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追踪法在外来器械管理中的应用

2014-11-22侯二英冯美连

护理研究 2014年3期
关键词:手术器械差错器械

侯二英,冯美连

外来器械是指生产厂家(公司)免费提供给医院手术室临时使用的手术器械,是在普通手术器械基础上增加的局部专项操作器械,广泛应用于高尖复杂的骨科内固定植入手术。这类器械针对性强,价格昂贵,医院从效益和临床需求出发,不常规配备,采用临时借用方式,频繁传递于各医院之间,无法保证清洗、消毒、灭菌质量,加之跟台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容易造成交叉感染及器械不配套、植入物型号不齐、规格不全等,从而影响手术成功率,延误手术时间。因此外来器械实行追踪管理十分必要。我院从2010年11月起对外来手术器械统一由消毒供应中心接收、清洗、消毒、包装、灭菌、监测、发放,实施追踪管理取得了一定成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08年12月—2009年12月未实行可追踪管理外来器械19 800件作为对照组,差错数1 394件,植入器械8 245件,差错数497件。2010年11月—2011年11月实行可追踪管理外来器械23 640件作为观察组,差错数1 386件,植入器械9 976件,差错数384件。实施追踪管理前、后发生差错情况:外来器械(包括植入物)从接收使用到厂家取走,整个流程中出现器械短缺、型号不齐、规格不全、清洗不干净、湿包、器械包超重、松散,未按时运送、清洗、包装、灭菌等延误手术时间的问题都视为差错。

1.2 方法

1.2.1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准入制度:对外来器械公司资质(院委会研究统一招标)进行审查、存档;跟台人员须有正规专业院校毕业证及岗前培训合格证。按规范要求制定器械的清洁、消毒、灭菌、保管制度。成立质量控制小组,定期检查制度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建立流程卡、追踪登记本。流程如下:确定供应商准入资质→术前1d将器械送至供应室(周末、节假日后第1天手术,应在假前1d送到)填写流程卡、登记本→护士清点接收→清洗→打包→灭菌→检查标准包外指示标识→按要求进行生物监测→生物监测结果符合要求后卸载,通过清洁电梯送至手术室进行发放,并做好交接及登记→手术使用→手术结束后,通过污物电梯运至供应室→清洗→公司取回器械,记录取走时间。

1.2.2 质量管理

1.2.2.1 消毒供应中心管理 ①接收:两个人(供应商与护士)清点核对所有外来手术器械、植入物的名称、数量、清洁度、性能,并在登记本上填写器械名称、清洁状况、接收时间,双方签名。②清洗:每件器械拆卸至最小单位,按冲洗→洗涤→酶洗→清洗→润滑→烘干6个步骤进行,硬质容器与器械同时进行清洗,注意将每台手术器械分类清洗,勿遗漏,勿混放[1,2]。③包装:干燥后再次检查无误,按标准打包,标明器械名称、日期并签名,大于7kg的器械分解打包,在3M胶带上注明同一台手术。④灭菌:首选高压蒸汽灭菌法,灭菌时间、干燥时间按公司要求,无特殊要求常规设灭菌参数,灭菌结束后将灭菌柜门打开30 min,取出生物监测指示卡30min~40min后柜门打开。⑤生物监测:我院采用快速生物阅读器做嗜热脂肪杆菌芽孢菌片监测,30min后快速生成阅读器看结果,(+)对照结果红灯亮,3h后出现结果合格为绿灯亮,根据流程卡内容在登记本上记录器械名称、手术医生、手术名称、灭菌日期、锅次、注明出锅时间、操作者[3]。⑥发放:急用器械30min看结果发放,不急用的3h出结果后,由专用清洁电梯运往手术室无菌室存放,在登记本上记录器械名称、发放时间,手术室接收护士签名,以便查询。

1.2.2.2 术中管理 医护再次确认无误,由巡回护士填写内植物材料单3份,包括日期、床号、姓名、性别、年龄、手术名称、所用材料品名、规格、型号、数量、供货单位,医生、护士、跟台人员三方签名,术毕将内植物材料单及内植物标签一并粘贴在手术护理记录单上入病历,其余两份科室存留1份,跟台人员保存1份。

1.2.2.3 术后处理 器械走污物电梯送达供应室清洗后,由公司人员取走,记录取走时间。

1.2.3 建档管理 对外来器械实行档案管理。流程卡要防水、防热,跟随器械完成整个使用周期,使用后再回到供应室。在流经每个环节时当班人员必须签字,公司取走器械后粘贴于记录本上。跟踪记录登记本从准入→接收→清洗→消毒→包装→灭菌→监测→发放→使用→回收各个环节实施登记,记录完成时间,并签名。灭菌器械包内指示卡、包外3M胶带及内植物材料单、内植物标签粘贴在手术护理记录单上。条件允许时建立电子档案。

1.2.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例数、百分比进行描述,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2 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外来手术器械和植入物器械差错率比较

3 讨论

追踪登记本的建立便于相互查找,堵塞漏洞,保证器械的正常使用;合理的送货时间,可保证供应室有足够的时间来完成清洗、打包、灭菌、监测、发放等各项工作,达到保质保量的目的;规范流程利于工作衔接使手术顺利进行;跟台人员资格审查、培训及质量管理是质量控制的核心,手术成功的关键;外来器械实行档案管理及手术护理记录单粘贴内植物材料单、内植物标签是实行追踪管理的手段,可在发生医疗纠纷时提供法律依据;如何更合理地进行流程化追踪管理、安全质量追踪管理,大量的书写记录纳入电子档案,确保外来器械的灭菌质量安全和使用病人的医疗安全是今后在工作中继续摸索、探讨的方向。

总之,外来器械追踪管理使管理规范更科学,流程设计更顺畅,流程卡、记录本的应用能够快速追踪到每一环节,出现差错时责任到人、责任到厂,加强了基础环节的控制,提高了医疗安全,控制了医院感染发生率。

[1]李丽华.可追溯管理在消毒灭菌物品中的应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7):802-803.

[2]董平.外供手术器械表面与腔内洁净状况的比较[J].中国消毒学杂志,2009,26(2):164-165.

[3]庄华平.医疗器械追溯管理系统用于手术室植入性医疗器械管理[J].护理学杂志,2008,23(10):56-57.

猜你喜欢

手术器械差错器械
直升机防差错设计
持续质量改进对手术器械供应及时性与准确性的影响
幼儿园自制体育器械的开发与运用
差错是习题课的有效资源
校对工作中常见差错辨析
外来器械实行集中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健身器械
综合管理在减少手术器械包装质量缺陷中的应用效果
提高手术器械准备完善率
神经外科手术器械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