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信息技术教育为小学语文教学插上翅膀

2014-11-17武玲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4年20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语文教学

武玲

摘 要:传统意义上的小学语文教学通常只会关注学生在文字运用上的能力培养,而忽略了学生的品德修养及审美层面的教育。通过大量的教学实践表明,信息技术的科学应用如同给传统教学插上一双翅膀,可以全方位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可以让语文教学显得更加生动、富有魅力。信息技术教育的意义就是将信息技术手段完美地结合到小学语文教学中来,利用情景画面,来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关键词:信息技术 小学语文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20-0-01

高质量的语文教学必须要在最大程度上重视且不断深化信息技术和学科之间的结合,从而更加优质地实现语文课程教学的目标。怎样更加高效地通过信息技术优化语文教学中的信息资源,无疑也是提升语文教学效果的重大基础。对此,本文展开了富有成效的探索,且创设了一套以学生为主体,信息技术为导向的全新教学模式。

1 提升学生探索精神,培养个性发展

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个性发展最为突出的一门学科,并且教育资源极为丰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不但能够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苏教版小学语文《黄果树瀑布》为例,教师可以按照课文,先激发学生进行探索的热情。接下来,教师辅助学生完成思绪整理,让学生能够自主地进行文字分析,自我设立相关问题以及探究问题,例如,为什么该景区会有徐霞客的雕塑?徐霞客是什么人?出了黄果树瀑布以外,世界上还有哪些著名的瀑布?等等。之后,教师再给予学生一定的相关技术导航,在说明学习方法的前提下,让学生通过自身途径获得信息。由于有了“学习任务”作为驱动,学生能够在不同的思维探索中收获自主性的思路,并且在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信息处理能力。

2 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延伸学习渠道

现阶段,小学语文教材整体还相对单一,无疑只是语文教育中的“一粒尘埃”,而信息技能的巧妙应用,可以给学生创建一座与世界取得沟通的桥梁,从而给学生的意识注入鲜活的时代记忆。以苏教版小学语文《恐龙》为例,该文属于理论性文章,主要向学生说明了恐龙的生存年代、种类、习性等,在小学生的好奇心驱使下,往往会对恐龙产生一种神秘的喜爱。[1]此时,倘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单纯地将教学局限在文章所提供的知识传递上,便无法满足不同阅读兴趣与语文能力学生的求知欲,也极大地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对此,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之前将恐龙的相关材料,放置到文件夹里,把教材中所提到的霸王龙、剑龙、翼龙等做成一个网页,最大程度地介绍给学生。[2]网页所提供的相关图片、声像视频,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全面理解教材中的精华,另一方面,也能让学生在自我领域,提升学生和教材的高级对话。

应用信息技术功能,不仅能够将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更加容易突破,而且可以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灵活对知识的应用,进而减少教师在教学中的难度。以苏教版小学语文《琥珀》为例,该文的教学难点是让学生正确明白科学家是如何利用这块琥珀,实现科学想象的。而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让学生在学生阶段可以即时地通过课件完成自主学习,利用信息技术完成独立指导,最终掌握课文重点。

3 构建教学情境,激活学生思维

信息技术和语文教学的结合,能够让枯燥的文字瞬间变得有声有色,把学生带入进各种情境中,让学生可以十分形象地感知课文所描绘的场景,并且培养学生的洞察力,激活学生思维使之深入发展。以苏教版小学语文《春天》为例,春天的景色,相对于小学生来说,尽管也并不陌生,然而由于其洞察水平局限,使其在学习过程中,通常也只是浮光掠影,无法真正地掌握教材中的核心内容。

为了避免这个遗憾,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进行情境教学。例如,可以播放符合春天主题的视频《春天在哪里》。学生只需要利用鼠标点击相关的词语,就可以顯现出与之有关的视频、图像、词语介绍,让学生可以对与春天相联系的主题有着更加明确的理解。如学生只要点击“桃花”时,就可以看出一枝桃花从含苞到待放的生长过程。视频实物的介绍,旨在向学生展开某一事物的具体属性,并且把那些不易于捕捉的景色再次重现,丰富学生感知。学生在视频情境中感知、思考,不仅可以激活其思维潜能,还可以获得审美的快乐。

信息技术拥有形象性、有效性的特征,可以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知识以外的能力因素参与到学习中来。通过信息技术实施语文辅助教学不但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性,进一步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自然中学习知识,从创造性的学习氛围中获得新知。

4 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

以苏教版小学语文《莫高窟》为例,在课堂教学上,教师可以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最关注的内容展开探究学习,之后再按照相关标准,全面深化自身学习心得。如部分内容要求学生要结合教材的段落说明彩塑的特征;部分内容要求学生在欣赏之后,随着配乐一齐朗诵;部分内容要求学生结合短文,总结自己内心想法。之后,教师再组织学生进行协作学习,并且将其感触发在学校论坛上。学生利用相互协作学习,最终达到智慧共享,并且深化了课文理解。

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建立班级论坛,让学生利用网络实现在线讨论与交流,并且把内心感悟通过文字表达出来,这也在无形中提升了学生的语文表达水平。教师也可以在班级论坛中确定一些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话题,让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感兴趣的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最大程度发挥信息技术的效用,不但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够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是让学生不断探索,重新发现自己,完善自己的过程。能够肯定地说,信息技术教育为小学语文插上了一双翅膀,给小学生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与丰富的平台。

(江苏省连云港市建国路小学,江苏 连云港 222000)

参考文献:

[1]胡梅秀.多媒体技术对小学语文的意义及应用[J].成功(教育),2013,19(3):84.

[2]刘丽.如何发挥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J].网友世界,2014,16(7):127.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小学语文教学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