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俗文化视角与古代文学教学

2014-11-22王卫波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4年10期
关键词:古代文学教学

摘 要:古代文学与民俗文化的天然亲缘关系以及相关学术研究成果的涌现使从民俗文化视角切入古代文学教学的方法不仅是必要的,更是可行的。富有成效的民俗文化视角教学,注重在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中对民俗文化因素的渗入和应用。

关键词:民俗文化视角 古代文学 教学

作为高校中文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和核心课程,中国古代文学的学科地位和课程地位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然而其沉疴已久的教学弊端和不容乐观的教学效果也是不争的事实。如何改变古代文学教学的落后状态,将改革创新意识与传统的古代文学教学密切联系起来,已逐渐成为学界和一线教师关注的焦点。正是在此背景下,笔者拟从民俗文化视角出发,探讨古代文学教学的新思路和有效途径,以求教于同仁。

一、以民俗视角切入古代文学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所谓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1]。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民俗总是渗透于民众的日常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文学又是人学,对不同时代人们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反映正是文学的应有之义。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文学和民俗可以说是一对孪生姐妹,有着直接的血缘关系和心灵感应:民俗不仅是文学起源的中介,也是文学样式的源头。作家不仅常常取材于民俗活动中的民间文学并在此基础上加工提升,而且文学作品更是多层次多角度渗透和展现各种各样的民俗文化。文学与民俗的这种相互依存、交融的关系正是我们从民俗文化视角切入古代文学教学并进行课程改革的理论前提和逻辑起点。

对于古代文学来说,其与民俗的关系更为密切。首先,古代文学的诸多文体样式如诗、词、小说、戏曲几乎都来自民间文艺的“母体”,在各种民俗活动中孕育诞生。鲁迅的观点最为人所熟知:“歌、诗、词曲,我以为原是民间物,文人取而为己有”。无独有偶,胡适也持同样的看法:“我们的韵文史上,一切新的花样都是从民间来的。三百篇中的国风、二南和小雅中的一部分,是从民间来的歌唱。楚辞的九歌也是从民间来的,汉、魏、六朝的乐府歌词都是从民间来的。词与曲子也都是从民间来的,这些都是文学史上划时代的文学范本。”[2]此外,小说、戏曲等俗文学样式不仅从民俗民间文艺中衍生和发展起来,其本身就是对民间生活、民间观念及民间理想的集中展示。其次,古代作家文学更是受到民俗民间文艺的滋养和养育。众多文人作品直接取材于民俗活动、民俗事象及民间文学并在其基础上加以升华的例子俯拾皆是。如汉代司马迁编纂《史记》时对民俗材料的汲取,唐代刘禹锡对巴蜀竹枝词的化用,清代蒲松龄《聊斋志异》的编著也是建立在大量搜集民间传说、民间奇闻异事及趣谈故事的基础上。再次,民俗学知识对准确理解古代文学作品关系极大。正确的训诂离不开民俗学的帮助。古民俗知识常常帮助现代读者及学习者正确理解和把握作品的时代背景、社会风貌、生活细节、人物心理、主题思想等方面的内容,从而更为有效地减少或消除古代文学作品阅读和接受中的障碍和隔阂。最后,在当代古代文学研究领域,以民俗视角切入古代文学研究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不仅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得以传布和应用,其本身也为古代文学教学中相关民俗内容的讲授提供了理论基础。如早在20世纪前期,顾颉刚、孙作云对《诗经》的研究,闻一多对《楚辞》的研究,即以民俗学观点来解读,其相关理论成果和观点已经有意无意地被运用到古代文学教学内容中,而新时期所涌现出的一大批研究成果更需要一线教师有意识地自觉注入古代文学教学中,如郭必恒《<史记>民俗学探索与发现》(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年版)、赵睿才《唐诗与民俗关系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李道和《岁时民俗与古小说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翁敏华《古剧民俗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及程蔷、董乃斌《唐帝国的精神文明——民俗与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刘航《中唐诗歌嬗变的民俗关照》(学苑出版社2004年版),如此丰硕的研究成果无论是从民俗文化视野关注古代文学的研究对象(文赋、诗词、小说、戏剧等)还是对古代文学的现象、本质、审美、规律等加以阐释和研究,研究成果都能为课堂教学的引用和运用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持。

综上所述,由于古代文学与民俗文化的密切关系,由于民俗文化在古代文学中的独特地位,以此为视角进行古代文学教学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二、以民俗文化视角进行古代文学教学的途径

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以民俗视角切入古代文学的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恰当渗透和运用民俗文化因素,在增强课堂趣味性,调动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更为重要的是学生知识面的拓展,文化素养的提升,古代文学教学效果的提高和改善也随之取得成效。笔者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对民俗视角的切入与运用贯穿于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大途径:

