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挫折教育”进行到底
2014-11-17王士俊
王士俊
挫折是在个人从事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遇到障碍或干扰,致使个人动机不能实现,需要不能满足的情绪状态。人的行为总是有一定的目标的,但往住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人的个人行为目标可能受到阻力,使需要得不到满足,这必须会使人产生心理挫折感,并伴随出现不安、失意等各种情绪状态。
对于我们的学生而言,挫折常常体现在成绩下降、升学落榜、家庭变故、理想与现实不符等方面。在求学的道路上,如若教师不能及时有利地加以疏导,学生不能以积极乐观健康的心态面对诸如此类的挫折,轻者会影响学生个体的身心发展,重者则可能引发人间悲剧。这似乎是危言耸听,但这样的事例已屡见报端。教育部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在学科教学中注意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西方教育家也把德育放在重要位置上,认为“教育就是要形成人的性格”。所以语文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巨大魅力,而且应利用语文课涉及文化、道德、社会、人生方方面面知识的有利条件,进行心理健康渗透。
正如前文所说,挫折不可避免地在存在于每一位学生的求学生涯中,作为教育者不能绝对阻止挫折发生在学生身上,但我们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态,增强他们的抗挫折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从而将挫折的影响控制到最低。从事中学教学十二年以来,笔者就“挫折教育”有以下几点做法:
(一)我们可以在日常的教学、班级管理中自觉地设计四种挫折方式,即模拟式挫折或演习性挫折、短期性挫折、警示性挫折,适量挫折。如组织学生进行越野夏令营活动,在考试中人为地设置一些陷阱等。
(二)给学生一些“劣性”刺激。“劣性刺激”是指令人不舒服或不愉快的外界刺激,也就是引入挫折情境来对学生进行刺激。就这一点,国外在教育上很早就认识与运用。美国注重“富门寒教”,父母钱再多,孩子超支的零用钱都必须靠自己做“钟点工”来解决;日本的吃苦耐劳必修是世界有名的,幼儿园给孩子吃粗菜杂粮做成的“忆苦饭”,进行“忆苦思甜”教育,让学生“吃苦”是日本重视下一代进行精神教育的一种做法;英国著名的伊顿公学,学生毕业后绝大多数都考入牛津大学,培养栋梁无数,其经验之一就是让学生吃苦,刻意“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学生受到约束与劣性刺激,可能会一时感到不快甚至痛苦,但是这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成长有有益的。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劣性刺激时,必须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适度,方法要对头;其次要循序渐进,让学生能够承受,再次当学生克服困难取得成功要给予肯定与表杨。
相信经过这些劣性刺激的学生,当面对真正的挫折时起码有足够的勇气面对它。
(三)借助教材内容,适时引入关于挫折教育的德育内容,务必避免就教材讲教材的课堂,应注重拓展与延伸,达到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如苏教版选修教材《〈史记〉选读》中的众多“非常倜傥之人”都遭受过挫折,可借此教学在“润物细无声”中达到磨炼学生意志、提高学生生存能力和适应能力的目的:比如作者的坎坷经历——“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公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当然,在实行挫折教育的时候必须走出一个心理误区——棍棒教育。我们提倡给学生一些劣性刺激,进行挫折教育,但这仅仅是为了锻炼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让他们有免疫力去战胜挫折,而千万不能以为挫折教育就是棍棒教育,因而不断地进行所谓的“挫折教育”,却给学生的心灵留下永恒的创伤。所以作为教师,在进行挫折教育的时候,一定要避免对孩子“心灵施暴”。
《语文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真正有效的挫折教育是锻炼孩子的生存能力、动手能力、处理问题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用我们的温情,以我们的严格去要求学生,让他们都成为一个个真正健康的人。套用一句时下较为流行的句式:将挫折教育进行到底——不折不扣,实实在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