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症监护病房医生与护士同情心疲乏现状调查

2014-11-23

护理研究 2014年7期
关键词:同情心职业倦怠医护人员

同情心疲乏是Joinson[1]最初用来描述急诊科护士在面对医院日常突发事件或亲眼看见灾难性创伤而感受的心理压力现象。它是健康照顾者在帮助他人过程中的情感耗竭[2]。Jarvis[3]的研究表明,有6%~8%的医生和护士遭受同情心疲乏。Woolhouse等[4]使用定性研究法评估家庭医生,发现他们正经历不同程度的替代性创伤。然而国内很少有关医生同情心疲乏的报道,因此,本研究于2013年7月—8月对济南市188名医护人员进行调查,分析同情心疲乏的影响因素,为提高医疗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本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济南市6所三级甲等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的医护人员,共发放医生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88份,回收率88%。共发放护士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100份,回收率100%。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

1.2.1.1 一般资料问卷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收集护士和医生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学历、工作年限、工作满意度、是否再次选择医疗行业等13项内容。医生年龄(33.4±8.4)岁,其中男性占67.7%,女性占32.3%;学历以研究生为主,占67.0%,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占33.0%;主任医师占4.7%,副主任 医师占24.1%,医师占27.2%,医士占44.0%。护士年龄(32.3±6.7)岁,护士学历以本科为主,占57.3%,专科占34.4%,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占8.3%;主任护师占0.9%,副主任护师占4.8%,护师占54.3%,护士占40.0%。

1.2.1.2 专业生活品质量表 采用Stamm[5]专业生活品质量表。该量表是一个测量医护人员同情心疲乏的量表。量表共30个条目,分为3个维度,即继发性创伤应激、职业倦怠和同情心满足。同情心满足得分低、中、高分别为<44分、44分~57分、>57分;职业倦怠得分低、中、高得分分别为<43分、43分~56分、>56分;继发性创伤应激得分低、中、高分别为<42分、42分~56分、>56分。量表中每个问题的回答采用Likert 5级计分法,从很不符合到很符合分别计1分、2分、3分、4分、5分。分数越高,说明医护人员同情心疲乏越严重。本研究中各维度的Cronbach’sα值分别是0.82,0.92,0.71。

1.2.2 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及t检验。

2 结果

2.1 医生和护士同情心疲乏水平比较 医生和护士的同情心疲乏得分经检验呈正态分布,医生职业倦怠得分为(28.00±3.44)分,护士职业倦怠得分为(29.86±2.11)分,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护士更容易发生同情心疲乏。见表1。

表1 医生与护士同情心疲乏得分比较±s) 分

表1 医生与护士同情心疲乏得分比较±s) 分

医生88 27.47±4.36 32.23±6.09 28.00±3.44护士 100 29.04±4.71 30.02±4.54 29.86±2.11 t值 -2.352 -2.273 -1.980类别 人数 同情心满足 继发性创伤应激 职业倦怠P<0.05 <0.01 <0.05

2.2 医生和护士同情心疲乏的影响因素(见表2)

表2 医生与护士的一般资料对同情心疲乏的影响±s) 分

表2 医生与护士的一般资料对同情心疲乏的影响±s) 分

88 90.10±8.58 84.86±6.84护士 100 92.02±9.74 81.33±9.55 t值 -2.85 9.类别 人数 再次选择本专业 工作满意医生77 P<0.05 <0.05

3 讨论

3.1 医护同情心总分比较 本研究发现,护士的同情心疲乏水平高于医生,而Nurit等[6]的研究结果显示,家庭医生面临严重的同情心疲乏现象,尤其是在病人满意度低,安全无保障和增加的医疗事故,这可能与美国独特医疗政策有关。而在中国,医生诊查完病人剩下的部分全是护士执行医疗操作,所以护士与病人接触的时间最长,投入的最多,与病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另外,由于病人对护士的依赖性要远大于对医生的依从,因此,护士的同情心疲乏相对较高。Mangoulia等[7]的研究结果显示,57.9%的重症监护病房护士处于发生同情心疲乏高危险水平。管理者应给医护人员更多的支持,并鼓励同仁之间相互支持。Brown[8]建议尝试自我反思,让自己放松一下,整理好思绪后再投入正常的工作中,医疗机构应定期培训,加强医护人员的应对意识,提高共情力。科室应该定期组织郊游、聚餐等活动,增强科室的凝聚力,同时使护士的压力得以宣泄。

3.2 医生和护士同情心疲乏的影响因素 在当前的医疗体系中,护士应被看做医生的合作者,而实际上经常扮演助手的角色,事实上医生在行政上对护士不具备管理权限,所以医生应该更倾向于把护士看做同事,而不是发号施令。本研究中从事医疗行业的女性比男性的同情心疲乏水平高,而Helen等[9]发现,性别和年龄与疲乏得分无显著相关性。Angelique等[10]研究也表明,当控制外部刺激因素后,性别与总体疲乏不相关。本组护士以女性为主,医生以男性为主,在中国男尊女卑的思想影响下,女性处于从属地位,随着女性权利和职能的不断扩展,也许这种情况有所缓解。

