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北省中低产田障碍类型与技术改良

2014-11-20周先竹胡正梅梁华东等

湖北农业科学 2014年18期
关键词:中低产田技术改造湖北省

周先竹+胡正梅+梁华东等

摘要:湖北省耕地人均占有量低、中低产田比重大,应加强对冷浸潜育型、干旱灌溉型、坡地梯改型、瘠薄培肥型、渍涝排水型、障碍层次型、酸化耕地型等障碍类型的中低产田技术改良,促进粮食稳产高产,确保粮食安全。

关键词:中低产田;技术改造,障碍类型,湖北省

中图分类号:S156.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4)18-4294-03

近年来,湖北狠抓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作物高产创建工作,粮食产量喜获“十连增”。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一方面城与粮争地的矛盾加剧,另一方面耕地中低产田比重加大和耕地质量持续下降,成为制约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证粮食安全的潜在隐患。在加快“四化”建设的同时,如何确保耕地数量和质量红线,不断加大中低产田改良力度,是确保湖北粮食大省地位和粮食安全、促进湖北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当务之急。

1 湖北省耕地主要现状

1.1 湖北省耕地数量变化的历史回顾

进入新世纪以来,湖北省的耕地变化具有前期急剧减少,后期逐年上升的趋势。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出台后,国务院划定了18亿亩耕地红线,耕地面积减少的趋势得到遏制。2013年末,湖北实有耕地面积达到339.00万hm2,比2003年增加了35.66万hm2,提高比例达到11.76%。

调查标准的更新、现代遥感等先进技术的应用以及农村税费政策调整等措施下,实际耕地面积的数据准确性得以提高。但是,耕地面积数字增加并不代表湖北的实用耕地面积增加,这是全国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实际上,具有产能效应的实际耕地面积并没有增加,反而伴随城镇化进程减少了。湖北省第二次土地调查显示,2009-2013年,全省耕地面积减少了3.6万hm2[1]。

伴随城镇化的快速推进,耕地占近补远、占优补劣、占水田补旱地的情况普遍存在。2012年末湖北省应用耕地面积与2003年末比较,耕地面积减少的有12个县市,其中减少最多是咸丰县,10年间减少耕地面积0.88万hm2,其次是武汉市江夏区,10年间减少0.94万hm2,分别比10年前减少24.49%和21.31%。其他10个县市耕地面积减少比例介于0.16%至5.60%之间。面积增加10%以上的有39个县市,总计增加面积31.92万hm2。增加比例达到20%以上有21个县市,总计增加面积22.93万hm2,占总增加面积的71.8%。除了监利、洪湖和黄梅3个湖区县市外,其他增加比例达20%以上的县市均分布在丘陵和山区。面积增加40%以上的县市有5个,也都分布在丘陵和山区,分别是竹溪县、宜城市、大悟县、黄州区和英山县,增加面积5.28万hm2,占总增加面积的16.40%。2013年湖北省统计年鉴表明,尽管2012年常用耕地面积在数字上比2000年增加了1.25%,但是我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变化不大,2012年与2000年比较仅增加了0.5%。此结果说明,湖北省增加的耕地面积大部分分布在丘陵和山区,表现出明显的占近补远、占优补劣现象。显然,在严格控制耕地面积以及占补平衡的前提下,新增耕地的质量不可能在短期内得以提升,于是湖北省新增耕地质量的下降与日益增长的粮食安全保障需求成为当前的主要矛盾。

1.2 湖北省耕地质量变化的历史回顾

根据近年来耕地质量评定结果微观分析,湖北省耕地土壤肥力退化严重,土壤养分含量下降和缺乏,尤其是土壤有机质和钾素下降严重,严重制约着耕地产出水平。此外,土壤还存在着过沙过粘、沙化板结、过酸过碱、耕层浅薄、水气不协调等障碍因素,使得耕地质量退化,当季作物只要不施肥,即导致该作物减产30%~50%。耕地地力对作物产量的贡献率仅50%~70%,作物产量对化肥的依赖性越来越大。

