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系乡土的铺路者

2014-11-17

农民科技培训 2014年11期
关键词:岫岩县牧牛菇农

在辽宁省岫岩县牧牛镇只要提起食用菌,人们就会想到吴连东。他是牧牛镇地栽菇、花菇栽培第一人,是牧牛镇规模化繁殖食用菌菌种带头人,他牵头成立了木古食用菌专业合作社。10年来,他刻苦钻研食用菌栽培技术,并持之以恒地宣传普及,帮助菇农解决生产问题,赢得了群众交口称赞。

潜心钻研:敢为人先争一流

2008年初,仅有初中学历的吴连东,托亲拜友从外地捎来资料自学,又去了河北平原参观学习引进地栽菌种18,开始尝试地栽菇的栽培。通过县农广校组织的阳光工程学习,吴连东初步掌握了食用菌生产的基本知识,他边学习边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益。为扩大生产规模,2009年、2011年他先后3次到河南西峡、泌阳等地参观考察学习,引进了花菇品种808、灵仙1号。为了确保实验成功,每一环节他都反复操作,认真观察、记录,白天在大棚里操作,晚上对照问题查找资料,一个试验要做上几十遍。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大棚当年生产香菇2100吨,成为当时全镇响当当的最大食用菌专业户。之后,他潜心钻研,刻苦攻关,创下木古食用菌栽培史上许多之最:2011年最早实行规模化菌种繁殖,年产菌种70多万斤。2012年第一个开始了杏鲍菇、鸡腿菇、灵芝盆景生产,2013年在全县率先搞起了黑木耳、滑子菇、白灵菇、袖珍菇栽培,自主研究选育出适于本地区栽培的夏季平菇、神州五号等抗病高产平菇新品种。

全面普及:痴心推广不言悔

“我要把学的技术,全部奉献给乡亲”,这是吴连东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十多年来,他走乡串户,足迹遍及岫岩县区,义务为乡亲宣传食用菌栽培技术,为菇农兄弟解疑释惑。为此,大力配合县、镇特色农业推广部门建立了食用菌科普宣传网站和科普服务站,随时为菇农提供服务。把栽培技术、配料方法刻录成光盘,免费发放给菇农,先后发放图书、资料2000余册、光盘800多盘,帮助菇农掌握食用菌栽培技术。平时生产过程中,无论种植户什么时间找他,他都能赶到种植户生产棚内,面对面讲解,手把手指导。2008年,他邀请省内外专家给农民兄弟授课,介绍新技术新信息,多次组织菇农到朝阳、葫芦岛、宽甸等地参观学习。目前牧牛70%的菇农所掌握的食用菌栽培技术是通过吴连东或他的食用菌协会获得的。

真诚服务:心系菇农乐奉献

情系乡村,吴连东设身处地为菇农提供菌需物资和信息服务,帮助他们解决生产困难。开展产前、产中、产后系列服务,帮助菇农解决生产困难。每年为菇农提供各类菌种14万多斤,外出为菇农低价采购培养料200万多斤,塑料袋100万多个,以及其他大量菌需物资。2012年,吴连东免费为牧牛镇困难户钟明海提供20000袋菌袋,并先后多次现场指导。贴钱送经,真诚扶持,吴连东常年与120多户菇农保持联系,定期到种植户家中进行技术指导。

做大产业:甘当致富铺路石

随着食用菌栽培规模不断扩大,2012年在县、镇科协的帮助下,吴连东牵头组建成立了木古食用菌专业技术协会。协会成立后,他率领理事会立足于食用菌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为食用菌产业化、标准化发展做了大量工作。为引领全镇食用菌产业更快发展,多次组织有实力的菇农参加省、市展销会,宣传本地食用菌品牌。针对近年来食用菌销售难问题,以协会的名义,搭建销售服务平台。2011年组织菇农向韩国出口香菇棒10万袋,2012年与食品公司签订长期供货协议,实现了食用菌生产与市场有效对接。2008年吴连东自费到外地考察学习半年回来后,通过协会《食用菌信息》、座谈会等形式,向菇农介绍国外先进栽培技术和供求信息,及时把食用菌产业信息传递到菇农手中。小协会托起了大产业,小蘑菇带动农村大发展。在他的带领下,目前协会拥有会员160个,辐射带动了周边县市30多个乡镇近千个种植户。几年来,他先后获得岫岩县先进青年个体劳动者、辽宁省科技带头人、县农民学科学用科学标兵、县优秀农村实用人才等荣誉称号,吴连东刻苦钻研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得到了社会认可。

中华农业科教基金会供稿

猜你喜欢

岫岩县牧牛菇农
菇农装袋忙
资源禀赋、技术认知与农户技术选择偏好
——基于10省700份菇农的调查数据
绿色发展战略视野下菇农法律援助工作的对策探索*
不同规模菇农经济效率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
牧牛图:禅宗“渐悟”的教科书
岫岩县柞树锈病发生现状及防治技术
岫岩县森林防火现状及对策研究
孩子们的好校长石庙子镇助学之星——记辽宁省鞍山市岫岩县石庙子镇中心校校长何艳丽
辽宁满族县域旅游发展优势与机遇
大足石刻《牧牛图》艺术的美与宗教义理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