本研究中护士的工作满意度得分低于医生,医生与护士相比有较低的工作倦怠感,这与欧洲的一项研究结果一致[11]。童俐俐等[12]调查也发现,当前医护人员的工作满意度不高,护士组表现为工作量大,医生组表现为风险高。从社会的普遍观点看,医疗行业是一个受到社会大众尊重、有一定社会地位的工作,但是社会对其评价却不高,特别是危重病人抢救无效时,家属往往把责任推到护士身上,甚至出现人身攻击[13]。Yoder[14]研究发现,工作量和时间与护士同情心疲乏呈正相关。工作辛苦但待遇不高也是ICU护士同情心疲乏的原因。因此,管理者应科学合理分配薪酬,增加晋升学习的机会,积极策划开展有价值的新闻活动,深入宣传医疗事业的内涵,塑造医护人员的新形象。

本研究结果显示,最高学历为博士以上的医生同情心疲乏的危险最高,这可能与高学历医生希望提供的医疗质量与真正能提供的医疗质量之间有差距的原因,导致同情心疲乏水平高。虽然医疗和护理有着独立的体系,但是两者是不可分割的,在医疗卫生工作中起着相同的作用[15]。Dale[16]建议,早期在学校进行自我护理课程内容的干预教育,促进自我意识的反省和促进个人和专业弹性的健康项目在专业实践中是卓有成效的。因此,临床教育者和管理者应重视医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引入激励和竞争机制,经常进行系统性培训和考核,提高其职业价值感。

同情心疲乏已成为医疗行业的普遍现象,呈现出上升趋势,这不仅给医护工作者带来压力,也增加了医疗机构的负担。紧张压抑的医疗氛围给医护人员带来身体和精神上的影响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17],管理者应根据同情心疲乏的影响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降低医护人员同情心疲乏水平,从而提高医疗质量。

[1] Joinson C.Coping with compassion fatigue[J].Nursing,1992(22):116-121.

[2] Figley C.Treating compassion fatigue[M].New York:Brunner-Rout Ledge,2002:157.

[3] Jarvis T.Compassion fatigue-how to protect yourself[EB/OL].[2011-03-20].http://www.cnn.com/2009.

[4] Woolhouse S,Belle Brown J,Thind A.“Building through the grief”:Vicarious trauma in a group of inner-city family physicians[J].J Am Board Fam Med,2012,25:840-846.

[5] Stamm BH.Professional quality of life:Compassion satisfaction and fatigue version 5(ProQOL)[EB/OL].[2011-03-20].http://www.isu.edu/bhstamm.2009.

[6] Nurit EL,Amalia L,Hedy SW,etal.Compassion fatigue,burnout and compassion satisfaction among family physicians in the Negev area-a cross-sectional study[J].Israel Journal of Health Policy Research,2013,2:31.

[7] Mangoulia P,Fildissis G,Alevizopoulos G,etal.Factors associated with compassion fatigue among ICU nurses in Greece Critical Care[J].Critical Care,2011,15(1):489-493.

[8] Brown C.Promoting self-caring and healing in your workplace[J].American Nurse Today,2006,1(12):54-55.

[9] Helen JM,Jolanda DV.Psychometric qualities of a brief self rated fatigue measure:The fatigue assessment scale[J].Journal of Psychosomatic Research,2003,54:345-352.

[10] Angelique ElL,Karlein MG.What is behind“I’m so tired”?Fatigue experiences and their relations to the quality and quantity of external stimulation[J].Journal of Psychosomatic Research,1999,47:509-521.

[11] Soler JK,Yaman H,Esteva M,etal.Burnout in European family doctors:The EGPRN study[J].Fam Pract,2008,25:245-265.

[12] 童俐俐,骆宏.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研究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2003,23(5):7-8.

[13] 蒋小剑,蒋冬梅.长沙地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护理人员职业倦怠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08,23(3):14-15.

[14] Yoder EA.Compassion fatigue in nurses[J].Appl Nurs Res,2010,23(4):191-197.

[15] Hojar M,Nasca TJ,Cohen MJM,etal.Attitudes toward physician-nurse collaboration:A cross-cultural study of male and female physicians and nurses in the United State and Mexico[J].Nursing Research,2001,50:123-128.

[16] Dale S.Maintaining professionalism in the face of burnout[J].British J Gen Prac,2012,62(604):605-607.

[17] Neville K,Cole DA.The relationships among health promotion behaviors,compassion fatigue,burnout,and compassion satisfaction in nurses practicing in a community medical center[J].J Nurs Admin,2013,43(6):348-354.

猜你喜欢

同情心职业倦怠医护人员
职业倦怠,别“倦怠”了家
滥施同情心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机器人让人们更具同情心
小精怪阿良的同情心
帮助医护人员处理好四种关系
扩展阅读之职业倦怠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其对策
【通 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