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林业院校中显性教学与隐性教学的关系

2014-11-18冒海燕徐登伟

文教资料 2014年19期
关键词:显性隐性林业

冒海燕 徐登伟 朱 捷

(南京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 南京 210037)

论林业院校中显性教学与隐性教学的关系

冒海燕 徐登伟 朱 捷

(南京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 南京 210037)

本文以林业相关专业为例,通过对显性教学和隐性教学的概念性介绍,分析二者各自的利弊,并结合目前林业高校中教学现状的不足,提出,显性教学和隐性教学协同发展是强化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有利于培养适应新时期发展的综合型人才。

林业院校 显性教学 隐性教学 林业专业

1.引言

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深入和本科教学评估的实施,如何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已成为高校教学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而迫切的课题[1]。一般来说,常用的课堂教学方法包括显性教学和隐性教学。显性教学[2](Explicit Teaching)指的是教师将所要学习的知识体系很系统地、按一定顺序地教授给学生。教师在课堂上通过解释概念、讲解语言规则、举例说明、有意识地让学生理解。相反,隐性教学[3](Implicit Teaching)不强调课堂上对所学内容规则的解释,而是通过各种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规则。

以林业院校为例,显性教学课堂中注重将林业相关专业等知识点详细讲解,并采用提问式和启发式等教学方法,引起学生对林业专业的兴趣。显性教学的优点在于:它并不等于孤立的规则讲解,它既包括通过教师解释用法,并提供明确的林业专业知识信息,又包括课堂互动或纠正性反馈等引起学生对知识特征的注意,增强学生的学习意识。显性教学的缺点在于学习者必须记住教师给出的专业知识规则,如果在教学中教师单纯地讲解知识规则,必然会造成学生不感兴趣,注意力不集中,因此会经常出现学生埋头记笔记,被动接受的情况。隐性教学则强调通过示例、实地考察活动等教学过程达到对辨别树木规则的掌握,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发散性思维潜能。在隐性教学过程中,学生无意识得到的知识,称为隐性知识[4]。例如:儿童学习母语,在无意识的状态下掌握了母语的特征和规则,他们关于母语的知识就是隐性知识。由此可见,显性教学和隐性教学方法各有优势,两者并不矛盾。因此,在林业院校的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专业和学生的情况,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掌握显性教学和隐性教学两者的关系尤为重要。

2.当前林业院校显性教学和隐性教学存在的不足

2.1 重显性教学,轻隐性教学。

对于林业院校来说,绝大部分专业都是实践应用型较强的专业,例如:林学、木材科学与技术和林产化工等。以《人造板生产工艺学》课堂为例,教师往往以人造板三板制造工艺为主线进行灌输式讲解,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很浓,都是埋头抄PPT内容,造成死板和沉闷的课堂气氛。这种现象的产生,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工科类教学,往往需要理论联系实际,尽管有简单的设备图片展示,但是学生不能在大脑中形成直接印象,因此,纯粹的课堂教学不能让学生对制板工艺产生兴趣;二是为了追求短期效应,教师往往对于各个工艺所涉及的机械设备和制备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等,直接给出经验的答案,没有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不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的培养,教师缺乏隐性教学意识。未来学家认为将来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一些没有掌握学习方法,不会自己研究问题,没有预见力的人,所以,要培养好人才,就不仅仅只是传授知识那么简单[5]。

2.2 重专业知识,轻学生思想和心理教育。

重专业知识而轻人文思想教育已成为当前学者们对课堂教育存在问题的共识[6]。对林业高校教学,也难于摆脱此种命运。在林业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时,部分教师与学生都存在观念上的认识误区。大多数人都认为,只有思想教育课,例如: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等课程才是进行人文思想教育和学习的课堂;甚至,部分教师认为思想教育只是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范畴,跟专业课堂教师关系不大,专业教师只要完成本专业的教学大纲任务就可以了,没有意识到教师本身的教学精神状态及对学生心理的教育等隐性教育也非常重要。在课堂上,出现学生精神状态低迷等情况时,部分教师并没有耐心地给予学生心理上的辅导和关心。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只有当学生的心理处于积极、愉快、快乐、轻松的状态时,才能提高学习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如果处于压抑、消极、疲惫,甚至对学习失去信心的心理状态时,则会直接阻碍、削弱,甚至中断智力活动,破坏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主动性[5]。

