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准确把握教材,合理设计教学

2014-11-18叶惠明

文教资料 2014年19期
关键词:教材内容品德家乡

叶惠明

(三明市陈景润实验小学,福建 三明 365001)

准确把握教材,合理设计教学

叶惠明

(三明市陈景润实验小学,福建 三明 365001)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设计重点,是发掘德育在生活、实践中的着力点。教师必须吃透教材,分理利用教学内容;挖掘教材,合理处理教学资源,从而造就精彩的德育课堂。

小学《品德与社会》 解读教材 教学设计

《品德与社会》课要提高教学成效的前提是有合理的教学预设。可以说,没有精心预设就难以把握住课堂上精彩的生成。我们探究新课程的品德学科教学设计,以求在教学中以精彩的预设让课堂呈现预约的精彩。教材是组织教学活动的依据,教师对教材的准确把握是教学设计合理化的基础,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设计重点在于发掘德育在生活、实践中的着力点,结合小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教学为小学生以后融入社会做准备,同时掌握做人的基本道理。因此,教师必须努力钻研教材,才能编写出合理的教学设计。

一、吃透教材,合理利用教学内容

古人曰:“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对教学内容了如指掌,才能合理设计教学内容,有的放矢地组织教学活动。教师在认真学习课标的基础上,系统全面地通读、精读教材,理解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内容,弄清教材的基本结构及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教材中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解决教师“教什么”和学生“学什么”的问题。

解读教材内容范围上广到文本、插图……深到情感、价值、教学目标……我们要读懂教材内容,要做到不仅会看图片,能读懂文本、留白意思,而且能结合实际增加教材容量。

(一)读懂教材内容

1.读懂文本的图画。新品德教材突出了图画、图片在呈现教材内容方面的特殊作用,强调图文并茂,以图为主。如果不仔细看,就搞不清图片的意思,忽视它的重要性。如六年级上册《站立起来的中国人》话题二:日益提高的国际地位。教材展示了2001年10月21日,国家主席参加亚太经合组织会议时与各国首脑身穿唐装时的合影及1901年清政府与十一列强在北京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时的照片。目的是让学生从两个世纪开端的两个事件的比较中,感受到祖国的国际地位在日益提高,中国人真正站起来了。如果教师课前没有很好地解读教材,没有弄明白教材为何单单选择2001年10月21日,国家主席参加亚太经合组织会议时与各国首脑身穿唐装时的合影及1901年清政府与十一列强在北京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时的照片,自然就没有明确本课的教学目标,只是将教材中的内容生搬硬套。因此,教师只有充分利用教材上的图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从人物的服装、背景、列席的位置等方面感受不同的历史时代中中国人的形象和地位,并引导学生换位思考,让学生跨时代、跨身份、跨国别地假设,将自己置身于情境中,以此拉近学生和历史的距离,并深刻地理解历史、认识今天,从而感受到祖国的国际地位在日益提高,中国人真正站起来了。

2.读懂文本的提示语、关键词。品德教材的一大特点是每个单元有单元导语,每篇课文有课文提示和关键词。这些都体现了本单元或本课的全部教学内容,仔细研读这些文字,有利于正确把握教学目标。如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漫游世界》教材第85页、86页的图文分别呈现了新加坡、印度、蒙古、日本、尼泊尔、印度尼西亚这6个国家不同的特点,体现在(地名、地貌、地形、信仰)多方面的不同。对话框里所提出的问题,旨在引导学生做更多的思考和探究;课文中主持人所提出的问题意在引领学生观察和思维,拓宽学生的观察面、知识视野,从而更进一步地明白我国周边的国家都有不同的特点。再如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我的家乡在哪里》关键词:“位置”,教师通过指向性阅读的方式,认真解读课文中起提纲挈领作用的提示语和关键词,从而全面而正确地把握目标,省时、高效,不偏离教学目标。

3.读懂文本的留白处。品德教材中设计了很大部分的“留白”,这些留白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给师生留下无限的遐想和创造的空间。我们要认真解读教材中的留白,可以通过阅读思考,填补其内容。如《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诚信是金》,教材第8-9页呈现的是两个有关诚信的故事。第一个故事没有结尾,给学生留出了思考空间,目的是让学生在为故事编写结尾的过程中,思考如果一个人失去诚信就会产生一些什么样的结果。为了利用这个故事帮助学生突破教学难点:理解诚实守信的重要意义,懂得“人无信不立”的道理,在出示第8页故事情节后引领学生思考如果你是这个青年你会选择什么呢?再通过分组讨论:(1)那个扔掉诚信的青年人可能会成为什么样的人?(2)想象一个不讲诚信的人在待人处事上会是什么样?这样下去其结果会是什么样?接着让学生小组合作,用表演的形式把故事续演出来。通过借助留白,讨论辨析,情景模拟,抒发心声,学生在心与心的碰撞中思想升华了,加强了对诚信重要性的认识,初步懂得了“人无信不立”的含义,产生了超出预设的“溢出效应”。

