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汤姆叔叔的小屋》中基督教文化研究

2014-11-18吕小莉

文教资料 2014年19期
关键词:奴隶制

吕小莉

摘 要: 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主题之一是宣扬基督教的博爱思想以批判奴隶制。本文采用吕大吉的宗教要素分类方法,对《汤姆叔叔的小屋》中的基督教文化进行分析研究,指出小说中的人物有典型的基督教观念和基督教仪式,以及《圣经》原文和经典的引用贯穿小说始终,基督教文化对小说文本有着重要影响。

关键词: 奴隶制 基督教文化 博爱思想

《汤姆叔叔的小屋》自1852年出版以来一直受到各国读者的欢迎,其魅力经久不衰,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该小说揭露了奴隶制的罪恶,深刻影响了美国历史,被认为是美国南北战争的导火线。作者斯托夫人在小说中宣扬基督教的博爱思想,指出基督教的博爱可以战胜奴隶制,基督教文化贯穿小说的始终。

基督教文化是一种文化形态,其存在基础为基督教。基督教信仰体系包括信仰上帝和耶稣基督及与其有关的精神价值和道德伦理观念。基督教是西方文明的基础。许多文学家在进行文学创作的时候,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基督教的影响。作者斯托夫人认为基督教是社会批评与改革的手段,奴隶制不符合基督教精神,通过宣扬基督教的耶稣博爱思想可以最终废除奴隶制,小说原文本有着浓厚的宗教色彩。在《宗教学通论新编》中,作者吕大吉指出宗教作为一种社会化的客观存在具有一些基本要素。我们把这些要素分为两类:一类是宗教的内在要素;一类是宗教的外在要素①。本文采用这一分类方法对《汤姆叔叔的小屋》中蕴含的基督教文化进行分析研究。

一、原小说中体现的基督教内在要素

吕大吉认为,宗教的内在要素包括宗教的思想观念和感情体验。各个宗教都有一套说明其信仰的观念,甚至形成一套论证其信仰的观念体系,构成一种宗教世界观。它是宗教行为的内在根据,是宗教组织借以建立信仰体制的骨架,对整个宗教体系的构成起着决定性作用②。基督教的神学家们推崇上帝创造一切、上帝决定一切的无限天命论。宗教的感情体验产生于宗教信仰者对其所信奉的神圣对象的特殊感受和直接体验。宗教的感情体验有多种表现形式,如:对神圣物存在的敬畏感和依赖感,等等。在《汤姆叔叔的小屋》中主要通过典型人物的言行体现基督教的内在要素。

1.虔诚之心

汤姆是斯托夫人在小说中是虔诚的基督教徒,他对上帝无比地敬仰,一言一行无不体现着基督教教义的影响。汤姆本人非常忠厚,对他人十分真诚。由于笃信基督教,汤姆安于奴隶的身份,对主人忠心耿耿,勤劳能干。在小说中,汤姆历经三个主人,不管主人是仁慈还是残暴,汤姆都一心为主人做事,毫无怨言。汤姆的第一个主人是谢尔贝。汤姆可谓是谢尔贝最能干最忠实的奴隶,谢尔贝本人也极为信任他,让其管理全部产业。谢尔贝将汤姆的忠实可靠归结于汤姆信仰基督教。“四年前,他在一次野外布道会上皈依了基督教,我相信他是诚心诚意的。”③在汤姆得知谢尔贝要将他卖掉后,放弃了逃跑的机会。因为他得知如果不卖掉他自己就要卖掉其他黑奴,他情愿替他人受过。在被卖的途中,汤姆通过阅读《圣经》慰藉自己的心灵。在看到同行的黑奴妻离子散的遭遇的时候,他用《圣经》安慰其他黑奴。“他诚恳地给她讲上天爱人之心,讲慈悲的基督和永恒的天堂④。”汤姆的第二个主人圣·克莱尔依然十分仁慈,并且很信任汤姆。汤姆与圣·克莱尔的女儿一起阅读《圣经》、做祷告并且唱赞美诗。汤姆试图用基督教感化克莱尔,希望克莱尔能信仰基督教。在克莱尔死后,汤姆被卖给了残暴的奴隶主雷格里。在汤姆受到鞭打之后,汤姆从基督教信仰中获取力量。凯茜前来看汤姆,汤姆让凯茜读《圣经》里的一段经文,里面讲的是耶稣受到鞭打,使世人得救的情景。“请太太念这一段吧!它比水还解渴。”⑤

