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化学“问题探究”教学实施浅探

2014-11-21施爱彬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14年11期
关键词:问题探究电解质化学

施爱彬

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倡导“问题探究”式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引导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问题探究”式课堂教学是以“问题”为核心、“探究”为手段的一种有效教学方法。近年来,我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对“问题探究”式教学做了一些尝试。本文就“问题探究”式教学实施方法作简要论述。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趣”是学生探究的原动力。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灵活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可以以奇妙的实验现象为情境,或通过与生产生活有密切联系的事例创设情境,也可以以趣味性的科普知识为问题背景,这些丰富多彩的问题情境能让学生感到实用、新奇,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带着问题去思考、探究、讨论。例如,在探究有关盐类的水解时,可以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日常生活中,蒸馒头时面发酸了怎么办?(加碱)谁能说出该碱的化学成分?(碳酸钠)那么它属于哪一类物质呢?(盐类)我们可以设计怎样的化学实验来验证它的酸碱性呢?通过这样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考:设计怎样的实验方案来验证碳酸钠的酸碱性呢?有些学生设计出探究方案并惊讶地发现碳酸钠的溶液呈碱性,由此引发“其他盐的酸碱性怎样”等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探究,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同时起到引导探究的作用。

二、通过实验,发现问题,引发探究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大量的化学知识蕴含于广泛的化学实验中。因此,重视化学实验,并将化学实验作为一种特殊的认知活动,是化学研究和发展的基础。所以,教师要重视化学实验,并通过让学生亲自操作实验,发现问题,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

例如,在实验探究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时,教师设计实验验证SO2和NaOH溶液发生反应。由于实验无明显现象,这时,教师可以提问:“如何验证化学反应是否进行呢?”学生答:“加入指示剂,比如向滴有酚酞的NaOH的红色溶液中通入SO2,红色褪去,这就证明发生了化学反应。”这时,正在操作的另一位学生提出:“溶液褪色也可能是因为SO2具有漂白性而使红色溶液变成了无色。”教师可以应用这个探究性问题,引发学生继续探究。学生分析:(1)向上述刚好褪色的溶液中再滴入一些NaOH溶液,若红色重复出现,则说明第一种解释正确,否则第二种解释正确;(2)加热褪色后的溶液,若红色不再复出,则说明第一种解释正确,否则第二种解释正确。然后由学生进行实验,得出结论。这样进行实验操作活动,在实验过程中会产生新的问题,引发学生探究,同时培养学生勇于发现问题、敢于大胆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三、通过设疑解惑,启发思维,共同探究

探究活动必须以“疑”为基础。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巧妙地设疑布障,比如在常规的探究问题中设置非常规性问题;或在较简单的问题中设置深层次的问题;或在单个问题中设置多个疑难问题,给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设计“障碍”,启发思维,提高探究能力。例如,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实验中,要求用质量分数为14.6%的氯化钠溶液配制100mL0.5mol/L的氯化钠溶液。这问题乍一看很简单,但深入细致地分析却发现因缺少浓溶液密度而使计算变得困难,这时引发学生思考:通过测量体积、称质量、计算,并运用密度计测量,再根据有关试剂手册等,就可进行换算。

四、运用由浅入深、环环相扣的问题串,深入探究

采用问题串式的探究模式必须遵循由浅入深、由此及彼的原则。问题串的设计可以由一个学生熟悉的问题入手,通过必要的讨论、交流,形成“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问题链,环环相扣,步步深入。例如,在探究强弱电解质概念及弱电解质电离平衡时,首先可以从“电解质的定义及电解质是如何导电的”等简单问题入手,从而得到通过实验验证的方法说明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接着,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串:(1)为什么不同电解质的导电能力不同?(2)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是以什么形式存在的?(3)在醋酸溶液中加入醋酸钠,对其电离平衡有何影响?溶液pH会发生怎样的变化?通过以上问题串,从简单入手,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讨论等多种形式,加强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同时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提高探究能力,让学习活动自然地由课内延伸到课外。

“问题探究”式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进入问题情境,围绕问题探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并提出新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当然,这种教学方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不仅具备较高的知识水平,还必须具备较强的业务能力,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因势利导,灵活处理教学中的每个环节,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吴俊明,王祖浩.化学学习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2]高剑南,王祖浩.化学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endprint

猜你喜欢

问题探究电解质化学
Sn掺杂石榴石型Li7La3Zr2O12固态电解质的制备
电解质溶液高考热点直击
如何在初中化学课堂运用体验式教学模式
Li2S-P2S5及Li2S-SiS2基硫化物固体电解质研究进展
固体电解质Li1.3 Al0.3 Ti1.7(PO4)3烧结片的制备与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