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与视听媒体谁能与互联网互补共生?
2014-11-19危羚赵慧
危羚+赵慧
【摘 要】本文深入分析了广播与互联网的差异性特征,并就如何根据自己特点与互联网互补做了战略性思考。
【关键词】广播 伴随性 差异性 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时代的发展,互联网的优势越来越令人惊异:它集平面媒体与视听媒体于一身,不仅可随时随地视听、娱乐,获取信息和发布信息(点对点式的自媒体),还能双向互动、海量储存,更具有无与伦比的各种应用功能,如:网上电子商务、网上交际、网络定位与导航、网上统计调查与网络云计算等。总之,互联网集合了传统媒体的一切优势,让传统媒体感受到了空前的挑战,使之生存空间越来越狭小。随着智能手机与互联网的融合,人类社会开始进入移动互联时代——人们对手机和网络的依赖程度愈加强烈。腾讯董事局主席兼CEO马化腾说:“移动互联网已经不单单是一个手机或者个人电脑。智能手机有摄像头、麦克风、传感器、定位功能,已经成了人类器官的延伸。”①
那么,在进入异常强大的互联网时代之后,传统媒体究竟还有多大的生存空间?它们将怎样来谋求发展?哪一种媒体具备与互联网互补共生的条件?本文试就此做粗浅分析,并对广播未来发展做一点思考。
一、报纸、电视与互联网功能的重合
自2009年始,伴随着世界经济危机,世界掀起了一波报纸倒闭潮。美洲的《落基山新闻报》《西雅图邮报》《基督山科学箴言报》等大报的纸质版纷纷停刊,仅2009年美国就有一百多家纸质版报纸倒闭,欧洲亦然。截至2011年,英国有70%的地方报纸倒闭;2012年,德国的三家名报《法兰克福评论报》《纽伦堡晚报》和《德国金融时报》相继停刊;意大利也有近百家报纸迫近倒闭。
中国因国情不同,情况要好些,但关门的报纸依旧不少。2009年,《市场报》《中华新闻报》等走到了终点;2014年,上海《新闻晚报》正式停刊。从整体上看,报纸业绩均大幅下滑,经营日益惨淡。
从根本上说,纸媒只能看(读),且出版时间固定、版面有限,无法做到海量的信息呈现,也不能及时互动,功能过于单一。因此,从长远来看,纸媒的结局很可能是两个:或与互联网融合,变成以网络为主的媒体;或被互联网所完全取代。当然,也有观点认为,纸媒并非毫无优势可言,其传播速度虽慢,但可以深度报道见长,与良莠不齐的快餐式文化的网络媒体相比,纸媒又可凸显其可信度与高雅文化。但问题是,纸媒如何克服受众日益减少所导致的盈亏矛盾?这将是纸媒今后生存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再看电视媒体。电视可视、可听,与报纸、广播相比有强大的功能优势,因此电视一诞生便成为大众宠儿。然而,随着互联网的诞生,情况发生了逆转。互联网视频不仅具备传统电视的功能,且在便捷性、伴随性、点对点、自选和自发、非线性和内容丰富程度上,电视都无法与之相抗衡。于是,传统电视的生存空间被互联网挤压得越来越小,其生存环境日益险峻: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受众被互联网视频所吸引,而另一方面,电视节目上网与不上网,都处于比较尴尬的境地。不上网就意味着失去观众,而上网则是“为他人做嫁衣裳”,年轻的受众似乎更愿意通过鼠标而非遥控器来收看视频内容。2013年10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的《中国新媒体视听发展报告》显示,北京地区的电视开机率从今年年初的70%锐降到30%,②同年,百度广告首超央视,③2014年,中国互联网收入将首超电视。④当然,从目前看,电视媒体依旧具有很大的优势:专题报道见长、新闻可信度高、办节目能力强等,但随着传统电视媒体与互联网视频博弈的加剧以及天平倾斜的加剧,电视业也将会面临投入产出失衡的矛盾。
如今,“传统电视的消亡是一种趋势,没有人能阻止它衰落的脚步。”⑤这样的断言已不是危言耸听,美国微软首席执行官史蒂夫·鲍尔默(Steve Ballmer)认为:“未来将不会有报纸、杂志和电视节目。”⑥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总编辑闵惠泉更是发出这样的感叹:“我们似乎已找不到非得读报纸、非要看电视的硬性理由。”⑦
二、广播与互联网的差异性优势
广播只能“听”且稍纵即逝,既做不到海量,也做不到点对点传播,自选性和自发性也远不及网络。曾经早有人预言,随着电视的出现,广播将迅速消亡。然而事实却出人预料。2007年在第21届媒体节上,欧洲广播联盟主席蕾伊娜·康斯坦丁诺娃(Leyna·Constantinova)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欧洲每天有9500万人收听广播。⑧2011年美国消费电子协会(CEA)调查机构的网上统计,美国卫星数字广播用户2003年是162万户,2006年底是850万户,2011年则达2000万户。⑨而另据统计,全美国有私家车2.4亿辆,6亿部收音机中有2.4亿部是装在汽车上的。⑩
