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对策研究
2014-11-18何春风赵文博
何春风 赵文博
(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绍兴 312000)
“90后”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对策研究
何春风 赵文博
(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绍兴 312000)
随着高职教育全面进入“90后”时代,“90后”高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备受关注。作者结合多年学生工作经验,对“90后”高职学生的整体心理健康状况、心理特征和心理健康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剖析研究,并提出了切实有效的教育对策。
“90后”高职大学生 心理健康 教育对策
“90后”高职大学生是指1990年到1999年年底出生的进入高职院校的社会公民。2008年秋季入学的大一新生中很大一部分是出生于1990年,也就意味着大学迎来了首批“90后”大学生,从此大学生主体进入了“90后”时代。受时代发展、物质条件、成长经历等因素影响,“90后”与之前的“80后”大学生在心理方面表现出诸多不同,对高校学生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战。
一、“90后”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整体状况
从2008年开始,笔者所在学校(东部某高职院校)对每年入校的新生进行了跟踪心理测试,测试主要采用了SCL-90症状自评量表,该量表包括90个项目,涵盖10个测量因子(包括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其他)。从2008年到2012年,对13471名高职大一学生进行了测试,按照总分≥160分,各因子分数≥2分这两个标准对测试结果进行筛选与统计。结果表明在“90后”高职大学新生中,有1425名新生在调查前一周内存在心理问题,检出率为9.65%,中等程度以上的检出率由大到小分别是强迫、人际敏感、抑郁、敌对、偏执、焦虑、恐怖、其他、精神病性、躯体化,其中强迫、人际敏感、抑郁、敌对、偏执5个因子得分较高。
五年中,根据笔者对所在学校的调查发现,网络成瘾、人际关系敏感、厌学、自卑等问题是“90后”高职大学生的主要心理问题,整体呈现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单亲学生心理问题比例较大;男女生心理问题发生比例基本持平;高年级相对于低年级心理问题学生数量和发生率整体下降的三大趋势。
二、“90后”高职大学生心理特征
“90后”高职大学生出生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剧烈变革,信息高速传播的社会快速发展转型时期,他们这代人既是物质经济快速发展的受益者、移动网络的优先体验者,又是浮躁意识的受害者。他们在基础教育阶段学习不顺,高考失利,在进入高职院校后存在一定的自卑与不满情绪,但又不甘落后,追求独立,个性张扬,对新事物接受快,思想前卫,观念超前,既有强烈的叛逆性,又有无法摆脱的依赖性,表现出诸多新的心理特征。
(一)个性独立和家庭依赖并存,矛盾心理突出。“90后”高职大学生正处在人格的形成阶段,在思想行为上表现出强烈的独立意识,不希望别人打扰,厌烦父母、老师、同学、朋友过多干涉自己的事情。但与此同时,由于大部分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到大很多事情都由父母包办,很少自己洗衣服、做家务,因此在生活自理和经济独立上对家庭和父母依赖性较强[1]。另外,由于在家都是独生子女,一切好的东西都是一个人享有,与人分享的能力、合作的精神相对较差,人际交往存在一定的不足,有事情不愿意与同学、老师交流分享,容易深陷孤独自闭甚至恐惧当中。虽然对父母存在强烈的经济和情感依赖,但不愿意与父母坦诚交流,表现出在学校和在家庭中言行不一,性格迥异,时常存在个性独立与依赖并存的矛盾心理,徘徊在孤独自闭、犹豫多疑的个人世界。
(二)生活成长顺利与不能经受挫折并存,心理承受能力差。“90后”高职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社会、家庭条件均有了较大改善,物质需求极大满足,成长道路一帆风顺,大部分在呵护和娇宠中成长,充满无限的优越感,这对“90后”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成长比较好,一旦跨入大学,远离父母,远离家乡,很多“90后”新生就表现出适应能力弱,自理能力差,心理异常脆弱,内心空虚、无助、厌世等,严重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甚至身心健康。