2.3 教学行政管理者对隐性教学的抑制

学校管理者是教学管理活动的直接决策者和实践者,是当今教育教学管理改革中最能动的主体。学校管理者制定了严格的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师教学考核制度,包括与教师切身利益关系最密切的职称评审。例如,在部分林业高校,管理者要求教师在规定时间内必须完成一定量的教学当量等。目前实行的学校管理方式是较严密的等级模式,学校管理者和教师是干群关系,有着上下级之别的矛盾。两者之间的矛盾冲突常会削弱教师的工作积极性[7]。例如,由于教室资源的不足,有些教师可能被安排在晚上或周末上课,或者有些教师没有能安排到多媒体教室教学,容易导致一些教师产生消极情绪,因而他们就可能只按照教学大纲应付了事,完成教学任务,抑制了教师对隐性教学的激情。另外,利益分配的冲突,例如,管理者对课时收入的重视程度,教学奖惩制度的制定等都会影响隐性教学的实施。

3.显性教学与隐性教学协同发展

发挥显性教学和隐性教学协同效应的意义:这是一种1+1>2的教学效果。即把显性教学与隐性教学相结合。笔者认为教师应该同时运用两种教法,但要发挥它们积极的一面,使二者辩证统一[8]。

3.1激发学生对林业专业的兴趣,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导师,这是显性教学和隐性教学最基本的要素。融洽的学习氛围是激发学习兴趣的关键。对于林业高校的教师,无论是专业或非专业课,都应注重学生对林业相关专业兴趣的培养。从大一进校起的第一节课,教师都应该对上课的目的和学生学习的目的进行有意识的教学,鼓励学生课外借助图书馆或者网络,了解相关专业的前沿发展动态,营造良好的自我学习氛围。教师发挥情感的动力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遵循寓教于乐的原则,营造令学生快乐轻松的气氛,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饶有兴趣地学。当今的大学生,都是“90后”,传统的、悬梁刺股式的学习方式已经不再具有吸引力。教师应该与时俱进,了解激发他们兴趣的兴奋点,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另外,“90后”的大学生是一批具有革新意识,标新立异的特殊群体,当学生在课堂或实践中,有了违反校纪校规的行为时,教师应单独跟他们谈话,给予其悔过改正的机会。不要在别的同学面前损伤他们的自尊心,教学中多一分鼓励,少一分批评;多一分关爱,少一分挖苦,会极大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从而有助于隐性教学的实施。

3.2注重演绎和归纳思维方式的结合。

归纳和演绎是最基本的两大逻辑思维能力,也是教学中应该发展的最基本的能力,只有恰当地使用归纳和演绎的教学方式,才能实现显性教学与隐性教学的协同发展并贯穿整个教学过程[9]。在林业专业的教学过程中,演绎是从一般到特殊的思考方法,即从已知的事实出发,通过逻辑推理,得出新的结论。例如:在教学《木材学》这门课时,通过对阔叶材和针叶材所具有的射线组织等特征出发,然后让学生对其他的树种对照特征进行鉴别和推理,最终得出结论。而归纳是最基本、常用的推理方法,即由一系列具体实施概括出一般原理。归纳具有概括总结的特征,同时具有发现事物某些新现象的功能。归纳和演绎相互补充、依赖、渗透[10]。再以《木材学》课堂教学为例,先不讲解阔叶材和针叶材所具有的特征,而是先让学生自己观察标本,然后启发学生对阔叶材和针叶材的形貌特征进行归纳。