从全省范围的宏观数据分析,目前影响湖北省耕地质量建设的主要原因有:一是耕地质量总体上不高,湖北省中低产田比重超过73%,粮食主产区中低产田比重超过52%,达到154万hm2。中低产水田主要有冷浸田、缺素田和污染田,其中冷浸田有60多万hm2。中低产旱地主要是坡耕地、砂质地、粘质土旱地,其中沙土旱地有15.33万hm2。据全省第二次土地调查结果,全省532.3万hm2耕地中,位于25度以上的坡耕地有30.7万hm2,内陆滩涂季节性耕种的“望天田”有6.67多万hm2,农民自主开发的“间歇田”低产田有13.3多万hm2[2]。二是农田基础设施不配套,包括农田水利设施长久失修,普遍存在安全隐患,不能对区域内的灌溉和排水进行有效调配。农田路网混乱,缺乏统一规划,占地面积大,田块与田块、田块与居民点之间的连通性差,农业机械进出难,农产品运输难。农田防护林网不成体系,不能有效改善农田环境和防止水土流失;三是田块零碎,机械化程度低,农田区域内存在许多废沟废坑塘,零散村庄及其他放弃土地,田间作业效率低,农机难以作业,先进技术模式难以推广应用;四是农田抗灾能力不强,湖北农田非旱即涝,水患水荒影响面积大。

2013年全省粮食总产达到250.13亿kg,成为历史上第二个产量过250亿kg的丰产年,这是综合技术集成的结果。全省第二次土地调查结果显示,全省人均耕地0.087 hm2,低于全国人均耕地0.103 hm2的水平,不到世界人均耕地0.225 hm2的40%。还有武汉、黄石、黄冈、鄂州4个城市人均耕地不到0.053 hm2,低于国际上规定的粮食安全警界线[2]。总体看,湖北耕地人均占有量少、单位面积产量低、中低产田比重大是不争的事实。按照国家有关标准,结合湖北实际,全省耕地可划分为三级九等,全省高产田、中产田、低产田面积及比例见表1[3]。近5年来,湖北省耕地中低产田比重偏大的善状况无明显改善,由此可见,加大耕地质量建设特别是中低产田改良任重道远。

2 湖北省中低产田障碍类型及分布

2.1 冷浸潜育型

主要分布在江汉平原、湖区或河谷冲沟低洼水田。由于季节性洪水泛滥及局部地形低洼,排水不良,以及土质黏重,耕作制度不当,引起的滞水潜育现象,需加以改造的水害型稻田,重点是冲垄冷浸田、落河田和低湖田。

2.2 干旱灌溉型

主要分布在鄂西北、鄂东北、鄂西南山区坡耕地和鄂北岗地。由于降雨量不足或季节性分配不合理,缺乏必要的调蓄水工程,以及由于地形、土壤原因造成的保水蓄水能力很差等原因,在作物生长季节不能满足作物正常水分需要,同时又具备水资源开发条件,可以通过发展灌溉加以改造的耕地,其主导障碍因素为干旱缺水。

2.3 坡地梯改型

主要分布在鄂西北、鄂东北和鄂西南山区坡耕地。由于地面坡度大,水土流失严重,只能通过修筑梯田、梯埂等田间水保工程加以改良治理的坡耕地,其主导障碍因素为土壤侵蚀。

2.4 瘠薄培肥型

广泛分布在全省各种耕地。由于成土母质的影响以及长期耕作不当,引起耕层土壤过砂过黏,耕层浅薄,土壤缺素贫瘠、理化性状不良等障碍因素的中低产土壤。

2.5 障碍层次型

零星分布在全省各地。土壤剖面构型有严重缺陷的耕地,1 m以内的土体内有夹砂、夹黏、夹砾石等障碍层次。

2.6 渍涝排水型

主要分布在江汉平原、湖区或河谷冲沟低洼耕地。因局部地势低洼,排水不畅,造成常年或季节性渍涝的旱地,其主导障碍因素为土壤渍涝。

2.7 酸化耕地型

主要集中要恩施州等烟草种植区。由于长期停止施用石灰、不合理施肥、酸雨危害,土壤酸化问题日益严重。

3 湖北省中低产田成因及改良技术措施

3.1 湖北省中低产田成因

中国土壤的特征是其气候、地貌、地质、水文、生物和人类活动等诸多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综合效应和系统反映[4]。湖北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空间内复杂的自然环境因素决定了湖北土壤类型的多样性。

3.1.1 自然条件的影响 湖北省山地众多,地势起伏较大。在全省的地貌构成中山地占56%,丘陵岗地占24%。按海拔高程,全省可分为鄂西山区、鄂东北低山丘陵区、鄂东南低山丘陵区、鄂北岗地丘陵区和江汉平原区等5个地势区。这种地形地貌决定了湖北省高产耕地资源较少,中低产田面积偏大。

