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世纪中国古典舞的发展趋势
————韵律的价值体现

2014-11-22廖云丽吴翔鹏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4年11期
关键词:古典舞韵味韵律

廖云丽 吴翔鹏

(赣南师范学院科技学院,江西 赣州 341000)

新世纪中国古典舞的发展趋势
————韵律的价值体现

廖云丽 吴翔鹏

(赣南师范学院科技学院,江西 赣州 341000)

从中国古典舞诞生到时下的发展来研究,根据现今的古典舞韵味在逐渐流失这一问题展开讨论,研究导致问题产生的三个原因:一、现代意识的出现。二、古典舞价值的支撑点在于韵律而不是技术。三、古典舞作品题材的类型化和单一化。并对这三个原因进行详细的分析。提出“重建传统”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明确指出中国古典舞今后发展的方向。

韵律;流失;价值;重建;发展

中国古典舞,这一舞种的定名,是欧阳予倩先生在1950年首次提出的,后得到舞蹈界人士认同并广为流传,最后被确定。中国古典舞有着极为悠久的历史。它的渊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宫廷舞蹈或更为遥远时代的民间舞蹈。新中国成立以后,五十年代初期,舞蹈工作者为发展、创新民族舞蹈艺术,从蕴藏丰富的中国戏曲表演中提取舞蹈素材,借鉴中华武术进行了研究、整理、提炼,并参考芭蕾训练方法等,建立起一套中国古典舞教材。伴随八十年代的开放政策,中国古典舞也不断地发生了变化,开始从外形到内蕴地向新空间拓展。

一、时下中国古典舞的发展概况

中国古典舞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我国有着悠久而丰富的舞蹈传统,但古代舞不是古典舞,舞蹈是时间的艺术,它是转瞬即逝的!无论将古典舞怎样进行改革,它“形、神、兼、备”的基本原则以及动作过程中的劲道、韵味、神气是不可割舍的,古典舞看的就是韵味,这就是古典美。但如今的中国古典舞,它原有的独特的韵律在逐渐流失。据第八届“桃李杯”专家点评:目前的中国古典舞已经走入三岔路口,表演的题材雷同,表现的方法已经没有古典舞的韵味了,只有技术,中国古典舞让人看什么?应该让舞蹈界反思。

二、导致古典舞韵味逐渐流失的原因是什么呢?

(一)“现代意识”的出现

关于“现代意识”,吴晓邦老师是这样定义的:“现代意识在舞蹈中不是空洞、时髦的字眼,它是社会发展最新阶段体现出来的人的最高自觉。这种现代意识应是舞蹈家站在历史阶梯的最高层次上观察当今的社会,对社会历史发展、政治经济模式、各种人际关系、民族道德精神、伦理等等获得的最新认识和最新观念。”

但是,在目前的各大舞蹈比赛中,有很多古典舞作品就是使观众感到疑惑。首先,说它是古典舞,却看不到古典舞的韵味;说它是现代舞,却也不完全属于现代舞的风格特点。我们从《胡笳十八拍》这个作品来看,它是第六届“桃李杯”古典舞少年女组,由解放军艺术学院万盛表演的,这个作品中就体现了编导的“现代意识”。它打破了原始古典舞的风格,加入了现代舞的气息,和太极的一些动作。这种风格在当时看来会觉得很新鲜,一时间没有人会在意它是否还保持着古典舞的韵味。但逐渐,同样风格的舞蹈作品陆陆续续的产生,人们就把这种风格的舞蹈称之为当代舞。在第二届“CCTV电视舞蹈大赛”中,《胡笳十八拍》就是作为当代舞参赛的。

其实,编导们的出发点是好的,为古典舞输送新鲜血液,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更好的发展古典舞,可是古典舞没有得到发展,却发展出了一个新的舞种。这是怎么一回事呢?要知道,“输血”并不等于“换血”。我们希望看到的是运用传统的舞蹈语汇反映出现实生活和社会,或者如何在传统的题材、主题中,融入“现代意识”,而不是刻意去用新观念取代原始的古典舞。我认为,这需要编导们清楚了解古典舞的历史背景,掌握它的风格特点,在此基础上建立“现代意识”。我欣赏它的“古典美”,也鼓励它的“现代意识”,但怎样把二者能够巧妙的结合在一起,达到一种和“和谐”境界,这还需要舞蹈工作者进一步的探索与研究。

(二)古典舞价值的支撑点在于韵味

作为有历史依据的,积淀了特定民族心理和表现着民族气质的中国古典舞,它的立身之本是:“身韵”,它的形象体系和价值的支撑点在于它“形神兼备”的表演原则,在于动作过程中的劲道、韵味、神气。在任何动作过程中都讲究意念明确、气息通达、神满意足地去表演,这是它具有独特风格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它在当代文化中有独立形象价值的地方。但古典舞发展到现在,它独特的韵律在逐渐流失。从古到今发展了几千年的文化没能继续继承延续下去,不免会令人有些心痛。技术技巧固然重要,它是每个舞者都必须掌握的,但它始终是为舞蹈表演打基础。一个好的舞蹈作品,之所以具有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并不是看这个作品种包含了多么高难度的技巧,而是因为体现了“形神韵律”的高度融合,这正是中国古典舞身韵的表现手段。

