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声乐比赛利弊谈

2014-11-21王巍兵

剧影月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声乐舞台大赛

■王巍兵

声乐比赛利弊谈

■王巍兵

每当我们打开电脑搜索“声乐比赛”几个字,就会看到各种各样的声乐比赛信息。其中基本可以分为这么几类:一.在声乐界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国际权威赛事,如:威尔第国际声乐大赛、普契尼国际声乐大赛、著名的卡迪夫声乐大赛。在这些比赛中也成就了很多伟大的歌唱家,如;帕瓦罗蒂,多明哥等都是在这样的大赛中崭露头角的。最近几年,中国人在国际大赛中获奖的人数越来越多,很多歌手通过比赛被国外音乐界所接受,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二.国内权威机构举办的声乐大赛,如由文化部主办的“文华奖”声乐比赛,由中国音协主办的中国音乐“金钟奖”声乐比赛;由中央电视台举办的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等。通过这些赛事,推出了彭丽媛、阎维文、宋祖英、谭晶、王宏伟等一大批优秀的歌唱家。三.层出不穷的电视台选秀节目。这些比赛兼具了更多的娱乐功能,赛制安排比较复杂,有的节目在观众中的影响力也非常大。最著名的莫如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快乐男声》、浙江卫视的《中国好声音》等。不可否认,虽然不属于权威政府部门举办的比赛,但电视以及其他媒体的多方面介入,使得这些节目也造就了一批歌唱新星,如李宇春、李莫愁、张靓颖、张杰等等。四.由各社会团体、民间机构或文化公司举办的声乐比赛,如全国“推新人大赛”、“全国少儿才艺展示大赛”等等。

声乐艺术是舞台的艺术,一个出色的声乐演员要想站在舞台上充分展示他的光彩,必须先要经历刻苦的声音训练和很多次的舞台表演的积累。声乐比赛是对声乐学习的一种检验,一次展示,一个学习交流崭露头角的机会。声乐比赛的特殊的紧张氛围也是考验声乐学习者的绝好机会。因此,声乐比赛是歌手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经历。但是如果盲目地参加各类比赛以及过于追逐名利的比赛心态却会对歌手的成长造成巨大的伤害。本文想就参加声乐比赛的利弊,谈谈自己的看法。

首先,声乐比赛可以促进选手艺术造诣的提高。

比赛就是竞技。不管是体育还是文艺,只要是比赛就存在竞争。想要获得胜利,必须具备过人的技艺。比赛前,歌手为取得好的名次会比平时更加努力用功学习练习。有的声乐比赛有规定曲目,这也促进歌手积累新曲目增加阅读量。有的声乐比赛分好几轮,这也是对参赛歌手心理上、体能上、曲目量上的挑战。歌手惟有在赛前做好充分的锻炼与准备才能圆满完成比赛,而经历了多次这样的磨练后选手的水平一定能够在自身的基础上得到提高。有的声乐比赛还有视唱练耳的环节以及文化知识的考试,这也极大地促进了歌手在平时学习中更加注重自身知识的积累,为更好地演绎歌曲打下坚实的基础。

从比赛的过程来看,声乐比赛的舞台不同于平时普通的演出。从舞台表演的客观规律来看,略微有一定程度的紧张有助于我们表演者集中思想,发挥出较高的艺术水准。就同一个个体而言,同样是在舞台上表演,非比赛性质的演出虽然也会引起歌手的紧张情绪,但因为是纯粹的表演性质,不存在竞争的直接压力,所以心理压力绝对比比赛要小很多。有的演员平时演出都能正常发挥,可是一到比赛就发挥失常,这跟心理压力大不无关系。另外,演出时演员面对的大部分是普通观众,他们是抱着欣赏和比较随意的心态来观看演出的;而在比赛时选手面对的是一位位专家评委,他们的工作就是在若干位歌手中挑选出佼佼者,评出个一二三,因此他们往往是带着挑剔的眼神和耳朵去审视歌手的。这也无形中给歌手增加了心理负担。要想在这种较大的心理压力下发挥出正常的演唱水准,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过硬的技术水平,正所谓“艺高人胆大”。歌手经常经历这些比赛的磨练必然会对自身的心理素质以及环境适应能力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在比赛中,有机会聆听观看别人的演唱也会对自己的演唱有很大帮助。别人的发声技巧也许会给自己新的感悟,别人对作品的演绎也许会给自己新的启发,别人演唱的曲目也许会是自己以后的新曲目。比赛也是一个学习提高的过程,取别人之长补自家之短,也不失为声乐学习的一个捷径。认真学习别人的精彩之处,选手之间互相的交流沟通,都能对歌手的成长起到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能够开阔个人的眼界,认识到强中更有强中手以及艺无止境的道理。我们在艺术上不能做井底之蛙,骄傲自满。要形成自信但不自负的良好心态。 比赛后的认真总结也是我们成长的重要一步。现在我们的学习工具比较丰富了,如摄像机、录音机等等。我们可以借助这些工具回放比赛过程,让我们更理性、更仔细地去分析自己的演唱,从而总结出这一阶段学习的得失,为今后的学习找好方向。舞台是检验一个歌手的最佳地方,需要歌手在技巧、乐感、舞台表演上全面的展示。通过比赛,歌手可以更清楚地了解自己在演唱技巧和作品演绎方面的优势与不足,所以,在全力以赴的比赛之后,我们还是应该把声乐比赛当成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