(三)信仰追求与网络上瘾并存,深陷网络中毒症。信仰是人对自身之外的物质或者精神的信任和依赖。信仰往往通过一定的价值或榜样作为参照,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主流价值观和人们学习的榜样,这些价值观和榜样具有极强的精神感召力,能在社会群体中产生积极的引导作用。网络时代,“90后”高职大学生由于受新潮文化和网络文化影响,对现实中的榜样人物和主流价值观有质疑。相反,网络上的恶俗文化、娱乐化偶像成为很多人追捧的榜样。在这些价值观和偶像的影响下,一些大学生缺乏高品位的志趣,理想和信仰不明确、不坚定,时有时无,表现在行为中就是缺乏目标,动力不足,无所事事。为了寻求自己闲暇时的精神充实,网络交友、网络游戏、网络娱乐占据“90后”高职大学生生活学习的大部分时间。某些人经常在网络世界寻求精神解脱与慰藉,一旦回到现实世界,他们就变得焦躁不安,失去方向目标,甚至认为是世界抛弃了自己,深陷网络中毒症[2]。
(四)传统交际与追求新奇并存,人际关系复杂化。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伴随着信息化成长起来的“90后”一代,从小就接受了系统的教育和庞大的信息,相比“80后”或之前的大学生知道得更多,更趋于成熟。在人际交往中,交往手段不仅局限于普通的面对面交际,而且借助各种网络平台进行网上交际、娱乐,交际趋于快捷化、网络化、复杂化,娱乐趋于新奇化、常态化、刺激化。在平时的人际交往中,部分“90后”大学生比较有个性,一方面渴求与人主动坦诚交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另一方面人际交流比较被动,缺乏主动性和包容性,导致人际关系比较被动,出现一定的人际障碍。当现实世界中没有获得良好的人际交流需求时,便开始将注意力集中在虚拟的网络世界,寻求网友、网恋,扩展交际范围,从而弥补现实中人际关系的不顺带来的内心孤独,表现出人际关系日趋多样复杂,易产生虚拟与现实人际关系的心理错位和冲突。
三、影响“90后”高职大学生心理的主要因素
(一)信息网络。现代社会信息高度发达,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90后”高职大学生学习、生活和交流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捷,也在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与前几代大学生相比,“90后”更多接触了各种事务,信息量获取远远超过之前的大学生,对网络更依赖。过多的信息获取一方面有利于人的成长和进步,另一方面过度依赖易产生网络中毒症,深陷虚拟世界,减少对现实世界的接触,容易产生强迫、自闭、抑郁、人际关系、精神病性等心理问题。
(二)家庭环境。“90后”高职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甚至许多还生活在“6+1”的家庭环境中。家庭环境与前几代大学生截然不同。部分“90后”父母经常忙于工作甚至长期在外打工,忽视了与孩子的亲情交流,错失了最佳心智教育时机,导致某些“90后”从小就存在一定的性格缺陷,长大后容易产生抑郁、孤独、偏执等心理问题。部分家庭给孩子太多溺爱,使他们一直成长在“温室”当中,很少独立处事。一旦进入大学,在相对独立自主发展的环境中遭遇挫折,就容易一蹶不振,产生恐怖心理,严重影响个性独立、自信心的建立甚至心理健康。
(三)学业态度。“90后”高职大学生虽然选择了继续上学深造,但调查显示,有近50%左右的学生对自己目前的学业和今后的出路存在质疑,有20%的学生有过退学打工或创业的想法,认为继续上学是被逼无奈或是为满足父母的愿望。因此,“90后”高职大学生对于学业问题,普遍感到焦虑和压力,动力不足、目的不明、成绩不好等问题长时间困扰这部分学生。
(四)情感情绪。心理问题是一个人的情感情绪的内在积聚所形成的一种心理外在表现。“90后”高职大学生正处于年龄、生理及感情的特殊敏感期,情感情绪丰富复杂且不稳定,容易产生焦虑、烦躁、抑郁甚至无所适从,在这方面需要自己适时把控和学校的正确引导。
(五)人际关系。人际关系伴随一个人的人生全过程,“90后”高职大学生比以往的大学生都要早熟,随着进入大学,人际关系更复杂,问题多了起来。他们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个人主义倾向严重,集体观念淡漠;表现在人际交往中,考虑自己的多,顾及他人的少;表现在行动上,于己有利的事爱干,于己无益的事少做甚至不做等。大学生来自五湖四海,来自不同的社会阶层,生活、性格、兴趣爱好的不同不可避免地带来人际交往方面的摩擦和冲突,部分学生遭受挫折,导致人际关系紧张,交往出现障碍,甚至出现自闭、苦闷、焦虑、敌对、抑郁等严重心理问题。
四、“90后”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一)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网络,深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健全高校五级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类似学校心理健康领导小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院(系)心理辅导员—班级心理委员—寝室心理疏导员),配备专职心理工作人员,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宣传普及心理知识,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健全心理辅导与咨询制度,完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将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积极倾听学生的心声,排解学生的心理困扰,让大学生学会正确认识自我,学会接纳他人,学会自我调节,用阳光的心态面对生活学习[3],促进“90后”高职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开展抗挫折教育,增强个体自信心。