3.1.2 人为影响 一是农业面源污染。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工业“三废”、生活垃圾、农用物资(农药、化肥、农膜等)中有害成分的残留等污染物剧增,绝大部分未经处理,最终都直接或间接进入了耕地土壤。城镇和工矿企业周边、污水灌溉区域和交通要道两旁的耕地,或重或轻遭致污染。远离点源污染的耕地也因化肥、农药、农膜的大量应用,均遭致较为严重的面源污染。二是人们对土壤认识的片面性和土地利用的盲目性,人为破坏土地的生态平衡,导致物种的消亡,土地质量退化,出现水土流失、沼泽化、土壤肥力下降、宜耕性和保肥保墒性能变差等不良后果。三是人口增加、城镇化建设以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导致占用优质耕地的情况时有发生。此外,还存在耕地质量建设的政策不配套、法律不到位、监管不力和重视不够等诸多原因。

3.1.3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影响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滞后以及基础设施的不完备,导致农田排灌不畅,综合生产能力低下等。相对于年产粮食超过250×108 kg的巨大成就,湖北的水利建设投入仍显严重不足,特别是近些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相对滞后和农业排灌设备、设施的年久失修,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发展。要满足水利排灌自如、一村一组一口当家堰的需求,还需要付出相当大的努力。此外,水利灌溉工程仍然严重落后于现代农业生产的需要,“有库无水,有水无泵,有泵无渠,有渠不通”,这是湖北不少地方抗旱的尴尬[5]。

3.2 中低产田改良技术措施

3.2.1 冷浸潜育型 改良主攻方向是排水和降低地下水位,改良的措施是,开沟改善排灌,做到排灌分家,明暗结合。达到大水排得去,山浸水撇得开,暗水滤得出,冷水提得高,毒水不进田,过水不串田。一是通过田间排灌工程,在平原湖区采取明沟排水、冲沟山谷明暗结合排水,完善田间斗渠以下灌水沟渠管道、小型排灌设施,修缮田间节制闸等。二是通过田间道路工程和田间附属工程,完善田间道路、田间机耕路和田间桥涵等配套设施。

3.2.2 干旱灌溉型 改良主攻方向,改善灌溉条件,主要包括扩大和开发水源工程,完善和配套田间渠道工程。

3.2.3 坡地梯改型 改良以实行坡地沟垄耕作或修筑梯田、梯埂,该类型坡地改良以坡改梯、提高灌溉保证率为主攻方向。一是通过土地平整工程,平整土地、改坡地为梯田,修筑田埂。二是通过小型水源工程,新建和完善集雨蓄水池和塘坝等设施。三是通过生物防护工程,建设农田防护林网、种植经济植物篱等。

3.2.4 瘠薄培肥型 通过深耕、培肥、改革耕作制度逐步加以改良。一是测土配方施肥;二是通过田间积肥工程,新建有机肥积造坑池和绿肥种子繁育基地。

3.2.5 障碍层次型 可通过深耕翻动打破障碍层等改良措施,开展因土种植、因土耕作等方法逐步提高土壤肥力和作物单产。一是通过土地平整工程,调整田形、平整土地、修复田埂、耕层客土等措施。二是种植绿肥,增施有机肥和化肥。三是有条件的地方,进行黏粘相掺,或人工挑压,或引洪漫淤。

3.2.6 渍涝排水型 改良主攻方向是降低地下水位。一是通过田间排灌工程,在平原湖区采取明沟排水、冲沟山谷明暗结合排水,完善田间斗渠以下灌水沟渠管道、小型排灌设施,修缮田间节制闸等。二是通过田间道路工程和田间附属工程,完善田间道路、田间机耕路和田间桥涵等配套设施。

3.2.7 酸化耕地型 合理减施生理酸性肥料,调整施肥结构和习惯,增施土壤调理剂、生石灰等;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等。

参考文献:

[1] 湖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湖北省第二次土地调查主要数据成果的公报[Z].2014-04-11.

[2] 孙 亚.正视土地资源省情严防死守耕地红线[N].湖北日报,2014-04-12.

[3] 《湖北农村统计年鉴》编辑委员会.湖北农村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

[4] 张凤荣.土壤地理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5] 周先竹,胡正梅,杨文兵,等.湖北农业水资源的脆弱性分析与对策[J].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5):3212-3213.

