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位直肠癌腹腔镜与开腹根治术术后近期效果比较

2014-11-21

中外医疗 2014年26期
关键词:低位开腹根治术

林 伟

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普通外科,云南曲靖 655000

直肠癌为常见肠道肿瘤,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在直肠癌患者中,低位直肠癌最为多见,约占70%[1],随着腹腔镜技术走向成熟,微创理念也已深入人心,腹腔镜技术正全面进入结直肠癌的治疗领域。该研究选取2010年6月—2013年7月在该院住院低位直肠癌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将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根治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0年6月—2013年7月入住该院的5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入选病例均经直肠镜检查、腹部B超检查或CT检查确诊。按双盲法将其分成实验组25例,对照组25例。实验组:男10例,女15例,年龄 25~56岁不等,平均(31.21±2.15)岁,20例患者肿瘤直径<3 cm;5例患者肿瘤直径>3 cm;15例为浸润型,10例为膨胀型。对照组:男10例,女15例,年龄25~57岁不等,平均(31.65±2.41)岁,19例患者肿瘤直径<3 cm;6例患者肿瘤直径>3 cm;15例为浸润型,10例为膨胀型。

1.2 一般方法

1.2.1 实验组 术前3~5 d给予半流质饮食,口服肠道抑菌药物,清洁灌肠,常规进行导尿管及胃管检查[2]。入选病例均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取头低足高截石位,在脐下缘做切口,长度以1 cm为宜,切口患者皮肤,建立气腹,控制气腹压力为12~14 mmHg,借助超声刀分离已状结肠系膜,解剖膜下血管,清扫血管根部淋巴组织及血管周围脂肪,将乙状结肠及其系膜提起,分离直肠后间隙,手术应尽可能的保护患者肛门括约肌功能,保护盆腔神经丛、精索血管、双侧输尿管、精索(卵巢)血管、盆腔神经丛,后分离直肠前部,视患者实际情况为患者选择手术方式,包括低位前切除及经腹会阴切除。

1.2.2 对照组 行传统开腹术,术前无需建立气腹,于脐上2 cm至耻骨联合处做切口,逐层进腹[3],术中淋巴清扫及解剖程序同实验组。统计两组地位直肠癌患者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做好相关记录。

1.3 随访观察

以信访、门诊、电话的形式随访,了解两组术后3个月IEF-5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2.0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数据采用 t检验比较组间差异,以()表示;计数数据以[n(%)]表示,以χ2检验比较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地位直肠癌患者手术观察指标统计

实验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 (6.21±3.21)cm、(51.23±12.63)mL、(141.44±25.54)min、(2.81±1.20)d、(8.32±1.52)d,以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地位直肠癌患者术后近期随访结果统计

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6%,术后3个月IEF-5评分为(9.45±0.56)分,以上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见表2、3。

表1 两组地位直肠癌患者手术观察指标统计()

表1 两组地位直肠癌患者手术观察指标统计()

注:* 表示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切口长度(cm)实验组(n=20)对照组(n=20)t值P值(6.21±3.21)*17.12±4.2115.211<0.05术中出血量(mL) 手术时间(min)(51.23±12.63)*116.21±24.157.005<0.05(141.44±25.54)*131.51±0.462.929<0.05术后进食时间(d) 术后住院时间(d)(2.81±1.20)*10.51±2.555.551<0.05(8.32±1.52)*13.63±4.164.441<0.05

表2 两组术前、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IEF-5评分比较()

表2 两组术前、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IEF-5评分比较()

注:* 表示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术前 术后3个月 术后6个月实验组(n=25)对照组(n=25)t值P值9.71±0.259.45±0.360.074>0.05(9.45±0.56)*(5.96±0.32)5.411<0.059.39±0.528.84±0.520.144>0.05

表3 两组地位直肠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直肠癌发病率比较高,其发病率仅次于食管癌、胃癌[4],目前手术切除是治愈直肠癌的唯一有效手段。

有学者[5]比较了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与开腹根治术的近远期疗效,结果显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近期疗效优于开腹手术,提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预后。该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进食时间、 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 (6.21±3.21)cm、(51.23±12.63)mL、(141.44±25.54)min、(2.81±1.20)d、(8.32±1.52)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6%,术后3个月IEF-5评分为(9.45±0.56)分,以上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近似于相关文献[6],提示腹腔镜下治疗低位直肠癌的短期随访结果较佳,腹腔镜辅助低位直肠癌手术的根治性及安全性良好。

低位直肠癌解剖位置较深(肥胖男性患者尤甚),开腹手术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有效方法,为低位直肠癌患者行开腹手术,容易损伤其血管及组织,患者术后易出现多种并发症,预后较差。腹腔镜下,医师可更清楚的解剖切除直肠系膜,准确解剖盆筋膜脏壁两层之间的结缔组织[7],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可减少术中出血量,术后患者肠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

腹腔镜手术能有效克服盆腔狭小、术野不清的缺点,其治疗直肠癌的效果已得到多数医务工作者认可,但由于其操作上的特殊性,术后患者仍可能出现并发症,该组实验组病例中,1例切口感染,1例吻合口瘘,1例肠梗阻,1例射精功能障碍,并发症发生率为16%。

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属学习曲线较长、较复杂的术种[8],因此,手术医师应具备丰富的开腹直肠癌根治术经验,此外,还应为手术医师配备先进的医疗器械。该组实验组病例手术均顺利进行,无中转开腹病例。

综上所述,腹腔镜开腹术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获得较佳的近期效果,值得进一步应用、推广。

[1]霍翰章,武昱.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与开腹根治术的疗效比较[J].中国当代医药,2013,9(16):46-47.

[2]杨家新,刘祥尧,彭延春,等.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结直肠癌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2,16(12):1590-1592.

[3]司海波.结直肠癌腹腔镜与开腹根治术术后近期效果比较[D].大连:大连医科大学,2011.

[4]甘志明,罗翼,汪晓东,等.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低位/超低位直肠癌的近期疗效评价[J].西部医学,2011,17(6):1188-1190.

[5]陈加明,杨留才,蔡云辉.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根治术近期和远期疗效对比分析[J].结直肠肛门外科,2011,15(5):296-298.

[6]吴泽宇,卢晓裕,杜嘉林,等.低位直肠癌腹腔镜与开腹根治术的疗效比较[J].实用医学杂志,2012,9(9):1450-1452.

[7]陆青松,张学利,章勇,等.经腹腔镜与开腹行男性中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对性功能影响的比较[J].中国临床医学,2012,9(3):257-258.

[8]梁辉,管蔚,陈国玉.不同年龄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与行开腹根治术的比较[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9,12(10):789-792.

猜你喜欢

低位开腹根治术
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及全胃切除术用于胃上部癌根治术的疗效
预计2020年油价将低位震荡
前列腺癌根治术和术后辅助治疗
枣树低位截干萌枝嫁接新技术
上半年磷复肥市场低位运行
利好不足下半年尿素市场仍将低位震荡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H形吻合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腹腔镜与开腹术治疗胆囊息肉的对比分析
腹腔镜脾切除术与开腹脾切除术治疗脾脏占位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