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鲁迅语文教学研究

2014-11-17冯安妮

关键词:鲁迅作品鲁迅语文教学

冯安妮

摘 要:由于鲁迅文章生涩难懂,很多学生不爱学习,语文教师应注重小学鲁迅语文教学,由浅入深,逐层深入,从整体上梳理鲁迅小说主题,把握鲁迅作品学习的整体脉络。虽然时代在变迁,课程改革在进行,但鲁迅精神却一直与我们培育青年学子的目标是一致的。

关键词:鲁迅;鲁迅作品;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10-0261-02

鲁迅,作为一个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不论是在文学领域还是在语文学术领域都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存在,对鲁迅先生的研究也从来没有停止过。鲁迅先生的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可谓独树一帜,他的《彷徨》《呐喊》《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精彩小说不仅在当时使中国国民振聋发聩,当今我们读起来也会觉得意味深长。鲁迅作品很早就进入到中学语文课本中,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学生。例如小学语文课本的《少年闰土》、初中语文课本第一册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二册的《社戏》、第三册的《阿长和〈三海经〉》等等。据统计,鲁迅的作品,包括他的小说、散文、杂文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中的数量达16篇之多,这是其他作家所无法企及的,由此可见这位民族英雄,这位文学泰斗在语文学术界有着相当高的文学价值。

但是目前出现了可怕的现象,有些人呼吁鲁迅作品应该删减或者是走出语文课本,有些学生认为鲁迅的作品生涩难懂。本文认为,鲁迅的作品需要保留并且应该得到语文老师和学生的重视。鲁迅的作品中所传达出的追求真理、热爱生活的精神值得我们青年一代认真思考。一个缺乏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意识,缺乏独立精神,不懂得关注社会、关注民生,对社会参与力度不够,无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人,是会受到社会鄙弃的。因此,接触鲁迅,学习他在青年时代就立志“我以我血荐轩辕”,了解他一生都致力于改造和革新国民精神的道路和方法,体察他为国为民的真挚感情,这才是学习鲁迅作品真正价值所在。

鲁迅,一个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人,一个含着热泪鞭挞祖国和人民的时代英雄,如果不能赢得孩子的青睐,不管有多少理由,对于每一个语文教师来说,都应有一种难以释怀的不安。一个没有名人的伟大民族是可悲的,而一个有了名人却不知道珍惜的民族是奴隶之邦。

一、学生不爱学习鲁迅文章的原因

学生不爱学习鲁迅作品的原因有很多,他们认为鲁迅的文章生涩难懂,在主观上就已经对鲁迅作品产生抗拒。但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100条建议》中提到:“学生是否爱读书,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如果你的学生感到你的思想在不断地丰富着,如果你的学生深信你今天所讲的不是重复着昨天讲过的话,那么读书会成为你的学生的精神需要。”同样,如果语文教师对鲁迅及其作品研究透彻,在课堂上能够为学生还原一个真实的鲁迅,对鲁迅和鲁迅作品的相关知识能够信手拈来,旁征博引,那么学生也会渐渐走近鲁迅,渐渐喜爱上这位文学巨匠的。

但目前情况却显然背道而驰,教师对鲁迅了解肤浅,对鲁迅作品阅读定式,对其作品主题把握肢解零散、模糊不清,甚至对鲁迅本人存在隔膜,把鲁迅只看作是一位冷冰冰的文学家,这样如何让学生喜欢鲁迅,喜欢他的文章呢?其实连鲁迅自己都承认自己是一位平凡人,鲁迅曾说:其实即使天才,在生下来的时候的第一声啼哭也和平常儿童一样,绝不会就是一首诗。所以,作为语文教师更应该为学生呈现一个有血有肉的鲁迅,亲其人方能亲其文,不断的调整学生的阅读期待,和学生讲述鲁迅的童年时代,让学生了解鲁迅的苦难人生,让学生知道鲁迅也是一个懂得并热爱生活的人,消除学生与鲁迅之间的隔膜,这样学生才会喜欢上鲁迅这位伟大的平凡人,会渐渐体会到那所谓的“生涩难懂”文字背后的深刻内涵。而以上这些却成为了我们语文课堂中对鲁迅本人及作品解读的空白点,语文教师现在面临的第一个挑战应该是认识到鲁迅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鲁迅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钱理群说:“远离鲁迅,就是远离深刻,远离骨气,接近平庸。”而凡有思考的地方,凡有思考的人,鲁迅就是个不可忽视的存在。学会思考对于中学生语文阅读极其重要,在别人的作品中读出自己的思考,读出自己的兴趣,将读别人的作品与读自己的生命相结合,这才是我们读书的目标所在,而鲁迅和他的作品会为学生提供思考的源泉。可见,鲁迅作品学习的重要性。王锡荣教授在《我们今天为什么要读鲁迅?》中谈到:“问题在于书有无阅读价值,究竟以什么来衡量?我想至少要有两点:一曰思想价值;二曰文学价值。”文字的生命力在于其体现出来思想是否为民众所需要。王得后教授在《致力于改造中国人及其社会的伟大思想家》中提到鲁迅的思想核心为“立人”,在《鲁迅在二十一世纪》中再次提出“立人”是鲁迅一生要做和在做的大题目。不管是其思想价值还是文学价值,中学生学习鲁迅的作品都是有用的而且是必要的。

