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心脏 两种“伤心”
2014-11-20李蕙君
李蕙君
胸闷胸痛为哪般?
有研究显示,45%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符合抑郁的诊断标准。难以用躯体疾病解释的胸闷、胸痛为主诉的心内科病人中,60%有精神障碍或长期处于亚临床状态。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贾大林教授介绍说,急性心梗由于打击来得太快,很多人心理上难以接受,加上对疾病了解不够,容易出现恐惧、失眠症状,患上焦虑症,而他们心理方面的问题又会反过来影响到心脏病的康复。
三个多月前,张先生突发心梗,医生为他做了心脏介入手术,下了支架。手术很成功,张先生也逐渐恢复了健康。可有一天,张先生听人说支架后过了若干年会闭塞,还是要搭桥,就感到非常紧张,当天晚上发生快房颤而看急诊。之后这种阵发性房颤反复发作,还一直受胸闷胸痛、心悸乏力困扰,但做了两次冠脉造影复查和一次电生理检查,都没有发现有意义的病变。由于整晚睡不着,张先生的血压波动也很大。
后来,医生们考虑患者胸闷胸痛可能是由心理障碍引起,给予患者心理量表测试,结果表明患者有明显的焦虑抑郁,于是在给他的药中,专门加了抗焦虑的药物。张先生的情绪终于平静下来,两种“心病”都有了明显好转。
漫长病程折磨应重点排查
慢性心脏疾病患者,都是医院的常客,他们反复发病住院,发病时的痛苦,加上沉重的经济负担,使得一些患者出现自杀倾向,觉得活着就是一种折磨,意志极度消沉。研究显示,心力衰竭合并抑郁障碍的发病率在住院患者中最高竟达到70%。贾大林提醒道,患有顽固性高血压、反复发作的心绞痛、心脏介入治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心脏起搏器及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植入术、难治性心力衰竭以及难以解释的心脏病症状的7类患者,应成为临床“双心”疾病的重点排查人群。
28岁的小刘,因受凉后出现胸闷、心悸、左胸部刺痛不适,之后反复胸闷、心悸,多次就诊住院,诊断为“慢性病毒性心肌炎”。由于听说慢性病毒性心肌炎要根治很难,可能会演变成心衰,这使他感到非常害怕和恐惧,脑子里一直在不停的想:“我要死了,我要死了”,“病”得也似乎更重了。
后来,医生首先安慰他,告诉他他的病没有想象的那样严重,让他解除思想负担放松紧张情绪。由于患者十几天没有很好睡觉,医生又给予充分镇静睡眠,同时调整治疗方向,重点给予抗焦虑抑郁药物治疗,两周后患者症状得到很好缓解,一月后症状得到充分控制。
共有症状多 常常被误诊
“对于医生而言,心血管疾病与心理问题存在很多共有症状,如胸闷、胸背痛、心悸、气短等,以“心血管症状”就诊的“精神障碍”患者目前很常见,其根本的原因可能是抑郁、焦虑或躯体化障碍。”贾大林说,心脏病并发心理问题的误诊率达到84%。
贾大林说,医院急诊科隔三岔五就会接诊到这样的患者,每次上上下下检查一遍,却并没有发现器质性病变,只是虚惊一场而已。他说,以更年期为例,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内分泌易出现紊乱,动不动就会出现过分焦虑、心慌、急躁的情况,有的甚至紧张得满身大汗,动不动就乱发脾气,这其实是更年期综合征,但很容易被误以为是心脏病,而由于害怕得心脏病,症状会反复出现,越来越重。
两种“心病”同时治疗
“心脏和心理的‘双心问题已提出了若干年”,贾大林介绍说,“双心”疾病常表现为心血管疾病继发心理疾病、心理疾病继发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伴发心理疾病、心理疾病混淆为心血管疾病4类。
那么对于需要“双心”治疗的患者而言,是因为心理障碍引起的心血管疾病,还是因为患上心血管疾病后出现心理障碍呢?究竟哪个是因、哪个是果?贾大林表示,这两种疾病互为因果,如果治疗不及时,两种病会互相影响,导致病情恶化。因此,患者家属很有必要关注患者的心理问题,两种“心伤”同时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