2.2 干旱灌溉型

主要分布在鄂西北、鄂东北、鄂西南山区坡耕地和鄂北岗地。由于降雨量不足或季节性分配不合理,缺乏必要的调蓄水工程,以及由于地形、土壤原因造成的保水蓄水能力很差等原因,在作物生长季节不能满足作物正常水分需要,同时又具备水资源开发条件,可以通过发展灌溉加以改造的耕地,其主导障碍因素为干旱缺水。

2.3 坡地梯改型

主要分布在鄂西北、鄂东北和鄂西南山区坡耕地。由于地面坡度大,水土流失严重,只能通过修筑梯田、梯埂等田间水保工程加以改良治理的坡耕地,其主导障碍因素为土壤侵蚀。

2.4 瘠薄培肥型

广泛分布在全省各种耕地。由于成土母质的影响以及长期耕作不当,引起耕层土壤过砂过黏,耕层浅薄,土壤缺素贫瘠、理化性状不良等障碍因素的中低产土壤。

2.5 障碍层次型

零星分布在全省各地。土壤剖面构型有严重缺陷的耕地,1 m以内的土体内有夹砂、夹黏、夹砾石等障碍层次。

2.6 渍涝排水型

主要分布在江汉平原、湖区或河谷冲沟低洼耕地。因局部地势低洼,排水不畅,造成常年或季节性渍涝的旱地,其主导障碍因素为土壤渍涝。

2.7 酸化耕地型

主要集中要恩施州等烟草种植区。由于长期停止施用石灰、不合理施肥、酸雨危害,土壤酸化问题日益严重。

3 湖北省中低产田成因及改良技术措施

3.1 湖北省中低产田成因

中国土壤的特征是其气候、地貌、地质、水文、生物和人类活动等诸多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综合效应和系统反映[4]。湖北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空间内复杂的自然环境因素决定了湖北土壤类型的多样性。

3.1.1 自然条件的影响 湖北省山地众多,地势起伏较大。在全省的地貌构成中山地占56%,丘陵岗地占24%。按海拔高程,全省可分为鄂西山区、鄂东北低山丘陵区、鄂东南低山丘陵区、鄂北岗地丘陵区和江汉平原区等5个地势区。这种地形地貌决定了湖北省高产耕地资源较少,中低产田面积偏大。

3.1.2 人为影响 一是农业面源污染。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工业“三废”、生活垃圾、农用物资(农药、化肥、农膜等)中有害成分的残留等污染物剧增,绝大部分未经处理,最终都直接或间接进入了耕地土壤。城镇和工矿企业周边、污水灌溉区域和交通要道两旁的耕地,或重或轻遭致污染。远离点源污染的耕地也因化肥、农药、农膜的大量应用,均遭致较为严重的面源污染。二是人们对土壤认识的片面性和土地利用的盲目性,人为破坏土地的生态平衡,导致物种的消亡,土地质量退化,出现水土流失、沼泽化、土壤肥力下降、宜耕性和保肥保墒性能变差等不良后果。三是人口增加、城镇化建设以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导致占用优质耕地的情况时有发生。此外,还存在耕地质量建设的政策不配套、法律不到位、监管不力和重视不够等诸多原因。

3.1.3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影响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滞后以及基础设施的不完备,导致农田排灌不畅,综合生产能力低下等。相对于年产粮食超过250×108 kg的巨大成就,湖北的水利建设投入仍显严重不足,特别是近些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相对滞后和农业排灌设备、设施的年久失修,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发展。要满足水利排灌自如、一村一组一口当家堰的需求,还需要付出相当大的努力。此外,水利灌溉工程仍然严重落后于现代农业生产的需要,“有库无水,有水无泵,有泵无渠,有渠不通”,这是湖北不少地方抗旱的尴尬[5]。

3.2 中低产田改良技术措施

3.2.1 冷浸潜育型 改良主攻方向是排水和降低地下水位,改良的措施是,开沟改善排灌,做到排灌分家,明暗结合。达到大水排得去,山浸水撇得开,暗水滤得出,冷水提得高,毒水不进田,过水不串田。一是通过田间排灌工程,在平原湖区采取明沟排水、冲沟山谷明暗结合排水,完善田间斗渠以下灌水沟渠管道、小型排灌设施,修缮田间节制闸等。二是通过田间道路工程和田间附属工程,完善田间道路、田间机耕路和田间桥涵等配套设施。