现如今,在网络小说和影视作品横行的文化快餐时代,中学生不仅不能舍弃鲁迅精神,反而更应该学习。鲁迅作品作为民族精神的资源,在新时代仍然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虽然鲁迅先生去世70多年了,但他所思考的问题有些至今仍警示着我们。鲁迅先生深邃的历史眼光是向着未来世界的,他的现实批判精神是为着开阔年轻人命运的,鲁迅精神是中华民族不断奋进的先驱动力,鲁迅作品蕴藏着一种深情而热烈的希望与召唤,对民族希望、对青年生命、对创造精神的召唤。所以,青年一代学习鲁迅作品,发扬鲁迅精神也是必要的。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斷深化,要求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关注社会、关注人生,能积极地思考问题,而当前教材选编的鲁迅作品有深刻的思想性和敏锐的洞察力,从这个意义上说,鲁迅作品的思想文化价值也是无可取代的,鲁迅作品更是最优秀的语文教育之本。但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如何将值得思考、值得研究的鲁迅和他的文章更好的让学生接受一直困扰着语文教师。

三、鲁迅语文教学建议

(一)不可忽视的小学鲁迅教学

学生们之所以认为鲁迅陌生,他的文章不易读懂,是因为我们语文教师忽视了小学鲁迅教学,小学时代,语文教师就应当为学生介绍鲁迅和他的作品。人教版语文书中的《少年闰土》这篇课文选的就很好。少年的闰土是鲁迅的朋友、玩伴,那时候的闰土活泼可爱,充满朝气,到后来中学课本《故乡》中的闰土变得麻木不仁、呆滞。在这个梯度的比较学习中,学生也会主动的思考这个人物性格转变的原因,语文教师应该给学生自己理解、探索鲁迅及其作品的空间。

以作者的形式进入教材,在小学阶段以鲁迅故事的形式进入教学,为初中、高中鲁迅作品学习打下基础。学生在小学时期好奇心和求知欲特别强,这个阶段学生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教师用讲故事的形式为学生讲述鲁迅,学生一定不会感到枯燥乏味。语文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其他人描写鲁迅的文章,例如周晔的《我的伯父鲁迅》,臧克家的《有的人》,看一看他人眼中的鲁迅是一位怎样的人,不仅扩大了学生的阅读范围,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有效的衔接在一起,而且也丰富了鲁迅这个人物,让学生们能更加全面的了解鲁迅,从而喜欢他的作品。

(二)从总体上把握鲁迅小说主题

在中学阶段,对鲁迅文章的学习主要是小说的学习,例如《社戏》《故乡》《孔乙己》《祝福》等文章。对于鲁迅小说来说,主题是其灵魂。对鲁迅小说主题的把握,语文教师应该是胸有成竹、高屋建瓴的。加强鲁迅作品教学的系统性,作品之间的连贯性,还原在作者生活的社会背景中。表面上,鲁迅批判孔乙己的迂腐,阿Q的愚昧,闰土的麻木不仁,祥林嫂的懦弱,但纵观鲁迅写作的社会生活背景,在1920年前后,在内忧外患白色恐怖下,鲁迅对于国民或者说是小说中的人物批判的锋芒已经减弱,更多的却是同情。语文教师应该认清这一点,引导学生正确理解鲁迅写作小說的意图。同时教师更应该从整体上把握鲁迅小说的主题,鲁迅小说的主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对孔乙己、阿Q这样冷漠、缺乏诚与爱的人物给予同情兼批判;批判国民的奴性;对精神胜利法(自欺欺人、欺软怕硬、麻木健忘、以丑骄人)这种病态行为的批判指责;立人:鲁迅文章思想的灵魂就是立人,鲁迅一直在宣扬个性自由,张扬人的独立。对民族劣根性进行无情的犀利批判的目的也是在立人。希望像祥林嫂那样的妇女能够学会独立生活,希望阿Q那样的人能够懂得自尊,希望孔乙己这样的知识分子能够脱掉长衫,重新做人,这些才是鲁迅作品主题思想的真正价值所在,而这些主题根本不能从鲁迅的一篇文章中解读出来,需要语文教师对鲁迅作品全面把握。

青年学生学习鲁迅作品,或者说是学习鲁迅作品中流露出来的鲁迅精神是重要的并且也是必要的。当今社会我们未必需要每个人都像鲁迅那样,做勇敢的前行者,做不妥协的战士,但是对平等的向往,对民生的怜悯情怀,甘为孺子牛的精神,是值得我们青年一代人学习的。语文学习不仅是知识、能力的学习过程,更多的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教会学生学会做人的过程,而鲁迅正是一本现代精神的教科书。这本教科书如何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值得我们语文教师思考,语文教师应注重小学鲁迅语文教学,由浅入深,逐层深入,从整体上梳理鲁迅小说主题,把握鲁迅作品学习的整体脉络。虽然时代在变迁,课程改革在进行,但鲁迅精神却一直与我们培育青年学子的目标是一致的。

参考文献:

〔1〕薛晶星.中学语文教材全解.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3〕钱理群.与鲁迅相遇:北大演讲录之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社,2003.

〔4〕王得后.致力于改造中国人及其社会的伟大思想家.鲁迅研究(第5辑),1981.

(责任编辑 徐阳)

猜你喜欢

鲁迅作品鲁迅语文教学
鲁迅,好可爱一爹
鲁迅《自嘲》句
鲁迅看书
今天我们需要从鲁迅作品的教学中获取什么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浅论鲁迅先生对现代中学生的影响
浅析鲁迅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