组能够基本保证各小组总体水平的一致,每个小组都是全班同学学习状况的一个缩影。虽然,异质分组的过程繁琐,需要花费不少时间精力,但是这对于教师和学生都是一劳永逸的。

(三)有效调控合作过程

新课程理念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明确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在倡导“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同时,不能忽视自己的主导作用。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是合作学习成功的必要条件,如果组织不当,合作学习就可能会出现流于形式的现象。我们常会看到,教师要求学生合作学习之后,学生就开始小组讨论,而教师则停留在讲台前,对学生不管不问。久而久之,合作学习就成了部分学生说话聊天的保护伞,这不仅无法完成教学目标,还会破坏课堂纪律,恶化教学环境。

因此,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担当起引导者、指导者、帮助者、参与者等多种角色。首先要要求学生的合作活动始终围绕教师所提出的目标进行,不可信马由缰。其次,要倾听和参与学生的讨论,在此之中启发和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探索。再次,教师要及时对学生的想法予以鼓励,调控各小组发言同学,让每个同学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最后,在交流合作学习成果的阶段,教师要教会学生倾听,要认真听取其他小组的发言,取长补短,再发表自己的看法。只有充分发挥教师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才能更好更快地提高语文素养。

(四)把握合作学习时机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环节的衔接以及学情来设置合作学习环节。切不可像上述《绿色蝈蝈》教学设计那样,什么问题都合作学习,想什么时候合作学习就什么时候合作学习。那么何时是开展合作学习的最佳时机呢?①教师问题提出后,学生沉默困惑茫然时。当教师提出问题后,如果没有学生能够积极反应,并且教师发现学生在思考过程中表情困惑茫然,希望和同学交流,这时设置合作学习环节,学生可以通过合作打开思路,效果较好。②教师问题提出后,学生各执己见时。这时设置合作学习环节,学生可以更好的听取他人意见,取长补短。③教师问题提出后,学生争先恐后回答时。这时设置合作学习环节,可以更好的综合小组各成员的意见,思路更全面更准确。

在语文课后也可以开展合作学习,这主要体现在预习环节。教师可以将作家作品、时代背景、作品出处等知识通过合作学习的形式,要求学生课后完成,教师在课堂补充即可。这样的合作可以让每个学生由被动接受,变成主动学习,课堂效率也提高了。

(五)科学评价合作结果

科学评价合作学习的结果是合作学习成功发展的关键。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能一味的称赞说好,要尽量公正、客观、合理,要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一个学生。既要评价合作小组,也要评价学生个体;既要评价合作结果,也要关注合作过程;既要评价问题答案,也要指导答题方法。教师在设计合作学习的问题时,一般都会有预设,然而合作学习会经常生发出多样的答案,是教师所未考虑到的,这就要求教师要及时抓住这些亮点,不能单一地满足预设答案,要鼓励学生多角度地理解。总之,无论教师采取何种评价方,都必须牢牢树立这样的思想——评价只是促进学生学习的一种手段,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开展合作学习。

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只要正确开展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合作交流,我们的语文课堂就一定会活力多姿!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

[2] 王坦 著.《合作学习的理念与实施》.

[3] 朱德民、颜景山 主编.《有效上课——问题·探究·对策》.

(作者单位:安徽省安庆市开发区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

语文教师教学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最美教师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圆我教师梦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