2.天使的福音

伊娃是斯托夫人塑造的传布基督福音的使者,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小说中,伊娃是汤姆第二个主人圣·克莱尔的女儿。伊娃最初接触《圣经》是为了读给汤姆听,不久,伊娃开始虔诚地信仰基督教。在小说第二十二章中,作者用大量文字描写伊娃和汤姆在一起阅读《圣经》和唱赞美诗的场景。伊娃不顾母亲玛丽的反对,用基督教的仁爱之心对待家里所有的黑奴,“《圣经》上不是说我们应该爱所有的人吗?”⑥托普西是家中最顽劣的小黑奴,在主人对其无可奈何的时候,伊娃用耶稣的基督的博爱之心感化托普西,让她相信,耶稣基督会帮助她学好。托普西深受感动,改掉了很多坏毛病,并且真心诚意地爱这个小主人。伊娃知道自己将要死去时,不但没有感觉到恐惧,反而向往到天国去,并极力劝导父亲教导所有的黑奴,要信仰基督教,要读《圣经》、做祈祷。只有做一个基督徒,才能进入天国,耶稣会帮助他。在伊娃即将死去的时候,父亲圣·克莱尔问她看到了什么,伊娃回答:“爱—快乐—平安!”⑦简单的几个字,却传递出伊娃坚定的基督信仰和传递基督博爱之心的愿望。

3.心灵的归属

斯托夫人在小说中强调基督教的道德感化力量。基督教的基本教义之一是“原罪”。信仰耶稣基督,人的“罪”会受到上帝的宽恕,最终在死后灵魂会升入天堂。在她的笔下,很多人受到基督博爱思想的影响,最后信奉基督教。这其中典型的人物是黑人奴隶乔治和奴隶主圣·克莱尔。

和汤姆逆来顺受、接受命运安排的故事相平行的另一条主线是黑奴乔治和妻子成功逃亡的经历。乔治聪明能干,因而遭到主人嫉妒,用尽方法折磨乔治。乔治不愿忍受屈辱,决定逃亡。在逃跑之前和妻子伊丽莎的谈话中,乔治诉说了自己不公正的遭遇。伊丽莎极力劝说乔治信仰基督。但是乔治坚定地认为自己不能信仰上帝。在逃亡的途中,乔治偶遇了白人威尔逊先生。威尔逊十分赏识乔治的才华,但对乔治不信仰基督教而进行斥责。乔治依然对上帝存在质疑:“到底有没有一位可以叫人信靠的上帝啊?”乔治对待基督教态度发生转变是从在教友村见到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开始的。乔治看到教友村的基督徒们不顾政府严禁帮助逃亡黑奴的法令仍然尽力帮助他们的时候,开始接受基督教。乔治和妻子、儿子最终胜利到达加拿大,在途中又与失散多年的亲人相遇,开始了新的生活。乔治在继续高等教育取得成就之后,决定带着全家回到非洲去,为自己的国家做贡献。“我要以一个爱国的基督徒、一个基督牧师的身份前往我的国家。”⑧乔治自己从奴隶到自由人的身份转变靠的是自己不屈不挠的抗争,信仰上帝就会得到上帝的帮助。这正是作者斯托夫人在小说中为黑奴指明了的一条争取自由的道路。

圣·克莱尔是一个仁慈的奴隶主。尽管亲人们笃信基督教,但圣·克莱尔对基督一直抱有怀疑的态度。基督教的教义与黑奴们的实际境遇相矛盾。在女儿伊娃去世后,黑奴汤姆常常用《圣经》宽慰主人。渐渐地,圣·克莱尔开始动摇,和汤姆一起诵读《圣经》、做祷告,用信仰平复自己悲痛的内心。在对基督教的看法转变后,圣·克莱尔认真思考基督教和奴隶制的关系。他认为一个虔诚的基督徒应该全力以赴和奴隶制相抗争,而现实中,很多基督徒却麻木不仁。圣·克莱尔决定为解放黑奴尽自己的一份力量。然而,圣·克莱尔还未来得及实现自己的理想,便因意外去世了。临死之前,圣·克莱尔和汤姆一起做祷告,最后说道:“回家了!回家了!”他认为去往天国就是与母亲和女儿相聚。

二、原小说中基督教外在要素

吕大吉认为宗教的外在要素分为宗教的行为或活动及宗教的组织和制度。宗教信仰者的宗教崇拜行为是内在的宗教观念和宗教感情的客观表现。当人们头脑中产生了视某种力量为超人间、超自然力量的时候,就伴生了对它的敬畏感、依赖感和神秘感。情动于中则形之于外,发之为尊敬、爱慕、畏怖、祈求、祷告、赞美的言词,表现为相应的崇拜活动。各种宗教都通过一定的仪式把这些原为自发而且分散的宗教行为规范化、程式化,并附加神圣的意义⑨。基督教作为四大宗教之一,其外在要素包括基督教的行为活动和基督教的组织制度。《汤姆叔叔的小屋》中对基督教的行为活动做了大量描述。

