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歧杆菌活菌胶囊联合茵栀黄佐治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4-11-18李俊峰
李俊峰
[摘要] 目的 探究双歧杆菌活菌胶囊联合茵栀黄佐治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2013年1~12月本院收治的84例黄疸患儿,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用蓝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双歧杆菌活菌胶囊联合茵栀黄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及黄疸消退情况。 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7.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95%(P<0.05);治疗组的黄疸消退时间、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胆红素日均下降值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双歧杆菌活菌胶囊联合茵栀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双歧杆菌活菌胶囊;茵栀黄;新生儿黄疸
[中图分类号] R722.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10(a)-0049-03
新生儿黄疸是由于新生儿的胆红素代谢出现异常而导致血清胆红素上升的一种疾病,是新生儿时期的一种常见的临床表现。新生儿黄疸一般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1]。生理性黄疸一般可自愈,对新生儿的影响较小,病理性黄疸对新生儿的影响比较大,因为血中非结合胆红素具有一定的毒性,若毒性大将导致严重的后遗症并且死亡率极高[2]。本院对42例黄疸患儿采用双歧杆菌活菌胶囊联合茵栀黄对其进行治疗,取得了非常好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12月本院收治的84例黄疸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其中,治疗组中男22例,女20例,年龄7~34 d,平均(18.6±4.5)d,体重为3.0~4.8 kg,平均(6.4±3.8)kg,血清总胆红素(279.5±51.2)μmol/L。对照组中男24例,女18例,年龄5~33 d,平均(17.9±4.2)d,体重为3.3~4.7 kg,平均(6.5±3.4)kg,血清总胆红素(282.2±50.6)μmol/L。两组新生儿出生时经检查均未出现畸形、溶血、先天性疾病等。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体重、血清总红胆素水平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儿给予蓝光治疗,具体方法为给予患儿单面的蓝光照射,且间断性进行照射,12 h/d;光疗时,婴儿双眼用黑色眼罩保护,以免损伤视网膜,除会阴、肛门部用尿不湿遮盖外,其余均裸露。调整灯光与患儿之间的距离为22~26 cm,使其照射面尽量广泛,患儿的裸露部位均能够接受蓝光的照射。
1.2.2 治疗组 在对照组蓝光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患儿给予双歧杆菌活菌胶囊联合茵栀黄进行治疗。双歧杆菌活菌胶囊(丽珠集团,批号:150346),口服,0.35 g/粒,0.175 g/次,2次/d,茵栀黄口服液(华润双鹤药业,批号:110206),口服,每次1/2瓶,2次/d,5~7 d为1个疗程,需持续治疗2个疗程。
两组患儿治疗期间均需要保证病房内的干净、整洁且安静,并按时对病房内进行通风,以保证病房内的空气流畅且清新,同时,保持适宜的室温和湿度。医护人员需时常注意观察患儿的情况变化,比如精神状态、体温以及反应能力等,以避免新生儿受到感染。两组患儿均给予保温、碱化血液、补液、营养支持治疗、补充维生素B2、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常规治疗。
1.3 疗效评判标准[3]
显效:治疗7 d后,患儿皮肤的黄疸症状明显消退,血清总胆红素值<156 μmol/L(9 mg/dl);有效:治疗7 d后,患儿皮肤的黄疸症状大部分消退,血清总胆红素值>220 μmol/L(12.9 mg/dl);无效:治疗7 d后,患儿皮肤的黄疸症状消退不明显,血清总胆红素值>256 μmol/L(15 mg/dl)。
1.4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儿黄疸消退的时间、胆红素日均下降值以及住院天数[4]。
1.5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临床效果的比较
治疗10 d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7.62%,对照组为80.9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1)。
2.2 两组患儿黄疸消退情况、住院天数的比较
治疗组患儿的黄疸消退时间、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胆红素日均下降值高于对照组(P<0.05)(表2)。
3 讨论
新生儿黄疸是一种最常见的新生儿疾病,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法能够减轻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症状,且能避免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以及核黄疸等疾病的发生[5]。在感染以及缺氧等条件下,患儿的血清胆红素浓度会明显上升,最终引发高胆红素血症[6]。新生儿出生时肠道内无细菌,结合胆红素不能被还原成尿胆原,随粪便排出,当并发感染、酸中毒等疾病时,会导致新生儿摄入不足,肠蠕动减少等,加之肠道内的D-葡糖醛酸苷酶活性高,可在较短时间内将结合胆红素重新分解成非结合胆红素,迅速被肠道重吸收进入血液,从而加重高胆红素血症[7]。新生儿的血-脑脊液屏障未完全发育,因此高浓度的非结合胆红素可以通过其血-脑脊液屏障,并与神经细胞结合,从而引发胆红素性脑病[8]。
蓝光治疗是临床上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一种常用方法,临床效果安全有效,并无显著并发症,已被广泛应用于新生儿黄疸的治疗中[9]。蓝光治疗的原理为:蓝光将脂溶性胆红素转变为水溶性胆红素异构体,不需要与肝脏结合便能通过胆汁排到肠腔内或者随尿液排到体外,最终使血清胆红素浓度下降,以避免胆红素性脑病的发生[10]。本研究发现双歧杆菌活菌胶囊联合茵栀黄能够明显降低血清总胆红素的浓度,同时缩短患儿的黄疸消退时间[11]。茵桅黄具有利胆退黄的作用,并可降低胆红素的重吸收和肠肝循环[12]。双歧杆菌活菌胶囊经口服后进入患儿的肠道,使其肠道在短时间内形成胃肠正常菌群[13]。
综上所述,双歧杆菌活菌胶囊联合茵栀黄治疗新生儿黄疸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刘阳.茵栀黄联合双歧杆菌配合蓝光治疗病理性黄疸的疗效分析[J].海南医学,2013,24(23):3476-3478.