(一)课堂教学中民俗文化因素的渗透

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基本由文学史和作品选两大部分组成,具有相对固定的特点。从先秦文学、秦汉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乃至唐宋元明清文学,这些文学历史的脉络基本不变,教学的内容无非是文学史中重要的作家作品及文学流派等内容。相对固定不变的教学内容若要讲出新意和变化,只能依赖于评价视角的转换和改变。而民俗文化因素的渗透与运用就是一种新的评价视角和教学思路,不仅能揭示出古代文学的内在文化含义,同时更为重要的是从民风民俗视角切入教学,才能有效地消除学生的认知断层,从真实的文化氛围中领会作者的思想和创作意图,得到真知和教育。民俗文化的内容丰富繁杂,需要教师结合古代文学授课内容加以整理和挖掘,再配以课件、图片、实物等教学手段,全方位展示。

1.对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民俗文化因素的还原揭示

讲授者能否对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民俗文化因素进行准确还原和揭示,首先关系到对作品的正确解读。尤其对于古代诗歌来讲,其蕴含的民俗文化因素往往不着痕迹,讲授者若昧于当时的风俗民情,难免有郢书燕说之失。如唐代诗人苏味道《正月十五日夜》中的名句“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讲授者若不了解“星桥”为古代元宵节期间令人观赏的灯的名称,就会想当然地认为是被灯装饰的河桥,其实星桥即是一种灯的名称。《云南府志》云:“元宵赏灯张乐,列星桥火树于道。次夕长幼挟游,爆竹插香于其处,相传以为祛病。”《宛平县志》也云:“元宵前后,金吾弛禁,赏灯夜饮,火树银花,星桥铁锁,殆古之遗风云。”可知这两句就是描写元宵节灯火的盛况,与真正的河桥无关。由此看来,古代文学教学应关注民俗资料,这样才能保证讲授知识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其次,对古代文学作品中民俗文化因素的还原和揭示还关系到对作品的深刻理解。古代送别诗词中“杨柳”意象的解读和分析,讲授者通常也会提及古人因“柳”“留”谐音而折柳赠别这一风俗习惯并解读出该意象所蕴含的留念、惜别涵义,但仅仅停留在此就忽略了“杨柳”意象的其他文化内涵,从而也失去了对作品进行深层次理解的机会。笔者并不满足于“折柳赠别”这一民俗行为的介绍,而是通过引用各种文献资料进一步挖掘这一意象的深层文化内涵。如贾思勰《齐民要术》有记载:“正月旦,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代段成式《酉阳杂俎》也谈到“三月三日,赐侍臣细柳圈,言带之免至毒”;体现佛教教义的《灌顶经》中述及禅拉比丘曾以柳枝咒龙,观音佛以柳枝沾水救助众生。受此影响,中国民间称柳树为“鬼怖木”,认为它有驱邪保平安的功能。尤其在唐代,围绕“柳”展开的民俗活动已经非常丰富,如在门首屋檐插挂柳枝,头上身上佩戴柳枝以及折柳枝送别等等。正是民间社会赋予“杨柳”的特殊文化功能及各种与杨柳相关的民俗活动,使这一意象不仅蕴含留念、惜别的含义,更蕴含着“驱凶求吉”的文化含义,积淀着深层的民族文化心理,从而成为送别诗词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大意象。再如讲解李白《子夜吴歌》中的“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或杜甫《秋兴八首》中的“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可以适时地对诗句中的“捣衣”民俗进行还原:“捣衣”既不是捶衣,也不是缝衣,更不是洗衣,而是古代的一种生产民俗,具体来讲就是衣服缝制前的一种特殊劳作,把衣料放置在砧石上用木杵捶捣使之平软便于缝制。[3]同时运用多媒体播放唐代画家张萱的《捣练图》,其画面展现的唐代妇女捣衣情景和捣衣工具形制会让学生对捣衣民俗有更直观的印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捣衣多是民间女子为征人备置寒衣,常与政局动荡、战争频繁息息相关。战争越频繁,征夫越多,需为征夫制作寒衣而“捣衣”的现象越普遍,从而出现诗句中描写的“万户捣衣声”“寒衣处处催刀尺”的典型情景。在此情况下,学生自然会深刻理解作品所隐含的征人思妇的思念之情、盼归愿望以及对社会动荡、战争频仍厌恶的复杂情感内涵。

总而言之,这种对作品中民俗文化因素的还原与揭示,不仅能有效消除学生的认知断层,开拓知识视野,更能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阐释文学现象,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2.从民俗文化视角对古代文学史相关问题的阐释解读

