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T在胸部外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14-11-21王有文

中外医疗 2014年26期
关键词:气胸肋骨线片

王有文

吉林省四平市第四人民医院,吉林四平 136000

在社会节奏不断加快和交通工具速度增快的情况下,胸部外伤的患者人数不断上涨,因此对诊断的准确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诊断中经常使用的手段为X线片和CT,两种检查方法的特点不同,在诊断的准确率上也具有较大差异[1]。X线片的检查方法方便、经济,能够对胸廓全貌进行观察,对能够显示出明显的骨折症状,所以若患者损伤较小且可以良好配合的患者可采用X线片的检查。胸部外伤为常见急症,而且会有合并症以及并发症的出现,病情严重者会导致呼吸循环系统出现功能紊乱,以及造成生命危险[2]。所以对该类患者在伤后必须给予迅速、准确的诊断,针对诊断结果制定治疗方案,因此诊断为重要环节。CT诊断为技术较为先进的扫描检查,分辨率高,可对病变和器官进行清晰显示,检查方法方便快捷,安全迅速,能够较快得出诊断结果,及时给予患者相关治疗[3]。X线检查,虽然也能得到相关结果,但是其有影像重叠的症状,不能得出清晰图像,不能较好显示软组织构成的器官,因此诊断效果并不显著。选取2013年1月—2014年2月该院收治的75例胸部外伤患者进行诊断和研究,分别采取CT诊断和X线片的检查诊断,对比诊断结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收治的75例胸部外伤患者进行诊断和研究,男52例,女23例,年龄范围:17~67岁,平均年龄为:(40.37±4.37)岁,致伤原因:29例患者为车祸伤,14例患者为击打伤,17例患者为坠落伤,7例患者为挤压伤,8例患者为锐器伤。33例患者为复合外伤(包括颅脑损伤、四肢骨折、肠破裂、肝脾肾劈裂、以及门静脉的破裂),42例患者为单纯的胸外伤。患者主要有气促、胸痛和呼吸困难的症状。

1.2 方法

1.2.1 实验组 选择美国16层的螺旋CT扫描机进行检查,从胸廓入口一直到肋弓下缘进行扫描,并采取螺旋容积的扫描模式,其扫描参数为:240 mA、120 kV,扫描层厚为10 mm,层距10 mm,扫描速度为:27.5 mm/r,并在10~14 s一次屏气内完成所有的扫描,在扫描后重建原始数据,其重建的层厚和间距为0.625 mm,并在三维重建的软件下给予三维重建,进行适当阈值的选择,给予不同角度和方位的更换,从而使骨折的具体情况能够完全显示出来。

1.2.2 对照组 该组采用X线片的检查,选择意大利数字的X光机,电流设置为500 Ma,电压设置为120 kV,要求患者采取正位、站立位或者仰卧位的正位,若病情较为严重,可对其照仰卧前后位的胸片。详细记录患者的检查结果。

1.3 统计方法

该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 14.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

2 结果

所有患者通过手术治疗后,得出75例胸部外伤患者中,有57例为骨折,40例为肺损伤,43例患者为气胸和血胸,CT诊断和X线片的诊断中,患者在骨折检查和气胸血胸的检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损伤的诊断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诊断的准确率[n(%)]

3 讨论

对于有脏器损伤的患者,以及隐蔽部位的骨折,都有较低的分辨率,且重叠的干扰较大,准确率低[4]。若患者仅有少量的胸腔液和气胸,以及纵膈积血或者较轻的肺挫伤,就会出现漏诊。而CT诊断的敏感性更高,诊断的信息量大,对不典型或者隐匿性的骨折都能够发现,对于骨折患者观察骨窗并与三维骨的重建模式相结合,就可给予明确诊断。胸部外伤为常见急症,在治疗前需给予相关诊断,了解患者的病情,CT诊断的密度分辨率较高,可使诊断准确率和病变检出率都明显提高,对于严重创伤的患者不易站立,还可采取仰卧位的拍片,患者还可能具有气胸、血胸。皮下气肿和肺损伤的症状,CT诊断能够直观显示,而且检查时间段,防止继发损伤的出现[5]。在胸部外伤中肋骨骨折的症状最常见,间接的外伤和直接的外伤都会导致该部位的骨折,其中4~9肋骨的骨折发生率最高。常规检查方法为X线胸片,但是因为X线片的分辨率较低,肋骨曲面的走向问题,以及投照体位的前后重叠,容易导致误诊或者漏诊情况的出现。多层的螺旋CT可进行连续容积的数据采集,其图像的分辨率高,扫描速度和重建速度都较快,且CT不会受到影像的重叠干扰,能够清楚显示出骨折的症状。CT图像在后期会进行技术处理,可对于采取任意角度的旋转,以及任意的层厚重组,从而获取三维重组和不同角度、平面的图像[6]。