祷告是基督教中常见的宗教仪式,形式多种多样,祷告会是比较正式的祷告形式。在小说中多次提及祷告会和祷告。汤姆是附近黑奴们推崇的掌管宗教事务的长者,人们把汤姆当牧师一样尊敬,他的小屋里经常举办祷告会。在小说的第四章中,对小屋中的祷告会有详细的描写。在会众们聚齐之后,首先开始唱诗。参与者们热情洋溢,完全融入到圣歌的意境之中。接着,汤姆进行讲道,即对《圣经》进行讲解。汤姆随后进行祷告,他的祷告常常会引起会众们的共鸣,激起会众们对基督的虔诚的感情。在汤姆被卖的途中,总是通过祷告慰藉内心。在第二个主人圣·克莱尔的家里,汤姆经常给这位仁慈的主人祷告,最终感化了圣·克莱尔。汤姆落入残暴的雷格里之手后,常常受到鞭打,但从不屈服。在最痛苦的时刻,依然唱赞美诗,给其他黑奴讲道,并且做祷告。是耶稣基督给了汤姆无穷的力量,“极度的痛苦、灾难、屈辱、贫困和一无所有都只能促使他早日成为上帝名下的祭司。”⑩

《圣经》作为基督教经典,是上帝的启示和旨意,也是基督教的文化基石。赞美诗是赞美上帝的诗歌,包括对上帝的歌颂、感谢和祈求。斯托夫人将《圣经》引文及赞美诗的引用和小说情节发展巧妙结合,并且将大量《圣经》典故应用于小说之中,使小说原文本蕴含着浓厚的基督教文化氛围。

作者直接使用《圣经》引文作为小说章节标题。如,第二十二章标题“草必枯干——花必凋谢”。(《新约圣经·彼得前书》)不管人的主观意愿如何,时间都是一天天在流逝,注定要发生的事情总会发生。在本章中,天使般的伊娃开始身体衰弱,表现出了死亡的征兆。小说第三十一章开头引用了《旧约哈巴谷书》第一章第十三节:“行诡诈的,你为何看着不理呢?恶人吞灭比自己公义的,你为何静默不语呢?”本章内容主要叙述了汤姆被雷格里买后在运送到庄园的途中的经历。汤姆自己随身携带的物品被雷格里抢劫一空,连箱子都被卖掉,这与汤姆之前的待遇完全不同。同行的黑奴们也诉说着遭遇。对于信仰基督的人来说,当他们发现自己遇到不幸,却没有得到上帝的帮助时,对他们的信仰是一种考验。

三、结语

在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中,斯托夫人认为基督教信仰在解放黑奴、废除奴隶制中起到重要作用。西方小说中经常引用《圣经》的语句和典故,是小说创作的源泉。《汤姆叔叔的小屋》基督教色彩浓厚,基督教信仰贯穿小说的始终。从基督教的内在要素和外在要素分析来看,小说的情节编排及人物形象塑造都与基督教有着密切的关系,蕴含浓厚的基督教文化。是基督教推动了小说情节的发展,抒发了典型人物的内心感受,控诉了自己的悲惨遭遇,形成了鲜明的人物性格,最终达到了批判奴隶制,直至废除奴隶制的目的。

注释:

①吕大吉.宗教学通论新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76.

②吕大吉.宗教学通论新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104.

③斯托夫人,著.黄继忠,译.汤姆大伯的小屋[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2.

④斯托夫人,著.黄继忠,译.汤姆大伯的小屋[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171.

⑤斯托夫人,著.黄继忠,译.汤姆大伯的小屋[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482.

⑥斯托夫人,著.黄继忠,译.汤姆大伯的小屋[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361.

⑦斯托夫人,著.黄继忠,译.汤姆大伯的小屋[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394.

⑧斯托夫人,著.黄继忠,译.汤姆大伯的小屋[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578.

⑨吕大吉.宗教是什么?——宗教的本质、基本要素及其逻辑结构[J].世界宗教研究,1998(02).

⑩黄继忠.汤姆大伯的小屋[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524.

参考文献:

[1]Stow,H.B.Uncle Toms Cabin[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

[2]斯托夫人,著.黄继忠,译.汤姆大伯的小屋[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

[3]吕大吉.宗教学通论新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4]吕大吉.宗教是什么?——宗教的本质、基本要素及其逻辑结构[J].世界宗教研究,1998(02).

[5]《圣经》(简化字和合本).中国基督教协会.

[6]申军.《汤姆叔叔的小屋》中象征写作手法及意义刍议[J].中州大学学报,2009,VOL26(4).

[7]杨春.《汤姆叔叔的小屋》新历史主义解读[J].湘南学院学报,2006,VOL27(1).

[8]杨慧林.基督教文化百科全书[M].济南:济南出版社,1991.

[9]郑丽.从对黑人无意识的他者化看斯托夫人潜在的殖民意识[J].外国语言文学,2009(1).

[10]卓新平.基督教文化160问[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

基金项目:2013年高校省级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重点项目“《汤姆叔叔的小屋》中基督教文化的译介”(2013SQRW114ZD)第一阶段研究成果。

展开全文▼

猜你喜欢

奴隶制
《宠儿》在多角度视野下的主题探索
论《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的游戏
毛塔奴隶竟支持奴隶制
《汤姆叔叔的小屋》中主要黑人角色分析
君主制、奴隶制和帝制的根基 社会不平等的缔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