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次性自动止液输液器的临床应用效果评价

2014-11-23

护理研究 2014年7期
关键词:小气泡输液器滴管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基础护理操作,也是医院治疗抢救病人的重要手段,其质量对疾病的转归有直接的影响[1]。临床研究发现,普通输液器因无自动止液功能,经常出现滴空或回血现象,引起病人恐慌,严重时甚至出现空气栓塞等输液不良反应[2],有的病人因害怕血液回流经常要求提前拔针,造成药液不必要的浪费,影响治疗效果。为提高临床输液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确保病人安全和满意,本研究自2013年7月开始选取我院内分泌科80例病人试用一次性自动止液输液器,取得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7月—2013年9月在我院内分泌科输液的病人160例,男71例(44.4%),女89例(55.6%),年龄22岁~90岁(59.83岁±17.59岁)。入选标准:①年龄≥18岁,住院需要输液治疗病人,男女不限;②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③能配合完成整个研究过程者。排除标准:①严重心、肝、肾疾病的病人;②已有静脉炎症状的病人;③静脉穿刺部位有破损者;④孕妇或哺乳期妇女。将符合入选的受试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组,分为试验组、对照组,每组80例。两组病人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干预方法 由2名护士固定输液。对照组病人采用一次性普通输液器输液:将插入输液器的输液瓶/袋挂于输液架上,关闭调节器,折叠茂菲滴管下端,挤压茂菲滴管充满液体2/3,打开调节器让输液管充满液体,夹闭调节器对光检查有无气泡,有气泡则用指弹法排除气泡。试验组采用江阴市长强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次性自动止液输液器,将插入输液器的输液瓶/袋挂于输液架上,直接挤压茂菲滴管充满液体2/3,让输液管充满液体,夹闭调节器对光检查有气泡。

1.2.2 评价指标 ①客观指标主要包括排气后残留小气泡例数、液体总损失量以及拔针后回血现象。残留小气泡判断:排气时对光检查输液器有气泡。液体总损失量计算:液体总损失量包括排气时损失液体量和输液结束后残留在输液管和输液瓶(袋)内的液体量。每次排气时或结束后将废弃液体排入小药杯中,用注射器抽取记录液体量,不主动干涉病人愿意结束补液的时间。②主观指标为病人满意度。

1.2.3 统计学方法 将所收集的资料输入SPSS 17.0统计软件,一般资料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其中两组量性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客观指标比较 液体总损失量为(13.21±8.84)mL,对照组为(18.48±9.22)mL,试验组为(7.94±4.02)mL。两组排气后残留小气泡、液体总损失量以及拔针时是否发生回血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排气后残留小气泡、液体总损失量以及拔针时是否发生回血情况比较 例(%)

2.2 两组病人满意度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病人满意度比较 例(%)

3 讨论

一次性自动止液输液器由穿刺器、管路、自动止液滴斗、加药三叉管、流量调节器、进气器件、药液过滤器和静脉输液针组成。输液时,茂菲滴管中液体从齿轮状塑料浮塞空隙流入茂菲滴管下端出液管,上述浮塞在液体的浮力作用下上升,自动打开出液管,实现输液过程。当输液接近完成时,浮塞随液面下降,至密封环帽与茂菲滴管下端出液口接触时,在大气压与浮塞自重压力下,密封环帽严密封堵出液口,使空气不进入出液以下的输液导管,实现止液功能。试验组排气后有残留小气泡的例数少于对照组,可见一次性自动止液输液器可以减少排气后残留小气泡,提高病人的输液安全性,避免或减少病人发生空气栓塞的可能性[3]。本研究中共有9例病人液体剩余量超过30mL时就要求拔掉输液器。这在临床输液过程中其实并不少见,在与病人进一步的交流过程中,原因主要有2点:①病人认为在液体快结束时不断看着液体非常麻烦,有时不小心就忘了,或者正好需要就餐、检查或如厕,不如差不多的时候就停止输液。有调查显示,80%以上病人认为不及时拔针有生命危险[4],62.2%的病人认为输液器内小气泡输入体内会有损健康[5]。②病人缺乏对临床用药剂量准确性的认识。用药剂量的准确性与临床用药效果直接相关,虽然护士给病人作了相关方面的知识宣教,鼓励病人输完液体,但仍有部分病人对输多输少存在无所谓的态度[6]。因而具有自动止液功能的输液器可以给病人带来诸多便利,减少提前要求拔针的现象,减少药液浪费,从而保证用药安全和有效。

本研究发现,输液结束时液体已下降至茂菲滴管下端的有5例。试验组拔针时发生回血现象少于对照组。研究发现,滴空现象一方面可能会引起回血,引起病人恐慌,另一方面很可能引起空气栓塞,导致严重的输液并发症,影响病人生命安全[7]。因而一次性自动止液输液器可以减少或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加之内分泌科主要为糖尿病病人,年龄偏大,视力也有不同程度的损害,有时会忘了或者看错液体进度,从而出现“滴空现象”或“回血现象”,部分病人表示非常愿意接受一次性自动止液输液器。从两组病人满意度的调查情况也可以看出,病人对一次性自动止液输液器的满意度较高(P<0.05)。有研究者还指出,自动止液输液器可节省护士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8]。

4 小结

病人安全一直是临床强调的重中之重,通过本研究发现,一次性自动止液输液器由于具有自动止液的功能,能够避免空气栓塞等输液不良反应,减少药物的浪费,确保病人输液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1] 吴惠平,罗伟香.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及处理[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3:23.

[2] 李金波,樊爱群,刘莉.输液安全隐患分析与防范对策[J].全科护理,2012,10(8C):2277-2278.

[3] 张安琴,陈海霞.输液高度对静脉输液终末输液器液面自动停止下降高度的影响[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0,7(6):97-98.

[4] 王新技,符兰英,杜伟中.周围静脉输液终末与药物剂量关系的观察[J].中原医刊,2001,28(12):32-33.

[5] 胡化刚,鞠昌萍.静脉输液中常见问题的调查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9B):61-62.

[6] 张莉蓉,刘砂砂.国内静脉输液安全管理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3,27(3C):774-776.

[7] 周莹莹,王婷婷,刘会,等.一次性精密过滤输液器(自动排气分隔型)在临床中的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2012,5(11B):40-42.

[8] 程宝珍,张小红.自动止液输液器的临床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8):962-963.

猜你喜欢

小气泡输液器滴管
滴灌浇花器
输液器的秘密
从16℃到100℃
从16℃到100℃
———水壶里的故事
牙签变星星
幻光
16℃到100℃
PIVS 挤压式智能输液器
一次性输液器的改进
一次性输液器针帽在灌肠中的再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