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2013年涡阳县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分析*
2014-11-17孙应强王化猛高培王在光杨林牛传喜
孙应强 王化猛 高培 王在光 杨林 牛传喜
丙型病毒性肝炎(hepatitis C virus,HCV),简称丙肝,是由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是引起急性和慢性肝炎的重要原因之一,主要经血液、母婴和性途径传播。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资料显示,全球丙肝感染率约为3%,约1.7亿人感染丙肝病毒,每年新发丙肝病例约为3.5万例[1]。丙肝在我县历年均有病例报告。近年来,病例报告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为了解全县丙肝感染状况和流行特征,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控制丙肝流行,现将2004-2013年涡阳县丙肝监测数据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丙肝病例数据来源于2004-2013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监测系统报告的本地丙肝病例。人口数据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检测系统人口基本情况统计报表,用中位数代替人口总数,为147.5349万。
1.2 方法 统计分析用Microsoft Excel2007软件进行统计处理,并做描述性分析。
2 结果
2.1 流行概况 2004-2013年,全县累计网络报告丙肝421例,年均发病率为2.84/10万,略低于全国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一般人群抗HCV阳性率为3.2%[2]。2011年发病率最高为10.50/10万,占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的比率由2004年0.10%上升到2011年的5.28%,见表1。
2.2 流行特征
2.2.1 地区分布 报告421例丙肝病例,除4例住址不详,其余病例分布在全县25个行政区域(乡镇),最少发病1例,最多的丹城镇发病165例,丹城病例数占报告总数的39.19%,其次为新兴镇报告32例,见图1。地区分布图显示,丙肝的分布有明显的区域集中的特点,主要分布在与河南相邻的地区发病较多,见图1。
表1 2004-2013年涡阳县居民丙肝占法定传染病发病统计
图1 涡阳县2004-2013年丙型肝炎地区发病率分布图
2.2.2 时间分布 自2004年以来,全县丙肝病例报告呈逐年上升趋势,至2011年达峰值,2012、2013年有所下降。全年均有病例报告,11、12月份至次年1、2月份病例报告有明显升高,与2006年丹东市丙肝疫情分析结果似有悬殊[3]。原因为此次丙肝病毒感染聚集性疫情是一起由长期不安全注射引起的丙肝病毒聚集性感染,集中检验检测发现的事件。因集中检测时间在2011年11月-2012年2月,导致全县丙肝发病呈现上述特点,见图2。
2.2.3 人群分布 2004-2013年全县累计网络报告421例丙肝中,男254例,女167例,男女发病比1:0.66。其中0~14岁及65岁以上年龄组男女发病差别较大,男女发病比分别为 1:0.40(98/39)、1:0.49(41/20)。发病年龄组有两个发病高峰,0~9岁年龄组报告129例,占报告总数的30.64%。35~44岁年龄组报告例数69例,占发病总数的16.39%,45岁以后随年龄增大发病呈下降趋势,见图3。
2.2.4 职业分布 职业分布主要为农民,报告224例,占报告的53.21%,其次是散居儿童,报告113例,占报告的26.84%,见图4。
图2 2004-2013年涡阳县丙肝发病月统计图
图3 2004-2013年涡阳县丙肝年龄发病统计图
图4 2004-2013年丙肝职业分布情况
3 讨论
涡阳县近10年丙肝报告发病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特别是2011年报告发病人数达到10.50/10万。发病逐年上升的原因,除发病人数增加外,还可能与诊断水平的提高、居民健康意识的增强、监测敏感性增强等因素有关[4-5]。报告发病有明显地区聚集性分布特点,全县25个行政区域均有病例,多分布在县城北部区域。月度报告显示,全年均有病例报告,11、12月份及次年1、2月份病例报告有明显升高。有报道称,不同年龄段被调查人群的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存在差异,以20~30岁人群的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为最高(4.02%);不同职业被调查人群的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存在差异,以学生人群的感染率为最高(3.17%)[6]。而本研究有所不同,在0~9岁、35~44岁两个年龄组发病较多。丙肝发病有明显职业差异,农民发病居多,报告224例,占报告病例的53.21%;次之为散居儿童,报告113例,占报告病例的26.84%;还涉及到学生、家务及待业人员、离退休人员等12个职业等呈多职业性。笔者认为出现以上特征,尚与2011年11月下旬,在涡阳丹城及其周边乡镇发生的丙肝病毒感染聚集性疫情事件影响有关,该事件与河南省永城市某诊所的诊疗活动高度关联[7],发病有明显地区聚集性分布特点,集中在县城北部区域,发病最多的丹城镇,距该诊所仅1.5 km。经过调查显示,发病较多的两个年龄组的患病者曾不同次数到该诊所就诊,给予推注静脉针剂。
丙肝病毒的慢性感染是可能导致慢性肝病、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危害极大,给社会和公共卫生带来沉重的负担。丙肝病毒感染后约有50%~80%的患者将发展为慢性肝炎[8]。丙肝通常呈现隐匿性感染,国外有专家认为,丙肝感染者因肝炎相应症状而求医的比例仅为25%~30%[9]。
血源性感染在丙肝传播中的教训是惨痛的。2012年2月广东紫金县的丙肝疫情、2012年11月安徽省滁州市丙肝疫情、2013年2月辽宁省东港市120例患者疑似集体感染丙肝事件、2014年2月河南杞县“毒针头”致近千人感染丙肝事件,均与医源性传播有关。这些疫情的出现,反映基层医疗机构诊疗过程的不规范行为还广泛存在,对基层卫生机构加强医疗安全监督特别是不安全注射行为的监管刻不容缓。
[1] Lauer G M,Walker B D.Hepatitis C virus infection[J].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2001,345(1):41-52.
[2]刘丽君,魏来.丙型肝炎病毒的流行病学[J].传染病信息,2007,20(5):261-264.
[3]王瑞.2006年1-8月份丹东市丙型肝炎疫情分析[J].疾病监测,2008,22(12):824-825.
[4]林潮双,赵志新,张晓红,等.广州市2005-2008年丙型肝炎疫情分析[J].中华肝脏病杂志,2011,18(1):63-64.
[5]郑芳,石剑锋,王晓欢,等.三明市1995-2004年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6,7(5):442-444.
[6]陈晓玲.不同年龄段及不同职业感染丙型肝炎的情况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9):152-153.
[7]孙应强,王化猛,高培,等.涡阳县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聚集性疫情流行病学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3,17(11):1007-1008.
[8]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脏病学分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0,8(6):324-329.
[9] MÉndez-SÁnchez N,Ponciano-Rodriguez G,ChÁvez-Tapia N C,et al.Prevalence of hepatitis C infection in a population of asymptomatic people in a checkup unit in Mexico city[J].Dig Dig Sci,2005,50(4):733-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