挫折教育是有意识地利用和设置比较艰苦困难的条件,让青少年在与困难和挫折斗争中经受磨炼,受到教育,从而提高战胜困难能力、提高挫折能力的一种教育活动[4]。大量研究表明,引起挫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存在不合理的观念,例如以偏概全、固执己见等,只有改变这些不良的、错误的观念,才不会因暂时的挫折而气馁,才能使坏事变好事,使挫折向积极的方向转化。在高职院校中,要增强“90后”高职大学生的抗挫折能力,改变他们一些不合理的观念,减轻和消除他们的偏执症状,使他们轻松、快乐地生活[5]。学校应该创造一定的条件,让学生经历一些可以承受的挫折,鼓励帮助其战胜困难,建立自信,直到具备一定的抗挫折能力。具体而言,高校教师特别是辅导员、班主任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主动施教,通过开展团队培训、社会实践、心理剧、朋辈咨询等方式进行实操练习,努力培养大学生战胜困难、战胜挫折的意识和能力,逐渐使大学生正视挫折之后的情绪情感反应,建立个人社会支持系统,形成求助和自我调适、自我抗挫的意识与能力,增强自信心。
(三)坚持以生为本,消除大学生的情感障碍。高校教师要坚持以生为本,注重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坚持教育学生与服务学生相结合,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既教育引导人,又关心帮助人。对于“90后”高职大学生个性张扬、叛逆等特点,不能简单地看做是缺点。“90后”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强,勇于发出自己认为是正确的声音,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绝大部分“90后”是独生子女,在宠爱和呵护中长大,充裕的物质、优越的条件、信息爆炸的环境使他们普遍缺乏人生目标、注重品牌、超前消费、猎奇心理强、依赖网络等,教育管理工作的重点之一是引导他们消除感情障碍,帮助他们回归现实、融入大众,利用他们对新鲜事物接受能力较强、心态开放的优点激发他们对生活、学习的激情。
(四)强化多方合作,携手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问题有一个长期累积释放的过程,具有潜伏性。“90后”高职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不是进入大学阶段才有的,它与社会环境、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个人心智及成长环境息息相关,只不过进入大学阶段后,随着学习生活环境的巨大变化,这一问题日益凸显并“表露”。应对“90后”高职大学生心理问题高发情况,除了高校自身要采取必要的教育之外,社会也应该净化环境,完善心理健康咨询诊疗支持机构,初高中乃至小学应该加强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普及,加强心理教育咨询。家庭尤其是家长要注意教育方式方法,给孩子创造温馨、健康的家庭教育成长环境。同时,针对目前学生、高校与学生家长沟通较少的情况,建立网络家长学校,促进学校—家庭,教师—家长的有效沟通,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延伸到家庭中,采取“学校+家长+社会”的合力教育形式,强化家长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共同关注学生内心世界,一起探讨如何消除学生的心理困惑,实现学生健康成长。
[1]周彩云.浅析“90后”大学生思想特点及教育方法[J].教育研究,2009(2).
[2]王晶.“90后”大学生心理特性分析及其对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启示[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3).
[3]孙丽娜,蒋晓蒲.关注“90后”大学生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J].保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
[4]李晓雪.浅谈“80后”、“9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及教育对策[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2).
[5]王涛.“90后”高职学生群体特点变化的分析[J].现代教育,2012(5-6).
本文系2011年浙江省教育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项课题“‘90后’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Y201122689)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