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C反应蛋白检测在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中应用研究
2014-11-21陕西省中医医院医疗管理处西安710003李笑峰
陕西省中医医院医疗管理处(西安710003) 李 林 李笑峰
全程C-反应蛋白(CRP)是指在机体受到感染或组织受到损伤时血浆中一些急剧上升的蛋白质。其可以激活体内补体和加强吞噬细胞的吞噬而起到调理作用,从而清除入侵机体的病原体和损伤、坏死、凋亡的组织细胞,在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保护作用。本文通过对我院糖尿病科70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并发大血管病变者40例和无并发大血管病变者30例)及30例正常体检者的血清进行了全程CRP、LDL-C、TG、TC、HDL-C及 ApoB的测定,用以探讨炎症因子全程CRP、LDL-C与2型糖尿病并发大血管病变的相关性,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糖尿病科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的2型糖尿病患者及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2型糖尿病患者(Ⅰ组)70例,男性50例,女性20例,平均年龄(60.1±10.6)岁,2型糖尿病的诊断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1999年糖尿病的诊断标准[1],其中伴有大血管病变组(Ⅱ组)40例,男20例,女20例,平均年龄(59.5.0±10.9)岁,患有冠心病、高血压、周围动脉闭塞性疾病、脑卒中等大血管并发症,并经过B超检查股动脉、颈动脉、髂总动脉等大动脉的内膜中层厚度,明确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或)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等改变;2型糖尿病无大血管病变组(Ⅲ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平均年龄(61.2±10.3)岁,排除以上大血管病变并经过B超检查确认;从体检中心随机抽查健康体检者(Ⅳ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61.0±10.6)岁,经超声、DR、心电图、动脉硬化仪、实验室各种常规、生化及免疫指标检查排除如恶性肿瘤、感染性疾病、免疫性疾病或其它相关疾病。
2 研究方法
2.1 全部受检者在禁食12h以上抽取静脉血液,分离血清立即检查或放置低温冰箱(-20°C)暂时保存。
2.2 检查方法:全程CRP采用免疫荧光法及双抗体夹心法,仪器为西门子BN prosper全自动特定蛋白分析仪,试剂为全程C-反应性蛋白定量试剂;LDLC、TG、TC、HDL-C及ApoB均采用酶法测定,仪器为日本东芝TBA-1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2.3 统计学方法:所得数据均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符合正态分布数据用(±s)表示,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相关分析采用线性相关分析。
结 果
1 2 型糖尿病患者有无大血管病变各组之间的比较:如附表所示,2型糖尿病患者无论有无大血管并发症其超敏CRP、LDL-C及TG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体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C、HDLC及ApoB在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大血管病变组其超敏CRP、LDL-C水平明显高于无病变症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型糖尿病患者全程CRP测定水平与相关生化指标LDL-C、TG、TC、HDL-C及ApoB的比较:采用多元回归相关分析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大血管病变组其超敏CRP与LDL-C测定水平呈明显正相关(P<0.05),而在2型糖尿病患者无大血管病变组,其超敏CRP与LDL-C及其他相关生化指标均无明显 的关联性。
附表 2型糖尿病有无大血管病变患者与健康体检者全程CRP及相关生化指标水平
讨 论
2 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在临床上主要是指动脉粥样硬化,最常见的疾病包括冠心病、高血压、脑卒中等。动脉粥样硬化病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因素之一就是炎症,炎症从动脉粥样斑块形成、增长、破裂、血栓形成与动脉堵塞并且最终导致心肌坏死中均有参与。在此过程中,一些炎症因子IL-11、TNF-α等诱导血管内皮细胞中的粘附因子表达增加,使炎性细胞向动脉壁粥样斑块迁移,引起CRP合成增加。大量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健康人群CRP浓度的升高与其后发生冠心病、脑血管病、周围动脉疾病等事件的危险呈正相关关系[2]。全程CRP即超敏CRP和常规CRP。这两种蛋白并非是两种不同的蛋白,只不过是从灵敏度上加以区分。超敏CRP是临床实验室采用了超敏感检测技术,能准确的检测低浓度C反应蛋白,提高了试验的灵敏度和准确度[3]。超敏CRP在冠心病、中风、周围血管栓塞等疾病诊断和预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甚至被认为是心血管疾病危险评估的“金标准”。本研究选用了全程CRP及相关生化指标来检测Ⅱ型糖尿病患者,结果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无论有无大血管病变其超敏CRP、LDL-C及TG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体检组(P〈0.05),大血管病变组其超敏CRP及LDL-C水平明显高于无病变症组(P〈0.05)。