3.2.2 干旱灌溉型 改良主攻方向,改善灌溉条件,主要包括扩大和开发水源工程,完善和配套田间渠道工程。

3.2.3 坡地梯改型 改良以实行坡地沟垄耕作或修筑梯田、梯埂,该类型坡地改良以坡改梯、提高灌溉保证率为主攻方向。一是通过土地平整工程,平整土地、改坡地为梯田,修筑田埂。二是通过小型水源工程,新建和完善集雨蓄水池和塘坝等设施。三是通过生物防护工程,建设农田防护林网、种植经济植物篱等。

3.2.4 瘠薄培肥型 通过深耕、培肥、改革耕作制度逐步加以改良。一是测土配方施肥;二是通过田间积肥工程,新建有机肥积造坑池和绿肥种子繁育基地。

3.2.5 障碍层次型 可通过深耕翻动打破障碍层等改良措施,开展因土种植、因土耕作等方法逐步提高土壤肥力和作物单产。一是通过土地平整工程,调整田形、平整土地、修复田埂、耕层客土等措施。二是种植绿肥,增施有机肥和化肥。三是有条件的地方,进行黏粘相掺,或人工挑压,或引洪漫淤。

3.2.6 渍涝排水型 改良主攻方向是降低地下水位。一是通过田间排灌工程,在平原湖区采取明沟排水、冲沟山谷明暗结合排水,完善田间斗渠以下灌水沟渠管道、小型排灌设施,修缮田间节制闸等。二是通过田间道路工程和田间附属工程,完善田间道路、田间机耕路和田间桥涵等配套设施。

3.2.7 酸化耕地型 合理减施生理酸性肥料,调整施肥结构和习惯,增施土壤调理剂、生石灰等;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等。

参考文献:

[1] 湖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湖北省第二次土地调查主要数据成果的公报[Z].2014-04-11.

[2] 孙 亚.正视土地资源省情严防死守耕地红线[N].湖北日报,2014-04-12.

[3] 《湖北农村统计年鉴》编辑委员会.湖北农村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

[4] 张凤荣.土壤地理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5] 周先竹,胡正梅,杨文兵,等.湖北农业水资源的脆弱性分析与对策[J].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5):3212-3213.

2.2 干旱灌溉型

主要分布在鄂西北、鄂东北、鄂西南山区坡耕地和鄂北岗地。由于降雨量不足或季节性分配不合理,缺乏必要的调蓄水工程,以及由于地形、土壤原因造成的保水蓄水能力很差等原因,在作物生长季节不能满足作物正常水分需要,同时又具备水资源开发条件,可以通过发展灌溉加以改造的耕地,其主导障碍因素为干旱缺水。

2.3 坡地梯改型

主要分布在鄂西北、鄂东北和鄂西南山区坡耕地。由于地面坡度大,水土流失严重,只能通过修筑梯田、梯埂等田间水保工程加以改良治理的坡耕地,其主导障碍因素为土壤侵蚀。

2.4 瘠薄培肥型

广泛分布在全省各种耕地。由于成土母质的影响以及长期耕作不当,引起耕层土壤过砂过黏,耕层浅薄,土壤缺素贫瘠、理化性状不良等障碍因素的中低产土壤。

2.5 障碍层次型

零星分布在全省各地。土壤剖面构型有严重缺陷的耕地,1 m以内的土体内有夹砂、夹黏、夹砾石等障碍层次。

2.6 渍涝排水型

主要分布在江汉平原、湖区或河谷冲沟低洼耕地。因局部地势低洼,排水不畅,造成常年或季节性渍涝的旱地,其主导障碍因素为土壤渍涝。

2.7 酸化耕地型

主要集中要恩施州等烟草种植区。由于长期停止施用石灰、不合理施肥、酸雨危害,土壤酸化问题日益严重。

3 湖北省中低产田成因及改良技术措施

3.1 湖北省中低产田成因

中国土壤的特征是其气候、地貌、地质、水文、生物和人类活动等诸多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综合效应和系统反映[4]。湖北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空间内复杂的自然环境因素决定了湖北土壤类型的多样性。

3.1.1 自然条件的影响 湖北省山地众多,地势起伏较大。在全省的地貌构成中山地占56%,丘陵岗地占24%。按海拔高程,全省可分为鄂西山区、鄂东北低山丘陵区、鄂东南低山丘陵区、鄂北岗地丘陵区和江汉平原区等5个地势区。这种地形地貌决定了湖北省高产耕地资源较少,中低产田面积偏大。