3.3实现隐性教学与实践契合。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对于林业相关的专业,实践教学贯穿于整个林业专业大学教学的始终。以《人造板生产工艺》课程为例,教师应利用“生产认识实习”和“工厂生产实习”环节,让学生自发地对课堂理论所学的内容进行对照理解。在实践过程中,对课堂上所学内容进一步消化和理解。例如,对于中密度纤维、胶合板和刨花板的制备工艺和应用上的不同点,笔者曾经通过播放工厂视频和图片等方式给学生讲解,但很多学生还是一知半解。面对这种情况,就有学生自发地组织去南京宜家进行参观实习,将参观过程的问题汇总,再回到课堂上解决。因此,笔者认为教师应注重创新教学手段,图文并茂的PPT一定程度上还不能完全满足类似林业专业(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的教学。如果有条件的,则可以从课堂走出去教学;没有条件的,可以学习国外工科类学校的教学方式,将一些人造板生产设备的模型带进课堂。例如,笔者在加拿大阿尔伯特大学进修期间,环境工程专业的本科教学过程,教师将很多除尘设备和模型带到课堂上,让学生进行观摩学习,不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助于隐性教学的实施。

3.4培养管理者、教师和学生身心“三修观念”。

学校应从教学体制上进行改革,鼓励和培养师生注重显性教学与隐性教学协同发展。从学校管理者角度,通过体制机制创新,系统建立面向全体学生的隐性教学环节实施计划、考核机制,教师的考核方案和激励机制,实验室的开放方案等。在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的培养方面,解决隐性学分难考核、教师指导难保证、实验条件难保障等阻碍第二课堂顺利实施的难题[11]。教师的行为和意识是教学与实践开展的关键,也是学生学习兴趣的具体来源。因此,教师应将显性教学与隐性教学的理念贯穿到每堂课的实践中。例如,对于人造板专业生产实践环节,以往都采用考试的模式进行考核,但现在笔者发现,采用PPT汇报的模型进行分组汇报,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并鼓励学生参观后对人造板企业的发展发表自己独特的想法。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教师学生身心的统一,真正将显性教学和隐性教学落到实处。

4.结语

当今社会正处在一个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时代,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在革故鼎新,真正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人,是具有创新意识和心理健康的“综合型人才”,并不仅仅局限于所谓的”专业型人才”。本文以林业专业为例,分析了林业高校在显性教学和隐性教学过程中不足,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就必须注意隐性教学,提出了两者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有了良好的隐性教学,才会为显性的正常教学开辟一条阳光大道,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实现自主学习的目标显性机制和隐性机制并不矛盾,两者各有优势,相得益彰。

[1]Ach ard Michel.Teaching construal:cognitive pedagogical grammar[C]//In Robinson,Peter&Ellis,Nick(Eds). Handbook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London:Rout ledge,2008:432-455.

[2]Brown H D.Principles of languagelearning and teaching(5th ed.)[M].NY:Pearson Education,2007:291-304.

[3]Lefrancois G R.Psychology for teaching(8th ed.)[M]. California:Wadworth Publishing Company,1994:157-164.

[4]刘孟兰,杨微.浅谈显性语法教学与隐性语法教学的整合.黑龙江教学学院学报,2009,28(11):176-177.

[5]罗宏永.研究学生心理提高课堂效率.现代阅读,2013,2,(2):78-79.

[6]杨辉.高校篮球课堂隐性教学与训练之浅见.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VOL28(1):191-192.

[7]周小丁,冷泽兵.隐性教学主体抑制教师主体性的反思.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137-140.

[8]刘昕.论大学英语语法之显性与隐性教学的协同效应.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VOL29(11):121-124.

[9]王笃勤.英语教学策略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160-166.

[10]黄远振.新课程英语教与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106-118.

[11]杨培强,胡俊云.基于应用能力培养的地方院校隐性教学环节运行机制创新与实践.中国大学教学,2009(6):63-65.

本文得到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重点课题“行业特色高校的通识教育改革实践与研究”(编号:B-a/2011/01/022)和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2013年重点课题“建设美丽中国背景下的高校林科类专业课程体系重构研究”(编号:2013JSJG039)资助。

冒海燕

猜你喜欢

显性隐性林业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隐性就业歧视的司法认定
land produces
显性激励与隐性激励对管理绩效的影响
社会权显性入宪之思考
刍议隐性采访
新闻报道隐性失实的四种表现
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
显性的写作,隐性的积累——浅谈学生写作动力的激发和培养
林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