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实现的关键因素

2014-11-17沈霞红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4年11期
关键词:应变杨绛文本

沈霞红

同样的语文阅读文本,不同的语文老师在课堂设计中最终达成的效度常常是不同的,这取决于课堂的吸引力、学生的参与度、教师执教风格等诸多因素;而诸多因素中,教师面对不同文本设计教学时的“应变”方式将是语文阅读教学有效实现的关键因素。

笔者认为,教学中教师的应变能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应有不同的承载和呈现。

一、课前应变,教前质疑“简”而有“趣”

萨特说:“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在师生共同进入文本研读前,走出陈旧的“时代背景、作者简介”的藩篱,而能另辟蹊径,以达到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内驱力为目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这应是课前对教师应变能力的考验。

有很多匠心独运的老师,非常重视导入问题的精心设计,以启人心智,发人兴致,唤醒学生最佳的阅读期待和最强的表达欲望为目标。好的课前导问质疑,就好比点燃炸弹引爆的导火索,所谓一石能激起千层浪,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教师精练精辟的一“针”切入,于整堂课的教学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

二、课中应变,释疑引导“收”“放”有度

“好的教师教人发现真理,不好的教师给人奉献真理。”现代教学理论根据教学水平的高低把课堂教学分为“记忆性水平、理解性水平和思维性水平”三种类型。新课程要求教师更多关注思维性水平的课堂教学,强调教师的循循善诱,强调学生的侃侃而谈。教学的过程中要体现思维的流动,思想的互动,所以,教师则应放下“居高临下”的姿态,学生则应拥有思考权和言语权。

但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合理扮演好首席“阅读者”的角色,做到“放”“收”有度。

课堂教学的一个小片断:

“他不是要钱了吗?这分明是卖!”在教学《老王》时,当同学们随着讨论的深入,有很多同学渐渐认同老王是临死前专程给杨绛一家“送香油和鸡蛋”的,文章主旨是体现编者选文的意图——表现“底层的光辉”。而这时有一名学生提出了疑问——老王不是来“送”鸡蛋,而是想委婉地来“换钱”的;并且还举出了文本依据:老王在杨绛说“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时,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而并没有制止杨绛去拿钱……随即,有一个、两个的学生也开始认同他的看法,于是前面的共识彻底“翻转”。这时,笔者就想着,这次分歧或者正好是一次教学深入的契机,于是,放慢进程,再引导学生潜入文本,充分细读,寻找依据,分析老王去杨绛家到底是何深意?

由分歧引发的争论,促进了有效“自主探究”学习,在争辩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思维的运转,激励学生完成文本的细读细析。当学生最终筛选出“全新的白布”,“什么时候死的?就是到您那儿的第二天”,“我不是要钱”,“捉摸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一句句细腻的品读,学生恍然大悟。

此之谓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放”,敢于“放”。

但不可否认,学生由于学识水平和生活阅历的关系,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思维仍普遍会存在单一性、无序性、依赖性、浅露性和缓慢性的特点。所以,教师也要防止由于“放”得过宽,导致课堂学生文本探究时,对话“游离”于文本之外的现象,从而远离了本来有待要解决的问题。

三、课后应变,设计作业“常”中有“新”

常态的语文阅读教学完成后,必要的反馈和巩固是以作业的形式来体现的,一般以字词基础巩固和课外同类文本的拓展阅读为主。如何在这一环节体现我们教师的“应变”能力,笔者以及其他同事都在教学实践中有过尝试。多以文本为基准的再创造为主,比如请学生进行续写、改写、仿写以及读后感的交流等形式的尝试,效果特别好,很受学生的欢迎;同时通过这种“新型”的作业,引导学生对文本意义作进一步的拓展和延伸。

如,有语文老师在教学《项脊轩志》后,让学生尝试用现代文进行续写,设想“读书有效”的归有光在中年终于科考中举后,衣锦还乡,重回项脊轩时可能有的复杂情感。

还有在教学《最后一片常春藤叶》后,布置教后感想的撰写,并专门组织了交流讨论会。学生的个性感悟有机会和平台展示,学生表现得非常积极,拼尽功底,力求写出“新意”和“独特”体验。

在高中阅读教学的课堂上,应对不同的文本和不同的学情,师生要适时适度用好“应变”,灵活把握好“应变”的度。既要尊重学生独特的理解和体验,珍视学生课堂上迸发的思想火花,又要让作为掌握更多阅读主动权的首席阅读者的教师不“错位”,不“失位”,这样,高效的阅读教学课堂必将水到渠成。

猜你喜欢

应变杨绛文本
选择
选择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杨绛:高雅如兰 静若止水
振弦式应变传感器温度修正试验
整体长轴应变检测射血分数正常的重度主动脉瓣反流患者的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
形状记忆合金相间间隔棒减振性能研究
宁东矿区新第三系红层软岩物理力学特性研究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