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生网络阅读的思考
2014-11-20王晶莹王晶元
☆ 王晶莹王晶元
(1.辽源市西安区实验小学,吉林辽源136202;2.辽源市龙山区实验小学,吉林辽源136202)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极大地冲击着人们已经习惯的生活方式、学习手段,有力地改变了人们接受信息的渠道和方式。同样,也加速了学校教育教学方式的改变,学生的阅读不再只是通过教科书的文本阅读,网络阅读也将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所以,我们研究并且要提高学生的网络阅读水平不只是为了学生目前学习,而且关系到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
一、为什么要开展学生的网络阅读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石,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奠基着学生思想品格的修养,奠基着学生的学术水平,奠基着与人交往,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我们教育教学的宗旨是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不仅要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更要努力培养适应信息时代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所以,指导学生的网络阅读是奠定学生发展的重要内容。
信息时代信息传播媒体不只是纸介传媒也不只是声音传媒,信息传播的特点也不再只是平面而是呈现了立体交叉的无限传播的特点。网络传播成为目前人们学习不可少的传播工具。人们从网络媒体获取大量的信息,应用网络传播发表自己的见解,参与国家大事的讨论,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力;通过网络传播与人交流,建立联系,沟通亲情,同样,也将成为学生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学生通过网络选择自己的学习材料,补充教材的不足,丰富学科知识;小学语文教学中涉及许多名胜古迹,但是课本文字的描写比较概括,感兴趣的学生可以进行网络查阅,丰富感性认识,提高对于课文的理解,了解作者的描写顺序,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领会作者的思想情感,从而深化课堂教学的效果。对于历史、地理、科学等学科的教学,网络阅读的辅助作用就更显得更加重要。这些学科教材内容非常概括,学生根据学习内容查阅相关资料,可以增强对于教材的理解、获取比较全面的丰富学科的学习资料,提高学习质量。学生还可以利用网络与老师沟通,与同学交流,研讨问题,增进友谊。所以,重视和指导学生的网络阅读是学生目前学习的需要,是未来工作的需要。
二、学生网络阅读存在的问题
研究小学生的网络阅读现状,首先要了解目前的学生是否具备网络阅读的条件、网络阅读的环境,根据调查情况制定指导学生进行网络阅读的策略和方法,有序地开展网络阅读活动。因此,笔者设计了调查问卷,从某学校三、四、五年级的学生中抽取了50名样本进行调查。
1.网络阅读的环境
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家庭具备了网络阅读的条件,30%的学生有机会进行网络阅读,为网络阅读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基本条件。但是,从家长的态度分析中不难看到,大部分家长对于学生上网心存疑虑,有40%的学生家长支持学生上网。显然,其余60%的家长还需要我们耐心细致地做工作,为学生的未来网络阅读打开局面。有27%的家长持无所谓的态度,他们是介乎于支持和反对之间,说明他们对于学生网络阅读的作用还不够理解。只要我们拿出网络阅读促进学生知识储备增加、提高学习水平的事例,他们会支持学生进行网络阅读的。以上是学生网络阅读的外部因素。
学生的上网习惯、上网行为是主观因素,也是主导着学生网络阅读的关键因素。从调查问卷的分析中看到的一些数据是不容乐观的,经常上网的学生只占11%,34%的学生只是偶尔上网,基本没有主动上网学习的意愿和动力。那么,学生上网到底在做些什么?数据显示,查找资料的学生只占极小的比例,68%的学生玩游戏、聊天。所以,要把学生引导到网络阅读方面来还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努力。
2.网络阅读的习惯
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使主动上网查阅有关学习的资料成为学生学习的一种方式,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知识视野的开阔,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增强。目前,小学生网络阅读的习惯和内容与我们理想的状态还有很大的差距,学生阅读习惯与阅读内容的调查结果(如表1、表2)。
表1 阅读习惯调查表
表2 阅读内容调查表
表1、表2的数据说明学生还没有形成网络阅读的学习习惯,阅读的内容五花八门。我们面临的工作是如何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网络阅读的积极性,指导学生正确地筛选信息,选择阅读的内容。
问卷调查选择题“你认为上网对你的学习有没有帮助”,选择“可以看到自己感兴趣的知识”的学生所占比例为46%;选择“有利于查找到学习资料”的学生所占比例52%;选择“增强学习信心”所占比例28%;选择“无帮助”选项的学生数量为0。
调查问卷简答题“网络对你的影响有哪些方面”,62%的学生选择“开阔了视野,拓展了知识面”;回答“通过与网络的交流,减轻学习或其他方面所造成的心理压力”的学生所占比例为38%;选择“获取网络上丰富的教育资源,学习成绩得到提高”的学生所占比例为36%;回答“花费太多时间上网而使成绩下降”的学生所占比例为2%。
选择题“你对网络的情感是什么”,选择“不喜欢”的学生所占比例为2%;选择“上不上网络无所谓”的学生所占比例为11%;选择“喜欢但能节制”的学生有82%;选择“非常迷恋且不能自拔”的学生所占比例为2%。
以上三个题目主要是调查学生对于上网学习的认识,调查网络阅读能够促进学生哪些方面的提高。数据显示,一部分学生上网是查找学习资料,69%的学生上网是为了“开阔视野,拓展知识面”,而且大部分学生喜欢网络并且能够约束自我。但是,也不要忽略了部分学生对于上网学习存在着不同的认识,还存在着迷恋网络不能自拔等现象。虽然是极少数但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根据调查报告反映的情况,笔者总结了开展网络阅读活动的策略。
三、开展网络阅读的策略
1.营造网络阅读的环境
(1)通过家长会、座谈会与家长个别交流的形式,宣传网络阅读的作用,争取得到支持。
(2)学校要创设网络阅读环境,电子阅览室要开设网络阅读课。学校安排专门教师指导学生的网络阅读活动,结合学科教学制定阅读计划。
2.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
通过信息技术课指导学生收集、筛选、整理、发布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信息的甄别能力和抵制不良信息诱惑的能力,培育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3.开展专题阅读活动
结合学科教学,确定网络阅读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主动选择阅读内容,使课外的网络阅读成为课内教学内容的延伸和辅助。例如:语文课组织学生进行网络阅读,指导学生收集相关资料,使课文内容丰富起来,便于学生对于课文的深刻理解。鼓励学生自制阅读卡片,把收集的内容记录下来,在课堂中进行交流。
4.开展展示活动
一是利用校园网开辟专栏,展示自制的阅读卡片、电子读书笔记等,并且进行评选。二是通过主题中队会、读书报告会交流阅读体会,评选优秀中队、优秀网络读者。三是以班级为单位建立QQ群,随时与教师和学生交流读书体会、讨论问题,结合作业改革设置网络作业,进行网络批改。
网络为学生开辟了阅读的新天地,我们要采取恰当的方法和策略,培养学生网络阅读的习惯和能力,调动学生网络阅读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促进学生正确地利用网络,主动获取信息资源,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和信息能力。
参考资料:
[1]祁婉茹,王清浅.谈班级博客在协同教育中的应用[1].中小学电教,2013,(9).
[2]王跃红.运用网络资源让个性化教学涵盖语文课堂[J].中小学电教,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