(二)丰富教材内容

1.结合学生的实际。《品德与社会》教材内容的选取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但提供的一些话题和范例不可能涵盖我们所面对的每个班级、每个儿童的生活经验。教师所面对的只能是具有特殊性的具体的班级、具体的儿童,要针对学生的具体、真实的生活,从孩子的角度读教材。学生对社区不熟悉,可结合学校活动和星期天回家乡的活动场所看到的情景说一说,如学校里有打篮球、排球等,家乡的活动场所有跑步、跳舞等健身活动。这样的设计从农村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出发,调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情感,提高了学生对生活的认识,有助于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品德在教学中只有力求结合学生,回归学生的生活,才能及时把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和教学内容结合起来讲解,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及时落实了教学目标,一举多得。这就要求老师在读教材时及时补充新信息——眼前发生的、已经发生的生活资源,不断充实教材内容,使教材鲜活。

2.结合地域的实际。教材呈现的是静态的教学内容,有的只是反映某一地区、某一学生的情况,解读教材时要及时审视教材,多结合本地的实际问几个“为什么”?——“我们这边的情况是怎么样的?这个内容合适学生吗?如果要补充,就应补充什么内容?”如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我们的学校》一课中讲的“我们的校园文化”的内容,学校是孩子们学习生活的地方,是非常熟悉的,但教材中所展示的校园文化不是孩子们正在学习、生活的地方,离孩子的实际生活较远,如何拉近学校文化和孩子的距离呢?我们要紧密联系本校、本班的实际,引导学生实地观察本校的校园文化,就地取材,因势利导地让他们在看一看、说一说、画一画中感受校园文化的丰富内涵,让校园文化成为身边触手可及的东西是本课设计的宗旨。

二、挖掘教材,合理处理教学资源

《品德与社会》教材是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品德、社会、地理、历史等相关学科的内容有机融合,并且以儿童不断扩大的生活范围、生活区域为中心,逐步扩大;以儿童现实生活的今天为出发点,向过去和未来延伸的一种开放式的建构体系。《品德与社会》这门教材的开放性,为教师的教、学生的学留有很大余地,更有利于师生从不同角度探讨客观世界。

新课程赋予教师整合教材的权利,很多教师据此对教材进行大胆重组,这是一种好现象。教材是教材专家吸取了广大一线教师的成功经验,汇集了长期以来小学品德教学改革的成果而形成的指导性文本,如果我们要打破教材的编排顺序对内容进行重组整合,就一定要以正确解读编者意图为前提,考虑这样能否达到编者预期的教学目的,能否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才是真正的“用教材”,才是有意义的重组和整合。

(一)增减教材

品德教材是以版块的形式呈现内容的,有的内容编排是并列式的,有的内容编排是递进式;很多课都需要两至三课时完成,目的是要求教师在教学时降低知识密度,组织切合实际的有效活动。虽然我们可以按照教材呈现的内容上课,但不是按部就班,我们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我们要针对不同的文本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重点部分要详讲多练,非重点部分要略讲,必要时还可适当做些增删取舍,严密划分课时,才能达到教学效果最优化。如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家乡的美景家乡的人》一课,在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风景名胜、文物古迹,进一步加深对家乡的了解和认识的教材中,课文P10页的“新疆好”歌词,学生对新疆的情况不熟悉,理解比较难,且不是实现本课教学目标一定需要的教材,编者意在提示学生、老师,除了找图片外,还可以找歌颂家乡美景的歌曲、诗歌等,我们可以用本地的赞美家乡的歌谣或散文引导学生了解家乡。

(二)活化教材

品德教材只规定了单元授课时间,对每课的授课时间没有做要求,可由老师结合自己和学生的情况,灵活地设计和安排。教材中设计的教学活动,教师可以前后调整顺序,甚至可以用更有效的活动形式取代。如四年级下册教材第22页,通过几个儿童说的话,展示家乡的风味小吃和特色菜。下面的文字和图是学生在考察中发现的有地方特色的风味饮食。本节课教学目标的实现,需要学生大量搜集资料,了解、寻找,甚至品尝各地的风味小吃,了解家乡的风味小吃,学生在考察与比较中,不仅加深了对家乡饮食文化的认同,而且对其他地方的饮食特色有所认识和了解。先将教材24页的内容提前教学,让学生从学做家乡菜开始,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选择制作一道家乡菜,其中包括选菜、备料、制作、家人评价等。通过这一充满情趣的制作过程,学生能更进一步了解家乡的饮食文化,形成热爱家乡的情感。

品德教师必须学会解读教材,它是品德教师生存方式的风向标,是前提,是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才有可能造就精彩的品德课堂。

猜你喜欢

教材内容品德家乡
整合教材内容,为写作教学提供更多方向
中英高中地理教材内容的比较及启示
高中历史必修与选修教材内容融通之初探——以选择性必修一的复习课为例
品德微视频评价的思考
品德
关于高职院校国学教材内容的思考
论茶的君子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