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生活,丰富化学教学内涵
2014-11-21王晓刚
王晓刚
化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化学教学与生活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将化学教学生活化是当今教学改革的重要趋势。所谓教学生活化,简单来说,就是教学要贴近学生生活,让教学真正渗透着学生生活的点点滴滴。生活化教学的应用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都大有裨益。笔者结合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简单谈谈对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的认识。
一、生活化资源丰富课堂
相对于旧教材而言,人教版新教材更加注重化学与生活的衔接,在导入话题环节增加了很多生活化实例,对问题的讨论部分也更加贴近生活,而且还增加了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例如,在介绍有机物这部分知识时,新教材通过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进行导入,这种方式让学生觉得既真实又亲切,有助于学习兴趣的产生。因而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要深入领会新教材的精神,尽量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当地文化背景、实际生活环境等,将社会生活与课堂教学紧密联系,并有目的地增加一些生活中的问题,帮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以达到学以致用、举一反三的效果。
例如,在学习“化学实验安全”时,教师不妨请学生课前收集常见的危险品的标志,课后组成调研小组,调查生活中处理三废的基本方法和原理;在学习“胶体”时,教师可以联系卤水点豆腐的生活实例和不同型号的墨水不能混用的生活常识;等等。人教版新教材中这样的实例还有很多,只要有心,我们总能找到化学与生活的结合点,给教材增添新鲜活泼的资源。
二、生活化教学方式推进教学
教学方式的生活化要求教师摆脱单纯的说教,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需要,并以此为依据选用更适合、更加个性化的教学方式。高中生已经有自己的主见,反感教师的灌输式教学,对被动接受的知识兴趣不大,希望能够独立发现并解决问题。这种需求便决定了教师不可一味地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而是要留出足够的空间,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探索。
合作探究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能够很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组合成合作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就一个有价值的教学任务展开探讨,小组讨论、小组调查、小组竞赛等都是常见的学习方式,但总体的思路都遵循着“提问——分析——探究——结论”这一基本流程。只要运用得当,合作探究的方式就能有效活跃化学课堂,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在学习了“苯酚”的内容后,笔者拿出生活中常用的水杨酸苯酚贴膏,给出了其化学结构式,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几个探究问题:(1)若药膏在皮肤上有残留,如何清洗最有效?(2)药膏呈现粉红或砖红色,而纯净的水杨酸和苯酚都是无色的,你能解释这其中的原因吗?(3)药膏中存在酚类,我们该如何检验?这三个问题都围绕着水杨酸苯酚贴膏这一生活素材,是本节课学习内容的实际应用与拓展,还具有一定难度。这几个因素相结合恰恰戳中了学生的兴趣点,学生探究热情高涨。很快各个小组便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更有小组设计了验证性实验来检验药品中的苯酚,这个综合性探究任务为本堂课的教学做了很好的总结。
三、生活化实验活化过程
生活化的课堂就是一个师生之间相互交流的动态过程。教师要着力创造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有目的地开展课堂小活动,尽量将每一个学生都纳入到课堂教学中来,并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时时关注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反应,根据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进度,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化学以实验为基础,课堂中的小实验最能增加学习的乐趣,也给师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教师不妨多采用生活中常见的材料、用具等,用学生熟悉的方式开展一些简单的课堂小实验,让学生从平常的生活中感受化学的奥秘。
例如,在进行“铁的重要化合物”的教学时,笔者给每个小组分发了一个苹果,让各小组将苹果分成三份,实验一:将苹果放置,不做任何处理;实验二:在切口处滴上几滴NaOH溶液;实验三:在切口处滴上几滴硫氰化钾溶液,随后观察实验现象。很快学生就发现了不同的实验现象:实验开始阶段,实验一和实验三中的苹果并没有明显现象,而实验二中的苹果迅速呈现红色;一段时间过后,实验一中的苹果慢慢由绿色变成黄色,而实验三中的苹果则呈现血红色。这样的实验现象让学生大感惊奇,小小的苹果里到底蕴含着怎样的奥秘呢?他们纷纷讨论、猜测,在学生百思不得其解时,笔者一语道出真谛:苹果中含有大量的二价铁离子,以上实验现象都与它密切相关。这个课堂小活动让每个学生都为之兴奋,他们积极动手、主动参与,和教师一起认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还提出了种种疑问与猜想,师生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了高效的交流。这样一个小实验让课堂充满了浓浓的生活气息。
总之,对于高中化学而言,课堂教学的生活化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实施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教师应将与化学相关的生活中的点滴融入课堂教学中,让生活成为化学教学的外延,也为课堂灌注源头活水;带领学生领略化学真正的魅力,达到乐学、活用的至高境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