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健康教育在职专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2014-11-17尤金美柴真真

新课程·中旬 2014年9期
关键词:心理问题应对策略心理健康教育

尤金美 柴真真

摘 要:中学生处于心理不稳定的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职专教学的重中之重,本文全方位、深层次地分析了职专学生的心理特点、心理健康教育在职专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其应对策略。为心理健康教育在职专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意义及实践意义。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职专教学;心理问题;应对策略

中职学生主要是指那些接受完初中教育继续接受中等职业教育阶段的学生,他们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及转折期。中职学生最大的特点是心理成熟迟于生理成熟,从而形成了有别于高职学生和儿童的特殊心理特点,这在无形中增加了中职教育的难度。

一、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

1.自我挫败感

进入中职学校学习的学生处于青春发育的高峰期,他们极为关注自己青春期和身体发育。但是他们缺乏相关知识的储备,部分学生还出现一定程度的心理闭锁,一方面缺乏对快速发育的体格上的新变化及生理上新特征的新认识;另一方面不愿意袒露心扉、请教他人,因此常会手足无措,产生心理困扰。

2.学习障碍心理突出

缺乏上进意识和吃苦精神。部分学生在初中时基础较差、纪律松懈、学习不努力,有些学生来职专是为了混文凭,以此寻找工作,而有些则是被家长逼来的;职专的多数学生重“行”轻“知”,不能深层次地理解实践和理论间的关系,很多学生行为被动、懒于动脑,会出现严重的厌学情绪。

3.悲观失望心理

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毕业生常会被当作“产品”推向市场,因为人才市场还不够健全、完善,一方面毕业生不能给自己进行正确定位,其期望值通常过高;另一方面,用人单位盲目攀高、随行就市,不能适当地选用人才,常会把中职生挡在门外。当前,毕业生就业、再就业已经逐渐成为社会新难题,中职生则就难上加难,中职学生普遍存在悲观失望的心理,因此,认识片面、学习无激情、品格放任,甚至会自暴自弃。

二、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中学生是处于身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心理、生理上都发生一系列的重大变化,该阶段学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是接受学校教育的最佳时期,良好的教育环境影响可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反之,会使学生形成不良心理品质。所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是健康教育的根本任务之一。

三、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抓住每位学生的闪光点

职专的学生不易管理、随意性强、缺乏学习兴趣,但是只要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每位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接着可以因势利导,给予学生充分的空间和舞台,为进行正面教育打开较好的局面。我班上有一位学生平时上课爱睡觉、不爱学习,通过仔细观察,发现该学生记忆力很好,发现这一闪光点后,课上督促该生积极背诵,并负责检查其他学生的背诵情况,由于获得了教师信任,极大地激发了该生身上潜质,已经由原来的专业课不及格变为现在的80分。

2.理解、信任学生,充分与学生沟通、交流

体谅学生、尊重学生、了解学生,依据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方式,顺利地进行沟通。例如,部分学生会在课上打盹,教师并不急于批评他们,而是与他们及周围同学交谈,了解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课上睡觉,鼓励他们克服这些不足,这样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使用赞美性语言说教、表扬学生

专业课教师几乎每天都会和学生在一起,他们在学生心目中的低位仅次于班主任,因此,专业课教师在批评学生之前要先肯定成绩、以表扬为主,最后指出不足;而对于那些无心学习学生,教师可以帮助他们寻找其兴趣点,告诉他们:“成绩只是暂时的,如果再努力一点,成绩会更好。”

综上所述,中职学生的生心理变化较大、内心矛盾较多,是一生中的特殊时期。因此,社会、家庭、学校均应了解和研究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并加以正确的教育和引导,使他们顺利地度过这一特殊时期,

形成积极健康的“自我观念”,为以后获得人生的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凌.根据中职生的心理特点改革课堂教学的一点体会[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02).

[2]王永青.关注中职校学生心理特点,提高中职教育质量[J]. 机械职业教育,2004(08).

作者简介:尤金美,女,1985年7月出生,本科,就职于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郯城职教中心,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

柴真真,女,1984年10月出生,本科,就职于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郯城职教中心,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

猜你喜欢

心理问题应对策略心理健康教育
个案工作方法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关注学生的心灵花园
简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契合
筑牢洪灾后的舆情“堤坝”
电力计量装置异常原因及监测方法分析
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