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化学导学案设计与研究

2014-11-22陈海燕

新课程·上旬 2014年9期
关键词:归纳总结知识迁移

摘 要:导学案的使用现已成为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无论是导学案模式,还是导学案内容的设计一直是一线教师所共同探讨的话题,教师希望通过实践研究找到高效的导学案模式,精心设计出不拘泥于教材,有着较强实用性的、富有创造性的一种设计,为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

关键词:导学案模式;导学案内容设计;学科思想;归纳总结;知识迁移

导学案的使用现已成为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如何能既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又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呢?很多一线教师都在尝试、总结、研究,寻找高效的导学案模式,为此我承担了名为“高中化学教学中导学案设计与研究”的科研课题,为了能够从实际出发,研究并设计出最适合学生学习的高效导学案,我充分调动了全组成员的积极性,各负其责,从不同的角度设计导学案并进行实践与研究。

一、对导学案模式的研究

总体来讲,导学案共有课前导学案、课上导学案、课后导学案三种形式,每种形式各有利弊。第一种课前导学案(课前发):优点: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缺点:大多数学生缺乏动脑习惯,在完成学案时只是在学案与课本间频繁转换,一味地填写答案,使预习流于形式。第二种课上导学案(课上发):优点: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按照教师预先设计的思路很顺畅地完成本节的教学内容。缺点:学生的思维由于受到时间的限制而受到束缚,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第三种课后导学案(课后发):优点:相当于对所学知识的一种自我检测,通过对导学案的填写,可使学生及时查缺补漏,使知识更全面化、系统化。缺点:易使学生忽视课前预习及课上记笔记的认真程度,坐享其成。综上所述,最终我们研究出最合理的形式是:课前导学案与课后导学案相结合的方式,在课前导学案部分中,教师应精心设计导学案的内容,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使学生真正理解导学案的精髓所在,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做好一切准备。在课后导学案部分中,注重学生对知识的全面化、细致化、系统化的掌握,使学生及时查缺补漏。

二、对导学案内容设计的研究

编写导学案是一种教师精心设计和创造性的工作,好的导学案可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导学案的内容设计则是成功的关键所在,它应是不拘泥于教材,有着较强实用性的一种设计。它不仅仅要体现出系统、全面的知识点,还要创设具体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思考问题,问题的设置应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体现层次化、递进性的原则,真正体现出因材施教,让成绩好的学生看到挑战,让中等生看到激动,让学困生看到希望。现将本人认为较为成功的一节课展示出来与大家共同探讨。

题目: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

1.本课时的地位及作用

课程标准要求是“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钠、镁、铝、铁、铜等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有关性质。而第一课时以讲解金属单质的有关性质为主,是了解金属化合物的基础。

2.学情分析

①初中学生已学过Fe、Mg、Cu等金属的有关性质,但以物理性质为主。

②学生曾经背过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知道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③对于元素化合物的知识,学生了解得较少且不系统,无较强的学科思想。

④高一的学生思维敏捷、活跃,但不够严谨,比较喜欢动手做实验,但缺乏正确、科学的探究方法。

3.对此节内容的理解与定位

从知识点的角度,本节内容较少,新知识更少,但为了使学生能够掌握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分析方法,我们在第一课时中对几种金属与氧气反应进行了合理的整合、分析与归纳,从而提升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对金属的化学性质有了总体的认识,并为非金属元素的分析做好了铺垫。

4.具体设计

环节一:课前思考

通过对(1)神九制造使用了哪些金属材料?(2)日常生活中,我们接触到的金属有哪些?(3)地壳中金属元素的含量是多是少?(4)在已发现的元素中,金属元素是多是少?四个问题的引入,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思想,并引出五种典型的金属元素钠、镁、铝、铁、铜。

环节二:课上讨论

思考与交流:复习初中的几个反应:铝与硫酸铜溶液、铜与硝酸银溶液、镁在空气中燃烧、镁与盐酸的反应现象及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并归纳总结出金属可以与哪类物质发生反应。

温故而知新:书写镁、铁、铜与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实验分析: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实验3-1、实验3-2及科学探究,分析实验现象及相应的结论,使学生深刻理解Na、Al与O2反应与镁、铁、铜的不同之处。

环节三:归纳总结

通过分析与实验,总结金属活动性顺序与O2反应剧烈程度之间的关系。

环节四:知识迁移

将金属活动性顺序分为四组,并用典型元素类推其他元素有关性质。

5.教学反思

以上导学案设计,在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同时也有些许不足。

①对于实验的处理方面,由于无较薄的铝箔,只能用视频代替,未想到可用铝粉进行实验效果更佳。

②通过学生对初中知识的回顾,发现他们对一些重要反应的掌握不够牢固,初高中的衔接应是我们教学中的一大重点。

③由于在初中学生做实验的机会较少,规范实验操作,提升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将成为我们教学的重点。

通过对导学案的设计与研究,使我们更深入地了解教材,了解学生,在以学生学会学习为宗旨,以导学案为依托,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下,实现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这无疑是一种良好的模式,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会继续努力不断研究出更有效的导学案,服务于我们的教学,服务于我们的学生。

参考文献:

冷艳红.新课改下高中化学导学案的编制.新课程:中学,2012(02).

作者简介:陈海燕,女,1977年4月出生,大学本科,就职于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乌兰浩特一中,高中化学教师。

猜你喜欢

归纳总结知识迁移
浅析助词「は」和「が」用法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由一道物理题引发的对绳子张力的讨论
几则高中化学实验改进的探讨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