(三)古典舞作品题材的类型化和单一化

从第五届中国舞蹈“荷花奖”的评比中,看到了一个“怪现象”,那就是古典舞的分数普遍偏低,这是为什么呢?评委们普遍认为,本届荷花奖比赛,古典舞已经与当代气息浓郁的现代舞,、当代舞和和舞蹈诗拉开了相当的距离,观众也很失望:为什么古典舞总是一些表现压抑、幽怨、伤感的题材呢?

中国古典舞受中国丰富多彩的历史影响,形成了不同的类型和风格,并有许多不同的题材闻名于世。像《春江花月夜》和《飞天》等作品就不是在同一个风格上徘徊。无论是“荷花奖”的金奖作品《踏歌》,还是《黄河魂》《秦王点兵》《俏花旦》《风吟》《书韵》等,都在题材和风格上得到了极好的丰富,喜怒哀乐样样有。

那么,在中国舞蹈艺术不断发展的今天,为什么古典舞的编导们就把眼光只聚焦在悲切的呻吟中和生死离别呢?中国古典舞编导们穷途末路的困境来自于编导们的盲目和创造力的枯竭。中国古典舞创作的现状更为舞蹈教育体系敲响了警钟。中国古典文化博大精深,若没有疑点挖掘精神,我们编导就会停留在题材的枯萎和创作手段的复制中,中国古典舞就会离百姓越来越远,离当代观众的审美也越来越远。古典舞评委主任、东方歌舞团著名编导陈维亚说:“古典舞不等于古代舞,不能说身着古装就是古典舞了,出现尴尬境地,古典舞编者们应该积极反思,是走出悲悲凄凄氛围的时候了。如果古典舞再不思进取,只会走进死胡同!”所以,现在该是给中国古典舞创作击一猛掌的时候了,为了中国古典舞的发展,为了找回观众对中国古典舞的信心,编导们该猛醒了!

三、中国古典舞今后的发展方向

我们今天建立起来的中国古典舞,目的是“古为今用”,是在传统的基础上发展了的、具有时代审美特点的民族舞蹈,它既可表现历史生活、神话题材,也可表现今天生活的现实题材和塑造现代人的艺术形象。从这样的一个观点出发,我认为必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建立我们自己的古典舞体系。

首先应该做的就是“重建传统”。“重建传统”关键在于重建对中国古典精神的感应能力、发掘能力、鉴别能力、扬弃能力、创造能力和评价能力,这种对古典精神的领会力和阐发力势必能够成为引领中国古典舞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找寻属于自己的位置,培养现代思维方式,不妄自菲薄也不裹足不前,放开眼界善于思考,在宏观上扩大“中国古典舞”学科的外延,保持中国古典舞的独特审美精神。“重建传统”并不是建立传统的形式,而是要建立具有民族特色适应时代变换的具有承上启下的思维方式。以传统的美学精华和犀利的现代意识来守卫东方艺术的精神田园,为中国古典舞乃至整个中国当代艺术寻找文化的隙缝,这条路悠远且漫长。其次,要保持自己的风格和韵律,在此基础上结合芭蕾、民族、现代、国标等舞种的先进一面,多元素的吸收包括中国民间舞的吸取,来充实古典舞。另外,改革发展是保持古典舞生命力的需要。汉唐舞的兴起就是古典舞的深化改革的结果。现在,如何改革是个难题,研究人员太少、不少人不重视古典舞的发展和研究,好的作品不多。最后,要想更好的发展古典舞,必须要让古典舞走出国门,让国外人认识古典舞,认识中国人自己的艺术,以真正健康的中国气派、中国味道走向世界,加入世界的对话,这样我们就不会成为粗陋的民俗展览以沦为被看“他者”形象,而是可以成为世界多元舞蹈的对话中重要的一维存在。

[1]吴晓邦.舞论续集之古典舞和古典精神[M].中国舞蹈出版社,1989.

G722.4

A

1005-5312(2014)32-0107-01

猜你喜欢

古典舞韵味韵律
承古之韵的当代“古典舞”
高校古典舞教学中的表演素质培养策略研究
略述《三脚螭龙壶》的壶姿韵味
略述《四方仿古》的壶中韵味
春天的韵律
基于阅读韵律的高中英语默读朗读教学实践
韵律之美——小黄村
论古典舞气息在古典基训课堂的重要性
中国古典舞基训课的身韵教学
秋之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