再看中国。有数据显示,中国广播的固定听众与往年基本持平,但移动受众持续增长。2012年,国内权威调查机构的调查数据显示,中国驾车人广播接触率高达99%,车载广播听众约2.5亿人,车上收听已占广播整体收听的25%~40%。
汽车的发展给了广播重新崛起的天赐良机。有数据显示,广播的移动受众每年以20%的速度递增。与此相关联,广播广告收入异军突起,连续多年实现两位数增长。2014年第一季度,报纸广告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6%,杂志广告下降6.2%,电视广告微升0.9%,广播广告则增长9.4%。
上述数据表明,广播听众数量与广告的增长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移动收听人群的扩大。广播的伴随性是广播能够在互联网时代搭载上快速列车的关键因素。伴随传播是人在视力、脑力全神贯注无法转移的状态下,通过听觉渠道获取信息的一种辅助性传播,即人们常说的“解放眼球”的传播。早有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伴随传播不仅不会妨碍注意力,反而有助缓解视力和脑力疲劳,有益于身心健康。而在日常生活中,人类的伴随需求随处可见,如开车、旅游、逛街购物、跑步锻炼、做家务、闭目养神,甚至是上网……
虽然平板电脑与智能手机也具有伴随性,但是它们当中大部分的应用是视觉应用,与收音机的收听伴随性相比,在有些场合是不合时宜甚至是危险的。据报道,从2001年到2007年,美国因开车使用手机所导致的车祸共夺走了1.6万人的性命。而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开车发短信导致司机注意力降低79%,危害远胜酒驾。中国也不例外,2014年2月19日至20日,仅两天时间,山西太原市就因出租汽车司机使用打车软件,发生车祸106起。
必须指出的是,广播作为最佳陪伴不仅是因为方便,更因为在现实生活中传统广播能够发挥很大的作用。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在抗震救灾的最初阶段,广播成了灾民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国家有关方面先后向灾区紧急运送了6万台收音机。中央军委也发现了广播在应急时的重要作用,决定为救灾部队每名官兵配发一台收音机,前后共发放了16万台。这充分说明,广播不仅具有伴随性,而且还具有抗损、应急、简便、传播成本低廉等许多优势。广播凭借这些优势,在互联网如火如荼的时代,找到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欧洲广播联盟主席蕾伊娜·康斯坦丁诺娃曾一语中的地指出:互联网已成为广播的天然联盟。它说明一个道理:广播与互联网的功能具有天然的契合性和差异性,因此二者完全可以互补共生。
三、广播的未来发展策略
1.继续走与新媒体融合之路
2014年8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并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这说明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成为了发展的战略性新方向,应当加快脚步快速发展。作为传统媒体的广播更应该一如既往地走与互联网融合之路。
广播借助互联网,突破了地域局限,实现了网上实时收听与海量储存;借助互联网,广播改变了运作方式,实现了音频的远程传送,并成功搭建起全国共享的音频信息平台;借助互联网,广播实现了与听众的实时互动,以及借助二维码和移动客户端技术,进一步拓展了网上的移动受众。
今后,广播更应抓住一切机遇,走与新媒体融合之路。但需指出的是,与其他媒体不同的是,广播与互联网的融合,不是求生,而是借助互联网不断丰满自己,壮大自己——广播从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发展机遇,这仍将是广播发展的重要策略。
2.进一步做好“伴随传播”,发挥广播的差异优势
传统媒体要想在网络时代分得一杯羹,要借助网络不断完善和壮大自身,同时突出自身优势,进行差异化竞争,只有这样才能与互联网互补共生。比如:广播要采用二维码技术来扩大收听群体,但在实际应用中,只是简单地将频率或某个节目的链接融入二维码,听众通过扫描,还要下载安装软件,对有些听众来讲,这个过程比较繁琐。而且只是让广播搭载了一个新的技术,没有体现广播的特点和优势,因此,在二维码和广播的融合形式上需要下更多的工夫,或者这种方式未必是广播的最佳选择。