肋骨骨折的患者在CT中一般为受力侧多发或者单发肋骨不连续的骨质结构,碎骨块有成角或者移位的现象。在胸部损伤中患者容易出现并发症,其中创伤性的湿肺较为常见,该疾病会在短时间内出现广泛的肺实变,造成换气和通气功能的明显减低,严重者还会造成呼吸窘迫的症状。胸部在外伤时因为支气管出现反射性的痉挛,而肺血管和支气管出现收缩,而肺循环出现衰竭症状,减少肺血流量,且增高血管内的压力,导致血管的通透性较强。而血浆中低分子和小分子的物质都溢出血管外,导致湿肺,又因为非换气功能的障碍,不能吸入充足的氧气,使血运阻力有所加重,最终形成湿肺症状。在CT诊断中,发现肺的纹理增浓、增粗,且肺间质主要为模糊的变化。对肺早期的实质损害主要为:散在的小片絮状和斑点状为高密度灶,而肺泡与间质都有渗液的出现。有患者会出现胸壁以及纵膈软组织内的积气,如气管、肺裂伤或者支气管的断裂时,被裂伤的肺组织会起到活瓣的作用,而因为肺裂口,气体会漏入到胸膜腔中,而不能排出,导致胸腔内的压力不断增高,因为高压空气被挤入到纵膈和胸壁的皮下组织,使颈部和胸部都出现皮下气肿,而其大部分在肋骨外的肌层间。当患者胸部外伤时,就会使胸内压发生改变,而小动脉和肺部的毛细血管也会扩张增粗,增加通透性,造成体液外渗性的病变。尤其对于胸部外伤严重的患者,经常有其他部位的损伤,因此必须重视对患者诊断,避免使患者受到二次创伤或者病情延误的现象。在该文的研究中,对患者采用CT诊断和X线片两种诊断方法,实验组患者骨折检查的准确率为100%,气胸血胸的检查准确率为100%,对照组患者骨折检查的准确率为87.7%,气胸血胸的检查准确率为7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损伤的诊断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充分说明CT诊断的准确率高,可广泛应用在患者的诊断中,可最大限度避免误诊和漏诊的情况,有利于患者得到较好的治疗。

综上所述,CT检查的准确性和敏感性高,可对损伤部位、性质、程度和形态明确观察,医生根据诊断结果可对患者采取显著有效的治疗,因此胸部外伤患者应采用CT诊断的方法。

[1]李英,林生贵,吴汉挠,等.X线平片与CT扫描对胸部外伤的诊断价值[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4,16(11):138-139.

[2]莫春开,黄桂雄,商雪林,等.DR双能量减影技术在胸部外伤摄影中的临床应用[J].西南国防医药,2013,28(25):152-153.

[3]尹立国,朱良明,刘海波,等,胸外伤肋骨骨折内固定术治疗的适应证及疗效评价[J].齐鲁医学杂志,2013,16(12):139-140.

[4]谭四平,沈比先,高德宏,等.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诊断肋骨骨折的应用价值[J].中国CT和MRI杂志,2012,24(20):166-167.

[5]边彦文,周磊,李秋平,等.64层螺旋CT在胸部外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河北医药,2012,13(12):102-103.

[6]杜桂枝,洪相,杜以厚,等.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胸廓骨折中的作用[J].中国法医学杂志,2011,18(17):159-160.

[7]崔红.胸部外伤的X线检查分析[J].实用医药杂志,2011,28(18):702-703.

[8]柯奇,许灼新,周守国,等.胸部外伤CT与常规X线诊断价值的比较[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2,18(12):106.

猜你喜欢

气胸肋骨线片
新生儿气胸临床分析
肺泡微石症并发气胸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迷人肋骨
周围型肺癌X线片检测法和CT检查法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简述放射性核素骨显像比X线片发现骨肿瘤要提早的原因。
肋骨带外固定加外敷万伤接骨膏治疗单纯性肋骨骨折的临床分析
医院放射科X线片的质量管理分析
80例肋骨骨折X线及CT诊断体会
23例新生儿气胸的临床分析
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90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