3.1.2 人为影响 一是农业面源污染。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工业“三废”、生活垃圾、农用物资(农药、化肥、农膜等)中有害成分的残留等污染物剧增,绝大部分未经处理,最终都直接或间接进入了耕地土壤。城镇和工矿企业周边、污水灌溉区域和交通要道两旁的耕地,或重或轻遭致污染。远离点源污染的耕地也因化肥、农药、农膜的大量应用,均遭致较为严重的面源污染。二是人们对土壤认识的片面性和土地利用的盲目性,人为破坏土地的生态平衡,导致物种的消亡,土地质量退化,出现水土流失、沼泽化、土壤肥力下降、宜耕性和保肥保墒性能变差等不良后果。三是人口增加、城镇化建设以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导致占用优质耕地的情况时有发生。此外,还存在耕地质量建设的政策不配套、法律不到位、监管不力和重视不够等诸多原因。

3.1.3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影响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滞后以及基础设施的不完备,导致农田排灌不畅,综合生产能力低下等。相对于年产粮食超过250×108 kg的巨大成就,湖北的水利建设投入仍显严重不足,特别是近些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相对滞后和农业排灌设备、设施的年久失修,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发展。要满足水利排灌自如、一村一组一口当家堰的需求,还需要付出相当大的努力。此外,水利灌溉工程仍然严重落后于现代农业生产的需要,“有库无水,有水无泵,有泵无渠,有渠不通”,这是湖北不少地方抗旱的尴尬[5]。

3.2 中低产田改良技术措施

3.2.1 冷浸潜育型 改良主攻方向是排水和降低地下水位,改良的措施是,开沟改善排灌,做到排灌分家,明暗结合。达到大水排得去,山浸水撇得开,暗水滤得出,冷水提得高,毒水不进田,过水不串田。一是通过田间排灌工程,在平原湖区采取明沟排水、冲沟山谷明暗结合排水,完善田间斗渠以下灌水沟渠管道、小型排灌设施,修缮田间节制闸等。二是通过田间道路工程和田间附属工程,完善田间道路、田间机耕路和田间桥涵等配套设施。

3.2.2 干旱灌溉型 改良主攻方向,改善灌溉条件,主要包括扩大和开发水源工程,完善和配套田间渠道工程。

3.2.3 坡地梯改型 改良以实行坡地沟垄耕作或修筑梯田、梯埂,该类型坡地改良以坡改梯、提高灌溉保证率为主攻方向。一是通过土地平整工程,平整土地、改坡地为梯田,修筑田埂。二是通过小型水源工程,新建和完善集雨蓄水池和塘坝等设施。三是通过生物防护工程,建设农田防护林网、种植经济植物篱等。

3.2.4 瘠薄培肥型 通过深耕、培肥、改革耕作制度逐步加以改良。一是测土配方施肥;二是通过田间积肥工程,新建有机肥积造坑池和绿肥种子繁育基地。

3.2.5 障碍层次型 可通过深耕翻动打破障碍层等改良措施,开展因土种植、因土耕作等方法逐步提高土壤肥力和作物单产。一是通过土地平整工程,调整田形、平整土地、修复田埂、耕层客土等措施。二是种植绿肥,增施有机肥和化肥。三是有条件的地方,进行黏粘相掺,或人工挑压,或引洪漫淤。

3.2.6 渍涝排水型 改良主攻方向是降低地下水位。一是通过田间排灌工程,在平原湖区采取明沟排水、冲沟山谷明暗结合排水,完善田间斗渠以下灌水沟渠管道、小型排灌设施,修缮田间节制闸等。二是通过田间道路工程和田间附属工程,完善田间道路、田间机耕路和田间桥涵等配套设施。

3.2.7 酸化耕地型 合理减施生理酸性肥料,调整施肥结构和习惯,增施土壤调理剂、生石灰等;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等。

参考文献:

[1] 湖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湖北省第二次土地调查主要数据成果的公报[Z].2014-04-11.

[2] 孙 亚.正视土地资源省情严防死守耕地红线[N].湖北日报,2014-04-12.

[3] 《湖北农村统计年鉴》编辑委员会.湖北农村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

[4] 张凤荣.土壤地理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5] 周先竹,胡正梅,杨文兵,等.湖北农业水资源的脆弱性分析与对策[J].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5):3212-3213.

猜你喜欢

中低产田技术改造湖北省
济源市中低产田类型分布及改良利用措施
三江侗族自治县中低产田障碍类型及改良措施
中低产田及其改造利用方法
春风化雨 深入浅出——记湖北省优秀理论宣讲员龙会忠
湖北省将再添6座长江大桥
湖北省今年将建成农村公路1.5万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