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和谐课堂
2014-11-17周雪玲
周雪玲
一、学生为本,实现师生平等对话
20世纪的语文教学经历了从“知识本位”到“智力本位”的过程。语文教学的重点一度表现为以知识为中心,课本为中心,没有把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存在。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把自己已有的知识强行附给学生。课堂上普遍采用“粉笔加开讲”,教师就教材教教材,经过老师的分析、咀嚼、着重字词句段的分析和听说读写的机械性的训练,见文不见人,会让学生失去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教学的固定模式让课堂变的死气沉沉,忽略了一个有思想,有情感的“人”存在。在这种局限的课堂中,学生成为可怜的倾听者,谈不上和谁“对话”,而新课程的出现却让教师给自己重新定位,他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管理者,而是对话的引导者,“平等中的首席”,要还给学生一个“对话”的课堂。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新要求:“改革教学思路,以学生为本,实现师生相对平等”等一系列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改观。
教学的本质是一种“沟通”与“合作”,它需要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通力协作,课堂上教师要放下架子,不以自己“年长”为尊,不以自己“先知”为尊,而是以学生的长远发展和构建知识的能力为本,去实现师生之间对文本的共同阐释,达到一个对作者思想情感的共同体验,使教学在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中去实现“师生交流”“生生交流”。例如学到《报任安书》时,可以让学生讨论对“辱”的认识:“士可杀不可辱”和“忍辱负重”,孰更值得提倡?学生众说纷纭,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在这时抓住时机,引导学生对人生观、价值观有一个正确的态度,不仅活跃了课堂氛围,更让学生主动走进课堂,从“被动参与”到“全身心投入”,使师生之间的互动建立在一个对文本的不同思考角度上,使师生对话和谐地进行下去。对话教学改变了传统阅读过程中的单向灌输与被灌输的主客关系,意味着学生心态的民主,平等关系中的交流,达到理性的碰撞,个性的张扬,所以对话教学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顺应了开放教学的需要,对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发展有着直接的推动作用,为和谐课堂的创建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二、课堂教学要精心设计,注重创造性思维
1.为什么要精心准备教学过程?
过去,教案是教师实施教学的法宝,因而教师为设计教案绞尽脑汁,力求尽善尽美。一旦教案定案,教师便胸有成竹。在教学中教师也总希望学生回答自己想要的或者课本上相同的答案,总希望学生提出自己预料中的问答,否则教师会十分着急。但一堂成功的课,无论教师准备得如何充分,安排得如何周密,却难免发生“偶发事件”,针对课堂上的突发情况,教师不应该不予理睬,顶多用一个“你以后会懂的”话来搪塞。这样的课很难焕发生命的活力,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过分拘泥于形式中的静态教案而忽视动态学案的生成。课堂教学作为一个动态的过程,有时候教师在讲一篇文本时,会感觉很茫然,无从下手。一旦找到切入点,便千方百计地把学生拉到自己的思路中来,把学生局限在一个狭小的空间中,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文本的内容要让学生理解,是难的;要把朗读贯穿下去,又不能使教学内容枯燥乏味,是难的;在教学中要让学生走进读者的内心世界、或者至少让读者与作者之间产生共鸣,是难的。这么多的难题摆在教师面前,如何抓住契机去引导学生?怎样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同时能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这都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让课堂充满趣味性,人文性。
2.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的紧密结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提出:“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教师在这一目标的倡导下利用录音、投影、电脑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更好地实现了新课程标准的改革目标,转变课程功能和学习方式,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多媒体强大的模拟功能为师生提供了实践或实验的模拟情景。比如,在学习《看云识天气》时,我们总是只靠课本为学生讲解,有时候也可带领学生观察近期天气状况,可是学生依旧分不清“天上的招牌”是什么样子。后来利用网络资源,抓住天上云彩变化时的各种形态和雷声,制成多媒体课件,学生理解就轻而易举了。多媒体资源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形象地表达了许多教师“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教学内容,全方位地调动了学生思维,充分发挥了视觉和听觉的作用,给学生一种震撼力,让学生在情感体验中与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达到一种契合,从而优化了课文教学,为构建和谐课堂提供了更好的工具。
3.课堂形式要灵活多样,运用多种方法促进教学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旨在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强调语文学习是学生个性化行为。尊重学生学习的方式,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探索精神,这就要求教师摒弃单一化的课堂形式,从学生的知识水平及接受程度出发来设计课堂。
传统的语文课堂形式局限在听说读写的范围内,学生都在教师的统一指挥下行动,使课堂形式显得死板单调。在现代教学中,通过研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实现其方式的多样化,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让学生从听到记的“笼子”中跳出来。老师可采用混合编组的方式,并给各小组一定的记分标准来检验预习程度,各小组之间不仅通力合作,还形成了同学间你追我赶的竞争局势,使小组活动有了更丰富的信息输入和输出,也使问题有了全方位的认识。开展演讲赛,辩论赛,情景模拟等一系列方式让“死”的课堂充满欢声笑语,让学生在共同探索中弥补自己的不足,从被动到主动,从消极到积极,学生态度的转变让课堂变得生机勃勃。课堂形式的多变给予了学生思维上的解放,使与人沟通,交流合作等方面的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实现了素质教育的功能。而且在活动过程中,教师也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化有形为无形,使课堂真正成为一个彼此交流思想的场所,为和谐课堂的构建提供了一个发展的空间。
4.精心设计与灵活变通并行不悖
学生对一部作品的解读过程就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文本在未经学生阅读之前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无生命的文字堆积物。学生运用想象、已有知识、经验等创造性地对文本加以解读,就会产生多种理解。学生对于同一作品也会有不同的理解与评价,显示出独特性与差异性。这种创造性不仅表现在对人物和作品本身的认识上,还表现在对语言的构建和重组上,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发散性思维得到最大程度上的发挥。学生在说出自己的答案时,会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教师在这个时候要注重课堂学生思维的“度”,不要让课堂呈现出一种不加修饰,自由开放到无所顾忌的地步,因为知识点要回归文本这个大范围中,作者的情感态度价值仍在主流趋向,否则学生的思想就杂乱纷呈,得不到提高。这些问题在教师的预设中都应该考虑。在创造性思维的同时,要留给学生以想象的空间,在合理的想象中继续寻求文本的合理解释,这也体现了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的考虑。如果教师只是一味的表演,一个问题给出一个答案,那么学生只会机械学习,一无所获。学生的创造性回答也会让教师受益匪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其固”,让教师与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自由灵活的变,变则通,变则活,为和谐课堂的构建增添亮色,让课堂真正的成为学生创造思维的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