[2] 黄晓菱,向志云.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合并茵栀黄颗粒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观察[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3, 34(3):37-38.
[3] 蓝建芳.茵栀黄颗粒联合蓝光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40例疗效观察[J].中医中药,2012,5(50):76.
[4] 刘笑梦,周丽芳.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黄疸140例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2,4(6):558.
[5] 江兰兰.茵栀黄口服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分析[J].医学信息,2012,25(4):74-75.
[6] 曹菊英,李虎,钱锋,等.培菲康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14):1744-1745.
[7] 王新生.茵栀黄口服液用于新生儿黄疸50例临床分析[J].基础医学论坛,2014,18(8):974-975.
[8] 胡静花.茵栀黄口服液预防新生儿黄疸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4, 35(9):1889.
[9] 张莉.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辅助治疗新生儿黄疸36例疗效观察[J].淮海医药,2014,32(2):177-178.
[10] 吕红宇,邓常学,王子谦.观察茵栀黄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J].中外医疗,2014,33(1):21-22.
[11] 刘贵华,王凤玲,赵金胜.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25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 11(18):77-78.
[12] 喻娅婷,田静,周小琳.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新生儿黄疸102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3,19(9):35-37.
[13] 沈彩燕,王坚英.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诊,2013,22(6):995-996.
(收稿日期:2014-06-12 本文编辑:许俊琴)
综上所述,双歧杆菌活菌胶囊联合茵栀黄治疗新生儿黄疸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刘阳.茵栀黄联合双歧杆菌配合蓝光治疗病理性黄疸的疗效分析[J].海南医学,2013,24(23):3476-3478.
[2] 黄晓菱,向志云.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合并茵栀黄颗粒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观察[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3, 34(3):37-38.
[3] 蓝建芳.茵栀黄颗粒联合蓝光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40例疗效观察[J].中医中药,2012,5(50):76.
[4] 刘笑梦,周丽芳.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黄疸140例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2,4(6):558.
[5] 江兰兰.茵栀黄口服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分析[J].医学信息,2012,25(4):74-75.
[6] 曹菊英,李虎,钱锋,等.培菲康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14):1744-1745.
[7] 王新生.茵栀黄口服液用于新生儿黄疸50例临床分析[J].基础医学论坛,2014,18(8):974-975.
[8] 胡静花.茵栀黄口服液预防新生儿黄疸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4, 35(9):1889.
[9] 张莉.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辅助治疗新生儿黄疸36例疗效观察[J].淮海医药,2014,32(2):177-178.
[10] 吕红宇,邓常学,王子谦.观察茵栀黄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J].中外医疗,2014,33(1):21-22.
[11] 刘贵华,王凤玲,赵金胜.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25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 11(18):77-78.
[12] 喻娅婷,田静,周小琳.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新生儿黄疸102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3,19(9):35-37.
[13] 沈彩燕,王坚英.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诊,2013,22(6):995-996.
(收稿日期:2014-06-12 本文编辑:许俊琴)
综上所述,双歧杆菌活菌胶囊联合茵栀黄治疗新生儿黄疸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刘阳.茵栀黄联合双歧杆菌配合蓝光治疗病理性黄疸的疗效分析[J].海南医学,2013,24(23):3476-3478.
[2] 黄晓菱,向志云.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合并茵栀黄颗粒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观察[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3, 34(3):37-38.
[3] 蓝建芳.茵栀黄颗粒联合蓝光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40例疗效观察[J].中医中药,2012,5(50):76.
[4] 刘笑梦,周丽芳.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黄疸140例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2,4(6):558.
[5] 江兰兰.茵栀黄口服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分析[J].医学信息,2012,25(4):74-75.
[6] 曹菊英,李虎,钱锋,等.培菲康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14):1744-1745.
[7] 王新生.茵栀黄口服液用于新生儿黄疸50例临床分析[J].基础医学论坛,2014,18(8):974-975.
[8] 胡静花.茵栀黄口服液预防新生儿黄疸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4, 35(9):1889.
[9] 张莉.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辅助治疗新生儿黄疸36例疗效观察[J].淮海医药,2014,32(2):177-178.
[10] 吕红宇,邓常学,王子谦.观察茵栀黄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J].中外医疗,2014,33(1):21-22.
[11] 刘贵华,王凤玲,赵金胜.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25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 11(18):77-78.
[12] 喻娅婷,田静,周小琳.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新生儿黄疸102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3,19(9):35-37.
[13] 沈彩燕,王坚英.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诊,2013,22(6):995-996.
(收稿日期:2014-06-12 本文编辑:许俊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