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复习中的几点关注
2014-11-17毛欣
摘 要:复习是每个阶段的重要部分,也是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关键,介绍了对高三语文复习中的几点关注,以期能够提高复习
质量。
关键词:高三;语文;复习
美国教育家华特曾说:“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由于学科的特殊性,“语文的复习”不应只是“语言的复习”,它除了语言因素外,还有广泛的人文因素,甚至各类社会生活现象也渗入进来。于是,高三的学生对于语文学习就有了一种“面对大海”的感慨,认为它太“杂”,让学生“忙”得不知所措,虽说是“我想握住你的手”,却往往有一种力不从心及忙乱的感慨。
其实,我们仔细考察一下近几年高考的轨迹,不难发现:在试题的形式上虽有变化,但总是“微调”,没有“巨变”;在考试内容上也是紧扣考纲,注重关注文化尤其是传统文化的传承;在试题的难度上现代文阅读几乎不设置阅读障碍,而文言文则是阅读有难度,但解题的难度却无攀升;作文试题的选材更加贴近学生的学习、思想、生活实际,并涉及有关社会问题,着重考查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因而,在语文复习过程中,我们要关注这些方面:
一、关注课本
因为高三的复习课课程容量加大了,难度提升了,而复习时间却有限,所以要求学生必须抓紧课堂时间,认真听讲,做好笔记,提高课堂效率,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在复习阶段,许多学生错误地认为考试的试题选文都来自于课外,加之复习资料汗牛充栋,于是就把教材抛在一边,一味遨游在复习资料里,这实在是个大误区。考试试题的选文来自于课外,这只是一个现象,而考试一般考查的是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而课本是知识的重要载体。学生不妨查查这几年的文言文试题,其考查的知识点,如实词、虚词、句式等都可以在课本里找到,就如让学生觉得离课本较远的现代文试题,其考查的能力点如理清思路、筛选信息、把握文意、揣摩语言、概括中心等都是基础知识。
因此,在前两轮复习中,我首先有针对性地将高中必修的五本教材中的重点文言文篇目进行了知识信息的筛选与整合,从而引领学生进行有效且省时地复习课本知识,这样做肯定大有
裨益。
二、关注积累
语文学习不可能一蹴而就,从高三起我建议学生准备一个“积累本”。要求学生对基础知识进行积累,把书中的名言名句、文学文化常识、文言知识、修辞知识等归纳整理,及时清点这些知识储备,将这些平时整理的内容进一步筛选、归纳,使之更系统,更科学,更便于及时复习。
另外,还须把自己欣赏的精美短文、优秀作文、优美语句;报刊、电视、互联网上的写作素材;平时做题时,把碰到的文言文及实用类文本人物传记中出现的杰出人物等归纳起来,并通过这些积累增加个人的人文修养及丰富写作的素材。
三、关注作文结构训练
作文在语文考试中所占分值比重大,是考试的重头戏。“凡制于文,先布其位,犹夫行阵之首次,阶梯之有依也。”梁启超倡导的作文法一贯主张把布局谋篇放在训练的首位,而把字句末节放在次要地位。可见如果不把要阐述的道理、证明的观点先构思好、安排好,那就只能是文章未成而先毁。
构思是对一篇文章整体性、全局性的把握与设计。要让的学生在下笔前,心中要有美的范式。
根据库恩的阐述,“范式”可理解为某一科学群体在一定的时期内基本认同的并在研究中加以遵循的学术基础和原则体系,它通常包括一门学科中被公认的某种理论、方法,共同对事物的看法和共同的世界观等。
在作文复习的过程中,反复地给学生结合范文讲析几种常见的议论文结构范式。如“先破后立”的结构范式、由古而今对照式论证、并列例证法等多种结构范式,在学生理解各种结构范式的特点后,进行临摹写作,并采用“面批”的形式及时有效地对学生在结构范式上存在的优缺点加以肯定指导。在不断地提升训练后,学生不再那么惧怕写作,因为他们心中已有了美的范式,从而下笔有神。
四、关注反思
现在的复习资料非常丰富,“乱花渐欲迷人眼”,学生要在教师的指导下精选一两本足矣。关键是每套试卷做下来必须进行反思,举一反三,逐步摸索出一些规律来,提升解题的规范性和时效性。
语文学习,尤其是高三语文复习,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头绪较多,收效也较慢。但学生只要调整好心态,拒绝浮躁心理,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讲究方法,关注方法,就一定会在高考中“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作者简介:毛欣,女,1982年7月出生,中教二级,语文专业,教育硕士,在兰州市第二十七中学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