我们认为超敏CRP通过影响机体血管内皮细胞从而使内皮功能受到损害,导致大血管发生病变,这样进一步加速动脉硬化的进展。在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中,超敏CRP导致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可能为慢性炎症。动脉壁内蛋白多糖与LDL-C结合产生一种不溶性沉淀,形成粥样斑块,促进动脉粥样硬化进一步形成。因而LDL-C是监测2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重要指标,但对监测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敏感度方面比较差,特别是在糖尿病的早期或者控制血糖浓度时,LDL-C仍可能会表达于正常水平。有研究显示,CRP在评价糖尿病并发动脉粥样硬化方面比LDL-C的敏感性更高,在LDL-C正常的糖尿病病例,CRP呈明显增高,而在两者同时增高时,预测及诊断价值更大[4]。所以超敏CRP与LDL同时测定,以全面评估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本研究显示超敏CRP及LDL-C在2型糖尿病并发大血管病变患者中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可能是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一组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超敏CRP及LDL-C联合检测可作为Ⅱ型糖尿病及其并发大血管损伤的监测指标。
另外,2型糖尿病患者在临床上常常多伴有脂类物质的代谢紊乱。本研究项目将2型糖尿病患者大血管病变组超敏CRP与LDL-C水平进行了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大血管病变组超敏CRP与LDL-C水平密切呈正相关,同时伴随TG增高。分析其最主要的原因是糖尿病患者脂蛋白酶活性的降低。脂蛋白酶的活性不仅取决于基因的表达,还主要依赖于患者体内的胰岛素水平或产生胰岛素抵抗。Leinonen等[5]发现校正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后,胰岛素抵抗与CRP浓度及血管内皮功能紊乱程度成正比。Jin-Wen等[6]证实CRP可以引起血管内皮胰岛素抵抗和功能紊乱。胰岛素作用减弱,脂蛋白酶的活性也相应降低。导致TG显著增高,这说明了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血脂与超敏CRP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综上,血浆中的全程CRP、LDL-C及TG等测定指标在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介导作用,尤其全程CRP在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诊断和预测方面具有其独特的价值,因而,我们在日常的预防和监测2型糖尿病并发症的过程中,不仅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等测定指标进行监测,同时对全程CRP、LDL-C及TG等指标进行联合检测,这样对2型糖尿病及大血管病变患者的早期诊断治疗、未来风险预测及临床疗效评估有重要的价值,同时也为防治2型糖尿病及其病变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1]钱荣立.关于糖尿病的新诊断标准与分型[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0,8(1):5.
[2]潘柏申.心肌损伤标志物的研究进展与心肌梗死诊断标准的修订[J].临床检验杂志,2002,20(3):129-132.
[3]李 林.全程C反应蛋白测定在2型糖尿病肾病中的研究[J].陕西医学杂志,2013,42(11):1542-1544.
[4]The Diabetes Prevenyion Program Rererch Group.Lipid,Iipoproteins,C-reactive protein,and hemosyatic factors at baseline in the diabetes prevention program[J].Diadetes Care,2005,28(10):2472.
[5]Leinonen E,Hurt-Camejo E,Wiklund O,et al.Insulin re-sistance and adiposity correlate with acute-phase reaction and soluble cell adhesion molecules in type 2diabetes[J].Atherosclerosis,2003,166(2):387-394.
[6]Xu JW,Morita I,Ikeda K,et al.C-reactive protein suppresses insulin signaling in endothelial cells:role of Spleen tyrosine kinase[J].Mol Endocrinol,2007,21(2):564-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