那么,广播如何才能进一步做大做强,发挥出差异性优势?笔者以为应把握好以下三点。
第一,让广播更易听。所谓易听,就是收听更方便。如今移动上网越来越方便,相比之下,广播的收听还是有不方便的地方。例如:进入地铁,用手机听广播必须要用耳机,而收听广播的同时就做不了其他事情,软件无法支持边听手机广播边手机上网等。显然,这些都限制了广播的伴随性。
第二,让广播更宜听。所谓宜听,就是要让广播更适合在伴随状态下收听。一些年轻的广播节目主持人或者编辑记者,未系统学习过广播的专业知识,对广播一知半解。很多广播优良的传统被丢掉了,广播语言的使用也越来越不讲究了,一些过去很讲究的词汇选用、语序表达等都渐渐模糊了。因此,提高广播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让他们深入了解广播的特性,熟悉广播的传播特点,这才是充分发挥好广播伴随传播的重要途径。
第三,让广播更好听。这里有两层含义:一是要将广播节目办得更好,更有针对性。例如:进一步加强窄播化,走分众之路,针对移动听众的不同爱好,将广播节目进一步细化。增加“格式化广播”(Format Radio),缩短同一内容(新闻、气象、路况、音乐)的循环周期,以更适合移动受众的需要。
二是要让广播的音质更好。广播中听到的声音,应该比电视和互联网中听到的更纯、更真、更有魅力。显然,应大力发展手机数字广播、车载数字广播、卫星数字广播,以及数字多媒体广播。因为数字广播(DAB)具有CD般的音质,抗干扰能力强、信号损失小,更重要的是移动收听效果好、覆盖面广。
据报道,英国政府已提出,到2015年将全部关闭调频(FM)和中波(AM),全面转向数字广播;德国也计划在2014年将数字广播的收听覆盖率达到99%。目前,欧洲有三分之一的听众收听的是数字广播,有四分之一的车辆已配备了数字接收终端。美国数字广播早已上星,听众可不换台地从东部一直听到西部。
总之,广播人完全可以挺起胸膛迎接新时代,因为社会生活已充分证明,只要人类生活有伴随状态存在,传统广播就有需求,就有存在的必要。因此,只要我们下力气抓住两个发展机遇——媒体融合与数字广播,传统广播就完全能与互联网携手,共同走出互补兴旺之路。
注 释
①《马化腾:互联网也会成为“传统行业”》,载《深圳特区报》2014年8月19日。
②《北京地区电视使用率降至30%,观看人群老龄化》,载《北京商报》2012年5月16日。
③《中国互联网焦虑症》,载《中国企业家》2013年10月18日。
④《中国互联网广告收入将首次超过电视》,http://www.admaimai.com/News/Detail/2/112816.htm.
⑤⑥⑦王明轩 《即将消亡的电视——网络化与互动视频时代的到来》,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⑧《广播听众超过电视观众》,载《新安晚报》2007年10月19日。
⑨刘珊 《美国广播市场现状及启示》,http://www.dwrh.net/a/gdw/gdgl/2011/0531/46991.html.
⑩凌晨 《美国广播业发展的启示与思考》,载《新闻战线》2008年第1期。
《关于移动收听市场的评论》,http://www.admaimai.com/ShuJuJianCe/Detail/8594.htm.
《移动人群年增长20%,广播广告年增长39%》,载《新闻晨报》2006年11月27日。
《2014年一季度广播媒体广告表现突出》,http://www.szgst.com/2014nyjd/.
《美国6年间有1万6千人因开车使用手机丧命》,http://www.chinanews.com/gj/2010/09-25/2552313.shtml.
《太原两天106起出租事故,警方称行车用打车软件违法》,http://www.chinanews.com/sh/2014/02-21/5869414.shtml.
《一切为了灾区,全力支援灾区》,载《人民日报》2008年5月15日。
《中央军委指示:救灾部队每人配发一台收音机》,http://mil.huanqiu.com/china/2008-05/116166.html.
《英国2015年告别传统广播全面转向数字广播》,载《北京商报》2009年6月29日。
《新媒体时代德国广播的发展现状与趋势》,http://www.ahradio.com.cn/jmyfzx/system/2013/09/09/002871867.shtml.
《数字广播瞄准手机市场,数字广播听众超过四分之一》,http://news.sina.com.cn/m/2011-07-13/150522807270.shtml.
(作者单位:天津广播电视台)
(本文编辑:肖婧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