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内容除了历代重要作家作品的解读外,还包括各个时期文体样式、文学思潮、重要流派、文学传播及接受等相关问题的阐释与分析,这是文学史部分的重要内容。许多讲授者在讲授文学观点时容易流于单调、教条,使之枯燥、空洞,极易导致学生学习倦怠。如果能从民俗文化视角对相关问题进行阐释和解读,讲授效果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比如讲解元杂剧这一文体时,都会提到其情节结构的大团圆模式,但多数讲授者在此并没有深入挖掘这一情节模式形成的深层原因和蕴含的文化意蕴,学生也只是机械性地记住了这个观点而已,对此并没有很深的体会。倘若对大团圆模式的成因能从中华民族崇尚圆满的世俗心理、讲究因果报应的民间信仰等角度进行阐释解读,讲授效果会得到很大的提高。[4]这样从民俗文化视角所做的阐释和解读,不仅可以深化学生对文学史基本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同时对拓展学生思维空间,开阔视野,实现学习广度与深度的有机结合也不无意义。

(二)实践教学中民俗文化因素的应用

一直以来,古代文学课程偏于理论教学,疏于实践教学的状况已经成为影响和制约该门课程教学效果提升的瓶颈。在此背景下,如何增强古代文学课程的实践性,更好地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就显得刻不容缓。笔者在该门课程的实践教学中,也尝试从民俗文化角度进行切入,注重民俗文化因素的应用,不仅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更有效提升了实践教学的效果。

1.开展课外兴趣小组活动

众所周知,兴趣既是学习的动力和内驱力,又是激发学习者创造性思维的催化剂。故而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常常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成为课程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文学课程的实践教学也常常采用这一形式,只是如何运用该形式并取得相应成效需要教师提供视角和思路并精心组织。长期以来,笔者从民俗文化视角切入,围绕“古代文学与民俗文化关系”之思路,有组织、有目的、有秩序地开展了相关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效:“有组织”指的是在笔者带领和指导下利用qq群成立“古代文学与民俗文化”群,学生自愿加入,建立兴趣小组;“有目的”指的是群中话题讨论和活动开展都是围绕“古代文学和民俗文化”相关问题进行,如让群中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分门别类收集整理与古代文学作品相关的民俗文献、民俗图片等古代民俗资料或描写反映民俗文化生活的古代文学作品;“有秩序”是从收集整理到发布分享再到问题讨论,有条不紊进行。时至今日,在qq群空间已经发布了兴趣小组所收集整理的与古代文学作品相关的农业生产、日常饮食、文房四宝、工艺器用、花卉草木、岁时节日、游艺娱乐、巫卜信仰等古代民俗资料和民俗图片,以及古代民俗诗词若干首。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而且对拓展古代文学的学习空间以及提高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实践能力也不无意义。

2.进行科研活动训练

一定程度的科研训练,不仅有益于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更有利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所以大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和活动,进行科研训练已成为高校实践教学环节的基本要求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要途径。鉴于此,笔者在古代文学课程的实践教学中非常注重对学生进行科研活动训练,可以说是上一阶段活动的自然延伸和拓展。在经历了一系列“古代文学与民俗文化”兴趣小组活动之后,学生在产生浓厚兴趣的同时必然会对相关问题有进一步探究的愿望。这时笔者就会围绕他们提出的问题与之商讨选题,提炼角度,开展研究,并进行论文写作。经过这些科研活动的训练之后,学生已先后写出《唐诗中的冬至节民俗描写》《唐代婚恋民俗诗代表作品举隅》《古代节令民俗诗词在当代生活中的价值和意义》等选题较小而不乏新颖、且适合本科生写作的小论文。更为重要的是,这是学生真实参与体验的科研活动训练,再没有其他活动形式能比这种真刀实枪的训练过程带给学生的获益大。

结语

总之,民俗文化与古代文学的交叉研究不应仅仅作为学术领域的研究视角和学术生长点而存在,更应该成为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新思路和有效途径。笔者在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中对民俗文化因素的渗透和应用也在实践上证明了这一点。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南科技学院2014年教改研究项目“网络环境下中国古代文学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4JSJYYB32]阶段性成果。)

注释:

[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1页。

[2]陈勤建:《文艺民俗学》,上海文化出版社,2009年版,第4页。

[3]李晖:《唐代捣衣风俗考略》,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第48-49页。

[4]郑传寅:《古典戏曲大团圆结局的民俗学解读》,中国戏曲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第3-10页。

(王卫波 河南新乡 河南科技学院文法学院 453003)

猜你喜欢

古代文学教学
古代文学作品鉴赏思维与视角的转换
高校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研究
网络环境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模式探究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类比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索
提升古代文学课堂教学质量方法研究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我国古代文学中的悲怨美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