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写字教学“一箭多雕”
2014-11-20郑洪海
郑洪海
一、 以习字为载体,让学生充分展示个性
1. 通过“临池”,探究汉字的书写规律。我们在写字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引导学生观察汉字,利用“法帖”,观察、比较找出汉字的结字规律,做到反复推敲,从而去领悟、归类。例如,教同偏旁的字:“榆、焚、杏、李、梁”时,学生反复比较这几个字后,发现都是“木”字旁,但“木”的位置不同,写法也就不同。“木”在左时,“捺”变成“点”;“木”在上时,“竖”写短些,“撇、捺”要写得舒展;“木”在下时,“横”要写得长,“撇、捺”要写得伸展。“焚”字上面有两个“木”,右边“木”的捺变成“长点”,而不写成捺,主要是因为该字的下面是“火”字,如果将右边的“木”最后一笔也写成捺,与“火”的最后一笔捺雷同了,平行了,这样的字“重心”不稳,我们常说的在一个字中“燕无双飞”就是这个道理。
2. 通过交流,促成个体间相互融合。写字教学虽然是在教师组织下的集体行为,但具体实施者还是个人。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利用多媒体映示常见的“病字”(病笔),诸如:“蜂腰”“蟹爪”“折木”“狐尾”“鹤膝”等常见的“病笔”,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找出“病因”,“对症下药”。还可以通过开设书法欣赏课、作品“评析”活动,举行书法讲座、师生书法展览、书法比赛、办小报、写墙报等手段,不断提高识字写字的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对书法的鉴赏能力。
3. 通过创作,彰显个性特质。一代一代的书法人,都在追求自己的个性。教师应点燃学生创作“引擎”,激发学生创作欲望,积极鼓励学生创作,力求取诸家之长,积淀自己的书写风格,彰显个性特质。通过不同书体的创作,采用不同章法的布白,或宽博广大、或雄奇壮观、或豪爽坦诚,力求以典雅纯朴、清简婉约、舒朗流畅、俊逸自然的韵致,融进笔墨之中,让“小宣纸”展示学生心中的“大世界”。
二、 以习字为承载,让学生接受古诗文的熏陶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传承并弘扬我国民族的优秀文化,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在教学实践中,我常常把写字教学与古诗文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书体与内容的完美结合。如,在书写汉·刘邦的《大风歌》时,我选用了颜体字作为范字,从诗歌的内容到书体的“形质”,凸显了书风端庄伟岸、雍容大度、气势磅礴、高古苍劲的特点;再如,在书写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时,我则采用了行书作为范本,指导学生学习,彰显行书的沉着痛快,如风樯阵马,似追风逐电……让书写形式更好地服务于内容。这样,写字教学就有了新的载体,学生在写一手好字的同时,不知不觉地接受了古诗文的熏陶。
三、 以习字为抓手,给学生打造亮丽的生命底色
1. 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习字的过程,就是学生意志品德逐步形成的过程。通过对字帖的临摹,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习惯,自然会形成一种做事认真,力求完美的好习惯、好作风;通过习字,培养学生刻苦的精神,让他们深知,要想写得一手好字,就得有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精神,就要有一种不惧困难、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让学生逐步成为爱整洁、有爱心、有恒心、意志顽强的人。
2. 抒发内心的情感。汉字以结构的疏密、点画的轻重、墨色的浓淡、行笔的缓急来抒发情感,被誉为“纸上的音乐舞蹈”“东方艺术的瑰宝”。学生通过创作,感悟到祖国文字的形体美、意象美、点线美、结体美、空间美,他们一定会被汉字所具有的美所吸引,从而产生学习的愿望,通过书法这种形式,抒发自己内心的感受。
3. 增强学生的体质。习字健身,这是毋庸置疑的道理。在写字过程中,通过教师正确地引导,学生活动了指、腕、肘、肩、脑等(坐姿、站姿和蹲姿),身体的各部位既有不同的分工,又进行着密切地配合与协调,锻炼了学生身体的各个部位,使他们都有一个健康的体魄。
4. 让写字教学走出课堂。积极开展写字成果走进社区活动,拓展写字教学思路,走出课堂。如,组织学生去敬老院、社区、厂矿、企业、机关等,免费写春联、赠春联活动,从内容的选择,到款式的确定,学生无不经过精心地挑选。这样,既丰富了课堂上学到的语文知识,又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既增强了学生的服务意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奉献精神,把写字课上成真正意义上的“实训课”。
(作者单位:淮安市洪泽县仁和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