综上所述,参加声乐比赛的过程就是我们学习、提高、再学习、再提高的一个过程。它往往会起到我们在琴房,在演出中都得不到的作用。它可以开阔我们的眼界,增长知识,丰富阅历,也让我们在比赛中得到历练。它是我们声乐学习过程中宝贵的经历。然而,我们也要认识到事物的另一方面,事物通常都是具有两面性的。但是,相对于声乐比赛对促进声乐艺术发展的积极性来说,声乐比赛的负面效应也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的。我们要清楚地认识这一客观事实,绝不能因噎废食。下面,我们就来具体分析一下。

首先,从选手主观上来说,比赛的心态是很重要的。我们首先要明确参加这项比赛的目的,要对自身实力作出较为准确的自我判断,预估与其他选手之间的差距。只有对这些要素做到心中明明白白,才能摆正自己的心态。比如有些比赛是比较权威的,社会影响力较大的,那么参赛者就极有可能通过这一赛事获得较高的知名度。选手此时的心态尤其需要平和,要把比赛看成是一种锻炼,一种展示,不要过于看重排名。要选择自己擅长又有把握的曲目,千万不能因为看到别的选手选唱了较难的曲目就内心紧张或者也跟风唱大曲目,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结果非但不能添彩反而露拙。比赛结果肯定不能如意,也不能给观众留下美好的印象。其实,很多所谓因比赛而成名的选手本身未必获的就是一、二等奖,有的是因为他独特的舞台表现力而受到了关注。比如“凤凰传奇”,当时在青歌赛上也只是获了三等奖。所以一味地只是增加歌曲难度是很难真正打动评委和观众的心的。常常演唱不适合自己或超出自身难度的歌曲本身就是对声乐学习有害的。

还有的选手求名心切,不管什么比赛都去参加,就是想得到个好名次,为此耗费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而自身的声乐水平却始终得不到明显提高。殊不知,声乐参赛曲目选择是很有讲究的,除了适合自己外,还必须具备一定的难度,一定的可听性。但是我们平时训练的曲目就不一样了。有的曲目比较慢,专门用来练习气息的稳定性,效果很好,但趣味性、可听性不强;有的曲目音域跨度不是很大,很适合某一阶段状态的巩固,但听起来层次不够丰富,发展性不强;有些艺术歌曲需要很好的音乐修养,很细腻的乐感表现力,但并没有很炫技、夺人眼球的特别之处。这样的一些曲目,作为我们日常循序渐进的训练可说是必不可少的,但作为比赛来说,却是不合适的。因此,当有的选手一场接一场频繁参加各种比赛的时候,往往就很难静下心来,潜心修炼了。这也造成了很多选手光会唱所谓的大歌却缺乏扎实的基本功和必要的深层次的音乐表达能力,缺乏发展的后劲和上升的空间。作为声乐教师,要做好学生的指导工作,选择一些具有较高水准的比赛推荐给学生,安排好学生的学习进度。

另一方面,声乐比赛作为一项主观性比较强的社会活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评委的公平公正。但是评委作为社会中的普通个体,也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比如,参赛者是自己的学生、朋友、熟人,他还能不能做到和其他选手一视同仁呢?比赛选择的评委本身艺术造诣如何,是否具备足够的艺术鉴赏力?目前的很多比赛主办单位比较多元,如电视台、唱片公司、经纪公司、商业企业等。背后有很多经济利益的驱使,使得比赛变得不是那么纯粹。有的主办单位为了达到自身宣传效果,往往会通过各种手段主导比赛的方向。评委失去了话语权,变成了摆设。内定获奖歌手等现象也不在少数。这些因素也会直接影响到参赛者的心态。有的选手在参与了几次这样的比赛后会因这些不公平因素而备受打击,甚至扩展到对整个社会都有负面的判断。而不明就里的观众也常常被某些不公正的比赛结果所误导。这些现象都或多或少地对声乐事业发展产生消极的影响。

综上所述,是我对声乐比赛利弊的具体分析,难免有偏颇之处。虽然声乐比赛因为各种原因有它的消极一面,但毕竟利大于弊,不能因噎废食。作为声乐学习者应该懂得合理安排,合理选择,利用好比赛为我们带来的学习机会和经验积累,最大限度地发挥声乐比赛的积极性。同时也应能清楚客观地理解很多社会现象,执着追求艺术的高峰。

猜你喜欢

声乐舞台大赛
演唱中国声乐作品的责任与使命——喻宜萱1946—1948年声乐活动考述
军迷大舞台
军迷大舞台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最美证件照PK大赛
说谎大赛
“7匹狼”征联大赛启事
我们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