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保留灌肠和口服肠道去污剂在肝硬化患者治疗中疗效比较

2014-11-21西安消防支队卫生队西安710076

陕西医学杂志 2014年7期
关键词:内毒素果糖灌肠

西安消防支队卫生队(西安710076) 董 娜

肠道去污剂可改善肠道的屏障功能,从而防止恶性循环的发生,对治疗肝硬化发挥了重要作用。该制剂可通过保留灌肠和口服应用,本研究旨在比较短期内这两种给药途径治疗肝硬化患者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选取我们2008年8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67例肝硬化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保留灌肠组和口服组。保留灌肠组34例,男19例,女15例,年龄47~83岁,病因包括肝炎后肝硬化27例,慢性酒精中毒4例,肝炎后肝硬化合并酒精性肝硬化2例,血吸虫性肝硬化1例;口服组33例,男18例,女15例,年龄50~79岁,病因包括肝炎后肝硬化26例,慢性酒精中毒5例,肝炎后肝硬化合并酒精性肝硬化1例,血吸虫性肝硬化1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因和病情等一般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对两组患者行保肝、降门脉压、利尿以及输注新鲜血浆和白蛋白等常规对症支持治疗。保留灌肠组:将导管插入肛门,先向肚脐方向移动约3cm,再朝骶骨方向移动约9cm,随后连接注射器注入肠道去污剂药液(配方为乳果糖10g、整肠生0.5g、黄连素0.3g和诺氟沙星0.2g、生理盐水10ml)。直至注射器内的药物全部进入导管后,拔出注射器接头,吸入部分空气再连接导管,将导管内残留的药液注入直肠内。1次/d,连续治疗5d,疗程为2周。连续口服组:相同剂量的肠道去污剂溶于30ml生理盐水,1d分3次给药,每次10ml,连续服用5d,疗程为2周。

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数据采用χ2检验,检验统计学显著水平为P<0.05。

结 果

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Child-Pugh分级评分比较,见表1。结果显示治疗前患者的Child-Pugh分级评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2周后Child-Pugh分级评分均有所下降,但保留灌肠组较口服组下降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hild-Pugh分级评分

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内毒素水平变化比较,见表2。结果显示,结果显示治疗前患者的血清内毒素水平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2周后血清内毒素水平均有所改善,但保留灌肠组较口服组下降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内毒素水平变化

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液乳果糖/甘露醇排出比(L/M)比较,见表3。由结果可知,治疗前患者的L/M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L/M均有所改善,但保留灌肠组较口服组下降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 Pearson相关性分析:两组患者尿液乳果糖/甘露醇排出比与血清内毒素水平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761,P<0.01)。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内毒素水平变化比较

讨 论

肝硬化患者由于门脉系统长期处于高动力、高阻力循环状态,肠道和肝脏之间的微循环发生变化,使得肠黏膜水肿、充血和糜烂,同时肠黏膜的自我修复功能减弱,导致肠道免疫屏障、肠黏膜上皮屏障和生物屏障受损,促使肠道的通透性增加,最终引起肠源性感染、肠道细菌移位,严重者可发生多脏器功能衰竭[1]。

反映肠道黏膜机械屏障功能受损的间接指标为肠道通透性增高。近年来,肠道去污被临床用于控制肠源性感染,该法又称选择性清洁肠道措施。通过接触肠黏膜抑制和杀灭可能的致病菌,从而减少细菌移位和肠源性感染的发生。目前临床最常用的糖探针检测方法是双糖法,主要利用两种不被代谢的大分子糖类,可安全有效地检测肠黏膜的通透性。尿液乳果糖/甘露醇排出比已被广泛应用于肠黏膜通透性的检测[2]。

肠道去污剂可通过口服和保留灌肠应用于患者。两者均可作用于肠道黏膜发挥作用,但显然通过胃再作用于肠道后药物浓度会降低。有资料显示[3],保留灌肠的效果要优于口服,这是因为保留灌肠的机制是通过肛门直肠给药,直肠可直接吸收药物,使药物浓度维持在有效的治疗浓度,并向肠道直接补充了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等大量的外源菌,调节了紊乱的菌群,减少了发生细菌移位的可能。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尿液乳果糖/甘露醇排出比与血清内毒素水平的变化规律相同。保留灌肠组较口服组更可以改善患者的尿液乳果糖/甘露醇排出比和血清内毒素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hild-Pugh分级评分保留灌肠组较口服组下降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故保留灌肠更能有效促进肝功能的恢复。此外还发现两组患者尿液乳果糖/甘露醇排出比与血清内毒素水平呈正相关,改善肠黏膜通透性后,血清内毒素水平也随之降低了。

[1]陈燕飞,李兰娟,陈春雷,等.肠道细菌移位与肝硬化[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7,27(19):1545-1547.

[2]陈炜萍.肠毒清颗粒治疗脾虚兼湿热内蕴型肝硬化肠源性内毒素血症60例[J].陕西中医,2010,31(1):22-24.

[3]何润明,吕永慧.泻下攻积、清热解毒类中药灌肠治疗肝硬化60例[J].陕西中医,2009,30(9):1117-1118.

猜你喜欢

内毒素果糖灌肠
雪莲果低聚果糖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
内毒素对规模化猪场仔猪腹泻的危害
消退素E1对内毒素血症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果糖基转移酶及低聚果糖生产研究进展
基于“肝脾理论”探讨肠源性内毒素血症致继发性肝损伤
HPLC-ELSD法测定不同产地麦冬及山麦冬中的果糖
一例空气灌肠法治疗犬肠套叠
灌肠方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
硫辛酸对内毒素诱导的SIRS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
热敏灸结合中药灌肠缓解慢性盆腔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