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莺教授治疗特应性皮炎的经验浅谈
2014-11-17赵明谈国兴薛玉洁等
赵明 谈国兴 薛玉洁 等
关键词:特应性皮炎;培土清心;中医外治法;综合疗法;黄莺
中图分类号:R27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349(2014)09-0001-02
特应性皮炎(topic dermatitis,AD)又名特应性湿疹,是以湿疹样皮疹伴剧烈瘙痒为特征的反复发作、慢性、难治性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1],可归属于中医学的“胎疮”“四弯风”“浸淫疮”等范畴。其发病机理复杂,治疗甚为棘手。黄莺教授为四川省中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20年来一直从事中医皮肤病的临床、教研工作,知识渊博,临床经验丰富,治疗AD独具中医特色。笔者有幸跟习黄师,现将其治疗AD的经验总结如下,以供同道参考。
1特应性皮炎的中医认识及立论依据
1.1传统中医对该病认识《素问·至真要大论第》载曰“诸痛痒疮,皆属于心”。明代吴昆注曰:“热甚则痛,热微则痒”,心主血脉,通于夏而为火脏,若营血运行失调,壅滞逆乱,郁而化热,微则痒,甚则发为疮痛。《素问·至真要大论》亦云“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脾为太阴湿土,喜燥恶湿,若因脾胃虚弱或饮食伤饬,致脾运失常,水湿内停,泛溢肌腠,发为疮痍。可见古人将AD描述为“浸淫疮”“胎疮”的原因正是认识到了该病的病机所在。
1.2黄师对该病认识AD表现形式复杂多样,黄师在长期临床上观察到AD主要表现为“两个期”即急性期和缓解期;“三个阶段”即幼儿阶段、儿童阶段、成人阶段。急性期病症特点表现在皮损潮红,糜烂渗出伴烦躁多动、瘙痒甚,舌体瘦、舌尖红、纳眠差。该期主要见于幼儿阶段,病机多由于“心常有余”或“胎热遗毒”而致火热内生,抟结于肤,发为疮痍。缓解期病症主要表现为皮损肥 厚干燥,呈苔藓样变,瘙痒剧烈,伴纳眠差、舌质淡胖有齿痕,脉缓细。该期主要见于儿童阶段和成人阶段,病机特点是脾土失运,化源不足,精血亏虚,不养肌肤。所以正确认识该病的“两期”“三阶段”,对辨治AD有重要作用。
1.3探寻疾病演变规律,提出治法法则疾病的发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AD的发病过程中,无论急性期、还是缓解期,它们的病机都是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的。急性期以心火旺亢,湿热蕴肤为主,脾土失运为辅;缓解期以脾土失运,精血亏虚,不养肌肤为主,心阴暗耗,虚火上炎为辅。可见脾土失运和心火亢盛始终贯穿疾病全过程。另外从中医五行制化讲,火为土之母,土为火之子,在AD这种反复发作和缠绵不愈的疾病过程中,母病及子,子病传母,心脾同病,在急性期和缓解期交替主导着该病的发生发展。据此黄师提出培土固本法和清心泻心法为治疗该病的主要法则。
2AD的辨治方药及治疗特色
2.1创立培土清心法为治疗大法通过以上论述,黄师在临床上提出“培土清心法”治疗AD,自拟“培土清心方”,方药:南沙参15 g,炒白术10 g,赤茯苓15 g,生薏仁15 g,忍冬藤10 g,连翘心10 g,淡竹叶10 g,黄芩10 g,白茅根15 g。该方紧扣AD的两大病机,选药多甘淡平和之味,具有培土不留邪,清心而不伤正之特点,为治疗AD的主方。但鉴于两个阶段的病机特点尚有不同,用药仍须辨证加减。急性期心火偏胜,脾胃湿热之象明显,治疗时须偏于清心火。加减变化:皮损鲜红者酌加水牛角、栀子、丹皮;渗出明显者加车前子草;瘙痒明显酌加白鲜皮、紫荆皮;眠差加生龙骨、合欢皮;大便秘结者加玄参、生地黄。缓解期主要以脾土虚羸、肌肤失养之象明显,故应注重培土健脾为要。加减变化:热像不显而皮损肥厚者可去黄芩、忍冬藤、连翘酌加熟地黄、黄精、女贞子、枸杞子;纳差者酌加炒稻芽、焦山楂、炒白术;泄泻可合用莲米谷芽汤;眠差者加合欢皮、生龙骨。
2.2重视中医外治法
2.2.1中药药浴及溻渍法对于AD急性期的红斑肿胀、糜烂渗出伴瘙痒的皮损,黄师常以大黄、生甘草、乌梅、五倍子、黄精、生艾叶等煎取药液,待适温后洗浴或间歇性冷湿敷溻渍。以达到清热解毒、收湿敛疮、润肤止痒的作用。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大黄外用可抗感染,对多种细菌有明显抑制作用[2]。生甘草的甘草甜素有解毒和吸附作用,甘草次酸有类肾上腺皮质激素之功[3]。乌梅对多种细菌有抑制作用,且具有抗过敏止痒的功效[4]。五倍子鞣质酸抗菌作用明显[5],黄精多糖具有增强免疫功能作用[6],可以调节AD的免疫异常。药理研究表明艾叶水煎液对多种细菌、病毒和真菌有杀灭或抑制作用,对动皮肤变态过敏反应有明显抑制作用,参与肌体免疫作用[7]。
2.2.2注重缓解期干皮症的护理皮肤干燥脱屑伴瘙痒是AD缓解期的一个重要皮损表现。对于该期干皮症的治疗,黄师认为充分的基础润肤治疗是十分必要的。使用润肤剂可有效改善皮损的干燥、瘙痒症状,尤其是提高皮肤屏障功能,从而能遏制“瘙痒-搔抓-瘙痒”恶性循环模式的形成。使用方法:温水(37℃左右)快速冲洗,洗完后立刻通身涂搽润肤剂,然后再搽外用药物,同时避免使用碱性洗浴剂,冬天洗浴时要注意防感冒。若患者能耐受,每天可至少使用两次润肤剂,常选用百雀羚止痒润肤露、柯尔维或其它润肤膏外搽。
2.3重视平时健康教育AD是一种遗传过敏性疾病,积极避免诱发和加重因素非常关键。饮食方面尽量少食用常见的过敏性食物如鸡蛋、海鱼、贝类、奶、花生、大豆等。辛辣刺激性食物也应禁忌食用。对于外界环境中的变应原,如尘螨,花粉,动物皮毛等也应尽量避免接触。另外所穿衣物应柔软不刺激,不使用粗的纤维纺织品,防止刺激皮肤,加重瘙痒。还有一个重要方面是要注意对患者心理方面的疏导,临床上常发现患者常因剧烈的瘙痒而致不能安心睡眠,不能集中尽力学习工作,长此以往会形成精神抑郁、焦躁、多动怪异的性格,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和生活。参考文献:
[1]赵辨.中国临床皮肤病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12:733.
[2]李强.大黄药理与临床应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12):2740-2741.
[3]侯家玉.中药药理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217.
[4]刘友平,陈鸿平.乌梅的研究进展[J].中药材,2004,27(6):459-461.
[5]李秀萍,李春远.五倍子的研究概况[J].中医药学报,2002,30(3):72-74.
[6]ShiL,MengYW,LiW.Progress of Polygonatum and its polysaccharides studies on pharmacology[J].Nat Prod Res Dev.1999,11:67-71.
[7]梅全喜,高玉桥.艾叶化学及药理研究进展[J].中成药,2006,28(7):1030-1032.(收稿日期:2014-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